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顾民意的强推终会遭到失败(含音频)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蛮说


【历史上的今日】公元1269年3月17日,蒙元国师八思巴创造新蒙古文。

金庸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塑造了一个拥有绝世武功的蒙古国师金轮法王。他在蒙古王子忽必烈手下,最后与杨过的巅峰对决中,败于杨过。这当然是小说家的杜撰。

但在历史上,元世祖忽必烈确实有个国师,叫八思巴,虽然没有盖世武功,但有着另一番不同寻常的人生。

八思巴,族名款氏,原名罗追坚赞,今西藏萨迦县人。他自幼天资聪慧,3岁能诵莲华经,7岁说经数十万言,所以后来信徒们尊称为八思巴(藏文中是圣者的意思)。

八思巴10岁时出家拉萨大昭寺。他潜心研究佛法,对古印度的学术无所不精。成年后,他机缘巧合,邂逅了忽必烈。他的才华打动了踌躇满志的忽必烈。所以等到忽必烈从自己弟弟阿里不哥那里夺得汗位,就尊22岁的八思巴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法主,统领天下宗教。

话说当年丘处机拜见成吉思汗,邱道长被成吉思汗尊称为神仙,全真道教得到迅猛发展,俨然凌驾到各教之上,后来,竟然强占佛家寺院,甚至毁坏孔庙,改为道观。

蒙元在北方的统治已经日趋稳定,原本作为统治工具的全真道教,像是一块鸡肋,却又私藏社会闲散人员,已经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而此时,忽必烈看中了佛教中宽容忍让的教义更有利于统治者。而且出于团结藏族贵族包围南宋的需要,他本身已经拜八思巴为师,自然要弘扬藏传佛教。于是,一场佛道辩论应运而生。

统治者总是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被统治者,而且想让被统治者欣然接受。

信奉佛教的八思巴等人作为裁判,这根本就是一场没有悬念的辩论。况且,全真道教掌教李志常大量刊布《老子化胡经》,其中的“胡”更犯了作为少数民族的蒙古统治者忌讳。果然,全真道教大败,17名道士被迫削发为僧,45部道家经书被焚,侵占的佛家寺院又归还给了和尚。全真道教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可怜丘“神仙”也救不了他的徒子徒孙。

忽必烈如愿以偿,投桃报李,奠定了八思巴所在的萨迦派(花教)在西藏宗教界的领导地位,八思巴成为全国宗教界当之无愧的领袖。他还是花教的始祖之一,也成为西藏那个著名大和尚的前世。

蒙元的疆域日益广阔,语言文字日趋复杂。1269年,八思巴依根据吐蕃文字,设计出蒙古新文字,共有41个字母,1000多个字。忽必烈立马下诏用这套文字统一蒙古语文字,史称八思巴字,或称方体字。

元世祖为报答八思巴的造字之功,将西藏地区13万户指定为八思巴的供养地,并晋封他为帝师、大宝法王。八思巴的荣誉和权势到达了顶峰。

然而,这种文字只存在于一些官方文件中,并没有推广开来。随着元朝的灭亡,八思巴文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历史告诉我们,不顾民意的强推终会遭到失败。

感谢微友王了了老师版面设计

感谢微友秋实老师国语主播

感谢微友碧海彩霞老师粤语主播

感谢微友驿夫老师文字校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萨迦派的炫目时光:八思巴与忽必烈的患难之情
质孙宴是元朝宫廷蒙古特色的宫廷宴飨。
蒙古趣史 331.灌顶
《一代帝师八思巴》2:国师八思巴
忽必烈灭宋战后之政局
元朝帝师制度及其对元代政治的影响探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