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篇各论第一章疮疡

       

第一章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对疮疡的辨证施治是中医外科的特色。

疮疡的致病因素分外感(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和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等)两大类。外邪引发的疮疡,尤以热毒、火毒表现为最常见。风寒暑湿等外邪引起的疮疡,有的初起并不都具有热毒、火毒为患的红热现象,病情发展至中期才能显现。内伤引起的疮疡,大多因虚致病,且属慢性者居多,如肾虚骼空,易为风寒痰浊侵袭,而成流痰;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灼津为痰,而成瘰疬。由于饮食不节,内伤脾胃导致火毒内生而引起的疮疡,虽然有时正气尚未虚衰,但较单纯为外邪侵袭所引起者严重,如消渴病合并疖、有头疽等。此即所谓从外感受者轻,因脏腑蕴毒而内发者重。以上各种致病因素侵入人体,引起局部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塞,产生肿痛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热胜肉腐,肉腐为脓,从而导致脓肿的形成。若疮疡毒邪炽盛,还可影响或侵犯脏腑,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轻则发热,口渴,便秘,溲赤等;重则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咳嗽痰血等,甚则危及生命。

疮疡发生以后,正邪交争决定着疮疡的发展和转归。疮疡初期,若正能胜邪,使邪热不能鸱张,渐而肿势局限,疮疡消散;若正不胜邪,热毒壅滞不散,热胜肉腐成脓,导致脓肿形成,即为疮疡中期(成脓期)。此时如治疗得当,切开引流,毒随脓泄,形成溃疡,腐脱新生,最后疮口愈合;或正气尚足,脓肿破溃,脓毒外泄,同样使溃疡腐脱新生而愈,即为疮疡后期(溃疡期)。在疮疡的初、中期,若邪毒炽盛,又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可使邪毒走散,内攻脏腑,形成走黄;若人体气血虚弱,不能托毒外达,可致疮形平塌,肿势不能局限,难溃、难腐等,如病情进一步发展,正不胜邪,内犯脏腑,形成内陷。疮疡后期,毒从外解,病邪衰退,理应渐趋痊愈,若由于气血大伤,脾胃生化功能不能恢复,加之肾气亦衰,可致生化乏源,阴阳两竭,同样可使毒邪内陷,危及生命。

在疮疡发病过程中,由于病理变化造成的特殊形态,或由于功能障碍产生的特殊体形,对诊断常有一定帮助。若颜面疔疮患者步态蹒跚,局部疮口凹陷,皮色暗红,常是走黄的征兆;红丝疔必有红丝一条或数条;蛇头疔若有损骨,其溃后每多形如蛇头;膝关节流痰因大小腿肌肉萎缩则状如鹤膝;髂窝流注常使患肢屈曲难伸等。此外,辨别疮疡有无损伤骨骼和内膜(即胸膜或腹膜)也很重要。疮疡损伤骨骼多在四肢,如溃疡疮口胬肉外翻,经久不愈,以探针轻轻探之有锯齿感,多为损骨。疮疡透膜多在躯干,肿疡时见肿势漫无边际,扪之绵软,或有捻发感,多为气肿或透膜;若胸壁溃疡脓出似蟹沫,或夹有气泡,多为透膜。

疮疡的治疗常须内治和外治相结合。轻浅的疮疡,有时单用外治也能获得痊愈。而严重病证,如走黄、内陷等,不仅需要内治、外治结合,还要配合西医西药治疗,并给予一定的支持疗法。总之,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致病因素、病情轻重等辨证施治。疮疡内治法的总则为消、托、补。即初期尚未成脓时,用消法使之消散,并针对病因、病情运用清热解毒、和营行瘀、行气、解表、温通、通里、理湿等治则,其中清热解毒为疮疡最常用的治则;中期脓成不溃或脓出不畅,用托法以托毒外出,又分透托法和补托法;后期体质虚弱者,用补法以恢复正气,使疮疡早日愈合。疮疡外治法可根据疮疡的初期、中期、后期分别辨证施治。初期宜箍毒消肿,阳证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金黄膏、玉露膏、太乙膏、千捶膏,可加掺红灵丹、阳毒内消散,或用清热解毒消肿的新鲜草药捣烂外敷;阴证可选用回阳玉龙散、回阳玉龙膏、阳和解凝膏,加掺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半阴半阳证选用冲和散、冲和油膏。中期脓熟时宜切开排脓,注意切开时机、切口位置、切口方向等的选择。如颜面疔疮忌早期切开,而蛇头疔应及早切开;如手指疔宜从侧方切开以免影响屈伸功能等。后期宜提脓祛腐,生肌收口,阳证用八二丹、九一丹提脓祛腐,阴证用七三丹、五五丹提脓祛腐;疮口脓水较多时,不论阳证、阴证均可应用等渗盐水清洗创口,或中药溶液湿敷;疮口太小或成瘘时,用白降丹、千金散药线腐蚀;疮面胬肉突出时用平胬丹;腐脱脓尽用生肌散、八宝丹,并根据情况配合使用垫棉法或扩创法。

此外,在疮疡的治疗中,还要重视患者的精神调摄,饮食宜忌,日常起居,护理换药等,加强医患配合,争取早日康复。

 

第一节  疖

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根据病因、证候不同,又可分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等。其特点是肿势限局,范围多在3厘米左右,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相当于西医的疖、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等。

【病因病机】

常因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所致;或夏秋季节感受暑毒而生;或因天气闷热汗出不畅,暑湿热蕴蒸肌肤,引起痱子,复经搔抓,破伤染毒而成。

患疖后若处理不当,疮口过小引起脓毒潴留,或搔抓染毒,致脓毒旁窜,在头顶皮肉较薄处易蔓延、窜空而成蝼蛄疖。

凡体质虚弱者,由于皮毛不固,外邪容易侵袭肌肤,若伴消渴、习惯性便秘等慢性疾病阴虚内热者,或脾虚便溏者,更易染毒发病,并可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诊断】

1.临床表现

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可伴有发热,口干,便秘、苔黄、脉数等症状。

(1)有头疖:患处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约3厘米大小,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出脓即愈。

(2)无头疖: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约3厘米左右,无脓头,表面灼热,触之疼痛,2~3天化脓,溃后多迅速愈合。

(3)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头部。临床常见两种类型。一种是坚硬型,疮形肿势虽小,但根脚坚硬,溃破出脓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合后还会复发,常为一处未愈,他处又生。一种是多发型,疮大如梅李,相联三五枚,溃破脓出而不易愈合,日久头皮窜空,如蝼蛄串穴之状。不论何型,局部皮厚且硬者较重,皮薄成空壳者较轻。若无适当治疗,则迁延日久,可损及颅骨,如以探针或药线探之,可触及粗糙的骨质,必待死骨脱出,方能收口。

(4)疖病: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几个到几十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也可在身体各处散发疖肿,一处将愈,他处续发,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患消渴病、习惯性便秘或营养不良者易患本病。 

2.实验室检查   必要时可进行血常规、血糖、免疫功能等方面的检测。

【鉴别诊断】

(1)痈:常为单发,初起无头,局部顶高色赤,表皮紧张光亮,肿势范围较大,约69厘米,初起即伴有明显全身症状。

(2)颜面疔疮:初起有粟粒脓头,根脚较深,状如钉丁,肿势散漫,肿胀范围显著大于疖,出脓日期较晚而且有脓栓,大多数患者初起即有明显全身症状。

(3)囊肿型痤疮:好发于面颊部和背部,初为坚实丘疹,挤之有白色粉样物质,反复挤压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病程较长, 30岁以后发病减少。

【治疗】

以清热解毒为主。暑疖需兼清暑化湿;疖病多虚实夹杂,必须扶正固本与清热解毒并施,或兼养阴清热或健脾和胃,应坚持治疗以减少复发;对伴消渴病等慢性病者,必须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1. 辨证论治

内治

①热毒蕴结证

证候:常见于气实火盛患者。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轻者疖肿只有一二个,多则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伴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②暑热浸淫证

证候:发于夏秋季节,以小儿及产妇多见。局部皮肤红肿结块,灼热疼痛,根脚很浅,范围局限。可伴发热,口干,便秘,溲赤等。舌苔薄腻,脉滑数。

治法:清暑化湿解毒

方药:清暑汤加减。疖在头面部,加野菊花、防风;疖在身体下部,加黄柏、苍术;热毒内盛者,加黄连、黄柏、山栀;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枳实。

③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

证候:疖肿常此愈彼起,不断发生。或散发全身各处,或固定一处,疖肿较大,易转变成有头疽。常伴口干唇燥,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  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加减。

④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

证候:疖肿泛发全身各处,成脓、收口时间均较长,脓水稀薄。常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苔薄,脉濡。

治法:健脾和胃,清化湿热

方药: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外治

①初起小者用千捶膏盖贴或三黄洗剂外搽;大者用金黄散或玉露散,以金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紫金锭水调外敷;也可用鲜野菊花叶、蒲公英、芙蓉叶、龙葵、败酱草、丝瓜叶取其一种,洗净捣烂敷于患处,每天12次,或煎后每日外洗2次。

②脓成宜切开排脓,掺九一丹、太乙膏盖贴;深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用生肌散掺白玉膏收口。

③蝼蛄疖宜作十字形剪开,如遇出血,可用棉垫加多头带缚扎以压迫止血。若有死骨,待松动时用镊子钳出。可配合垫棉法,使皮肉粘连而愈合。

2.其他疗法

(1)清解片,成人每次5片,每日23次吞服;儿童减半量;婴儿服13量。

(2)六应丸或六神丸,成人每次10粒,每日3次吞服;儿童减半量;婴儿服13量。

【预防与调护】

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理发,勤修指甲,勤换衣服。

2. 少食辛辣炙煿助火之物及肥甘厚腻之品,患疖时忌食鱼腥发物,保持大便通畅。 

3. 搞好防暑降温工作,多饮清凉饮料,防止痱子发生。

4. 患消渴病等,应及时治疗。体虚者应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第二节   疔

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其特点是疮形虽小,但根脚坚硬,有如钉丁之状,病情变化迅速,容易造成毒邪走散。如果处理不当,发于颜面部的疔疮,很容易走黄而有生命危险;发于手足部的疔疮,则易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本病分类颇多,相当于西医的疖、痈、瘭疽、气性坏疽、皮肤炭疽及急性淋巴管炎等。

疔的范围很广,名称繁多,证因各异。根据发病部位和性质不同,分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烂疔、疫疔叙述。

 

颜 面 部 疔 疮

颜面部疔疮是指发生于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颜面部疖、痈。由于发病部位不同,名称各异,如疔疮生于眉心者,叫眉心疔,又称印堂疔;生于两眉棱者,称眉棱疔;生于眼胞者,称眼胞疔;生于颧部者,称颧疔;生于人中者,称人中疔;生于人中两旁者,称虎须疔;生于口角者,称锁口疔;生于两唇内里者,称反唇疔;生于颏部者,称承浆疔等等。名称虽繁,但其病因、辨证施治基本相同。

[病因病机]

主要因火热之毒为患。其毒或从内发,如恣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炙煿,脏腑蕴热内生;或从外受,如感受风热火毒,或皮肤破损染毒。火热之毒蕴蒸肌肤,以致气血凝滞,火毒结聚,热胜肉腐而成。若火毒炽盛,内燔营血,则成走黄重症。

[诊断]

1.临床表现

多发于额前、颧、颊、鼻、口唇等部。

初期  在颜面部某处皮肤上忽起一粟米样脓头,或痒或麻,以后逐渐红肿热痛,肿势范围虽然只有36厘米左右,但根深坚硬,状如钉丁之状,重者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中期  约第57日,肿势逐渐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加剧,脓头破溃。伴有发热口渴,便干溲赤,苔薄腻或黄腻,脉象弦滑数等。

后期  约第710日,肿势局限,顶高根软溃脓,脓栓(疔根)随脓外出,肿消痛止,身热减退。病程一般1014天,即可痊愈。

若处理不当,或妄加挤压,或不慎碰伤,或过早切开等,可引起疔疮顶陷色黑无脓,四周皮肤暗红,肿势扩散,失去护场,以致头面、耳、项俱肿,并伴有壮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糙,脉象洪数等,此乃疔毒走散,发为“走黄”之象。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必要时应做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

[鉴别诊断]

疖:虽好发于颜面部,但红肿范围不超过3厘米,无明显根脚,一般无全身症状。  

 

[治疗]

内治以清热解毒为大法,火毒炽盛证宜凉血清热解毒。外治根据初起、成脓、溃后,分别采用箍毒消肿、提脓祛腐、生肌收口治疗。

1. 辨证论治

(1)内治

①热毒蕴结证 

证候:红肿高突,根脚收束,发热头痛。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恶寒发热者,加蟾酥丸3粒吞服;毒盛肿甚者,加大青叶,重用黄连;壮热口渴者,加竹叶、石膏、连翘。 

②火毒炽盛证

证候:疮形平塌,肿势散漫,皮色紫暗,焮热疼痛。伴高热,头痛,烦渴,呕恶,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2)外治法

①初起宜箍毒消肿,用金黄散、玉露散以金银花露或水调成糊状围敷,或千捶膏盖贴,或六神丸、紫金锭研碎醋调外敷。 

②脓成宜提脓祛腐,用九一丹、八二丹撒于疮顶部,再用玉露膏或千捶膏敷贴。若脓出不畅,用药线引流;若脓己成熟,中央已软有波动感时,可切开排脓。

③溃后宜提脓祛腐,生肌收口。疮口掺九一丹,外敷金黄膏;脓尽改用生肌散、太乙膏或红油膏盖贴。

2.其他疗法

(1) 蟾酥丸,3~5粒,吞服,儿童减半。

(2)犀黄丸,每次3克,每日2次。

(3)需要时可应用抗生素,并配合支持疗法。

[预防及调护]

1.有全身症状者宜静卧休息,并减少患部活动。

2. 忌内服发散药。忌灸法,忌早期切开及针挑,忌挤脓,以免疔毒走散入血。

3. 平素不要过食膏粱厚味,患疔后忌食烟酒及辛辣、鱼腥发物。

 

手 足 部 疔 疮

手足部疔疮是发生在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又名瘭疽。临床比较常见的有蛇眼疔、蛇头疔、蛇腹疔、托盘疔、足底疔等,分别相当于西医的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腱鞘炎、掌中间隙感染、足底皮下脓肿等。

因发病部位及形态、预后的不同有多种命名,如生在指头顶端的,肿胀形如蛇头者,叫蛇头疔;生于指甲缘的,因其色紫而凸,或溃后胬肉高突,形如蛇眼,叫蛇眼疔;又因脓积于甲下,指甲面可见黄白色脓影,重者指甲浮空,痛胀难忍,故名代指;生在甲后的,叫蛇背疔;生在手指螺纹的,叫螺疔;生在手指指节间的,绕指肿痛,色黄或紫,叫蛀节疔;若一指通肿、色紫,指微屈而难伸,形如泥鳅,称泥鳅疔;生于指中节前肿如鱼肚、蛇肚的,叫鱼肚疔或蛇腹疔;生于手掌心的,形如盘中托珠之状,叫托盘疔;生于足掌中心的,叫足底疔;生在涌泉穴者,叫涌泉疔等等。

