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诊断|王元华:思维和表达的“活”与“法”

思维和表达的“活”与“法”

王元华

【摘   要】基于包括课文在内的具体语境的思维和表达应该充满活力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核心素养,而且要“活”而有“法”,有对错优劣之分,不能为“活”而“活”,“活”而忘“法”。本课例对孔乙己为人的探究应该基于思维和表达之“法”,更深入一点,更完备一点,需要去除简单贴标签的做法;对于“吃茴香豆”细节的分析有点随性了,应该引导到大处、深处。
【关键词】思维核心素养   语文知识   情境
自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思维发展与提升”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核心素养培养引发了中小学语文教学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列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思维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引人注目,已然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确实,思维是智力或智慧的标志。智力或智慧固然需要记忆力和深厚的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关联问题情境内容,通过已知解决未知,尤其是依据某种才识预见当前环境之下潜在的、前瞻的需求、趋势、问题等。在智力或智慧结构中,知识和记忆是基础,但绝不是核心和归宿,只有思维才能深刻关联已有知识及问题情境,缜密分析问题的症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因此,在培养和发展核心素养、通过富有创造力的智力或智慧提升中华民族教育水平和综合国力的21世纪,中小学语文教学怎么强调思维核心素养都不为过。课例《“辩”活课堂,创新思维—— 以孔乙己分茴香豆为例》敏锐地抓住了这种时代发展需求,以及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本质要求,大胆实践,切实创新,确有过人之处。
有意思的是,这个课例也反映了从2001年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以来就一直存在的共性问题,即课堂教学“活”起来之后不受文本语境管辖,师生可以任意发挥,值得警惕。
下面请看课例。
问诊案例
“辩”活课堂,创新思维
——以孔乙己分茴香豆为例
黄建斌
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里有孔乙己分茴香豆给邻居的孩子吃的情节。关于这个情节,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说是体现孔乙己的心地善良而又迂腐可笑、酸气十足,但笔者总觉得这样的分析有点肤浅,没有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于是,笔者在讲这个情节时设计了这样的一组学习任务。
师:孔乙己分茴香豆给邻居的孩子吃,体现了他心地善良。除此之外,你认为还体现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要注意讲清理由。
生:我认为还体现了孔乙己的迂腐可笑。用动作描写——“罩住”“弯腰”“直起身”“看一看”“摇头”;同时也用了语言描写,引用古文里的句子“多乎哉,不多也”,一碟茴香豆就一文钱,分给孩子吃几颗还不值一文钱,就这样戏精般的表演,至于吗?
师:那你能来表演一下吗?
(一位学生读文字,一位同学表演,演了一段双簧,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师:两位同学配合默契,把孔乙己的迂腐可笑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还体现了孔乙己的慷慨。“一人一颗”,见者有份。如果是个小气鬼就不会给孩子分茴香豆吃,更不会人人有份了。
师:有道理。能不能从文中找个字来证明你的观点?
生:“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中的“便”字表明,孩子一来就给他们茴香豆吃,毫不犹豫,并不是孩子向孔乙己要,而是他自愿给的。
师:很好,分析很到位。还有个问题,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吃,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理呢?
生:我认为是炫耀,向短衣帮炫耀自己有钱,能买茴香豆下酒,而短衣帮舍不得花钱买。
生:我认为也是向长衫主顾炫耀,炫耀自己的慷慨。长衫主顾虽然“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但他们从不分茴香豆给孩子吃,从侧面体现了他们的势利、冷酷。
生:除了炫耀,我认为还有希望与孩子交流的心理,因为其他人要么嘲笑,要么不理不睬,孔乙己只能从邻居的孩子那儿找存在感。
生:我认为是一种矛盾心理,因为他穷,口袋里没几个钱,只能买一碟茴香豆,数量有限。分茴香豆给孩子吃,是想笼络感情,便于交流,但“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还想吃,于是孔乙己慌了,再分的话,自己就没有下酒菜了。所以分茴香豆给孩子吃,体现了孔乙己的矛盾心理,既希望与孩子们交流,又怕跟他们交流。
师:同学们的分析很有道理,有炫耀的成分,也有矛盾心理。老师还有个问题,孩子们真的是为了吃茴香豆才围着孔乙己的吗?
