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练就这些基本功,你就是人才!



史玉柱曾说过一句话:什么是人才?所谓人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你再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又做成了。

我对这句话印象深刻。

能够做“成”一件件事,是结果。虽然很多企业、很多老板信奉“不问过程,只看结果”,但作为执行层面的大多数人,不管处在哪个职级,都应该明白一个事实:没有好的执行过程,不会有好的结果。

执行过程中,需要具备很多的职业化技能。而那些技能,才是一个职场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能到很多年后,甚至走到职业生涯的终点,你才能明白——职场经验并不值钱,一个人最有价值的是他所掌握的技能,唯有属于自己的技能、本领才能让你活得更好。

在企业里,所谓的人才,都有什么样的共性?《靠谱》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答案。通俗来讲,所谓人才,就是“靠谱”的人。靠谱比聪明更重要。

《靠谱——顶尖咨询师教你的工作基本功》的作者大石哲之是自由咨询顾问、经营顾问。他大学毕业后进入安盛咨询,以战略团队的顾问身份参与全公司的战略会议、市场调查、营业革新等工作。他发现“即使投身到其他行业多年,在进入咨询行业第一年里掌握的工作技巧也仍然适用。也正是因为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让他在其他行业中游刃有余。”

作者采访了业界的许多人,从沟通技巧、思考方式、资料制作、商业精神这四个方面,用心总结出了 30 个工作技巧,并用最质朴的语言和最真实的案例介绍给读者。

在我这种年纪读这种书,难免会有一丝“遗憾”之情。假如在初入职场时、在更年轻时读到这类的书籍,一定会比现在更好。人生没有后悔药,所走的每一步都算数。作者总结出的“30个职场基本功”,对初入职场者会更有启发、也更有价值,而这些技能具有普遍性,在职业生涯的十几、二十几年后仍可以发挥作用。

一、沟通能力是职场最基础的能力

做HR期间,几乎每个年度都会做一次“培训需求调查”。后来不需要调查,我大概也知道会得到什么调查结果,每次“沟通技巧”、“沟通管理”都会榜上有名且名列前茅。在企业培训界,“沟通技巧”始终是非常受欢迎的课程。

《靠谱》一书中强调沟通要遵循“PREP模式”。这是一种“先讲结论”的方法,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会职场沟通技巧。报告自不必说,日常的会议、邮件、谈话、回答问题等,都可以遵循PREP模式,结论先行:

Point=结论。讲话不要拐弯抹角,要直率、简洁、明确。笔者说“公司内部沟通时不要拐弯抹角”,这个要看企业文化。有些公司不喜欢直接,喜欢让别人“悟”。

Reason=依据。企业要讲求赢利的,必须用数据、用事实、用逻辑说话。唯有业绩(数据)能证明一切。不论是语言或文字沟通,如果逻辑混乱,根本不会有人听,别人会觉得你沟通能力很差。

Example=具体事例。用事实说话,用具体的事例、用对方能听得懂的语言、逻辑表达出来,最好是视觉版。

Point=重申结论后结束。最典型的是会议沟通,重申结论,让与会者在大脑中对结论、会议事项、工作安排、检视等更加明确。

职场上存在很多的沟通场景,包括向上沟通、平行沟通、向下沟通,“PREP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将这一步骤有意识地反复循环、有意识地套用,最终就能逐渐具备“沟通”这一职场基本能力。

将来就可以放心地在求职简历的“自我评价”一栏给自己贴上“沟通能力强”的标签了。

二、思考能力决定你在职场能达到的高度

职场上经常看到一个话题讨论,“优秀到不可被替代”。其实,鲜有人不可被替代,即便是企业创始人。比如乔布斯去世,苹果公司依然能有效运转。真正优秀的人才、企业家是打造好运营模式,使企业永续经营下去。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思考方式和商业智慧。

职场上,如果只是做一些普通的、基础的、辅助型的工作,可能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沟通能力即可;但要做到管理层,要晋升、晋级有更好的职业前程,让自己越来越值钱,就需要具备“思考能力”。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工作前思考工作顺序,考虑好用什么思路才能得到结果,想好工作步骤,对新人来说尤其重要。

作者说在咨询公司,首先要学习的技能是逻辑树、结构化思维(MECE)、问题解决法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或问题解决的顺序方法。

