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把低效教学的“锅”甩给教材

别把低效教学的锅甩给教材

长垣县第一初级中学 李朋云

  引言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但是对于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而言,提到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现在有一个观点大家是一致认可的——现有教材已经无法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教材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语言材料不够新鲜,没有时代感;无论是哪种版本的教材,都无法为英语学习者提供足够的语料输入和情景设置……

   但是大部分人在阐述这个观点时,我们却忽略了一个基本常识。下定义这种说明方法具有最基本的两个特征——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从英语学科的角度而言,教科书应该指的是textbook( A book that teaches a particular subject and that is used especially in schools and colleges),教材指的是teaching materials(It’s a kind of resources but not just a book. So sometimes 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a perfect textbook, but it is very possible to develop a series of good teaching materials for school students). 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对教材的诠释并不完整,片面的混淆了教材这一概念的内涵。

教材的内涵:

我们尝试着从一个方面来完整的揭示一下这个概念:英语教材是指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练习册、活动册、读物、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挂图、卡片、教学实物、计算机软件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在满足本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应尽可能灵活多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要加大对信息管理和网络资源开发的投入,将各种优质的英语学习软件和网站、英文报刊等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和资料都融入到英语课程资源体系中,并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类……”“学校要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和图书馆等多种资源,营造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

  通俗的讲,我们把教材简单的理解成了课本,把课本上的语言知识当成了唯一的学习内容。

  教材的发展与演变:

  1.第一阶段:英语教材的统编

  1)一纲一本

1977—1978年,国家组织集中编写通用教材,把全国各地各中小学之前使用的教材全部替换。教科书(textbook)在当时代表着一纲一本”—— 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全国使用统编教科书。由教育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编写,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使用。

  2)教学法的选择

   这一阶段英语教材是依据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的结构法或句型法进行编写(刘道义,2018)。

受教材编写的影响,当时在全国通用的教学法主要是最古老、最富有争议而又最有生命力语法翻译法。教师在课堂上对英语进行语法分析,用语法术语向学生详尽的描述目的语的形态特征和句法结构,引导学生进行书面语的翻译。通俗的讲就是先学文法规则,然后凭借这些知识翻译课文。语法翻译法之所以简便易行,是因为对教师的外语能力要求较低,普适性强,所以在很长很长很长的时间内有广泛的市场。

这一观点和教学原则在传统中形成并延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教学法得以改变和提升,出现了翻译法plus版本:教师先翻译并讲述课文大意,然后逐词逐句翻译讲解课文,最后用标准的母语翻译课文,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并理解原文的能力。

备注:行为主义心理学最早由华生于1913年在美国《心理学评论》杂志上阐明了行为主义观点,之后在美国乃至世界心理学界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长达五十多年,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研究影响越来越小,心理学的发展开始朝着多种理论综合的方向发展。

 3)教材的内涵

  这个时期教材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从以教科书(textbooks)为主,逐渐发展为教材(teaching materials)。

  首先是挂图和录音带等直观教具的出现。

我们来回顾一段难忘的历史——1951年和1953年,中国上海钟声电工社先后制成了中国第一台钢丝录音机和磁带录音机。1978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盒式录音机在上世纪80年代至2000年左右极为流行。电视和投影仪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开始出现在寻常百姓家。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受益于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这套教材发行的还有一套完整的直观教具:教学挂图、卡片、投影片和录音带。这些直观教具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教师教学的手段,使得教材这一内涵得以极大的外延和升华。

其次是配套英语读物的出现。

1980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学生英语读物》第一辑10册。书中节选国外出版的英语简易读物,并对生词和难点加以简单的注释,内容趣味性强,很适合中学生及中等英语水平的人阅读。这套读物共出版五辑、50册。开始供应与高中一年级英语教材配套的教学录音磁带。此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音像教材之肇始。自此后,全开始出版发行与教材配套的音像教材。

9月-11月,教育部按学科在北京召开数次教材改革座谈会,交流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教材的使用情况,研讨教材改革问题。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人民教育出版社各学科也派人参加。

   最后是教辅资料的出现。

   你没看错,是的,教辅资料。1980年开始,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编写,重庆出版社发行的配套教辅资料《辅导与练习》开始发行并火遍全国。同期发行的还有海淀区进修学校和重庆出版社以及电力工业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合作出版的语文、化学、物理其它各科辅导资料也开始发行。1986年海淀区进修学校自己成立出版社并发行《中学英语语法》。(本段中提到的年代和出版物,信息来源于网络检索、筛查和统计,个别信息如有误差,欢迎指正!)

