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婆婆,请不要再跟我睡一屋了”:人与人之间最高级的相处到底是什么?

01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朋友哭诉“婆婆每天晚上跟我们一个屋睡”。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朋友的老公常年在外打工,在家的时间很少,平时都是朋友带着孩子在家,她的婆婆担心朋友有外遇,做出对不起她儿子的事情,于是每天晚上都去朋友房间的沙发上睡觉。

夏天的时候,天气热,婆婆总是以她屋里没有空调的借口去朋友屋里“蹭住”。

朋友每天要洗澡,有婆婆在实在不方便,就自己掏钱给婆婆屋里安装了空调,没想到最后婆婆担心太费电,反正都是一家人,就又住到了朋友屋里的沙发上,婆婆屋里的空调几乎成了摆设,很少开过。

为此事,朋友经常抱怨,最后只得自己攒钱重新买了房子,搬离了老家,这才有了自己的空间。

我们中国的婆媳关系是最难相处的,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缺少界限感,分不清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情绪压力管理讲师王梓恒在《家庭关系痛苦的根源:中国人普遍缺乏界限感》的一文中这样说:

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让界限感清晰起来,才是我们从现在应该开始做的事情。

就像朋友的婆婆,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感,才会让婆媳关系僵化,最后只能距离越来越远。

不要打着一家人的旗号,去参与别人的生活,这不是亲近,这是一种侵犯。

02

无独有偶,很久以前我老家有个邻居,在农村很多父母都会和最小的孩子住在一起。

这个邻居有两儿两女,二儿子是最小的那一个。

二儿子结婚后,父母按照大多数人的习惯自然的选择跟他们住在一起,后来小儿子又生了孩子,老邻居的俩闺女虽然早已结婚生子,但几乎常住在娘家,这样一来孩子一大群,整天在家里打闹,不是这个孩子哭,就是那个孩子闹的,每天的生活不能清净。

过了一段时间,儿媳妇就有点不满,就因为这个事情闹过几次,后来俩姑娘依旧没改,照样住在娘家,最后这个邻居的小儿子离婚了。

在我身边,有很多因为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处理不好而离婚的,这并不是婚姻本身出了问题,而是这个家庭里不讲界限感,经常没有距离的相处,导致矛盾频发,最后离婚收场。

想想有点得不偿失,但事实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确实很痛苦。

比如有人喜欢把用过东西放到原位,但每次都被家里人拿到其他位置,最后用的时候找半天找不到。

以前一个同事,她婆婆喜欢用她的洗发水,因为婆婆觉得一个家里放两瓶洗发水浪费,后来干脆她也不买了,每次都去外面洗头,倒不是在乎洗发水的钱,就是看不惯婆婆自以为是的样子。

也有媳妇不讲界限感,我这么说并不是挑拨婆媳矛盾,只是身边太多这样的事情。

这些虽然是小事情,但时间长了就会积累负面情绪,不及时梳理,就会造成家庭矛盾。

周国平在《人与永恒》中说: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

没有界限的关系,带来很多的抱怨和痛苦,最后迫不得已就会想到逃离,让大家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03

朋友之间缺少界限,也会越走越远。

《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和唐晶是一对好闺蜜,罗子君处处依靠唐晶。

唐晶对待罗子君非常好,可以为了罗子君跟小三凌玲作对,为了帮助罗子君,就算唐晶没时间,也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男朋友贺涵去帮忙。

罗子君的每一次求助电话,在唐晶心目中都被重视,就算罗子君被离婚,要回儿子抚养权,重新找工作,背后都是唐晶一直鼓励男友贺涵在帮忙。

罗子君也从不避讳,每一次需要帮忙的时候也会主动找贺涵,一来二去,恩大于情,从看不惯到欣赏,最后俩人互生好感。

结果最大的受害者变成了唐晶,她因为自己的界限不明,她失去了男朋友,也失去了好闺蜜。

我们常常讲界限感,那界限感到底是什么呢?

有一本书里讲到,界限感是亲近的保持距离,用恰当的方式去交际。

罗子君和唐晶之间,罗子君不懂得回避,唐晶不懂得拒绝,因为缺少界限感,最后才让闺蜜反目,男友劈腿。

朋友之间更需要给足空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明确自己该做的事情,才能让彼此的关系更加紧密,友谊才能长久。

04

父母跟孩子之间保持界限感,孩子才能更幸福。

综艺《我家那小子》曝光了朱雨辰和妈妈的关系。

朱妈妈说“我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我想所有的父母都是用生命来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比起朱妈妈,大概还是不够。

朱雨辰的妈妈,每天四点钟起来给朱雨辰熬梨汁,坚持了十年,朱雨辰在外拍戏,她要跟着剧组做饭,还要搬来跟儿子一起住,方便照顾他。

更甚的是,朱妈妈知道儿子的每一段感情,并且会去干扰,还会按照自己做的去找儿媳妇,贤妻良母是朱妈妈最大的称号。

所以朱雨辰39岁还是单身,更是妈妈眼中的宝,他的姐姐也有婚姻恐惧症。

朱妈妈的做法,虽然也曾遭到朱雨辰的反对,他还跟母亲吵过,但毕竟面对着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没有办法。

朱妈妈的过度照顾,已经把朱雨辰养成了“妈宝男”,她还自以为“那妈妈宝的样子不是很可爱呀!”

关键是39岁不可爱呀!

说到朱妈妈曾经买本手抄朱雨辰的微博,后来朱雨辰再也不发微博,我想起作家王丽芳在文章里写:

我对父母的信任,随着每次我开口就被评价、每次说话就被骂、随着偷听我讲电话、偷看我的日记而慢慢崩解,只因为,我越来越不相信他们是真心想要帮忙。

一旦父母的爱,变成了负担,作为父母就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不越界的教育才是孩子们需要的。

另外父母的教育是有期限的,期限是十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慢慢分离的过程,一旦孩子独立,父母就一定要放手,保持恰当的界限,才能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亲子关系攥得越紧,就越不健康,孩子就像成长的小树苗,父母在恰当的时候放手,才能让他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恰当的对待任何关系,在各种关系中保持自己的魅力,明白人与人之间最高级的相处是保持一定的界限。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相处若无界限,距离注定遥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握好界限感,才是人与人之间最恰当的相处方式
“我的喂 奶视频被发到群里”,宝妈的无助,缺乏边界感让人窒息!
中国式父母:人与人之间最要紧的是分寸,请尊重孩子的生活
中国式亲密关系,死于挨得太近
朱雨辰妈妈“我用生命对待儿子”: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原生家庭: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话糙理不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