“逻辑树”类似于目前流行的“思维导图”。有了这个软件,即便没有在做管理顾问的机会,也能很容易地将庞大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的小问题。而分解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可以帮我们回忆决策速度。

《靠谱》一书作者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咨询经验,他推崇“先做假设”的咨询式思维方式。所谓“假设性思考”,就是:

大胆假设。先设想好工作的大致方向,而后再做具体的研究调查。即便假设不对也没关系。

小心求证。按照预定的路线,锁定调查研究的关键点,做出高效的调查分析。

筛选信息。思考方案。根据自己的推测,思考工作路线和解决方案。

洞察真相。探求问题本质。要呈现的不是“信息”和资料,而是“本质”和结论。

思考能力决定一个人工作价值。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有道理的。

三、文本处理能力是进入职场前就应该具备的能力

《靠谱》一书中把这项技能称为“资料制作技巧”。我们可以理解为“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这一求职技能,而这些技能是在进入职场前就需要具备的。比如公文写作、会议纪要、PPT制作、EXCEL技巧、项目管理等,难道不应该是大学里、是实习期(社会实践)提前学会的技能吗?

在这一章节中,我个人觉得对自己最有启发的是“检索型阅读法”。作者介绍了“咨询师的阅读法”,主要是以下几点:

明确 、紧扣阅读目的;

像网络检索一样检索目录,选出所需内容,只读重要;

尽量多方面、浅层次地接触大师文献。

作者举到一个例子。咨询师秋山由香里原本是个工程师,对经营和财务几乎一窍不通,她初入咨询行时,对九成的会计专业术语不能理解。但做咨询师,会计学是必须要懂的学科。她运用高效阅读法和学习法,用三、四个月的时间进行填鸭式的恶补,并且去培训班充电,为了补课,她一年中阅读的书多达800多本。

作者说他大为惊叹。秋山由香用的就是咨询师阅读法,她的目的是“吸收必要的知识”,而不是阅读量。她读书并不是从头到尾一字一句读,只不过是为了掌握必要的知识,用了800本书。

资料制作技能(文本处理技能)是最最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学习的职场能力,在工作第一年或者在工作之前就可以学习并应用。当然也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精进,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管理和决策服务。

由于作者系“咨询师”出身,书中有很多咨询行业的专业术语,又使得这本书显得有些偏向和局限性。比如“项目管理表——课题管理表”,“就是在EXCEL表中罗列出在项目中运行的课题,制成让相关人员可以相互确认进度和状态的图表”。

我一想,哦,文字表述这么复杂,不就是复杂一点的“甘特图”吗?在项目协同管理或是某个会议的组织中,以前也常用到这种方法。

四、职业化水平决定一个人的工作价值

接触“职业化”一词是在2004年。当年公司聘请了广东的一家咨询公司来做管理咨询。

后来发现,在职场上评价一个人“很职业”、“职业化程度很高”,几乎就是最好的评价了。所谓的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包括了职业化的工作形象、职业化的工作技能、职业化的工作素养,甚至是职业道德。

对照《靠谱》这本书,以上对“职业化”的了解就显得很虚泛了。《靠谱》一书中强调职业化是“专业、商务精神”。所谓的职业化,本质上就是咨询师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四个字——创造价值!

不管是职场小白,还是所谓的“老油条”;不管你入职一年,还是已面临退休,企业考察一个人,永远都是“价值”导向。这正是商业精神的体现。

一个人如果想顺利地度过一生的职业生涯,时间观念、效率原则、承诺力、学习力、追随力、团队合作能力……真的是一样都不能少。

而早一天练就这些基本功,并且有“超越组织(公司)要求的努力”,你就会成为史玉柱所言的“人才”——交给你一件事,做成了;再交给你一件事,也能做成。

PS:《靠谱》一书中,具体的30个职场基本技能是什么,就不剧透了。如果喜欢,欢迎转发此文到朋友圈。留言点赞最多的,这本书免费送给你(限同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靠谱是一种稀缺能力——读《靠谱.顶尖咨询家教你的工作基本功》
靠谱的工作基本功有哪些,看这本书总结的经验就知道了
职场新人如何快速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 专业个人知识管理软件研究 - 博客园
如何在三个月内获得三年的工作经验
金牌员工职业化塑造
优秀的人并不是天生比你优秀,而是他掌握了这些职场捷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