生:我认为是这样,因为孩子吃完豆,“眼睛都望着碟子”,显然还想吃,但看到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并说“我已经不多了”,孔乙己显然是不会再给他们茴香豆吃了,“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有豆吃就围着,没豆吃就毅然决然地“走散”了,说明他们围着孔乙己的目的就是想吃茴香豆。
生:我认为是为了看热闹。“听得笑声,也赶热闹”才围着孔乙己,而且只是“有几回”,并不是每次孔乙己到店他们都会来。
生:我也同意是看热闹。因为孔乙己很搞笑,很另类,穿着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穷困潦倒而又自命清高,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只要他一到店,所有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因为他给人们带来了快乐,所以吸引孩子也来赶热闹,开心一刻。
师:两种观点截然相反,但都有道理,看来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我们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思考:不管是单纯的想吃茴香豆,还是单纯的看热闹,在孩子的眼中,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
生:是个穷人,因为有钱人都会“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而站在柜台外面喝酒的都是穷人。
生:是读书人,因为只有读书人才会背很多古文,说话才会“什么'者乎’之类”。
……
(学生七嘴八舌:善良的人,迂腐的人,好吃懒做的人,小偷小摸的人,诚实的人,死爱面子的人……)
师:刚才大家讲的上文都提到过,文章阅读,贵在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尽管大胆猜测,不必小心求证。大家可以先跟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再课堂交流。
(学生自由讨论,课堂交流。)
生:我认为孔乙己是个毫无用处的人。他读过书,但没有进学,连半个秀才都没捞到,说明他读书不行;不会营生,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说明他能力不行;所有人都嘲讽他,都看不起他,说明他社会地位不行。什么都不行,一无是处,所以在社会上,他就是个可有可无的毫无用处的人。
生: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孔乙己能让众人“哄笑起来”,使人快活,让“店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孔乙己就是个开心果,说明他在世界上还是有点用处的,而不是一无是处。
(两位同学针锋相对,各执一词。其他同学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大家快速浏览后面的文字,思考后再发言。
生:我不同意第二位同学的观点。孔乙己表面看来能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平时根本没人提起、没人关注孔乙己的死活,掌柜只是在结账时才想起孔乙己,因为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他不是关心孔乙己,而是关心他的钱,从“忽然”一词也可以看出,掌柜平时从没想起过孔乙己,所以孔乙己完全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毫无用处的人。
生:我补充一点,平时“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的小伙计,也从没想起过孔乙己。“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句中的“才”是“方才”的意思,表明是受到了掌柜的提示方才想起孔乙己的;“觉得”是一种感觉,不肯定,表示孔乙己近期有没有来过店里并不确定。
生:我也补充一点。孔乙己掌握的知识也毫无用处,“茴”字写法,对小伙计来说,最多就是记账用,又不是专门研究文字,所以掌握最常用的一种就可以了,其他三种毫无现实意义。而且掌柜“从不将茴香豆上账”,由此看来,这个“茴”字会不会写无所谓。
生:我也要补充一点,汉字博大精深,许多字都有多种写法,有异体字,“茴”只有“茴香豆”一个组词,属于不常用字,孔乙己研究“茴”的四种写法,那么其他常用字的不同写法肯定研究得更多,而这些字的不同写法其实是毫无用处的。孔乙己把那些毫无用处的东西当作自己的学问,当然是毫无用处,难怪他不会营生,这就注定了他的悲惨命运。
师:很好,刚才大家的分析有理有据,有独到的见解,很精彩。还有没有新的观点?