[病因病机]

内因脏腑火毒炽盛,外因手足部外伤染毒,如针尖、竹、木、鱼骨等刺伤或修甲时刺破皮肤,昆虫咬伤等。托盘疔还可由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火毒炽盛为患;足底疔多由湿热下注引起。均可导致火毒之邪阻塞经络,气血凝滞,热胜肉腐而成,甚则腐筋伤骨。

[诊断]

1.临床表现

手足部疔疮发病部位多有受伤史。

(1)蛇眼疔:初起时多局限于指甲一侧边缘的近端处,有轻微的红肿疼痛,2~3天成脓,可在指甲背面上透现一点黄色或灰白色脓疱,或整个甲身内有脓液。待出脓后,即能肿退脓尽,迅速愈合;若脓毒浸淫皮肉,甲下溃空或有胬肉突出,甚至指(趾)甲脱落。

(2)蛇头疔:初起指端感觉麻痒而痛,继而刺痛,灼热肿胀,色红不明显,随后肿势逐渐扩大。中期肿势更为扩大,手指末节呈蛇头状肿胀。酿脓时有剧烈的跳痛,患肢下垂时疼痛更甚,局部触痛明显,约10天左右成脓,此时多阵阵啄痛不休,常影响食欲和睡眠。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后期一般脓出肿退痛止,趋向痊愈。若未及时处理,任其自溃,溃后脓水臭秽,经久不愈,余肿不消,或胬肉突出者,多是损筋伤骨的征象。

(3)蛇肚疔:发于指腹部,整个患指红肿疼痛,呈圆柱状,形似小红萝卜,关节轻度屈曲,不能伸展,若强行扳直,即觉剧痛。诸症逐渐加重,约7~10天成脓。因指腹皮肤厚韧,不易测出波动感,也难自溃。溃后脓出黄稠,逐渐肿退痛止,约2周左右痊愈;若损伤筋脉,则愈合缓慢,常影响手指的屈伸。

(4)托盘疔:初起整个手掌肿胀高突,失去正常的掌心凹陷或稍凸出,手背肿势通常更为明显,甚则延及手臂,疼痛剧烈,或伴发红丝疔。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纳呆,苔薄黄,脉滑数等症状。约2周左右成脓,因手掌皮肤坚韧,虽内已化脓,不易向外透出,很可能向周围蔓延,损伤筋骨,影响屈伸功能,或并发疔疮走黄。若溃后脓出,肿退痛减,全身症状亦随之消失,再过约7~10天愈合。

(5)足底疔:初起足底部疼痛,不能着地,按之坚硬。3~5日有啄痛,修去老皮后,可见到白色脓点。重者肿势蔓延到足背,痛连小腿,不能行走,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纳呆,苔黄腻,脉滑数等。溃后流出黄稠脓液,肿消痛止,全身症状也随之消失。

辨别手指部有脓无脓,除依据一般化脓日期及触诊外,可采用透光法。辨别有无死骨,可用药线或探针深入疮孔,如触及粗糙的骨质,是为损骨。辨别有无伤筋,可观察手指屈伸功能。

4.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X线摄片可确定有无骨质破坏。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增高。必要时做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

[鉴别诊断]

类丹毒:发病前多有猪骨、鱼虾等刺伤史,或破损皮肤接触猪肉、鱼虾史。红肿不如疔疮明显,常表现为游走性的红紫色斑片,一般不会化脓,全身症状多不明显。

[治疗]

以清热解毒为主,如发于下肢者应注重清热利湿。脓成后应尽早切开排脓;愈后需加强功能锻炼。

1. 辨证论治

(1)内治

①火毒凝结证

证候:局部红肿热痛,麻痒相兼,伴畏寒发热。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②热胜肉腐证

证候:红肿明显,疼痛剧烈,痛如鸡啄,肉腐为脓,溃后脓出肿痛消退;若溃后脓泄不畅,肿痛不退,胬肉外突,甚者损筋蚀骨。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透脓托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皂角刺、炙山甲等。

③湿热下注证

证候:足底部红肿热痛,伴恶寒,发热,头痛,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2)外治法

①初期: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蛇眼疔也可用10%黄柏溶液湿敷。

②溃脓期:脓成应及早切开排脓,一般应尽可能循经直开。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开引流。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形切口,务必引流通畅,必要时可对口引流,不可在指掌面正中切开;蛇肚疔宜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托盘疔应依掌横纹切开,切口应够大,保持引流通畅,手掌处显有白点者,应先剪去厚皮,再挑破脓头。注意不要因手背肿胀较手掌为甚,而误认为脓腔在手背部而妄行切开。甲下溃空者需拔甲,拔甲后敷以红油膏纱布包扎。

③收口期:脓尽用生肌散、白玉膏外敷。若胬肉高突,修剪胬肉后,用平胬丹或枯矾粉外敷;若已损骨,久不收口者,可用2%~10%黄柏溶液浸泡患指,每天1~2次,每次10~20分钟。有死骨存在,可用七三丹提脓祛腐,待死骨松动时用血管钳或镊子钳出死骨。筋脉受损导致手指屈伸障碍者,待伤口愈合后,用桂枝、桑枝、红花、丝瓜络、伸筋草等煎汤熏洗,并加强患指屈伸功能锻炼。

2. 其他疗法

参见“颜面部疔疮”。

[预防及调护]

1. 注意劳动保护,防止手足皮肤损伤。

2.手部疔疮忌持重物或剧烈活动,以三角巾悬吊固定。生于手掌部者,宜手掌向下,使脓液容易流出。足部疔疮宜抬高患肢,尽量少行走。

3.愈后影响手指屈伸功能者,宜加强功能锻炼。

4.其他参照“颜面部疔疮”。

红  丝  疔

红丝疔是发于四肢,皮肤呈红丝显露,迅速向上走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可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邪毒重者可内攻脏腑,发生走黄。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淋巴管炎。

[病因病机]

外因手足部生疔,或足癣糜烂,或有皮肤破损感染毒邪,内有火毒凝聚,以致毒流经脉,向上走窜而继发红丝疔。若火毒走窜,内攻脏腑,可成走黄之证。

[诊断]

1. 临床表现

好发于四肢内侧,常有手足部生疔或皮肤破损等病史。

多先在手足生疔部位或皮肤破损处见红肿热痛,继则在前臂或小腿内侧皮肤上起红丝一条或多条,迅速向躯干方向走窜,上肢可停于肘部或腋部,下肢可停于腘窝或胯间。腋窝或腘窝、腹股沟部常有臖核肿大作痛。

轻者红丝较细,可无全身症状,1~2日可愈;重者红丝较粗,并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乏力,苔黄,脉数等全身症状。有的还可出现结块,一处未愈,他处又起,有的23处相互串连。病变在浅部的,皮色较红;病变在深部的,皮色暗红,或不见“红丝”,但患肢出现条索状肿块和压痛。如结块不消而化脓者,则肿胀疼痛更剧,化脓在发病后7~10天左右,溃后一般容易收口,若二、三处串连贯通,则收口较慢。

若伴有高热,神昏谵语,胸痛,咳血等症,是为“走黄”。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可增高。

[治疗]

治疗宜清热解毒,佐以活血散瘀。红丝较细者,多属火毒入络证,治宜清热解毒;红丝较粗,全身症状重者,多属火毒入营证,治宜清营凉血,化瘀解毒。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灶。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火毒入络证 

证候:患肢红丝较细,红肿疼痛。全身症状较轻。苔薄黄,脉濡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②火毒入营证

证候:患肢红丝粗肿明显,迅速向近端蔓延。并伴臖核肿大作痛,全身寒战高热,头痛,口渴。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凉血清营,解毒散结。

方药: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2) 外治

①若红丝细的宜用砭镰法,局部皮肤消毒后,以刀针沿红丝行走途径,寸寸挑断,并用拇指和食指轻捏针孔周围皮肤,微令出血,或在红丝尽头挑断,挑破处均盖贴太乙膏掺红灵丹。

②初期可外敷金黄膏、玉露散,若结块成脓,则宜切开排脓,外敷红油膏;脓尽改用生肌散、白玉膏收口。

[预防及调护]

参见手足部疔疮。

烂     疔

烂疔是发生于皮肉之间、腐烂甚剧、病势暴急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中医文献中称水疔、卸肉疔、烂皮疔、脱靴疔等。其特点是来势急骤凶险,焮热肿胀,疼痛彻骨,肿胀迅速蔓延,极易化腐,患处皮肉很快大片腐烂卸脱,范围甚大,疮形略带凹形(如匙面),流出脓液稀薄如水、臭秽,易并发走黄,危及生命。相当于西医的气性坏疽。

[病因病机]

多因皮肉破损,接触潮湿泥土、脏物等,感染特殊毒气,又有湿热火毒内蕴,以致毒聚肌肤,气血凝滞,热胜肉腐而成。若湿热火毒炽盛走窜入营,则易成走黄重证。

[诊断]

1.临床表现

患者多为农民和战士。发病前多有手足创伤和接触泥土、脏物史。潜伏期一般为23天。好发于足部,手臂、手背等也可发生。

初起患肢有沉重和包扎过紧感觉,继则出现“胀裂样”疼痛,疮口周围皮肤高度水肿,紧张光亮,按之陷下不能即起,迅速蔓延成片,状如丹毒,但皮肤颜色暗红。伴高热(40℃~41),寒战,头痛,烦躁,呕吐,面色苍白,或神昏谵语;一般高热一昼夜后,虽身热略降,但神识仍时昏时清,伴有烦渴引饮,食欲不振,小便短赤,苔黄焦糙,舌质红绛,脉洪滑数等症状。1—2天后,肿胀疼痛剧烈,皮肤上出现许多含暗红色液体的小水疮,很快积聚融合成数个大水疱,破后流出淡棕色浆水,气味臭秽。疮口四周皮色转为紫黑色,中央有浅黄色死肌,疮面略带凹形,轻按患处有捻发音,重按则有污脓溢出,稀薄如水,混以气泡。随后腐肉大片脱落,疮口日见扩大。

若身热渐退,患处四周水肿消失,腐肉与正常皮肉分界明显,分界处流出的脓液转稠者,为转机之象,以后就能腐脱新生,即使疮面甚大,不难收口而愈。若高热持续不退,谵语,黄疸,苔黄焦糙,脉细而数,患处腐烂及肿势继续蔓延不止,乃正不胜邪,毒邪走散,不得外泄而内攻脏腑,合并“走黄”之征,可有生命危险。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脓液细菌培养可发现革兰氏阳性梭状芽孢杆菌。X线检查患部见气泡阴影。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鉴别诊断]

1.流火:常有反复发作史,局部皮色鲜红,边缘清楚,高出周围皮肤,压之能褪色。一般无水疱,既使有水疱亦较小,刺破后流出黄水,肉色鲜红,无坏死现象。

2.发:发病相对较慢,疼痛渐渐加重,其红肿以中心最明显,四周较淡。溃烂后患处无捻发音,全身症状相对较轻。

[治疗]

须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内治宜清热泻火,利湿解毒,并注意和营散瘀,令湿毒火热俱泄。外治宜作广泛多处纵深切开,保证引流畅通。

1. 内治

(1)辨证论治

①湿火炽盛证

证候:初起患肢有沉重和紧束感,以后逐渐出现胀裂样疼痛,创口周围皮肤呈红色、肿胀发亮,按之陷下,迅速蔓延成片。1~2天后肿胀剧烈,可出现水疮,皮肉腐烂,持续高热,舌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利湿。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萆薢化毒汤加减。

②毒入营血证

证候:局部胀痛,疮周高度水肿发亮,迅速成暗紫色,间有血疱,肌肉腐烂,溃流血水,脓液稀薄,混有气泡滋出,气味恶臭。壮热头痛,神昏谵语,气促,烦躁不安,呃逆呕吐。舌红绛,苔薄黄,脉洪滑数。

治法:凉血解毒,清热利湿。

方药: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加减。神昏谵语者,加安宫牛黄丸2粒,分2次化服,或紫雪散4.5g分3次吞服;便秘者,加生大黄。

(2)外治

初起用玉露膏外敷;明确诊断后立即施行广泛、多处、纵深切开,直切到颜色正常、能够出血的健康组织为止,并切除濒于坏死和已经变性的组织,彻底清除异物、碎骨片,用大量双氧水冲洗创口,创口完全敞开,双氧水纱布松填。腐肉与正常皮肉分界明显时,改掺5%~10%蟾酥合剂或五五丹。腐肉脱落,肉色鲜润红活者,掺生肌散、红油膏盖贴。

2. 其他疗法

(1) 早期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

(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及调护]

1.必须严格消毒隔离。用过的敷料应予焚毁,换药用具应彻底消毒。

2.应加强宣教,尽量避免赤足劳动,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3. 其他参照“手足部疔疮”。

 

疫      疔

疫疔是接触疫畜染毒所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因具有传染性,其状如疔,故名疫疔。又以其疮形如脐凹陷,名鱼脐疔。其特点是多发于头面、颈、前臂等暴露部位,初起如虫叮水疱,很快干枯坏死如脐凹,全身症状明显,有传染性、职业性,可并发生走黄。相当于西医的皮肤炭疽。

[病因病机]

先有皮肤损伤,而后感染疫毒,疫毒阻于肌肤,以致气血凝滞、邪毒蕴结而成。若疫毒内传脏腑则导致走黄。

[诊断]

1. 临床表现

多见于畜牧业、屠宰或皮毛制革等工作者。常在接触疫畜或其皮毛后1—3天发病,好发于头面、颈项、手、臂等暴露部位。有传染性。

初起在皮肤上有一小红色斑丘疹,奇痒而不痛,形如蚊迹蚤斑,全身有轻微发热。第2日顶部变成水疱,内有黄色液体,周围肿胀、灼热。第3--4日,水疱很快干燥,形成暗红色或黑色坏死,并在坏死组织的周围,有成群的绿色小水疱,疮形如脐凹,很象牛痘,同时局部肿势散漫,软绵无根,并有臖核肿大。伴有明显的发热,头痛骨楚,苔黄,脉数等症状。

1014日后,若中央腐肉与正常皮肉开始分离,或流出少量脓水,四周肿势日趋限局,身热渐退,此为顺证,但腐肉脱落缓慢,一般要34周方可愈合。若局部肿势继续发展,伴有壮热神昏,痰鸣喘急,身冷脉细者,是为合并“走黄”之象。

2. 实验室检查

血液培养或疱液培养可发现革兰氏阳性炭疽杆菌。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可增高。

[鉴别诊断]

