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高反是纸老虎?| 中国自驾地理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366 篇 原 创 主 文-

有人说:这世界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去过西藏的,一种是没去过的。

属于第二种的朋友并不是不想去,而是在他们的认知里,一提到进藏,高反二字如影随形,又往往与死亡挂钩。于是这辈子要去一次的西藏之旅,就这样被束之高阁了。

今天,我们就来认真谈谈,高反到底是什么?它真有那么可怕吗?

一、高反是种什么体验?

我有一个朋友,曾绘声绘色地讲起自己的高反经历:由于是初次进藏,一落地就非常兴奋,像打了鸡血似的到处晃悠、蹦蹦跳跳。

很快悲剧就来了,突然间就“怎么喘不上气了?”接着头疼、胸闷席卷而来,走路就像踩棉花,有种羽化登仙的感觉...

到了晚上,更是一场恶梦,各种头疼、兴奋、失眠,为了能舒服些,神经病似地体验了酒店所有能坐的地方,椅子、马桶、窗口...但无论哪个地方、哪个角度都很难受!

一位北京大叔在海拔4300米的邦达高反了

后来迷迷糊糊睡着了,第二天醒来,睁开眼的第一个想法不是“今天想去逛什么景点?”而是“我还活着吗?

初到高原地区旅游,各种高反症状随时会出现,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上面那位朋友一样,高反症状表现得这么明显。

部分高反症状

有些人晚上怎么都睡不着,脾气暴躁,一点就炸,他不是认床,也不是对你有意见,而是他高反了;

有的人会昏昏欲睡,不要认为是他累了想休息;有的人胃口不好不想吃饭,不要以为TA是在减肥;有的人动作变得迟缓,不如平时敏捷...这些都是高反的症状。

总而言之,在高原上出现异乎寻常的症状,都有可能是高反,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二、什么是高反?

高反,全称“高原反应”,严格来说是高原病的一种分型。

根据国际上的定义,从平原地区快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后,人体会对低压低氧环境,产生各种不适应症状。

这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过了海拔2500米后,症状就开始明显。

海拔2500米以上会出现高反,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当你怀疑自己高反了,可以去医院测测血氧含量。

是否发生高反,取决于个人细胞的携氧能力,正常人的血氧含量应在95%左右,低于90%就属于高反的症状。

红细胞携带氧气

高反这家伙,说严重不严重,却很折磨人,出现了轻微高反,只要休息好,身体很快就能适应恢复。

但如果你患有感冒严重的心血管/呼吸系统/胃肠道等疾病,就要仔细考虑一下,是不是真有必要去高原地区。因为你很容易会惹上两大麻烦:高原肺水肿(HAPE)高原脑水肿(HACE)

高原肺水肿

肺水肿通常会在你待在海拔2500米以上两三天后找上门,一般患者会比周围人气短,尤其是活动之后,除了咳大量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外,伴随着急性高反的症状,心跳会加速并出现肺部湿啰音,甚至可能会CO2潴留和混合性酸中毒!

高原脑水肿

惹上脑水肿一样不好过,刚开始严重头疼、恶心呕吐、疲倦,只会让你误以为只是高反,但它可能会发展成头昏、失去意识,更严重者会发生心力衰竭、休克。

当你很不幸惹上它俩,请务必尽早结束这场旅行,迅速转移至低海拔寻求治疗为妥。

三、怎么抵御高反?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不被高反“挟持”呢?小本本拿出来,划重点了!!!

关于抵御高反,预防永远胜于治疗,采取缓慢进入高海拔地区的措施,身体有更多时间适应环境,可以大大降低风险。

自行车进藏发生严重高反的概率最小

选择自驾进藏,从低海拔慢慢往高海拔地方走,过程虽然不轻松,但好在能逐步适应高原环境,即便在时间上会花费一点,你也可以邂逅高原上美丽的生灵。

自驾车进藏

现在所有进藏的列车、飞机,都属于相对密封的环境,每节厢都提供氧气。

这种快速提升海拔的交通方式,增加了发生高反的风险,但早点接触高海拔地区,咬咬牙扛过高反症状,也能更早地适应高原环境。

青藏铁路

高原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帽子围巾最好戴上,做好保暖才是重中之重。把散热部分捂起来,宁愿多穿也不要少穿,当你感觉到冷的时候你已经中招了。

外出记得保暖

大多数人都喜欢运动健身,平时有这个习惯的人,建议进高原前一周就停止健身,以免加剧进藏期间的耗氧量。

进入高原后,做事放慢半拍不要急,动作太大会增加耗氧量,高反就会更明显。

这只是摆拍,可不要太作喔!

高原天气不如平原湿润,干燥会使水分流失,血液浓度高,携氧量就低,这样反而不利于缓解高反,来自钢铁直男的告诫:多喝热水,促进血液循环。

有喝酒习惯的朋友,进入高原就尽量少喝或者不喝,喝酒会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对氧气的需求量。

一旦高反了,你的胃口可能会变差,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补充营养

网上经常提到服用能增强免疫力,提高携氧能力的红景天,它只是补品,治疗高反的功能嘛,不要抱有太大希望就是了。

另外,感冒药、止痛药、高原安、肌苷口服液...也要记得随身带。

晚上睡觉可以选择垫高枕头,让头部高于心脏,颓废的“葛优躺”也许能让你更舒服些。

出现了高反不要怕,只要睡好觉就已经克服了80%。

吸氧是目前已知的快速缓解高反的特效方案,持续低量吸氧,对适应高原环境确实是有好处。

但老司机不提倡轻易使用这个法子,毕竟吸氧会产生依赖性,你会发现你根本停不下来(画面太美好),最好是到了不得已的情况才选择吸氧。

事实上,去到高原的人90%以上都不会出现大问题,只要心态好,高反就是纸老虎。

俗话说:入乡随俗,到了藏地,喝一喝本土特色的酥油茶,也能缓解高反哟!

来啦,小老弟,整一杯酥油茶?

特别提醒一下,现在已是冬天,冬天的西藏,早晚温度较低,氧气更稀薄,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也就更容易引起高反。

所以冬天想要进藏的小伙伴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哟!

以下为八条经典进藏线路海拔图,制图来自《中国自驾地理》

川藏南线海拔图,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青藏线海拔图,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滇藏线海拔图,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川藏北线海拔图,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唐蕃古道海拔图,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新藏线海拔图,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丙察察线海拔图,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杂多线海拔图,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来源/公号:中国自驾地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藏旅行“高反”怎么破?我高原自驾“扑街”3次后的7条良心建议
想去西藏旅游,怕有高原反应,如何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西藏的高原反应呢?
自驾课堂 | 「青春驾期」就要出发,可万一高反了怎么办?
为什么从高原下来,很多人都生病了?
第一次自驾进藏,为你解答关于车,装备,路线,洗澡,高反等问题
开房车进藏,聊聊高反症状、如何适应高原、制氧机和氧气瓶怎么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