生:我认为在孩子眼中孔乙己是个孤独的人。因为孔乙己貌似使人快活,但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平时没人把孔乙己当作一回事。
师:说孔乙己是个孤独的人,这倒是个独得之见,但须言之有据。
(学生沉默)
师:这个问题难度有点大,不容易把握,暂且放一放,我们先来理一理孔乙己的人际关系。
生:掌柜和所有喝酒的人,他们总是用“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又偷东西了”“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等来嘲笑、挖苦孔乙己,用他的伤痛来取乐,他们对待孔乙己是如此的冷酷无情,所以他们不是一个频道的人。
生:孔乙己自己也清楚“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从“便只好”可以看出,孔乙己被人们排除在外,不可能走进他们的世界,要想与人交流,唯一的选择就是孩子。
生:丁举人,沿着科举制度的阶梯爬上去了,有权有势,同是读书人,对生活穷困的孔乙己非但没有同情、怜悯,反而是肆无忌惮地毒打、摧残,甚至打折了孔乙己的腿,所以他们也不是一个圈子的人。
……
师:刚才同学们讲到的这些人,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丁举人、掌柜和所有喝酒的人,包括长衫主顾和短衣帮,我们称之为成年人;二是小伙计,十二三岁,应该属于青少年;三是邻居的孩子,是儿童。他们生活在孔乙己的周围,是孔乙己的社交世界,但他们跟孔乙己都不在同一个频道。或者说,在这个世界上,孔乙己就是个孤家寡人,这样看来,孔乙己的确是个孤独的人。他在这个社会是唯一的存在,这个社会容不下他,那他只有死路一条。他又是个毫无用处的人,读过书却没进学,又不会营生,迂腐可笑,好吃懒做,自命清高,穷困潦倒,成了讨饭一样的人,在人们眼里一文不值,没有经济基础,没有生活来源,也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吃,寥寥一百多字,却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同时也告诉我们,在科举社会里,孔乙己以及像他一样的人,只有死路一条,这就揭示了科举制度的残酷和对社会的毒害之深。
(江苏省宜兴市行知实验学校   214262) 
诊断意见
这个课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该课标题所说的“辩'活’课堂,创新思维”,即通过创新思维激活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给人最大的冲击是学生充满活力的发言。整堂课大多是学生的发言,教师只是在抛砖引玉、穿针引线和提炼总结。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相互碰撞,有分析,有表演,有赞同,有补充,有否定,很像一场“头脑风暴会”,又像一场即兴辩论会。
课堂教学“话兴”飞扬的根源在于教师大胆提倡创新思维,公开宣扬“文章阅读,贵在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尽管大胆猜测,不必小心求证”,学生的思维像脱缰的野马,奋蹄奔腾,左冲右突,纵横驰骋。
关于“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吃”,学生得出了三种心理:炫耀,希望与孩子交流,矛盾。
关于“孩子们真的是为了吃茴香豆才围着孔乙己的吗”,学生摆出两种相互对立的见解:一是还想吃,一是看热闹。各自举出课文细节予以佐证,互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
关于“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学生想到了无数观点:穷人,读书人,善良的人,迂腐的人,好吃懒做的人,小偷小摸的人,诚实的人,死爱面子的人,毫无用处的人,有用的人,孤独的人……并且就“无用”和“有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展开激烈争论。
关于“孔乙己的人际关系”,学生理出两种很有现实情味的关系:掌柜、所有喝酒的人、小伙计、邻居的孩子和孔乙己不是一个频道的人,而丁举人和孔乙己不是一个圈子的人。
同样精彩的还有学生的即兴表达,既口语化,又不乏书面语的光亮,还有知性的光辉。“有用”“无用”的争论率真直接,充分展示了孩子般的识见,而“一个频道的人”“一个圈子的人”则有着俗文化的智慧了,“异体字”和“常用字”的关系处理明显带有专家眼光。
然而,世上难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而且“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一个事物的优点往往也是该事物的缺点。本课例亦是如此,而且因为它的优点把缺点衬托得更加明显,即“活”则“活”也,然而太“活”了,“活”得有点出格。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令人惋惜。
在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思维和表达要追求“活”,但更要强调“法”。
一是要“活”得有“法”,依“法”“活”泛,依“法”创新。尤其在强调“思维核心素养”的今天,我们应该看到正因为“思维核心素养”的培养没有受到重视,没有走上正轨,没有形成语文教学效力,“思维核心素养”的培养才格外引起重视,本课例的执教者才放手一搏,以至于“尽管大胆猜测,不必小心求证”,也正因为此,依“法”培养“思维核心素养”才格外重要。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其基础,然而“语言建构与运用”无法离开“思维”而运作,实际上是和“思维发展与提升”一体化的,因为我们说任何一句话,话里都包含着思维,而且思维居于话语之前,又融于话语之中,怎么想就怎么说。比如学生认为孔乙己“无用”或“有用”,所以就说了关于“无用”“有用”的众多话语。进而,怎么想,怎么说,受制于具体的说话语境,因为有前言才有后语,围绕课文内容展开的教学对话,必然受到课文具体语境的制约,不能不受课文明摆着的语言文字及其内蕴的制约而任意发挥。比如本课例中关于“孔乙己”的诸多话题来自课文《孔乙己》,如果不受课文《孔乙己》的语言文字及其内蕴控制,说“孔乙己是个吃喝嫖赌的人”“孔乙己是个美食家”“孔乙己是个书法家”,就不是谈论“孔乙己”,严重时课堂对话变成“满嘴跑火车”了。