1.颜面部疔疮:疮形如粟,高突,红肿热痛,坚硬很深。

2.丹毒:皮色鲜红,边缘清楚,灼热疼痛,若有水疱也无脐凹,常有反复发作史。  

【治疗】

治疗宜清热解毒,和营消肿。

1. 辨证论治

(1) 内治

疫毒蕴结证

证候:患部皮肤发痒,出现蚊迹样红斑,继则形成水疱,破溃形成黑色溃疡,疮面凹陷,形如鱼脐,疮周肿胀,绕以绿色水疱,伴有发热,骨节疼痛,甚则壮热神昏等。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和营消肿。

方药:仙方活命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2)外治

①初、中期宜消肿解毒,用玉露膏掺蟾酥合剂,或升丹外敷。若无蟾酥合剂或升丹,可用外科蟾酥丸研细代之。

②后期腐肉未脱,改掺10%蟾酥合剂或五五丹。腐脱后见肉色鲜红,改掺生肌散,外盖红油膏。

2.其他疗法

(1)外科蟾酥丸6粒,分2次吞服。

(2)犀黄丸,3克,每日2次。

[预防及调护]

1. 隔离患者,患者所用的敷料均应烧毁,所用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2. 加强屠宰管理,及早发现病畜,并予以隔离或杀死。死畜须加深掩理或烧毁。

3. 凡疫疔患者接触过的牛、马、猪、羊的毛和猪鬃,均应用蒸气消毒,皮革可用盐酸及食盐水浸泡消毒。

4. 制造皮革和羊毛的工人,在工作时均应戴橡皮手套、口罩及围巾保护。

 

第三节  

痈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在中医文献中痈有“内痈”、“外痈”之分。本节只叙述外痈。其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结块范围多在6~9厘米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也不易造成内陷。相当于西医的皮肤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等。

一般痈发无定处,随处可生,因发病部位不同,名称繁多,但其病因病机、证治基本相同,不再赘述。而生于颈部的颈痈,生于腋下的腋痈,生于肘部的肘痈,生于胯腹部的胯腹痈,生于委中穴的委中毒,生于脐部的脐痈,除具有一般痈的共性外,又各有特点,故分别论述。其它如囊痈,子痈,肛痈,乳痈等在病因、证治及转归等方面与上述痈不同,故分别在泌尿男性疾病、肛肠疾病、乳房疾病的相应章节中叙述。

[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邪毒,或皮肤受外来伤害感染毒邪,或过食膏粱厚味,聚湿生浊,邪毒湿浊留阻肌肤,郁结不散,可使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壅遏,化火成毒,而成痈肿。

[诊断]

1.临床表现

可发生于体表的任何部位。

初起在患处皮肉之间突然肿胀,光软无头,迅速结块,表皮焮红,少数病例初起皮色不变,到酿脓时才转为红色,灼热疼痛。轻者无全身症状;重者可伴恶寒发热,头痛,泛恶,口渴,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洪数等。

成脓约在病起后7天左右,即使体质较差,气血虚弱不易托毒外出成脓者,亦不超过2周。局部肿势逐渐高突,疼痛加剧,痛如鸡啄。若按之中软有波动感者,为脓已成熟,多伴有发热持续不退等全身症状。

溃后脓出多稠厚、色黄白;若为外伤血肿化脓,则可夹杂赤紫色血块。若疮口过小或袋脓,可致脓流不畅,影响愈合;若气血虚者,则脓水稀薄,疮面新肉难生,不易收口。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可增高。

[鉴别诊断]

1.脂瘤染毒:患处平时已有结块,与表皮粘连,但基底部推之可动,其中心皮肤常可见粗大黑色毛孔,挤之有粉刺样物溢出,且有臭味。染毒后红肿较限局,化脓约在10天左右,脓出夹有粉渣样物,愈合较为缓慢,全身症状较轻。

2.有头疽:多发于项背部肌肉丰厚处。初起有一粟米样疮头,而后肿势逐渐扩大,形成多个脓头,红肿范围往往超过912厘米,溃后如蜂窝状,全身症状明显,病程较长。

3.发:在皮肤疏松部位突然红肿蔓延成片,灼热疼痛,红肿以中心明显,四周较淡,边界不清,范围较痈大,3~5日皮肤湿烂,随即腐溃、色黑,或中软而不溃,并伴有明显全身症状。

【治疗】

治疗宜清热解毒,和营消肿,并结合发病部位辨证用药。外治按一般阳证疮疡治疗。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火毒凝结证

证候:局部突然肿胀,光软无头,迅速结块,皮肤焮红,少数病例皮色不变,到酿脓时才转为红色,灼热疼痛。日后逐渐扩大,变成高肿发硬。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头痛,泛恶,口渴,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洪数等症状。

治法:清热解毒,行瘀活血。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发于上部,加牛蒡子、野菊花;发于中部,加龙胆草、黄芩、山栀;发于下部,加苍术、黄柏、牛膝。

②热胜肉腐证  

证候:红热明显,肿势高突,疼痛剧烈,痛如鸡啄,溃后脓出则肿痛消退。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和营清热,透脓托毒。

方药: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③气血两虚证

证候:脓水稀薄,疮面新肉不生,色淡红而不鲜或暗红,愈合缓慢。伴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少。舌质淡胖,苔少,脉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托毒生肌。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2)外治

①初起用金黄膏或金黄散,以冷开水或醋等调成糊状外敷。热盛者,可用玉露膏或玉露散外敷,或太乙膏外敷,掺药均可用红灵丹或阳毒内消散。

②成脓宜切开排脓,以得脓为度。

③溃后先用药线蘸八二丹插入疮口,三、五日后改用九一丹,外盖金黄膏或玉露膏。待肿势消退十之八九时,改用红油膏盖贴。脓腐已尽,见出透明浅色粘液者,宜生肌收敛,改用生肌散、太乙膏或生肌白玉膏或生肌玉红膏盖贴。

④有袋脓者,可先用垫棉法加压包扎,如无效可扩创引流。 

2. 其他疗法

参见“颜面部疔疮”。

[预防及调护]

1. 经常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2. 平素少食辛辣炙之物及肥甘厚腻之品,患时忌食烟酒及辛辣、鱼腥发物。

3. 有全身症状者宜静卧休息,并减少患部活动。

 

 

   痈

颈痈是发生在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俗名痰毒,又称时毒。其特点是多见于儿童,冬春易发,初起时局部肿胀、灼热、疼痛而皮色不变,结块边界清楚,具有明显的风温外感症状。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病因病机]

外感风温、风热之邪,或内伤情志,气郁化火,或喜食辛辣、膏粱厚味,痰热内生,或因患乳蛾、口疳、龋齿或头面疮疖毒邪流窜至颈部,以致外邪内热挟痰蕴结于少阳、阳明经络,气血凝滞,热胜肉腐,而成痈肿。

[诊断]

1.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冬春季易发。发病前多有乳蛾、口疳、龋齿或头面疮疖,或附近有皮肤粘膜破伤病史。多生于颈旁两侧,也可发生于耳后、项后、颔下、颏下。

初起始块形如鸡卵,皮色不变,肿胀,灼热,疼痛,活动度不大,逐渐漫肿坚实,焮热疼痛。伴有寒热,头痛,项强,舌苔薄腻,脉滑数等症状。若45日后发热不退,皮色渐红,肿势高突,疼痛加剧如鸡啄,伴口干,便秘,溲赤,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是欲成脓。至7~10日按之中软而有波动感者,为内已成脓。溃后脓出黄白稠厚,肿退痛减,约1014日左右可以愈合。

若火毒炽盛或素体虚弱,病变可向对侧蔓延,或压迫结喉,形成锁喉痈,甚则危及生命。部分病例因大量使用抗生素或苦寒药物治疗,形成慢性迁延性炎症者,结块质地较坚硬,需1~2个月后才能消散,如不能控制病情也会又呈现红肿热痛而化脓。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可增高。

[鉴别诊断]

1.痄腮    发在腮部,常双侧发病,色白濡肿,酸胀少痛,颊黏膜腮腺开口处可有红肿,进食时局部疼痛,一般不化脓,约1-2周左右消退,有传染性。

2.臖核    虽也多由头面、口腔等部疾患皮肤粘膜破损引起,但颈部结块较小,推之活动,有压痛,很少化脓,一般无全身症状。

[治疗]

内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化痰为主,以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辨证论治

(1)内治

风热痰毒证

证候:颈旁结块,初起色白濡肿,形如鸡卵,灼热疼痛,逐渐红肿化脓。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项强,咽痛,口干、溲赤便秘。苔薄腻,脉滑数等。

治法: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方药: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

(2)外治

参见“痈”。

[预防及调护]

参见“痈”。

    痈

腋痈是发生于腋窝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又名米疽、夹肢痈。其特点是腋下暴肿、灼热、疼痛而皮色不变,发热恶寒,上肢活动不利,约2周成脓,溃后容易形成袋脓。相当于西医的腋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病因病机]

常由上肢皮肤破损染毒,或有疮疡等病灶,毒邪循经流窜至腋部所致。或因肝脾郁热,兼忿怒气郁,导致气滞血壅,经脉阻滞而成。

[诊断]

1. 临床表现

发病前多有手部或臂部皮肤皲裂、破损或疮疡等病史。

初起多见腋部暴肿,皮色不变,灼热疼痛,同时上肢活动不利,伴有恶寒发热,纳呆,苔薄,脉滑数等症状。若疼痛日增,寒热不退,势在酿脓。经10~14天肿块中间变软,皮色转红,按之波动明显。溃后一般脓出稠厚,肿消痛止,容易收敛;若溃后脓流不尽,肿势不退,多因切口太小,或因任其自溃而疮口过小,或因疮口位置偏高,导致袋脓。此时需及时扩创,否则可迁延日久,难以收口。

[鉴别诊断]

腋疽   腋部肿块初起推之可动,疼痛不甚,约需3个月化脓,溃后脓水稀薄,并挟有败絮样物质,收口缓慢,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治疗]

治以清肝解郁,消肿化毒为基本原则。外治注意低位引流,必要时加用垫棉法,以促进早日愈合。

1. 辨证论治

(1)内治

肝郁痰火证

证候:腋部暴肿热痛,全身发热,头痛,胸胁牵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解郁,消肿化毒。

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脓成加炙甲片、皂角刺。

(2)外治

①参照“痈”。

②脓成切开手术时,刀法宜取循经直开,低位引流,切口够大。若有袋脓则及时扩创;疮口将敛时需外盖棉垫,紧压疮口,以加速愈合。

[预防及调护]

1. 参照“痈”。

2. 疮口收敛后加强上肢功能锻炼。

 

 

       

脐痈是生于脐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初起脐部微肿,渐大如瓜,溃后脓稠无臭则易敛,脓水臭秽则成漏。相当于西医的脐炎,或脐肠管异常、脐尿管异常继发感染。

[病因病机]

多先有脐部湿疮出水,复因搔痒染毒;或先天脐部发育不良,又有心脾湿热,下移于小肠。致使火毒结聚脐部,血凝毒滞而成。若日久不愈,可致心脾两伤,气血耗损,余毒难尽,而成脐漏。

[诊断]

1. 临床表现

发病前往往有脐孔湿疮病史,或脐孔曾有排出尿液或粪便史。

初起脐部微痛微肿,皮色或红或白,渐渐肿大如瓜,或高突如铃,根盘较大,触痛明显,或绕脐而生。酿脓时可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溃后若脓水稠厚无臭味者易敛;若脓出臭秽,或挟有粪块物质,脐孔正中下方触及条状硬结者,往往形成脐漏,日久不易收口。

2. 辅助检查

对久不收口者,应作瘘管造影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脐风   脐中不痛不肿,潮红湿润,或湿烂流滋,瘙痒不适,可反复发作。

[治疗]

治以清火利湿解毒为基本原则。对溃膜成瘘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1.辨证论治

(1) 内治

①湿热火毒证

证候:脐部红肿高突,灼热疼痛,全身恶寒发热,纳呆口苦。舌苔薄黄,脉滑数。

治法:清火利湿解毒。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加减。脓成或溃脓不畅,加皂角刺、黄芪;热毒炽盛,加败酱草、大青叶;脐周肿痒,加苦参、白鲜皮、滑石。

②脾气虚弱证

证候:溃后脓出臭秽,或挟有粪汁,或排出尿液,或脐部胬肉外翻,久不收敛者,伴面色萎黄,肢软乏力,纳呆,便溏。舌苔薄,脉濡。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2)外治

①参照“痈”。

②成漏者,疮口中可插入七三丹药线,或七仙条化管提脓,待脓腐脱尽后,加用垫棉法。

2.其他疗法

对反复发作,或久不收口而成漏者,可行手术治疗。

[预防及调护]

1. 参照“痈”。

2.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勿用手抓弄脐窝。

3. 积极治疗脐部先天性疾病。

 

委  中  毒

委中毒是发生在腘窝委中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又名腘中毒。其特点是初起木硬疼痛,皮色不红,小腿屈伸不利,愈后可有短期屈曲难伸。相当于西医的腘窝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病因病机]

寒湿侵袭,蕴积化热;或湿热下注;或患肢皮肤破伤(足跟皲裂、冻疮溃烂、脚湿气、湿疮等)感染毒邪,致使湿热蕴阻,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

[诊断]

发病前多有患侧足、腿皮肤破伤史。

初起在委中穴木硬疼痛,皮色如常或微红,形成结块后患侧小腿屈伸困难,行动不便。伴有恶寒发热,纳呆等症状。若肿痛加剧,身热不退,约2—3周后则欲成脓。溃后约2周左右疮口愈合。脓成后切口过小或位置偏高,或任其自溃,脓出不畅,可影响疮口愈合。

疮口愈合后,患肢仍然屈曲难伸者,需经约2~3个月的功能锻炼方可恢复正常。

[鉴别诊断]

胶瘤   可发生于腘窝,结块如核桃大小不等,呈圆形,表面光滑,质韧或囊性感,局部可有微痛,不发热,不化脓,穿刺可吸出胶样液体。

[治疗]

治以清热利湿,和营祛瘀为主。初起重在消散,脓成宜透脓托毒,溃后气血已亏者则宜益气养血,生肌收口。

1.辨证论治

(1) 内治

①气滞血瘀证

证候:初起木硬疼痛,皮色如常或微红,活动稍受限,全身恶寒发热,舌苔白腻,脉滑数。

治法:和营活血,消肿散结。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②湿热蕴阻证

证候:腘窝部木硬肿胀,焮红疼痛,小腿屈曲难伸,全身恶寒发热,口苦且干,纳呆。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和营活血。

方药:活血散瘀汤合五神汤加减。

③气血两亏证

证候:起发缓慢,脓成难溃,溃后脓出如蛋清状,疮口收敛迟缓,小腿屈伸不利。舌质淡,苔薄或薄腻,脉细。

治法:调补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2)外治

①参照“痈”。

②脓成不宜过早切开。若溃后流脓不尽,多因切口过小,以致形成袋脓,需及时扩创。脓出如鸡蛋清样粘液时,即停用药线,改用生肌散收口,并以棉垫紧压疮口,可加速愈合。

[预防及调护]

