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颅病(小儿脑积水)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
1.头颅呈普遍均匀性增大,且增长速度较快,骨缝分离,前囟明显饱满而扩大,头皮青筋暴露。颅部叩诊呈破壶音,头重颈肌不能支持而下垂,两眼下视。可有烦躁、嗜睡、食欲不振,甚至呕吐、惊厥。
2.CT检查提示脑实质菲薄,脑组织面积减少,脑室增宽扩大。头颅X线摄片可见骨板变薄,颅缝分开,蝶鞍增宽。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萎缩或乳头水肿。
西医诊断:参照《脑积水》(宋虎杰,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诊断标准,并经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脑病协作组2010年4月10日南昌会议专家共识,进行诊断。
(1)头围超过正常2个标准差;
(2)囟门扩大,逾期不闭,紧张饱满或颅缝分裂;
(3)眼球下旋如落日状,或震颤,或斜视;
(4)智能低下,语言迟缓;
(5)运动发育异常,或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头痛、呕吐、眩晕或抽搐,而难以用其它疾病解释者;
(6)影像学检查证实有脑积水者。
凡具有上述(1)—(5)之一项及(6)项者,即可诊断为本病。
(二)证候诊断
1.水瘀互结,壅塞脑窍证:婴幼儿可见头大、目珠下垂如落日状、双下肢活动不灵,或伴有斜视、惊厥等。学龄儿童可自诉头胀、头痛,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昼轻夜重,烦躁,日久可见视力减退,甚或失明,可伴有四肢抽搐,或为外伤、创伤、出血等病因所致,舌暗有瘀斑,脉涩弦或沉滑。
2.脾虚水泛,脑窍不通证:小儿可见头颅增大而沉重,颅缝开解不合,囟门宽大,头皮光亮,叩之呈破壶音,目珠下垂如落日状,形体消瘦,肢体活动不灵,不能站立行走。学龄儿童可见头痛、头胀、抬头无力,视力减退,甚或失明,双下肢活动不灵。精神倦怠,舌淡,体胖大,苔白滑,脉濡滑,小儿可见指纹淡红。
3.脾肾亏损,瘀阻脑窍证 :小儿颅缝逐渐加宽开解,头颅明显增大呈进行性加重,伴有四肢抽搐,患儿面色淡白,神情呆钝,目无神采,极少患儿可见,眼珠下垂,呈“落日状”,头大颈细,头前倾不立,囟门逾期不合,身体瘦弱,或烦躁不安,呕吐,甚至惊厥。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苔少薄白微腻,脉弱,指纹淡青。严重者还可见斜视、呕吐、惊厥。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用口服中药汤剂
1.水瘀互结,壅塞脑窍证
治法:化瘀利水,通络开窍。
推荐方药:通窍活血汤合五苓散加减。丹参、红花、桃仁、赤芍、川芎、全蝎、生地、麝香、茯苓、猪苓、白术、泽泻、葱白、生姜、甘草等。
2.脾虚水泛,脑窍不通证
治法:健脾利水,芳香开窍。
推荐方药:苓桂术甘汤合五苓散加减。茯苓、猪苓、桂枝、白术、泽泻、生黄芪、车前草、生甘草等。
3.脾肾亏损,瘀阻脑窍证
治法:健脾补肾,化瘀开窍。
推荐方药:金匮肾气汤合真武汤加减。制附子、肉桂、丹参、枸杞、茯苓、猪苓、桂枝、白术、泽泻、生黄芪、车前子、生甘草等。
(二)中药外敷治疗
外敷中药:皂角膏加减。皂角、艾叶、丹参、红花、冰片等。用法:上药制成膏剂,冷却后密封待用。剃光患儿头顶部头发,将药膏均匀涂抹于前额发际至双耳尖及枕骨结节以上,以盖住头皮为度,绷带包裹,胶布固定,每一周换药一次,换药前将原来药物洗净。
(三)针灸治疗
1.水瘀互结,壅塞脑窍证
取穴:人中、百会、风池、血海、三阴交。
刺法:人中行泻法,余穴均为平补平泻。
2.脾虚水泛,脑窍不通证
取穴:人中、百会、肺俞、三焦俞、脾俞、肾俞、血海。
刺法:以补法为主。
3.脾肾亏损,瘀阻脑窍证
取穴:人中、百会、脾俞、肾俞、血海。
刺法:人中以点刺为主,余穴平补平泻。
4.随证加减
(1)伴有下肢肌肉萎缩,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坐立行走困难或不稳等症者,加用后溪、足三里、阳陵泉,以平补平泻为主。
(2)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症者,针刺加用内关、中脘、水分、阴陵泉、听会,以泻法为主。
(3)伴有痴呆、反应迟钝、不能说话、不会运算、逻辑思维能力差、理解力下降为主要症状者,针刺加用四神聪、神门、后溪、照海,以平补平泻为主。
(四)推拿治疗
1.水瘀互结,壅塞脑窍证
方法:点按风池,点揉太阳、头维、角孙、率谷穴。滚、揉臀部及下肢后侧及下肢前侧,配合髋关节前屈的被动活动;滚臀及下肢外侧部、,点揉环跳、巨髎、髀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解溪、昆仑穴;拿下肢,摇髋、膝、踝关节,屈伸踝关节,以平衡协调有关屈伸肌群及纠正关节畸形。
