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语出自老子《道德经》句。

老子智慧:根本上是一回事,都是。只不过是有着宇宙中最丰富的内涵和形态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不同的名称。有生于无,其实是说物质之所以成为物质是因为它的客观实在性。

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的见解。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的论者认为这一句可以概括出万物的公式,并说万物毕竟是从而来的。其实,老子讲,并不曾把当作第一性的东西,而把当作第二性的东西,他是把有与无当成相互对立的两个哲学范畴,有与无都是道的属性,是道产生天地万物时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就是的本质和核心,就是的外在作用。

“有之以为利”的“有”,是心身劳动的产物,体现制造器物的使用价值。心者,好比中之虚空,无之以为用也。

 “形的那部分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形的那部分很容易被忽视掉。但如今也许人们对老子的这个比喻太熟悉了,所以往往又走到以形来否定形的思路上。要知道,一个碗若没有那陶瓷的部分,便没有碗的概念;一辆车没有轮,便失去了车的意义。

所以,有无是相根、相生、相资、相用的关系,两者并行并重,而不能有所偏倚。无,不成其;无,不成其。它正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辩证法的体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不争而盖天下——感悟《道德经》(7)
《道德经》第52章
老子提出的“无为”的含义是什么?
传承经典,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有无相生
一为慈;二为俭;三不敢为天下先 读懂《道德经》做人就能静
学习老子《道德经》之2:有无相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