1. 参照“痈”。

2. 愈后患肢筋缩难伸者,可加强患肢功能锻炼,直至功能恢复。

 

第四节  

发是病变范围较痈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蜂窝组织炎。其特点是初起无头、红肿蔓延成片,中央明显,四周较淡,边界不清,灼热疼痛,有的35日后中央色褐腐溃,周围湿烂,全身症状明显。

发在中医文献中常和痈、有头疽共同命名。有些虽名为发,其实属有头疽范围,如元《外科精义》说:“夫五发者,谓痈疽生于脑、背、眉、髯、鬓罢是也。”实质是指有头疽病变范围扩大而伴发的“发”病。《外科启玄》中的“体疽发”、“对心发”、“莲子发”等虽有发的病名,实质均是有头疽。此外,有些痈之大者,属发的范围,应命名为发,但文献中称作痈者亦有之,如锁喉痈、臀痈等。

常见的发有生于结喉处的锁喉痈、生于臀部的臀痈、生于手背部的手发背、生于足背的足发背,虽均属发的范围,但因证治不同,故分别叙述。

 

锁 喉 痈

锁喉痈是发于颈前正中结喉处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红肿绕喉故名。又称猛疽,结喉痈,俗称盘颈痰毒。相当于西医的口底部蜂窝组织炎。其特点是来势暴急,初起结喉处红肿绕喉,根脚散漫,坚硬灼热疼痛,范围较大,肿势蔓延至颈部两侧、腮颊及胸前,可连及咽喉、舌下,并发喉风、重舌甚至痉厥等险症,伴壮热口渴、头痛项强等全身症状。

[病因病机]

多因外感风温,客于肺胃;或患痧痘、麻疹之后,体虚余毒未清;或素体虚弱,口唇齿龈生疮、咽喉糜烂等感染邪毒,导致痰热上蕴结喉,气血凝滞,热胜肉腐而成。

[诊断]

1.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儿童,发病前有口唇、咽喉糜烂及痧痘史。

结喉部红肿绕喉,根脚散漫,坚硬灼热疼痛,来势凶猛。经2~3天后,肿势可延及两颈,甚至上延腮颊,下至胸前。可因肿连咽喉、舌下,并发喉风、重舌以致汤水难下。伴有壮热口渴,头痛项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甚至气喘痰壅而发生痉厥。若肿势渐趋限局,按之中软应指者,为脓已成熟。溃后脓出黄稠,热退肿消者轻;溃后脓出稀薄,疮口有空壳,或脓从咽喉部溃出,全身虚弱者重,收口亦慢。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鉴别诊断]

1.颈痈  初起块形如鸡卵,皮色不变,肿胀范围 相对较小,灼热疼痛,经7~10日成脓,1014日左右可以愈合。伴有明显外感风温症状。

2.瘿痈   发病前多有风温,风热症状,颈前结喉两侧结块,皮色不变,微有灼热,疼痛牵引至耳后枕部,较少化脓。

[治疗]

治疗宜清热解毒,化痰消肿。病初兼用疏风清热之品;中期佐以凉血透脓;后期应顾护气血津液及脾胃。成脓后应及早切开减压。必要时配合西医西药治疗。

1. 辨证论治

(1)内治

①痰热蕴结证

证候:红肿绕喉,坚硬疼痛,肿势散漫,壮热口渴,头痛项强,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数。

治法:散风清热,化痰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壮热口渴者,加鲜生地、天花粉、生石膏;便秘者,加枳实、生大黄、芒硝;气喘痰壅者,加鲜竹沥、天竺黄、莱菔子;痉厥者,加安宫牛黄丸化服,或紫雪散吞服。

②热胜肉腐证

证候:肿势限局,按之中软应指,脓出黄稠,热退肿减。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化痰,和营托毒。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③热伤胃阴证

证候:溃后脓出稀薄,疮口有空壳,或脓从咽喉溃出,收口缓慢,胃纳不香,口干少津。舌光红,脉细。

治法:清养胃阴。

方药:益胃汤加减。

(2)外治

初起用玉露散或金黄散或双柏散以金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敷。成脓后应及早切开减压,用九一丹药线引流,外盖金黄膏或红油膏。脓尽改用生肌散、白玉膏。

[预防及调护]

1.积极处理原发病灶。

2. 高热时应卧床休息,气喘痰壅时取半卧位。初期、成脓期,宜进半流质饮食。

3. 箍围药宜注意保持湿润。

 

臀  痈

臀痈是发生于臀部肌肉丰厚处范围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由于肌肉注射引起者,俗称针毒结块。相当于西医的臀部蜂窝组织炎。其特点是发病来势急,病位深,范围大,难于起发,成脓较快,但腐溃较难,收口亦慢。

[病因病机]

急性者多由湿热火毒内生,或注射时感染毒邪,亦可从局部疮疖发展而来。导致湿热火毒,相互搏结,逆于肉理,营气不从,腐肉化脓而成。

慢性者多由湿痰凝结所致;或注射药液吸收不良所引起。

[诊断]

1.临床表现

局部常有注射史,或患疮疖,或臀部周围有皮肤破溃病灶。

急性者,多由于肌肉注射染毒引起。臀部一侧初起疼痛,肿胀焮红,皮肤,患肢步行困难,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而四周较淡,边缘不清,红肿逐渐扩大而有硬结。2~3天后皮肤湿烂,随即变成黑色腐溃,或中软不溃;溃后一般脓稠,若伴有大块腐肉脱落,以致疮口深大而形成空腔,则收口甚慢,需1个月左右方能痊愈。初起即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骨节酸痛,胃纳不佳等全身症状,酿脓时壮热不退,待脓出腐脱后诸症逐渐减轻。

慢性者,初起多漫肿,皮色不变,红热不显,而结块坚硬,有疼痛或压痛,患肢步行不便,进展较为缓慢,全身症状也不明显。一般经过治疗后,多能自行消退。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鉴别诊断]

1.有头疽:患处初起有粟粒脓头,痒痛并作,溃烂时状如蜂窝。

2.流注:患处漫肿疼痛,皮色如常,不局限于臀部一处,有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特点。 

[治疗]

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按病期注重和营化瘀、托毒、补虚。外治切开排脓时,切口应取低位、够大够深,以排脓通畅为目的;溃后脓腔深者用药线引流,疮口有空腔者,用垫棉法加压固定。

1. 辨证论治

(1) 内治

① 湿火蕴结证

证候:臀部先痛后肿,焮红灼热,或湿烂溃脓,。伴恶寒发热,头痛骨楚,食欲不振。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局部红热不显,加重活血祛瘀之品,如桃仁、红花、泽兰,减少清热解毒之品。

②湿痰凝滞证

证候:漫肿不红,结块坚硬,病情进展缓慢,多无全身症状。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缓。

治法:和营活血,利湿化痰。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③气血两虚证

证候:溃后腐肉大片脱落,疮口较深,形成空腔,收口缓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谷不香。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调补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2)外治法

①未溃时红热明显的用玉露膏;红热不显的用金黄膏或冲和膏外敷。

②成脓后宜切开排脓。待腐黑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时就可以切开,切口应注意低位、够大够深,并清除腐肉,以排脓顺畅为目的。

③溃后用八二丹、红油膏盖贴,脓腔深者用药线引流;脓尽用生肌散、白玉膏收口;疮口有空腔不易愈合者,用垫棉法加压固定。

[预防及调护]

1.患病后宜制动,否则易使肿势扩散、病情加剧。

2.肌肉注射必须注意消毒,并注意使粉针剂充分溶解后再注射。

 

手 发 背

手发背是发于手背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又名手背毒、手背发、蜘蛛背。相当于西医的手背部蜂窝组织炎。其特点是全手背漫肿,红热疼痛,手心不肿,若溃迟敛难,久则损筋伤骨。

[病因病机]

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湿火内生;或局部外伤染毒,导致湿热结聚手背,气血壅滞,热盛肉败所致。

[诊断]

1.临床表现

初起患部漫肿,边界不清,胀痛不舒,或有怕冷,发热,舌苔黄,脉数等全身症状。化脓约在7~10天左右,患部中间肿胀高突,皮色紫红,灼热疼痛如鸡啄,全身症状加重。若按之有波动感者,为内脓已成。溃破时皮肤湿烂,脓水色白或黄,或夹有血水,逐渐脓少而愈合。如2~3周肿势不趋限局,溃出脓稀薄而臭,是为损骨之征。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明显增高。X线摄片可确定有无死骨。

[鉴别诊断]

1.托盘疔:病在手掌部,手掌部肿胀高突,失去正常的掌心凹陷或稍突出,并伴手背部肿胀。

2.毒虫咬伤:被毒虫咬伤后,手背迅速肿起,或红热疼痛,或伴风团,咬伤处可见瘀点。严重者疼痛剧烈,可伴皮肤坏死;若毒邪走散,循经走窜可引发红丝疔;若毒邪走散入营,也可危及生命。

[治疗]

初起宜消,治以疏风清热利湿,和营消肿解毒;脓成后宜透脓托毒;溃后体虚则宜补益生肌。

1. 辨证论治

(1) 内治

①湿热壅阻证

证候:手背漫肿,红热疼痛,化脓溃破,伴皮肤湿烂,易损筋伤骨,疮口难愈。伴壮热恶寒,头痛骨楚。舌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②气血不足证

证候:日久肿势不趋限局,溃后脓液稀薄,伴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脉细。

治法:调补气血。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2)外治

初起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脓成则切开排脓,八二丹药线引流,红油膏盖贴。脓尽改用生肌散、白玉膏。

[预防及调护]

1.加强劳动保护。

2.患手忌持重,并用三角巾悬吊固定,手背朝下以利引流。

3.及时治疗手部外伤,勿使毒邪从皮肤破损处乘隙而入。

 

足 发 背

足发背是发于足背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足背部蜂窝组织炎。其特点是全足背高肿焮红疼痛,足心不肿。

[病因病机]

多因局部外伤感染毒邪,或湿热下注,导致湿热毒邪壅阻肌肤,气血凝结,热盛肉腐而成。

[诊断]

1.临床表现

初起足背红肿灼热疼痛,肿势弥漫,边界不清,影响活动。一般57天迅速增大化脓,伴有寒战高热,纳呆,甚至泛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全身症状。溃破后脓出稀薄,夹有血水,皮肤湿烂,全身症状多随之减轻。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鉴别诊断]

丹毒:患部皮色鲜红,边缘清楚,一般不化脓腐溃,常有反复发作史。

[治疗]

治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

1。辨证论治

(1) 内治

湿热下注证

证候:足背红肿弥漫,灼热疼痛,化脓溃破。伴寒战高热,纳呆,或泛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利湿。

方药:五神汤加减。成脓,加皂角刺、山甲。

(2) 外治

参照“手发背”。

[预防及调护]

1. 患足忌行走。宜抬高患肢,并使患足置于有利脓液引流的位置。

2. 有足部外伤时应及时治疗。

 

第五节  有头疽

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其特点是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12厘米,大者可在30厘米以上。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并容易发生内陷。

有头疽在古代文献中常以疽和发共同命名,根据发病部位不同有多种病名,如生在头顶部的叫百会疽;生于鬓角者,称鬓疽;生于额部者,称额疽;生于两耳后高骨处,左侧称夭疽,右侧称锐毒;生于项部,名脑疽、包括天柱疽、玉枕疽,对口疽,又名对口疮、对口发、落头疽、项疽、脑后发、偏脑疽、偏对口、发脑、;有头疽发于脊背部正中者,称为背疽,又名发背。生于背部两侧的称搭手,又分上搭手、中搭手(又名龙疽)、下搭手等;生在胸部的叫蜂窝疽、缺盆疽、中脘疽等;生于胸部膻中穴,名膻中疽,生于少腹部,名少腹疽;生于四肢部的太阴疽、石榴疽(又名肘疽),臀疽,腿疽等。根据发病原因不同亦有多种病名,如过饮药酒兼厚味积毒蕴发者,称酒毒发;湿痰郁结而成者,称痰注发。还有以形状命名,如莲子发、蜂窝发等。然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基本相似,故并作有头疽论述。

[病因病机]

1. 外感风温、湿热邪毒,凝聚肌表,以致气血运行失常而成。

2. 情志内伤,恼怒伤肝,思虑伤脾,肝脾郁结,气郁化火;或房室不节,恣欲伤肾,劳伤精气,肾水亏损,相火炽盛;或恣食膏粱厚味,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火毒内生,均能导致脏腑蕴毒而发。

本病总由外感风温、湿热,内有脏腑蕴毒,内外邪毒互相搏结,凝聚肌肤,以致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阻隔而成。

素体虚弱时更易发生,如消渴患者常易并发本病。若阴虚之体,因水亏火炽,则热毒蕴结更甚;若气血虚弱之体,因正虚毒滞难化,不能透毒外出,均可使病情加剧,甚至发生疽毒内陷。

[诊断]

1.临床表现

凡在皮肤坚韧,肌肉丰厚之处均可发生,以项、背部为多见。好发于成年人,以中老年人居多。

按局部症状可分为四候,每候约7天左右。《疡科心得集·辨脑疽对口论》云“对疽、发背必以候数为期,七日成形,二候成脓,三候脱腐,四候生肌。” 

(1) 初期   局部红肿结块,肿块上有粟粒状脓头,作痒作痛,逐渐向周围和深部扩散,脓头增多,色红、灼热、疼痛。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多滑数或洪数等明显的全身症状。此为一候。

(2) 溃脓期   疮面腐烂形似蜂窝,肿势范围大小不一,常超过10厘米,甚至大逾盈尺;伴高热口渴,便秘溲赤。如脓液畅泄,腐肉逐渐脱落,红肿热痛随之减轻,全身症状也渐减或消失。此为二~三候,病变范围大者往往需3~4周。

(3) 收口期   脓腐渐尽,新肉生长,肉色红活,逐渐收口而愈。少数病例,亦有腐肉虽脱,但新肉生长迟缓者。此为四候,常需13周。

一般而言,发于项背部的病情较重,不易透脓,内陷变证多见;发于四肢部的病情较轻,容易透脓,内陷变证少见。不过病情的轻重、顺逆、是否内陷,与热毒的轻重、气血的盛衰、患者年龄的大小等均有密切关系。

若兼见神昏谵语,气息急促,恶心呕吐,腰痛,尿少,尿赤,发斑等严重全身症状者,为合并内陷。体虚或消渴患者,容易并发内陷。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脓液培养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消渴患者血糖水平常较平时明显升高。

[鉴别诊断]

1. 发际疮  生于项后部,病小而位浅,范围局限,多小于3厘米,或多个簇生在一起,23天化脓,溃脓后34天即能愈合,无明显全身症状,易脓、易溃、易敛,但易反复发作,缠绵不愈。