2.脾虚水泛,脑窍不通证
方法:拿上肢,掐摇总筋,补脾经,清肝经,摩腹,滚法作用于腰骶臀部及下肢内外侧,捏脊,拿下肢内外侧,拿揉血海、足三里,摇髋、膝、踝关节,拔伸髋、踝关节。
3.脾肾亏损,瘀阻脑窍证
方法:推上三关,退下六腑,补脾经,补肾经,分推腕阴阳,按揉手三里、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阴陵泉、三阴交。
4.随证加减
(1)伴有下肢肌肉萎缩,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坐立行走困难或不稳等症者,点按风池,点揉太阳、头维、角孙、率谷穴。滚、揉臀部及下肢后侧及下肢前侧,配合髋关节前屈的被动活动;滚臀及下肢外侧部、,点揉环跳、巨髎、髀关、承扶、殷门、迈步、委中、承山、阳陵泉、解溪、昆仑穴;拿下肢,摇髋、膝、踝关节,屈伸踝关节,以平衡协调有关屈伸肌群及纠正关节畸形。
(2)伴有恶心、耳鸣、耳聋等症者,点按揉风池,揉太阳、头维、角孙、率谷、耳前后穴位。点按中脘、天枢。拿揉点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申脉、太溪等穴位。
(3)伴有痴呆、语言障碍者,点按风池,点揉太阳、头维、角孙、率谷、督脉沿线穴位、颈部夹脊穴。按揉内关、神门、曲池、三阴交、悬钟等穴位。
(4)视物模糊者,点按风池穴,按揉精明、四白、太阳、承泣、瞳子髎、丝竹空等。
(五)其他治疗
1.拔罐治疗:以肝俞、肾俞、脾俞、肺俞、膈俞、命门等背俞及督脉为主的穴位上施术。拔罐5分钟后取罐,每天一次,治疗5~6天休息一天。
2.穴位埋线:对脾肾亏损或脾虚水泛者,选取脾俞、肾俞等穴位埋线治疗。
3.艾灸治疗:对脾肾亏虚者艾灸命门、气海、关元、脾俞、肾俞、足三里。
4.加氧经穴体外反搏治疗:对脾肾亏损,瘀阻脑窍患儿适用。
5.康复训练:康复治疗是依据患者的运动、发育、智力、语言等功能障碍经过康复师评定其功能现状,结合现代康复理念使用现代康复手段,并制定康复计划,选择针对性的运动、作业、语言、统合等治疗方法。包括运动训练、语言训练、作业康复、引导式教育等。
6.物理治疗:根据病情选用中药离子导入、超声理疗、经络导推等。
(六)辩证施护
1.一般护理:中医儿科脑病常规护理。
2.专科护理:
(1)“落日目”的患儿眼球上视时可按压双侧四白穴。
(2)患儿头痛时可按揉百会、头维、印堂、风池、太阳、外关等。
(3)伴恶心者可针刺内关、足三里等。
(4)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卫生宣教。
三、疗效评价
1.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评定标准,制定相应的疗效指数标准。
治疗指数=(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临床痊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治疗指数≥70﹪);
(2)显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50﹪≤治疗指数≤70﹪);
(3)有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有改善,(30﹪≤治疗指数≤50﹪);
(4)无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治疗指数≤30﹪)。
2.病证疗效评定(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_001.9_9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6.28发布)。
(1)治愈:头颅停止增大,前囟、颅缝渐闭,神志正常。
(2)好转:头颅停止增大,前囟、颅缝明显收缩,神情转清。
(3)未愈:头颅继续增大,症状日趋严重。
3.评价方法
(1)脑积水中医症候量表评估:
治疗指数采用计算公式:【(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进行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
(2)智力水平:盖泽尔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中国-韦氏幼儿、儿童智力量表(WISC-Ⅲ)。
(3)精神运动:0~6岁发育筛查测验(DST):
7~14岁津医精神运动成套测验(JPB)。
(4)头颅影像学检查。
附表:
小儿脑积水中医症候量表
得分:
姓名:                   年龄:     岁     月     性别:            病区        床
分类
观 察 项 目
得  分           得   分
分 级 标 准
头    大
cm
囟门逾期未闭
cmⅹ      cm
囟门膨隆
正常
0分  正常:囟门平坦或稍凹陷
