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暮春,有个浪漫节日(四):射雁司蚕 食荠采艾

前篇说到,上巳节自西周至唐,历经千年,已经演变成全民狂欢节。

这期间节日内容除了祓禊畔浴、祭祀高禖、情人约会、曲水流觞、插柳赏花等习俗之外,民间还不断融入新内容,使节日更加丰富多彩。

荡秋千

后来上巳节内容包括:临水浮卵、射雁司蚕、流枣(类似浮卵)、拔河、斗鸡、戴柳、斗草、荡秋千、放风筝、赛龙舟、采艾、吃荠菜鸡蛋等。 

总之,一切适合春天的户外活动,这一天都有了。

射雁

射雁跟打猎不同,这是种弋射活动。用绑了丝带的箭射野雁,射中后拉丝带将雁取回。野雁在当时是馈赠佳品。

三月初正是南方桑叶新出时,江南女子开始育蚕,采嫩桑喂蚕。

孟浩然《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云:

“上巳期三月,浮杯兴十旬。

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

日晚兰亭北,烟开曲水滨。

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

上巳日浴蚕采艾,曲水流觞。

嫩桑叶

陆游《上巳临川道中》云:“纤纤女手桑叶绿,漠漠客舍桐花春。”

上巳节不仅桑叶正新,桐花也正开放,山野间一派“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景象。

桐花

崔护《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诗云: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林树回葱蒨,笙歌入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诗中描绘了上巳节春和景明,桐花盛开,绿树葱茏,赛龙舟、曲水流觞的情景。

上巳节是传统的竞渡节,即赛龙舟。

唐朝薛逢《观竞渡》云:“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内,江上已闻齐和声......”

说地方官还没出家门,就已听到了江边热闹的喝彩声。

采艾做艾叶糍粑也是上巳节习俗。江南称青团。三月三是艾草生长最茂盛最鲜嫩的时节,青团则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采艾

上巳饮食里有个重要风俗,就是吃“上巳菜”。

什么是上巳菜?答曰荠菜。

食荠习俗,民间由来已久,《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诗句。

春天的荠菜非常美味,野菜中我尤喜荠菜,特别爱吃荠菜饺子。

荠菜每年一月开始生长,春节前的荠菜最嫩,凉拌或包饺子,吃一口就是满口春天。

嫩荠菜

但荠菜清明时就开花,“春在溪头荠菜花”。荠菜一开花就老了,喜食荠菜的陆游很发愁:“食案何萧然,春荠花若雪;从今日老硬,何以供采撷?“

没关系,荠菜老了在上巳节却有大作用。

荠菜有清火、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功效,其根、花、籽均可入药,有“菜中甘草”之称。民谚:“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民间奉荠菜为吉祥物,三月三悬挂或佩戴,可趋吉避邪。

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养花,桃李羞繁华。”

荠菜花

荠菜花同鸡蛋一起煮着吃,叫上巳菜。

荠菜煮鸡蛋,如同茶叶蛋一样,需要荠菜的汁水入味,鸡蛋才好吃。

为什么荠菜煮鸡蛋被称为上巳菜呢?

相传古代楚地,因风雨湿气,很多人患头痛病。有一年三月初三,神农路过云梦泽时,见百姓头痛难忍,就找来鸡蛋和荠菜,煮给人们吃。人们吃了后,头果然不痛了。于是“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的风俗就流传了下来,直到现在。

清代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云:

“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

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

地米菜,就是荠菜。三月三吃上巳菜可祛除积存一冬的体内“陈寒”,还可预防春瘟,即春季流行病。民谚云:“三月三,摘荠菜,煮鸡蛋,中午吃了腰板好,下午吃了腿不软”。

荠菜煮鸡蛋

说了这么多上巳节的风俗,你一定会问:这么好玩的上巳节,怎么就消失了?

且听下回:

上巳节怎么就消失了

不说了,我要去挑荠菜花去!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文推荐:

暮春,有个浪漫节日(三):曲江宴饮   流觞飞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月三•上巳节3
三月三煮鸡蛋,不要只知道荠菜,这3种野菜不比荠菜差,别错过了
清明 | 天清地明时
农历三月初三,上巳(si)节
三月三上巳节,一个有趣养身的节日,老传统“吃3食做4事”别丢
三月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