2. 脂瘤染毒   患处素有结块,与表皮粘连,其中心皮肤常可见粗大黑色毛孔,挤之有粉刺样物溢出,且有臭味。染毒后红肿较限局,范围明显小于有头疽,约10天左右化脓,脓出夹有粉渣样物,愈合较为缓慢,全身症状较轻。

【治疗】

应明辨虚实,分证论治,谨防疽毒内陷。积极治疗消渴等病,必要时配合西医西药治疗。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火毒凝结证  

证候:多见于壮年正实邪盛者。局部红肿高突,灼热疼痛,根脚收束,迅速化脓脱腐,脓出黄稠。伴发热,口渴,尿赤。舌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泻火,和营托毒。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恶寒发热,加荆芥、防风;便秘者,加生大黄、枳实;溲赤者,加萆、车前子。

②湿热壅滞证

证候:局部症状与火毒凝结相同。伴全身壮热,朝轻暮重,胸闷呕恶。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和营托毒。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胸闷呕恶者,加藿香、佩兰、厚朴。

③阴虚火炽证 

证候:多见于消渴患者。肿势平塌,根脚散漫,皮色紫滞,脓腐难化,脓水稀少或带血水,疼痛剧烈。伴发热烦躁,口干唇燥,饮食少思,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细弦数。

治法:滋阴生津,清热托毒。

方药:竹叶黄芪汤加减。

④气虚毒滞证

证候:多见于年迈体虚、气血不足患者。肿势平塌,根脚散漫,皮色灰暗不泽,化脓迟缓,腐肉难脱,脓液稀少,色带灰绿,闷肿胀痛,容易形成空腔。伴高热,或身热不扬,小便频数,口渴喜热饮,精神萎靡,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白或微黄,脉数无力。

治法:扶正托毒。

方药: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2)外治

①初起未溃,患部红肿,脓头尚未溃破,属火毒凝结证或湿热壅滞证,用金黄膏或千捶膏外敷;阴虚火炽证或气虚毒滞证,用冲和膏外敷。

②酿脓期,以八二丹掺疮口,如脓水稀薄而带灰绿色者,改用七三丹,外敷金黄膏。待脓腐大部脱落,疮面渐洁,改掺九一丹,外敷红油膏。

若脓腐阻塞疮口,脓液蓄积,引流不畅者,可用五五丹药线或八二丹药线多枚分别插入疮口,蚀脓引流。或用棉球蘸五五丹或八二丹,松松填于脓腔以祛腐。若疮肿有明显波动,可采用手术扩创排毒,作十或+-+字形切开,务求脓泄畅达。如大块坏死组织一时难脱,可分次祛除,以不出血为度。切开时应注意尽量保留皮肤,以减少愈合后疤痕形成。

③收口期,疮面脓腐已净,新肉渐生,以生肌散掺疮口,外敷白玉膏。若疮口有空腔,皮肤与新肉一时不能粘合者,可用垫棉法加压包扎。

2.其他疗法

(1)调整降血糖药以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必要时可用胰岛素制剂以达到快速控制血糖的目的。

(2)可根据病情及脓液培养的结果选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预防及调护]

1. 注意个人卫生。患病后经常保持疮周皮肤清洁,可用210%黄柏溶液或生理盐水洗涤拭净,以免脓水浸淫。

2. 切忌挤压,患在项部者可用四头带包扎;若患背疽,睡时宜侧卧;患在上肢者宜用三角巾悬吊;在下肢者宜抬高患肢,减少活动。

3. 初起时,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鱼腥等发物;伴消渴者,及时进行治疗,并予消渴病人饮食;高热时应卧床休息,并多饮开水。

 

第五节  流 注

流注是发于肌肉深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流者,行也,注者,住也。相当于西医的脓血症、多发性肌肉深部脓肿及髂窝部脓肿。其特点是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处的深部,发病急骤,局部漫肿疼痛,皮色如常,容易走窜,常见此处未愈,他处又起。

[病因病机]

总因正气不足邪毒使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

1. 暑湿流注因夏秋季节感受暑湿,客于营卫,阻于肌肉而成。

2. 余毒流注因先患疔疮、疖、痈,强行挤压或过早切开,或其他热病失于诊治,使火热之毒窜入血分,稽留于肌肉之中而发。

3. 瘀血流注多因跌打损伤,瘀血停留,或产后瘀露停滞,经络为之壅滞而成。

4. 髂窝流注除可由上述流注的病因引起外,还可由会阴、肛门、外阴、下肢破损或生疮疖,或附近脏器染毒,邪毒流窜,阻滞经络而成。

[诊断]

1.临床表现

除头面、前后二阴、腕、踝等远端比较少见外,其余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尤多见于腰部、臀部、大腿后部、髂窝部等处。

初起先在四肢近端或躯干部有一处或数处肌肉疼痛,漫肿,微热而皮色不变。约2~3天后,肿胀焮热疼痛日趋明显,并可触及肿块。伴有寒战高热,头痛头胀,周身关节疼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继则肿块增大,疼痛加剧,约2周左右肿块中央微红而热,按之有波动感,兼见高热不退,时时汗出,口渴欲饮,苔黄腻,脉洪数。溃后脓出黄稠或白粘脓水,瘀血流注则挟有瘀血块。随之肿硬疼痛渐消,身热渐退,食欲增加,约经2周左右,脓尽口愈合。

若溃后身热不退,可能他处另有新发,伴壮热不退,身体消瘦,面色无华,脉虚数等正虚邪恋之证。若兼神昏谵语,胸胁疼痛,咳喘痰血等,是为毒传脏腑,导致内陷变证或引发内痈。

髂窝流注仅发于髂窝部一侧。初起患侧大腿突然拘挛不适,步履呈跛行,伴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微汗,纳呆倦怠。2~3日后局部疼痛,大腿即向上收缩,略向内收,不能伸直,妨碍行走,但膝关节仍能伸屈倘用手将患肢拉直,则可引起剧烈疼痛,痛牵腰部,腹部前突,脊柱似弓状。约7~10天左右,在髂窝部可触到一长圆形肿块,质较硬,有压痛。约1月左右可以成脓,因病位较深则见皮色如常,按之中软波动亦不甚明显。可在髂窝部或腰部破溃,溃后约20天左右可以收口愈后患侧大腿仍然屈曲伸,往往要经过1~2月才能恢复正常。

[鉴别诊断

1.环跳疽   疼痛在髋关节部,可致臀部外突,大腿略向外旋,患肢不能伸直和弯曲,(髂窝流注是曲而难伸)。患侧漫肿上延腰胯,下及大腿。必要时可作髋关节穿刺以助鉴别。

2、髋关节流痰   起病缓,可有虚痨病史,患肢伸而难屈,局部及全身症状均不明显,化脓约在得病后6~12个月以上。大腿及臀部肌肉萎缩,站立时臀纹不对称。

3.历节风   患病关节大多红、肿、热、痛,且呈游性,有反复发作史,不会化脓溃破,患侧关节屈曲度较轻其全身症状也比流注轻。

[治疗]

治宜清热解毒,和营通络。暑湿交阻证,需兼清暑化湿;余毒攻窜证,宜兼凉血清热;瘀血凝滞证,宜佐活血化瘀。溃后清解余邪,不要急于补虚,杜绝因余毒未尽而流窜他处再。瘀血流注髂窝流注患者愈后患肢功能障碍者,应进行患肢伸屈功能锻炼

1.辨证论治

(1) 内治

余毒攻窜证

证候:发病前有疔疮、痈、疖等病史。局部漫肿疼痛,全身伴有壮热,口渴,甚则神昏谵语。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脓成者,加当归、皂角刺、炙山甲,去鲜生地;神昏谵语者,加安宫牛黄化服,或紫雪散吞服;胸胁疼痛,咳喘痰血者,加象贝母、天花粉、鲜竹沥、鲜茅根、鲜芦根

暑湿交阻证

证候:多发于夏秋之间。初起恶寒发热,头胀,胸闷呕恶,周身骨节酸痛,胸部布白苔白腻,脉滑数。

治法:解毒清暑化湿。

方药:清暑汤加减。质硬者,加当归、赤芍、丹参;热重加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脓成者,加皂角刺、炙山甲。

瘀血凝滞证

证候:劳伤筋脉诱发者,多发于四肢内侧;跌打损伤诱发者,多发于伤处。局部漫肿疼痛,皮色微红,或呈青紫,溃后脓液中夹有瘀血块。妇女产后恶露停滞而成者,多发于小腹及大腿等处。发病较缓,初起一般无全身症状或全身症状较轻,化脓时出现高热。苔薄白或黄腻,脉涩或数。

治法:和营活血,祛瘀通络。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劳伤筋脉者,加忍冬藤、黄柏、薏米仁、萆薢等;跌打损伤者,加参三七;产后瘀阻者,加制香附、益母草、红花等;脓成者,加炙山甲、皂角刺。

(2)外治法

初期肿而无块的,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肿而有块者,用太乙膏掺红灵丹贴之。脓熟宜切开引流先用八二丹药线引流,脓净改用生肌散,均以红油膏或太乙膏盖贴。见结块二三处相互串联贯通者,可予以彻底切开后换药,以加速疮口愈后。可加垫棉法。

[预防及调护]

1. 及时正确处理疔、疖、痈及皮肤破损等。

2. 绝对卧床休息,多饮开水或西瓜汁。热退而肿块未消时,仍需卧床休息以免反复。

3. 注意加强营养,宜清淡易消化饮食忌食鱼腥、辛辣食物。

4. 髂窝流注愈后功能障碍者,作适当的下肢伸屈功能锻炼。

第七节  发颐

发颐是热病后余毒结于颐颌间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腮腺炎。特点是常发生于热病后期,多一侧发病,颐颌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全身症状明显,重者可发生内陷。

[病因病机]

外感风寒、风温之邪;或热病后遗毒于内;或情志郁结、饮食不节,郁热内生,致使火热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少阳、阳明之络,气血凝滞而成。

[诊断]

多发于成年人,尤多见于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后、大手术后、或体质虚弱者,多数是单侧发病,亦可双侧同时发病。

初起颐颌之间发生疼痛及紧张感,轻微肿胀,张口稍感困难。继则肿胀逐渐显著,并延及耳之前后,以耳垂下部最为显著,如压迫局部,在口内颊部导管开口处有粘稠的分泌物溢出。此时张口困难,唾液分泌大为减少,并可出现暂时性口眼歪斜之症。

发病710天左右腮腺部疼痛加剧,呈跳痛,皮色发红,肿胀更甚,肿势可波及同侧眼睑、颊部、颈部等处,压痛明显,按压局部有波动感,同时口内颊部导管开口处能挤出混浊黄稠脓性分泌物。若不及时切开,脓肿可在颐颌部皮肤或口腔粘膜或向外耳道溃破,脓出臭秽。

初起有轻度发热,发展严重时体温可高达40左右,口渴纳呆,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如患者极度衰弱,或失于调治,或因过投寒凉攻伐之品,常可使肿势漫及咽喉,而见痰涌气塞,汤水难下,神识昏糊等毒邪内陷之证。

[鉴别诊断]

1.痄腮   多发生于515岁的儿童,常有本病接触史。发于颐颌之间,多为双侧性,色白濡肿,酸多痛少,不会化脓。

2.颈痈   多发生于颈部、颌下的一侧,虽可化脓,但无口内颊部导管开口处红肿。

3.骨槽风   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有拔牙史,腮颊部漫肿焮痛,色红或白,牙关拘紧,不能咀嚼,脓成溃后疮口日久不收,且有死骨排出。 

【治疗】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 热毒蕴结证

证候:颐颌之间结块疼痛,张口不利,继则肿痛渐增,检查口内颊部导管开口处常现红肿,压迫局部有粘稠的分泌物溢出。伴身热恶寒,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苔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漫肿不散,加海藻;热甚,加生山栀、生石膏(打碎);便秘,加瓜蒌仁()、生大黄(后下)、枳实;热极动风,加钩藤。

② 毒盛酿脓证

证候:颐颌间结肿疼痛渐增,甚至肿势延及面颊和颈项,焮红灼热,张口困难,继之酿脓应指,口内颊部导管开口处能挤出脓性分泌物,伴高热口渴,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皂角刺、白芷等。

③热毒内陷证

证候:颐颌间肿块多平塌散漫,肿势延及面颊和颈项,焮红灼热,疼痛剧烈,汤水难咽,壮热口渴,痰涌气粗,烦躁不安,甚至神昏谵语。舌红绛,苔少而干,脉弦数。

治法:清营解毒,化痰泄热,养阴生津。

方药: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

④余毒未清证     

证候:患者多有数月以至数年的反复发作病史,发作时颐颌部肿痛,触之似有条索状物,进食时更为明显。在两次发作的间歇期,患者口内常有臭味,晨起后挤压腮腺部可见口内颊部导管开口处有粘稠的涎液或脓液溢出。舌苔薄黄或黄腻,脉滑。

治法:清脾泄热,化瘀散结。

方药:夏枯草、连翘、黄芩、生山栀、金银花、玄参、莪术、鲜芦根等。伴有阳痿者,加鹿角粉1.5g,每日2次吞服。 

(2)外治法

①初起   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撒红灵丹外敷,12日调换1次。

②脓成   及早切开排脓。

③溃后   先用八二丹药线引流,外敷金黄膏;口腔粘膜出脓处,用青吹口散外搽,每天4—5次。脓尽改用生肌散、红油膏外敷。

2.其他疗法

(1)板蓝根冲剂,1代,1日3次。

(2)犀黄丸或醒消丸,每次3克,1日2次。

[预防及调护]

1.急性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酸性饮食及辛辣刺激之品。

2.热病后、大手术后,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经常用板蓝根30g煎汤或等渗盐水漱口。

3.保持大便通畅,病久反复发作者,可作腮腺部按摩。急性发作时暂停。

 

 

                               第八节  丹毒

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本病发无定处,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病名,如生于躯干部者,称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者,称流火;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毒。本病西医也称丹毒。其特点是病起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焮热肿胀,边界清楚,迅速扩大,数日内可逐渐痊愈,但容易复发。

【病因病机】

素体血分有热,或在肌肤破损处(如鼻腔粘膜、耳道皮肤或头皮等皮肤破伤,脚湿气糜烂,毒虫咬伤,臁疮等)有湿热火毒之邪乘隙侵入,郁阻肌肤而发。

本病总由血热火毒为患。凡发于头面部者,多挟风热;发于胸腹腰胯部者,多挟肝脾郁火;发于下肢者,多挟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由胎热火毒所致。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黏膜的细微破损处侵入皮内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炎症。