2分  轻度:微凸,头皮柔软
4分  中度:囟门凸起,按压头皮柔软
6分  重度:囟门明显凸起,按之头皮紧张
颅缝开解
正常
0分  无颅缝开解
2分  颅缝开至眉峰水平线以上
4分  颅缝开至眉中峰水平线与耳尖水平线之间
6分  颅缝开至耳尖水平线及以下
头皮光急,青筋暴露
正常
0分  头皮柔软,无青筋暴露
2分  头皮较光急,青筋隐现
4分  头皮光急,青筋可见
6分  头皮光急,青筋凸起
落 日 目
正常
0分  目珠运动正常
2分  目珠有下沉,但可以随意上视、上旋
4分  目珠有下沉,不能随意上视、上旋
6分  目珠下沉,不能上视、上旋
精神倦怠
正常
0分  无精神倦怠
2分  不耐久劳,易于恢复
4分  稍劳即现,恢复缓慢
6分  不劳即见
头    疼
头    胀
头痛出现频率(周)
头痛程度
0分  无
2分  2次以下
4分  3~4次
6分  5次以上
0分  正常
2分  发作时轻度烦躁不安,睡眠饮食不受影响
4分  烦躁不安、睡眠不宁时现,饮食偶受影响
6分  持续烦躁不安,哭闹不宁,不思饮食,无法安睡
持续时间
伴随症状(恶心、呕吐、畏光、畏声音等)
0分  正常
2分  小于12小时
4分  持续12小时至2天
6分  持续2天以上
0分  无
2分  伴有1项
4分  伴有2项
6分  伴有3项或以上
五迟
立迟
无    有    轻
2分  8个月不能扶站,9个月能抓站,10个月不能独站。
4分  10个月不能扶站,12个月能抓站,18个月不能独站。
6分  12个月不能扶站,18个月能抓站,24个月不能独站。
行迟
无    有    轻
2分  11个月不能牵手走,12个月不能独走。
4分  12个月不能牵手走,18个月不能独走。
6分  18个月不能牵手走,24个月不能独走。
发迟
无    有    轻
2分  头发稀疏柔软发黄。
4分  头发稀疏柔软发黄,发质干枯。
6分  头发稀疏柔软发黄,发质干枯,分布不均匀。
齿迟
无    有    轻
2分  8个月未出牙。
4分  10个月未出牙
6分  12个月未出牙。
语迟
无    有    轻
2分  言语较同龄儿童简单,构音清晰。
4分  言语较同龄儿童明显落后,构音不请。
6分  构音障碍,不会发音。
五软
头软
无    有    轻
2分  头皮略柔软,重按有浮动感。
4分  头皮柔软,按之可感浮动。
6分  头皮柔软,轻按既有浮动感。
口软
无    有    轻
2分  语言表达轻度模糊,构音轻度障碍。
4分  语言表达模糊,构音障碍。
6分  无语言表达。
项软
无    有    轻
2分  能竖头,坚持较长时间,较同龄儿差。
4分  与同龄儿童相比,能竖头不能持久。
6分  与同龄儿童相比,不能持颈。
手足软
无    有    轻
2分  肌力4级以上
4分  肌力2级至4级以下
6分  肌力0级至2级以下
肌肉软
无    有    轻
2分  肌力4级以上,可以持物
4分  肌力2级至4级以下,持物不稳
6分  肌力0级至2级以下,不能持物
反应迟钝
无    有    轻
2分  比同龄儿童反应稍迟钝,与外界交流不受影响。
4分  比同龄儿童反应迟钝,可与人简单交流。
6分  比同龄儿童反应明显迟钝,不能与人交流。
急躁易怒(易激惹)
无    有    轻
2分  不能满足个别欲望时出现烦躁哭闹,持续时间较短。
4分  不能满足部分欲望时出现烦躁哭闹,持续时间较长,注意力能转移。
6分  任何欲望不能满足时即可出现哭闹,注意力转移困难。
抽    搐
无    有    轻
2分  偶有发作
4分  时有发作
6分  频繁发作
面色晦暗
无    有    轻
1分  面色较暗
3分  面色淡暗
5分  面色晦黑
口唇淡暗
无    有    轻
1分  口唇色淡,稍欠润泽
3分  口唇色淡色暗,干燥
5分  口唇色淡色暗,干燥裂纹。
口角流涎
无    有    轻
1分  偶有流涎
3分  不时流涎
5分  持续流涎
形体消瘦
无    有    轻
1分  较同龄儿童略瘦弱
3分  较同龄儿童明显消瘦,可见营养不良
5分  较同龄儿童明显消瘦,明显营养不良
自汗或盗汗
无    有    轻
1分  偶有自汗或盗汗
3分  经常出现自汗盗汗,每周少于5次
5分  每周出现自汗盗汗5次或5次以上
夜休不安
无    有    轻
1分  偶尔出现
3分  经常出现
5分  几乎每天出现
食少纳呆
无    有    轻
1分  较同龄儿童进食略有减少
3分  较同龄儿童明显减少
5分  进食量与年龄不符
舌淡暗或青紫
直接描述,不计分
舌下络脉迂曲
直接描述,不计分
脉弦涩(指纹淡青或青紫)
直接描述,不计分
注:1.请在有或无后打√,如为无,描述为0分。
医师
年     月     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鸡胸、“O”型腿、“X”型腿、手镯足镯…如何用中医调理佝偻病?(小儿|佝偻病)
艾灸治儿科21种疾病汇总(收藏)
汉邦古中医医案赏析之肝脏的针灸养生调理(22)
中医针灸法治疗小儿脑积水
脑积水
解颅(脑积水)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