     2.第二阶段:中外合编教材的开始

1)李雷和韩梅梅

  相信我们都还记得Jim, LucyLily 还有那只会说话的鹦鹉叫Polly……书中的故事你是否还在回味?但有一个人我们必须提起,那就是李雷和韩梅梅之母”——刘道义。1991年,刘道义(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初中英语教材的中方主编,和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的格兰特先生一起,主持了初中英语新教材的编撰工作。教材里的故事由英国人格兰特主创,家庭模式是双方一起研究,最后设计了英国的Green家庭、加拿大的Read家庭;美国的KingSmith4个家庭,4个家庭加上中国的师生,故事就开始了。那套课本用了7年,HanMeimei已经嫁为人妻Mshan(韩太太),丈夫叫HanGang(韩刚)。而LiLei(李雷)则成为了一名戴眼镜的教师,妻子未知。韩梅梅她的孩子分别叫HanKekeHanXixi,翻译过来就是——可可、惜惜!

  这套人教版英语教材,1990年开始在北京崇文区、四川成都等8个县市区试用,1993年成为全国(除上海外)通行英语初中教材。从1990年至2000年,10年间使用人教版英语教材的中学生,高达上亿(估)。

(2) 教学法的选择

   教学法的选择开始形成两个明显的主流观点:一是形式主义的教学路子,强调语言形式、结构和规则的操练、记忆背诵和翻译;二是活动主义的教学路子,侧重在语言的直接应用中给学生提供感知和体验语言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使用技能。

故事的开始标志着情节的出现,家庭模式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代入感,同龄人的故事开始让学生有时代感和真实性,这一切元素的出现,使得情景教学法成为一种可能;伴随着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和故事情节的展开,语法项目得以由浅入深的循环式出现,使得“听说法”在课堂上得以运用和开展;基于环境、卫生、饮食等话题的编排,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开始受到关注,人们开始探索如何在课堂上结合实际言语交际情景,让学生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进行运用和练习,“交际法”在课堂上出现成为一种必然;以往被忽视的口语能力开始被重视,时代要求外语教学课堂应该用目的语(英语)进行直接交际而非转译,“直接法”开始在外语教学改革中登场了。

   于是乎,在20世纪90年代,英语教师开始在课堂上全英教学,强调在(假设的)真实情景的体验里,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听说和读写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另一方面,语法翻译法依然保留着顽强的生命力。

 3)教材的内涵

教材内容从传统的以知识结构为主,过渡到了以交际目的为主。中英合编教材的英方主编格兰特先生曾这样来评价这次的教材改编:“A revolution without the first letter'ris an evolution which means a gradual change。”(完整的原话未找到,本句是根据别人的转述整理。)

3.第三阶段

  2001年之前使用统编教科书,由教育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编写,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使用。2001年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发布,教科书可以由各出版社出版,再由教育部审定通过使用。

  中小学英语教材开始进入多元化的时代,小学约有30套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初中、高中分别有10套和7套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各家教材也提供备选的语篇和活动,增加教材的弹性。(刘道义,2018)这还不包括有多种形式的网络教材和地方与校本课程,以及地方培训机构和自媒体从国外引进的原版教材等。这么多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12

[3]武和平 武海霞.外语教学方法与流派[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12 

[4]刘道义. 谈改革开放40年来基础英语教材的变革与发展[J].英语学习,2018(11)


教师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边阅读边关联思考

从学讲故事说英语学习(上)

从学讲故事说英语学习(下)

33问禹海军老师《高考英语备考教学中的学生观》

一匹想要皮鞭的小马

从契科夫的叔叔养猫说起

【中考备考】基于情境的中考英语完形填空语篇教学的探究及案例

也说学习和教学中的“啐啄同机”

基于“放羊理论”的教学实践-课前篇

禹海军老师“放羊理论”再思考

也说“上工治未病”


如果喜欢,辛苦点击一下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英语教学(一) 翻译法
英语教学研究新理念
英语语法究竟要不要学?
流利度和准确度哪个更重要?现代英语课堂最流行的教学法
如何把交际教学法应用到语法教学中去呢?
情境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