【诊断】

1.临床表现

多发于小腿、颜面部。发病前多有皮肤或粘膜破损史。

发病急骤,初起往往先有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胃纳不香、便秘溲赤,苔薄白或薄黄,舌质红,脉洪数或滑数等全身症状。继则局部皮肤见小片红斑,迅速蔓延成大片鲜红斑,边界清楚略高出皮肤表面,压之皮肤红色减退,放手后立即恢复。若因热毒炽盛而显现紫斑时,则压之不退色。患部皮肤肿胀,表面紧张光亮,摸之灼手,触痛明显。一般预后良好,约经5~6天后消退,皮色由鲜红转暗红及棕黄色,脱屑而愈。

病情严重者,红肿处可伴发紫癜、瘀点、瘀斑、水疱或血疱,偶有化脓或皮肤坏死。亦有一边消退,一边发展,连续不断,缠绵数周者。患处附近臖核可发生肿大疼痛。

抱头火丹,如由于鼻部破损引起者,先发于鼻额,再见两眼睑肿胀不能开视;如由于耳部破损引起者,先肿于耳之上下前后,再肿及头角;如由于头皮破损引起者,先肿于头额,次肿及脑后。流火,多由趾间皮肤破损引起,先肿于小腿,也可延及大腿,愈后容易复发,常因反复发作,下肢皮肤肿胀、粗糙增厚,而形成大脚风。新生儿赤游丹毒,常游走不定,多有皮肤坏死,全身症状严重。

本病若出现红肿斑片由四肢或头面向胸腹蔓延者,属逆证。新生儿及年老体弱者,若火毒炽盛易导致毒邪内攻,出现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甚则危及生命。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鉴别诊断】

1. 发   局部红肿,但中间明显隆起而色深,四周肿势较轻而色较淡,边界不清,胀痛呈持续性,化脓时跳痛,大多发生坏死、化脓溃烂,一般不会反复发作。

2.接触性皮炎   有过敏物接触史;皮损以红肿、水疱、丘疹为主,伴焮热、瘙痒,多无疼痛;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3.类丹毒   多发于手部,有猪骨或鱼虾之刺划破皮肤史,红斑范围小,症状轻,无明显全身症状。

【治疗】

本病以凉血清热、解毒化瘀为基本治则。发于头面者,须兼散风清火;发于胸腹腰胯者,须兼清肝泻脾;发于下肢者,须兼利湿清热。在内治同时结合外敷、熏洗、砭镰等外治法,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若出现毒邪内攻之证,须中西医综合救治。积极处理皮肤黏膜破损,有助于预防发病或减少复发。

1. 辨证论治

(1)内治

①风热毒蕴证

证候:发于头面部,皮肤焮红灼热,肿胀疼痛,甚则发生水疱,眼胞肿胀难睁。伴恶寒,发热,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芒硝;咽痛,加生地、玄参。

②肝脾湿火证

证候;发于胸腹腰胯部,皮肤红肿蔓延,摸之灼手,肿胀疼痛,伴口干且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肝泻火利湿。

方药: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加减。

③湿热毒蕴证

证候;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或反复发作,可形成大脚风。伴发热,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利湿清热解毒。

方药: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肿胀甚者,或形成大脚风者,加防己、赤小豆、丝瓜络、鸡血藤等。

④胎火蕴毒证

证候:发生于新生儿,多见臀部,局部红肿灼热,常呈游走性;或伴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恶心呕吐。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舌绛苔光者,加玄参、麦冬、石斛等。

(2)外治

①外敷法:用玉露散或金黄散,以冷开水或鲜丝瓜叶捣汁或金银花露调敷。或鲜荷花叶、鲜蒲公英、鲜地丁全草、鲜马齿苋,鲜冬青树叶等捣烂湿敷。干后调换,或以冷开水时时湿润。

②砭镰法:患处消毒后,用七星针或三棱针叩刺患部皮肤,放血泄毒。此法只适用于下肢复发性丹毒,禁用于赤游丹毒、抱头火丹患者。

③ 若流火结毒成脓者,可在坏死部分作小切口引流,掺九一丹,外敷红油膏。

2. 其他疗法

清开灵4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预防与调护】

1.患者应卧床休息,充分饮水,床边隔离。

2.流火患者应抬高患肢30~40

3.有肌肤破损者,应及时治疗,以免感染毒邪而发病。因脚湿气导致下肢复发性丹毒患者,应彻底治愈脚湿气,可减少复发。

4.多走、多站及劳累后容易复发,应加以注意。

 

 九 节   无 头 疽

无头疽是发生于骨与关节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的统称,因其初起无头故名。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其特点是多见于儿童,发病急骤,初起无头,发无定处,病位较深,漫肿,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发于四肢长管骨者多损骨,生于关节者易造成畸形。

历代中医外科文献所述的无头疽的概念范围既广又杂,根据疾病性质、证治的不同,现把流痰、流注等疾病列出分述。至于生在胁肋的胁肋疽,相当于西医的胸壁结核或肋骨结核;生在腋中的腋疽和生在股间的股阴疽,相当于西医的淋巴结结核,均归入流痰、瘰疬的范畴。还有好发于四肢末端,可以导致趾指骨节脱落的脱疽,相当于西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和发于乳房深部而形成脓肿的乳疽,分别归入周围血管疾病和乳房疾病。

本节选择临床常见的附骨疽、环跳疽作为典型疾病介绍。

 

附 骨 疽

附骨疽是一种毒气深沉,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其特点是儿童常见,多发于四肢长骨,局部胖肿,附筋着骨,推之不移,疼痛彻骨,溃后脓水淋漓,不易收口,可成窦道,损伤筋骨。如生在大腿外侧的叫附骨疽;生在大腿内侧的叫咬骨疽;生在手足腿膊等处,溃破后出朽骨的叫多骨疽;生在股胫部的叫股胫疽等。病名虽异,而其病因、证治大致相仿,故合并论述,统名为附骨疽。

[病因病机]

因患疔疮、有头疽、疮疖等化脓性疾病,或伤寒、天花、麻疹、猩红热等病后余毒末清,湿热壅盛,深窜入里,留着筋骨,使经脉阻隔,气血不和,血凝毒聚而成。

也可由于外来伤害,尤其是开放性骨折,局部骨骼损伤,复又感受邪毒,瘀血化热,邪热蕴蒸,以致经络阻塞,凝滞筋骨为患。

[诊断]

1. 临床表现

好发于气血未充,骨骼柔弱的小儿,尤以10岁以下男孩为多见。多发于四肢骨干,以胫骨最常见,股骨次之。常有明显化脓性病灶存在,或有外伤,感受邪毒等诱发因素。

(1)初期   起病急骤,先有全身不适,寒战,继而高热达3940℃,口干溲赤,舌苔黄腻,脉滑数。初起患肢持续剧痛,疼痛彻骨,一、二日内即不能活动,而后出现皮肤微红、微热,胖肿,骨胀明显,若在大腿部则红肿不易发现,但用手指深压皮肤可见凹陷,病变的骨端有深压痛和纵轴叩击痛。

(2)成脓期   化脓时间约在得病后34周之间,局部焮红、胖肿、骨胀明显,全身高热持续不退。

(3)溃后   脓出初多稠厚,渐转稀薄,淋漓不尽,不易收口而形成窦道。患处可触及骨骼粗大,高低不平,以药线或探针探之,常可触到粗糙的朽骨,此时即转为慢性,可迁延数年之久。以后常反复发作,大多数病例均有1个或数个不易愈合的窦道,窦口凹陷,周围常并发湿疮、脓疱以及色素沉着。必待朽骨出尽以后,疮口才能愈合。

本病若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则为并发内陷,危及生命。

2.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99锝-MDP、67镓骨显像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有帮助。X线摄片常在发病约2周后才能显示病变。CT检查较X线检查能明显提早发现病灶,并可清楚地显示局部软组织的变化。

本病初起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明显增高,病久血常规可示红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液及局部穿刺液细菌培养可呈阳性,作药敏试验有助于选择有效抗生素。

[鉴别诊断]

1. 流痰   好发于骨关节间,初起局部和全身症状均不明显,化脓迟缓,约需半年至一年以上,溃后脓水清稀,多夹有败絮样物,常造成残废。

2. 流注   好发于肌肉丰厚处,无固定部位,随处可生,而且常此处未愈,他处又起。局部皮色不变,漫肿疼痛,疼痛较轻,成脓较快,溃后不损伤筋骨,容易愈合。

3. 历节风   肿痛发于多处关节,左右对称,呈游走性,全身症状不如附骨疽明显,病程长,反复发作,并不化脓。

4. 环跳疽   痛在关节处,不在骨端,髋关节功能障碍,臀部外突,大腿外翻等。

[治疗]

治疗以清热解毒化湿和营为大法,分期辨证论治。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尚有消退之机,否则每易迁延为慢性,日久不愈。外治要注意固定患处;脓熟宜及早切开引流;成漏须用腐蚀药或手术治疗;脓尽有空腔或疮口深者,应加用垫棉法。必要时配合使用抗生素和支持疗法。

1.辨证论治

(1)内治

湿热瘀阻证

证候:患肢疼痛彻骨,不能活动。继则局部胖肿,皮色不变,按之灼热,有明显的骨压痛和患肢叩击痛。伴寒战高热,舌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化湿,行瘀通络。

方药:仙方活命饮合五神汤加减。有损伤史,加桃仁、红花;热毒重,加黄连、黄柏、山栀;神志不清者,加犀角地黄汤,或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热毒炽盛证

证候:起病约1~2周后,高热持续不退。患肢胖肿,疼痛剧烈,皮肤焮红灼热,内已酿脓。舌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清热化湿,和营托毒。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脓毒蚀骨证

证候:溃后脓水淋漓不尽,久则形成窦道。患肢肌肉萎缩,可摸到粗大的骨骼,以探针检查常可触到粗糙朽骨。可伴乏力,神疲,头昏,心悸,低热等。舌苔薄,脉濡细。

治法:调补气血,清化余毒。

方药:八珍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2)外治法

初起   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患肢用夹板固定,以减少疼痛和防止病理性骨折。

脓成   及早切开引流。

溃后   用七三丹或八二丹药线引流,红油膏或冲和膏盖贴;脓尽改用生肌散、白玉膏。

窦道形成   千金散或五五丹药线腐蚀,疮口扩大后改用八二丹药线引流、太乙膏或红油膏盖贴。若触及死骨松动者,可用镊子钳出。如无死骨存在,脓液转为粘稠液体时,即使疮口仍较深,则应及时停用药线,否则不易收口。若有空腔或疮口较深时,可用垫棉法,促使疮口愈合。

2.其他疗法

(1)手术清创   适用于窦道经久不敛,死骨大或多,疮口小而深不能自动排出朽骨者。

(2)中成药

小金片或小金丹,每次4片,12次。

牛黄解毒片,4片,每日2次。

犀黄丸或醒消丸,3克,每日2次。

(3)抗生素和支持疗法   适用于低龄、体弱且病情严重者,选择广谱抗生素或药敏试验有效的抗生素早期、足量使用,并配合必要的支持疗法。

[预防及调护]

1. 平素加强锻炼,增加饮食营养。患病后禁食鱼腥发物及辛辣之品。

2. 积极治疗原发病。

3. 急性期卧床休息、患肢抬高并用夹板制动,以防止骨折和毒邪扩散。慢性期应避免负重及跌跤。

4. 疾病治愈后,必须继续服药3-6个月,以防复发。

 

环 跳 疽

 

环跳疽是发生于环跳穴(髋关节)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又称股阴疽。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髋关节炎。其特点是好发于儿童,男多于女,发病急骤,局部漫肿疼痛,影响关节屈伸,溃后难敛,易成残疾,全身症状严重。

[病因病机]

1.基本同“附骨疽”。

2.也可直接由关节附近外伤感染毒邪,或附骨疽脓毒流注关节而发生。

[诊断]

1.临床表现

好发于4~14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1) 初期   来势较急,初起即恶寒壮热,髋部隐痛,皮色不变,活动受限,尤其是旋转活动受限。继则疼痛加剧,不能屈伸,臀部外突,大腿略有外展、外旋,有纵轴叩击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2) 成脓期   皮肤灼热,皮色微红,疼痛剧烈,漫肿上延腰胯,下及大腿,伴壮热持续不退。局部按之有波动感者,为内已成脓,时间约在得病后13月间。

(3) 溃后   脓出初见黄稠,日后稀薄,因已损骨,多不易愈合。可使关节畸形、僵硬,不能活动,或造成脱位等。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X线摄片在发病早期仅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后期可见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骨质有脱钙现象。

本病初起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血液及关节腔穿刺液细菌培养可呈阳性,作药敏试验有助于选择有效抗生素。

[鉴别诊断

1. 臀部流注   病在肌肉,常为多发性,易溃、易脓、易敛,愈后不损伤筋骨。

2. 髂窝流注   患肢屈曲难伸,大腿略向内翻,愈后大多无残废。

3. 环跳穴流痰  初起局部及全身症状均不明显,化脓约在得病后半年至1年,溃后有败絮样物质流出。

[治疗]

治疗可参照“附骨疽”。

本病后期关节挛缩,肌肉萎缩,伸屈困难,或僵硬不能活动者,可予益气化瘀,通经活络,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脓成切开引流时以横切口为宜。也可作关节腔敏感抗生素冲洗,每日1次。

[预防及调护]

参照“附骨疽”。

 

第十节  走黄与内陷

走黄与内陷为疮疡阳证疾病过程中,因火毒炽盛,或正气不足,导致毒邪走散,内攻脏腑的危险证候。相当于西医的全身性急性化脓性疾病。继发于疔疮的常称为走黄;因疽毒或除疔以外的其它疮疡引起者称为内陷。

走   黄

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又名癀走。其特点是疮顶忽然凹陷,色黑无脓,肿势迅速扩散,伴见心烦作躁,神识昏愦等七恶证。凡是疔疮,均可走黄,然颜面部疔疮因其所生之处,经脉众多,又为诸阳所聚之地;烂疔因其病势急暴,化腐甚巨,故尤易发生走黄。

[病因病机]

走黄的发生主要在于火毒炽盛,毒入营血,内攻脏腑。

生疔之后,早期失治,毒势不得控制,或挤压碰伤,过早切开,疔毒虽未鸱张,每得以直入营血,或误食辛热及酒肉鱼腥等发物,或艾灸疮头,更增火毒,均可促使疔毒发散,入营入血,内攻脏腑而成。

[诊断]

多有疔疮病史,其症状变化多端,多与火毒走窜的途径及侵害部位有关。

局部症状一般多为在原发病灶处忽然疮顶陷黑无脓,肿势软漫,迅速向周围扩散,边界不清,失去护场,皮色转为暗红。

全身有寒战、高热(多数在39℃以上),头痛,烦躁,胸闷,四肢酸软无力,舌质红绛,苔多黄燥,脉洪数或弦滑数。或伴恶心呕吐,口渴喜饮,便秘腹胀或腹泻;或伴肢体拘急,骨节肌肉疼痛,或并发附骨疽、流注等;或伴身发瘀斑,风疹块,黄疸等;甚至伴神志昏迷,呓语谵妄,行走飘浮,咳嗽气喘,胁痛痰红,发痉发厥等。或伴有手足发冷,脉沉细数等。以上各症常可相兼出现。

[治疗]

须中西医结合综合救治。内治可参照温病辨证论治,急投重剂清热、凉血、解毒之品,直折其势,随证灵活加减。外治主要是处理原发病灶。

1.辨证论治

(1) 内治

毒盛入血证

证候:原发病灶处忽然疮顶陷黑无脓,肿势软漫,迅速向周围扩散,边界不清,失去护场,皮色转为暗红。全身有寒战、高热(多数在39℃以上),头痛,烦躁,胸闷,四肢酸软无力,舌质红绛,苔多黄燥,脉洪数或弦滑数。或伴见七恶证,或并发附骨疽、流注等。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炊、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三方合并加减。神识昏糊,加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咳吐痰血,加象贝母、天花粉、藕节炭、鲜茅根;咳喘,另加鲜竹沥(炖温冲服);大便溏泄,加地榆炭、黄芩炭,金银花改用金银花炭;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有力,加生大黄(后下)、元明粉(分冲);呕吐口渴,加竹叶、生石膏(打碎)、生山栀;阴液损伤,加鲜石斛、玄参、麦冬;痉厥,加羚羊角(或用水牛角代,磨粉冲服)、钩藤(后下)、龙齿(先煎)、茯神;并发黄疸,加生大黄(后下)、生山栀、茵陈。并发流注、附骨疽,参照相应章节治疗。

(2)外治法

疮顶陷黑处用八二丹,盖以金黄膏,四周用金黄散或玉露散冷开水调制以箍围,并时时用湿润。或用药制苍耳虫10-15条捣烂,外敷患部,盖贴金黄膏。

其他参照原发疔疮外治法。

2.其他疗法

(1) 早期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

(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处理。

(3) 清开灵4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预防及调护]

1. 本病危重应严密观察病情。病人性情烦躁时,护理人员要多加安慰。病室要保持清洁卫生,注意通风凉爽,保证病员充分休息。

2. 患病后绝对卧床休息,并固定患部,减少活动。局部换药应强调不能挤脓,务使创伤得到休息。

3. 疔疮尤其是颜面部疔疮切忌挤压、碰伤、过早切开、艾灸,患病后应及时正确处理。

4. 壮热恶寒无汗者,勿使袒露胸腹和当风受凉;壮热不恶寒,头昏烦躁,气急脉数者,头部可用冰袋降温;壮热汗多口渴,渴喜冷饮.可给芭蕉根汁或菊花叶汁加凉开水冲饮,或给以西瓜汁,或饮冷开水。

5. 饮食宜清淡,忌荤腥发物及甜腻之品,视病情给予素半流质、或素普食。

6. 避免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禁止房事。

 

内  陷

内陷为疮疡阳证疾患过程中,因正气内虚,火毒炽盛,导致毒邪走散,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的一种危急疾病。因多由有头疽患者并发,故名疽毒内陷。又称“三陷变局”。其特点是肿疡隆起的疮顶忽然凹陷,或溃疡脓腐未净而忽然干枯无脓,或脓净红活的疮面忽变光白板亮,同时伴邪盛热极或正虚邪盛或阴阳两竭的全身证候。

根据病变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分为三种,发生于有头疽的1~2候毒盛期的称火陷;发生于2~3候溃脓期的称干陷;发生于4候收口期的称虚陷。

[病因病机]

内陷证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正气内虚,火毒炽盛,加之治疗失时或不当,以致正不胜邪,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犯脏腑。而三陷证又各因所处病期之不同而有所区别:

1. 火陷   由于阴液不足,火毒炽盛,复因挤压疮口,或治疗不当或失时,以致正不胜邪,毒邪客于营血,内犯脏腑而成。

2. 干陷   由于气血两亏,正不胜邪,不能酿化为脓,载毒外泄,以致正愈虚,毒愈盛,从而形成内闭外脱。

3. 虚陷   毒邪虽已衰退,而气血大伤,脾气不复,肾阳亦衰,导致生化乏源,阴阳两竭,从而余邪走窜入营。

[诊断]

多见于老年人,或以往有消渴病史者。常并发于脑疽或背疽患者,尤以脑疽更为多见。

局部症状为疮顶不高或陷下,肿势平塌,散漫不聚,疮色紫滞或晦黯,疮面脓少或干枯无脓,脓水灰薄或偶带绿色,腐肉虽脱而疮面忽变光白板亮,新肉难生,局部灼热剧痛或闷胀疼痛或不痛。

全身症状有高热寒战,或体温不升,头痛烦躁,或精神不振,甚至神昏谵语,气粗喘急;或气息低微,胸闷胸痛,咳嗽痰血,胁肋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或泄泻,汗多肢冷,或痉厥,或黄疸等。

一般而言,火陷辨证为邪盛热极证;干陷辨证为正虚邪盛证;虚陷辨证为脾肾阳衰证或阴伤胃败证。

[治疗]

须中西医结合综合救治。内治当扶正达邪,并审邪正之消长,随证治之。火陷证,邪盛热极,当凉血清热解毒为主,并顾护津液;干陷证,正虚邪胜,当补养气血,托毒透邪;虚陷证,当温补脾肾或生津养胃。外治参照“有头疽”。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邪盛热极证

证候:多见于火陷证。多发生于疽证12候的毒盛期。局部疮顶不高,根盘散漫,疮色紫滞,疮口干枯无脓,灼热剧痛,全身出现壮热口渴,便秘溲赤,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胁肋偶有隐痛,苔黄腻或黄糙,舌质红绛,脉洪数、滑数或弦数。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养阴清心开窍。

方药:清营汤合黄连解毒汤、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加皂角刺、穿山甲。神昏谵语,加牛黄清心丸或紫雪丹以清心解毒。咳吐痰血,宜加鲜茅根,鲜芦根;痰多不畅加竹沥频服;痰红且腥或带脓痰,宜加石膏、沙参、浙贝、鱼腥草以清肺养阴。发痉抽搐,轻者加石决明、钩藤、白芍、牡蛎等;重者当用蜈蚣、全蝎、及羚羊角研粉冲服以平肝熄风。胸闷、纳呆、呕恶、苔厚且腻,宜加陈皮、半夏、苍术、川朴以健脾醒胃;如腹胀满燥结,则当用大黄粉、风化硝、枳实等以通里泻实。如便溏纳呆,加山楂、麦谷芽、神曲以调理胃气;便溏甚者,用黄芩炭以泻火止血。尿少加竹叶、扁蓄、赤茯苓以利尿泄热;尿闭加琥珀(研末)以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尿血加大、小蓟及侧柏叶以清热止血。口渴甚者,加麦冬、天花粉以养阴生津。并发黄疸,加绵茵陈、山栀、柏皮等以利湿清热。若发生突然寒战、高热、厥冷,此为热极生寒,热深厥深,宜清泄里热,宣通郁阳,用桂枝白虎汤加减。 

②正虚邪盛证

证候:多见于干陷证。多发生于疽证23候的溃脓期。局部脓腐不适,疮口中央糜烂,脓少而薄,疮色灰暗,肿势平塌,散漫不聚,闷胀疼痛或微痛。全身出现发热或恶寒,神疲,食少,自汗胁痛,神昏谵语,气息粗促,舌苔黄腻或灰腻,舌质淡红,脉象虚数;或体温反而不高,肢冷,大使溏薄,小便频数,舌苔灰腻,舌质淡,脉沉细等。

治法:补养气血,托毒透邪,佐以清心安神。

方药:托里消毒散、安宫牛黄丸加减。

③脾肾阳衰证

证候:多见于虚陷证。多发生于疽证4候的收口期。局部肿势已退,疮口腐肉已尽,而脓水稀薄色灰,或偶带绿色,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不知疼痛。全身出现虚热不退,形神萎顿,纳食日减,或有腹痛便泄,自汗肢冷,气息低促,苔薄白或无苔,舌质淡红,脉沉细或虚大无力等,旋即可陷入昏迷厥脱。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自汗肢冷加肉桂;昏迷厥脱,加别直参 (另煎服)、龙骨(先煎)、牡蛎(先煎

④阴伤胃败证

证候:局部症状同脾肾阳衰证,伴口舌生糜,纳少口干,舌质红绛,舌光如镜,脉象细数等。

治法:生津益胃。

方药:益胃汤加减

(2) 外治

参照“有头疽”,注意局部引流通畅。

2.其他疗法  参照“走黄”。

[预防及调护]  

1.参照“走黄”。

7. 2.饮食方面,火陷忌食烟、酒、鱼腥、辛辣食品。干陷宜增加营养。虚陷宜食甘香开胃食品。

 

第 十  一 节   流  

流痰是一种发于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可随痰流窜于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组织间隙,壅阻而形成脓肿,破损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又以其后期可出现虚痨症状,故有“骨痨”之称。相当于西医的骨与关节结核。其特点是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多见于骨与关节,以脊椎为最多,其次为上、下肢。起病慢,初起不红不热,漫肿酸痛,化脓迟缓,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不易收口,易成窦道。可伴有潮热盗汗,神疲乏力等虚痨症状。常损伤筋骨,轻则形成残疾,重则可危及生命。

由于发病部位和形态不同,流痰有许多名称。如发于胸背者,称龟背痰;发于腰背,痰流于肾俞穴附近者,称肾俞虚痰;生于胸壁和肋骨者称胁疽、肋疽、渊疽;生在髋关节部的叫环跳痰、缩脚隐痰;生于膝部,病膝状如鹤膝者,称鹤膝痰;发生于踝部,疮孔内外相通者,称穿拐痰;发生于指节,形似蝉肚者,称蜣螂蛀等。但其病因、证治基本相似,故统称为流痰,一并论述。

[病因病机]

儿童多由先天不足,肾气不充,骨骼柔嫩脆弱,或强令早坐,或跌仆损伤,再复感风寒邪气,留滞筋骨关节,气血凝聚,经络阻隔,日久而为病。

成人多由后天失调,或房事不节,遗精滑泄,或带下多产,以致肾亏骼空;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痰浊凝聚;复因风寒湿邪乘隙而入,而致邪袭经隧骨髓,气血凝滞乃成本病。

病久化热,肉腐成脓,腐蚀筋骨肌肉,而成窦道。

总之,正虚是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外邪和损伤是常见诱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肾亏骼空是病之本,风寒侵袭、气血不和、痰浊凝聚是病之标。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初始为肾虚、寒痰交凝,是阳虚阴盛之证。日久寒化为热,腐肉化脓,是阴转为阳。后期是阴愈亏,火愈旺,常出现肝肾阴亏,阴虚火旺证候;由于脓水淋漓,久泄耗伤气血,又可出现气血两虚的证候。

[诊断]

1.临床表现

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80%~90%患者的年龄小于14岁,其中50%在5岁以内。

常有其他部位的虚痨病史,以肺痨多见。

病变部位以脊椎最多,其次为下肢髋、膝、踝关节,再次为上肢肩、肘、腕、指等骨关节。一般多单发,但脓肿形成时,依据原发部位,亦可走窜至颈、胸、胁、腰、腹、腿等处。

本病起病缓慢,化脓亦迟,溃后更不易收口。每多损伤筋骨,轻者造成残废,重则危及生命。

(1) 初期    骨内虽有病变,而患处外形无明显变化,不红不热,亦无肿胀,仅觉患处隐隐酸痛。继则关节活动障碍,动则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儿童患者常在睡眠时痛醒哭叫,俗称“夜哭”。全身反应尚不明显,或时有轻微寒热。

(2) 成脓    起病后半年至一年以上,病变关节周旁肌肉萎缩,在病变部位或较远处渐渐肿起,形成脓肿,不红不热。如脓已成熟,则患处皮肤透红一点,按之应指,局部或有疼痛。伴有发热,朝轻暮重。

(3) 溃后   疮内流脓清稀,夹有败絮样物质,久则疮口凹陷,周围皮色紫暗,形成窦道,不易收口。如病变在四肢者,则肌肉日渐萎缩;病变在颈椎、胸椎、腰椎者,则四肢强直不遂,或瘫痪不用,甚至二便失禁。若病久元气不支,食欲减退,则身体日渐消瘦,精神萎颓,面色无华,形体畏寒,心悸,失眠,自汗,此属气血两亏。如见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口燥咽干,或咳嗽痰血,舌红少苔,脉细数者,此属阴虚火旺之证。

(4) 不同部位病变可出现的特殊表现:

病在颈椎部,常有斜颈畸形,患者头前倾,颈短缩,喜用双手托住下颌部,颈部旋转活动受限,脓肿多发生在颈部,甚则可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难。

病在胸椎部,早期脊骨疼痛和活动受限,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后期胸前凸出,脊骨后突,而显鸡胸龟背之象,重者可有下肢瘫痪,大小便潴留或失禁,站立或行路时常以两手支撑腰部或胁部,脓肿多出现在肾俞穴附近。

病变在腰椎部,腰部挺直如板状,其痛似折,行动不便。小儿若患此病,腰部僵直,失去正常生理前凸曲线。嘱患者从地上拾物时腰不能下弯而是小心地往下蹲,同时以手扶膝,起立时用手扶大腿慢慢站起;嘱患者俯卧,将其两腿向后高举时,腰部保持僵直状态与腿一齐抬起。其脓肿大多出现于少腹、胯间或大腿内侧。

病变在髋关节部,患肢先长后短,难以屈伸及内外旋转,大腿、臀部肌肉萎缩,站立时两臀肌不对称。患处不痛,同侧膝部内侧疼痛,多数患儿出现跛行。脓肿可出现在髋关节附近或大腿外侧较远之处。

病变在膝关节部,大小腿肌肉萎缩,尤以大腿肌肉为甚,关节肿胀明显,状如鹤膝,病腿渐渐不能屈伸。脓肿发生在膝关节周围,日久形成半脱位或膝内翻、外翻畸形,患肢较正常为短。

病变在踝关节部,关节前外侧先肿胀,继而肿至内侧,小腿肌肉萎缩,足常呈下垂、内翻畸形。脓肿出现在踝骨附近。

病变在肩、肘、腕关节部,多发于成人,早期即有明显疼痛,受累关节肿大如梭形,肌肉萎缩,关节畸形,屈伸不利。脓肿出现在原发病灶附近。

病变在指关节部,以中指指掌关节较多见,常呈多发性,关节肿大如蝉腹,皮色正常,不痛,手指活动自如。脓肿穿破在原发病灶附近。

病变在胸壁和肋骨部,多发于30岁以下形瘦体虚之人,以男性多见。局部漫肿隐痛,可大如杯碗,疼痛剧烈,或伤内膜,或伤肋骨。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血常规可示红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可降低,淋巴细胞数增高。血红细胞沉降率可增快。

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脓液培养可有结核杆菌生长。

X线摄片示早期滑膜肿胀,骨质疏松,有脱钙现象。后期见关节软骨破坏,或有病理性脱位,骨关节面明显破坏,死骨形成。

[鉴别诊断]

1. 历节风   虽也发于关节,日久亦可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变形,但初起即有寒热,汗出,关节灼热剧痛,痛无定处,并不化脓,病变关节常左右对称,甚则遍及全身关节。

2. 骨瘤   多见于1025岁青少年,病变多在肩关节下方或膝关节上方,初起隐隐酸痛,继则掣痛难忍。约2~3个月后局部可触及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不移,紧贴于骨,但皮色渐变紫黑,终不化脓。 

3. 腰部积劳  多发于青壮年,以体力劳动者多见,多有腰部慢性积劳病史。腰部经常出现隐痛或酸痛,弯腰或久坐、久行时尤为明显,休息后减轻,始终不化脓,无全身症状。

[治疗]

以扶正祛邪为总则,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特点,应审虚实,察寒热,分证辨治。常规配合西医抗结核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注重对病人及其患处的护理。

1.辨证论治

(1)内治

阳虚痰凝证

证候:初起病变关节外形既不红热,也不肿胀,仅感隐隐酸痛。继则关节活动障碍,动则痛甚,无明显全身症状。舌淡,苔薄,脉濡细。

治法:补肾温经,散寒化痰。

方药:阳和汤加减。

阴虚内热证

证候:发病数月后,在原发和继发部位渐渐漫肿,皮色微红,中有软陷,重按应指。伴有午后潮热,颧红,夜间盗汗,口燥咽干,食欲减退,或咳嗽痰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托毒。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加减。

肝肾亏虚证

证候:疮口流脓稀薄,或夹有败絮样物,形成窦道。病在四肢关节,可见患肢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病在脊椎,可见强直不遂,甚至下肢瘫痪不用,二便潴留或失禁。腰脊酸痛,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或虚数。

治法:补益肝肾。

方药:左归合香贝养营汤加减。盗汗不止,加黄芪、浮小麦、牡蛎(先煎)、龙骨(先煎);若咳嗽痰血,加南沙参、麦冬,百合、川贝、丹皮等。腰脊酸痛,下肢瘫痪,加川断、杜仲、狗脊、巴戟肉。

气血两虚证

证候:疮口流脓稀薄,日久不愈。伴面色无华,形体畏寒,心悸,失眠,自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濡细或虚大。

治法:补气养血。

方药:人参养荣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

(2)外治

初期   回阳玉龙膏外敷,或阳和解凝膏掺桂麝散或黑退消盖贴。 

成脓   脓成则应及时穿刺抽脓,或切开或用火针烙法,切口要足够大,以排脓通畅为度。

溃后   用五五丹药线引流提脓去腐。如脓水清稀,久不收敛,或已成漏,疮口过小,脓出不畅,则可用白降丹或千金散粘附在药线上,插入疮孔,以化腐蚀管。袋脓者,宜进行扩创。若脓水由稀转稠,此将要收口之兆,宜改掺生肌散。

2.其他疗法

(1)抗结核药   常规联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已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注意足量、全疗程治疗。也可用抗结核药作关节腔内冲洗。

(2)中成药

小金片或小金丹,成人每次4片,12次;儿童减半,婴儿1/3。

芩部丹,成人每次4片,每日 3次。

虎挣散或片,成人每日0.3g~0.6g;7岁~12减半4岁~6岁服1/3

鹿角粉,每次3g,12次。

(3)针灸  初起可配合隔姜灸、雷火神针灸、附子饼灸等法;或配合熨风散局部熨之。

[预防及调护]

1. 发生于胸、腰椎、髋关节等部位者,均需睡木板床;生于肘、膝、指部者,用夹板固定,限制其活动;若全身症状未控制时均应绝对卧床休息。

2. 注意饮食调理,平时宜多食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骨髓等;在病变进展时,忌食鱼腥、酒类及葱、椒、大蒜等发物。

3. 宜清心静养,节制房事,以利康复。

4. 若并发瘫痪者,应经常帮助其变换体位和擦浴,预防褥疮发生。

 

第十二节  瘰疬

瘰疬是一种发生于颈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结核成串,累累如贯珠状,故名瘰疬。又名“疬子颈”、“老鼠疮”。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淋巴结结核。其特点是多见于体弱儿童或青年,好发于颈部两侧,病程进展缓慢。初起时结核如豆,不红不痛,缓缓增大,窜生多个,相互融合成串,成脓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质,此愈彼溃,经久难敛,易成窦道,愈合后形成凹陷性疤痕。

【病因病机】

忧思恚怒,肝气郁结,气郁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结于颈项而成日久浊化热,或肝郁化火,下烁肾阴,热胜肉腐成脓,溃后脓水淋漓,耗伤气血,经久难愈。

也可因素体肺肾阴亏,以致阴虚火旺,肺津不能输布,灼津为痰,痰火凝结而形成。

【诊断】

1.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或青年,好发于颈部的一侧或两侧,亦可延及颔下、缺盆、腋部,病程进展缓慢。发病前有虚痨病史。

(1) 初期   颈部一侧或双侧结块肿大如豆粒,一个或数个不等;皮色不变,按之坚实;推之能动,不热不痛。多无全身症状。

(2) 中期   结核增大,皮核粘连。有时相邻的结核可互相融合成块,推之不动,渐感疼痛。如皮色渐转暗红,按之微热及微有波动感者为内脓已成。可伴轻微发热,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

(3) 后期   切开或自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样物,疮口呈潜行性空腔,疮面肉色灰白,四周皮肤紫暗,可形成窦道。如脓水转厚,肉芽转成鲜红色,则将愈常伴潮热咳嗽盗汗等肺肾阴亏之证;或出现面色少华,精神倦怠,头晕失眠,经闭等气血两亏之证;或出现腹胀便溏,形瘦纳呆等脾虚不运之证。

本病愈后可因体质虚弱或劳累而复发,尤以产后更为多见。若结核数年不溃,也无明显增大,推之可动,其病较轻;若初起结核即累累数枚,坚肿不移,融合成团,其病较重。临床也有患者数枚结核,有的推之可动,有的液化成脓,有的溃破成漏,几种表现可同时出现。

1.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血红细胞沉降率可增快,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脓液培养可有结核杆菌生长。必要时可取病灶组织作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颈痈 虽亦生于颈之侧,但发病快,起即寒热交作,结块形如鸡卵,漫肿坚硬,焮热疼痛,易消,易溃,易敛。

2.臖核:可由头面、口腔,或四肢等部皮肤破碎或生疮引起,一般单个,在颏颔、颈部、腋部、胯腹部结核如豆,边界清楚,起发迅速,压之疼痛明显很少化脓破,一般无全身症状。

3.失荣:多见于中老年。生于耳前后及项间,初起结核形如堆栗,按之硬,推之不移,生长迅速,溃破后疮面如石榴样或菜花样,血水淋漓。常口腔、喉部、鼻部或脏腑的岩转移而来。

【治疗】

以扶正祛邪为总则,按初、中、后期辨证论治,尽量争取早期消散。形成窦道者用腐蚀药,必要时作扩创手术。病情严重者配合西医抗结核药物治疗。

1.辨证论治

(1)内治

气滞痰凝证

证候:多见于瘰疬初期,肿块坚实,无明显全身症状。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开郁散加减。肝火偏胜者,加黄芩、山栀。

阴虚火旺证

证候:核块逐渐增大,皮核相连,皮色转暗红。午后潮热,夜间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加减。咳嗽,加象贝母、海蛤壳。

气血两虚证

证候:疮口脓出清稀,夹有败絮样物,形体消瘦,精神倦怠,面色无华。舌淡质嫩,苔薄,脉细。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香贝养营汤加减。若大便溏薄,加淮山药、薏苡仁。

(2)外治  

初期    局部肿块处可敷冲和膏或用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5~7日换。

②中期    外敷冲和膏,如脓成未熟,改用千捶膏。脓熟宜切开排脓,创口宜大,或作十字切口,以充分引流。

后期    已溃者一般先用五五丹或七三丹,次用八二丹药线引流,或药棉嵌入疮口,外敷红油膏或冲和膏。肉芽鲜红,脓腐已尽时,改用生肌散、白玉膏。若创面肉芽高突,可先用千金散棉嵌,待肉平整后改用生肌散、白玉膏。如有空腔或窦道时,可用千金散药线,也可用扩创或挂线手术。

2.其他疗法

1参照“流痰”。

2)内消瘰疬丸4.5g,每日2次。

【预防与调护】

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2.节制房事,以免耗损肾阴。避免过度体力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3.增加营养食物,忌食鱼腥发物、辛辣刺激之品。

4.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虚痨病变。

 

第十三节  褥疮

 

褥疮是指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由于躯体的重压与摩擦而引起的皮肤溃烂。亦称为席疮。多见于半身不遂,下肢瘫痪,久病重病卧床不起,长时间昏迷的患者,尤其是伴有消渴病者。其特点是好发于易受压和摩擦的部位,如骶尾部、髋部、足跟部、脊背部。轻者经治疗护理可以痊愈,重者局部溃烂,渗流脓水,经久不愈。

【病因病机】

内因是由于久卧伤气,气虚而血行不畅;外因为躯体局部连续长期受到压迫及摩擦,导致气虚血瘀,局部肌肤失养,皮肉坏死而成。

【诊断】

1.临床表现

初起受压部位皮肤出现暗红,渐趋暗紫,迅速变成黑色坏死皮肤,痛或不痛,坏死皮肤与周围形成明显分界,周围肿势平塌散漫。继则坏死皮肤与正常皮肤分界处逐渐液化溃烂,脓液臭秽,腐烂自创面四周向坏死皮肤下方扩大,坏死皮肤脱落后,形成较大溃疡面,可深及筋膜、肌层、骨膜。

若创面腐烂组织逐渐脱落,出现鲜红色肉芽,创周皮肤生长较快者,褥疮可望愈合。若腐烂蔓延不止,溃疡面日渐扩大,周围肿势继续发展,溃疡面有灰绿色脓水腥臭稀薄,或如粉浆污水,并且伴体弱形瘦者,则褥疮迁延难愈,甚至出现脓毒走窜,内传脏腑之重证,预后较差。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创面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助于判别病情,指导治疗。

【治疗】

加强护理,重在预防。外治为主,配合内治。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并给以必要的支持疗法,注意饮食营养。

辨证论治

(1)内治

气滞血瘀证

证候:局部皮肤出现褐色红斑,继而紫暗红肿,或有破损。苔薄,舌边有瘀紫,脉弦。

治法:理气活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蕴毒腐溃证

证候:褥疮溃烂,腐肉及脓水较多,或有恶臭,重者溃烂可深及筋骨,四周漫肿。伴有发热或低热,口苦且干,形神萎靡,不思饮食。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理湿托毒

方药:生脉散、透脓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③气血两虚

证候:疮面腐肉难脱,或腐肉虽脱,新肌色淡,愈合缓慢。伴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差食少。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

治法:气血双补、托毒生肌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2)外治

①初起外擦红灵酒或红花酊,或外撤滑石粉后,局部按摩。或用红外线灯、频谱仪照射,每天2次。

溃烂后,尽可能剪除坏死组织,腐烂处可用九一丹或红油膏纱布外敷。

疮口脓腐脱净,改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必要时加用垫棉法。

【预防与调护】

1.对长期卧床病人应加强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如保持清洁干燥、定时翻身等。

2.发现受压部位皮肤颜色变暗,及早处理。

3.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并给以必要的支持疗法,注意饮食营养。

 

第十四节 窦道

窦道是一种只有外口而无内孔相通的病理性盲管。属中医漏管的范畴。随着西医外科手术疗法难度的增加,临床上形成窦道的病例数有所增多,病情亦较以前复杂。其特点是管道由深部组织通向体表,有1个或多个外口,管道或长或短、或直或弯,一般不与内脏相通。

【病因病机】

多由手术创伤,或局部残留异物,或兼有邪毒侵袭,导致局部气血凝滞,蕴蒸化脓,溃破成漏。

【诊断】

1. 临床表现

常有局部手术或感染史。

局部有一小疮口,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疮周皮肤可呈潮红、丘疹、糜烂等表现,瘙痒不适。一般无全身症状。若外口暂时闭合,脓液引流不畅,可发生局部红肿疼痛,或伴有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因反复溃破,数年不愈,则疮周皮色紫暗,疮口胬肉突起。

探查窦道,其形态多样,多为细而狭长,也有外端狭窄、内腔较大者,甚至呈哑铃状;因部位不同窦道的深浅不一,可有数厘米到数十厘米不等;管道数目也可多少不一。有时疮口中可有手术丝线、死骨片等异物排出。

2.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选用X线窦道造影、CT、磁共振、B超等检查有助于明确窦道位置、形态、数量、长度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有利于指导治疗和评判疗效。

脓液培养加药敏试验有助于了解细菌的情况,指导用药。

【治疗】

以外治为主,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腐蚀法、冲洗法、灌注法、扩创法、垫棉法等。对于体虚、年高或病程较长者宜配合辨证内治。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余毒未清证

证候:疮口脓水淋漓,疮周红肿疼痛,或瘙痒不适。可伴轻度发热等。苔薄黄或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和营托毒。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红肿疼痛明显者,加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等。

②气血两虚证

证候:疮口脓水量少不尽,肉芽色淡不泽。伴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纳少寐差。舌质淡,苔薄,脉细。

治法:益气养血,和营托毒。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2)外治

①腐蚀法:先用五五丹或千金散蚀管拔毒,红油膏或太乙膏盖贴。如有丝线、死骨等异物,应及时取出。待脓液由多而稀薄转为少而稠厚时,改用八二丹药线引流。约12周后脓净,疮口流出粘稠滋水时,改用生肌散收口。

②冲洗法:适用于心胸外科、脑外科等手术后形成的窦道,管道狭长,药线无法引流到位,又不宜作扩创者。用输液针头胶管插入窦道,接注射器缓慢注入清热解毒祛腐药液冲洗,每日1次。

③灌注法:经引流、冲洗等治疗,窦道内脓尽、无异物时,可注入生肌收口药油,促进窦道愈合。

④扩创法:适用于脓液引流不畅时,用其他方法无效,窦道所在部位也允许作扩创手术者。有助于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缩短疗程。

⑤垫棉法:到生肌收口阶段,窦道及疮口部位用棉垫数层、阔绷带加压缠缚,促进窦道愈合,尤其是腋部、腘窝部、乳房部等。项部加用四头带,腹部加用腹带,会阴部加用丁字带。疮口愈合后应继续压迫2周,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2.其他疗法

选用丹参注射液2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黄芪注射液2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促进愈合。

【预防与调护】

1. 保持窦道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

2. 进食营养丰富的食品,以促进创口愈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外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单元 疮 疡
中医外科学-有头疽-笔记
中医外科学——有头疽、流注
《中医外科学》第一章 疮疡第五节有头疽 第六节无头疽
《中医外科学》重点梳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