基于包括课文在内的具体语境的思维和表达有对错优劣之分。对错是正确和错误范畴,如果思维和表达与课文等具体语境没有关系,那就不是基于课文等具体语境的思维和表达,从基于课文等具体语境思考和表达的角度来判断,这样的思维和表达是错误的;如果思维和表达与课文等具体语境内容完全矛盾,这样的思维和表达也是错误的;如果思维和表达于课文等具体语境有部分矛盾,这样的思维和表达至少矛盾部分是错误的。优劣是不太好和更好的范畴,二者都是正确的,但正确之上有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思维要求有更明确、更简洁、更严密、更新异等优劣差异,更高的表达同样有更明确、更简洁、更系统、更精彩等优劣差别。“综合表达和思维,语文'标准答案’就有了一个下有底线、上有空间的'答案标准’,即思维、表达出现错误,答案就有错误,即使思维、表达没有错误,还有一个思维更便捷、更完整、分类更合理以及表达更精彩的高标准。”[1]这是语文教学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基本保障,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是最根本的“法”。本课例的执教者太想引导学生“大胆猜测”了,没有冷静思考这样的“大胆猜测”是否对是否错,是否优是否劣。比如“孔乙己就是个开心果”这样的说法对不对,好不好?
二是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于一个“活”字,不能为“活”而“活”,必须“活”而有“法”,也必须要明确为什么而“活”,即“活”必须由一个内在的灵魂统率。细思量,本课例为什么要“活”辩孔乙己给孩子们吃茴香豆和孩子们吃茴香豆的动机、孔乙己的为人和人际关系呢?本课例总起来要解决什么问题呢?难道仅仅是让学生毫无顾虑地想和说?那又何必找《孔乙己》?找一个学生日常生活中很感兴趣的话题不更简单有效吗?
不受思维和表达之“法”制约的“活”跃对话长期实施,那是要出大问题的。最直接、最伤人的结果就是:考试时学生兴高采烈、洋洋洒洒地作答,满以为满分、高分在握,成绩出来了,却是低分甚至零分。
当然,话说回来,无所顾忌的“头脑风暴式”的教学对话偶尔为之,无伤大雅,尤其在学生不肯开口说话的时候还必须撤除各种妨碍说话的禁制,引导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是学生一旦敢于开口说话与对话,教师就要引导他们走上正轨。
类似的课例一直存在,一个很有争议、影响很广的典型课例是郭初阳的《愚公移山》。该课例花小部分时间和精力梳理原文,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讨论“愚公到底愚不愚”,并脱离课文《愚公移山》神话故事题材和故事前后语境制约,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基于现代社会语境批评“愚公移山很愚蠢”。这个课例出来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响巨大,反对者众多,支持者也不少,而且都走极端,反对者认为极坏,支持者认为极好。鉴于强大的舆论影响,当时谁也不愿或不敢给出一个基于语文学科专业理论的基本结论。现在回过头看,个中是非曲直是很清楚的。我们借黄健斌老师的这个课例做出一个纲要性评价,并希望广大语文教师对此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原理性认知,在课堂教学中依“法”而活。
专家处方
从大处看,本课例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执教者自己有明确的主旨:“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里有孔乙己分茴香豆给邻居的孩子吃的情节。关于这个情节,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说是体现孔乙己的心地善良而又迂腐可笑、酸气十足,但笔者总觉得这样的分析有点肤浅,没有真正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那就是想深入探究有关细节,真正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
本课例细致探究了四个细节,即“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吃”“孩子们真的是为了吃茴香豆才围着孔乙己的吗”“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孔乙己的人际关系”,四个细节整合起来想真正理解作者的什么真实意图呢?
四个细节都围绕孔乙己展开,再细分一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孔乙己的为人,一是孔乙己周围的人的为人和对孔乙己的影响。整合起来,是想从孔乙己的为人和周围人际交往来看孔乙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乙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首先是个没有考取功名但仍想考功名的落魄读书人。他满口“之乎者也”,自然是读了几本文言典籍;他写得一手好字,自然长时间用毛笔写字,有一个书写的好功底。因为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一旦脱籍成为秀才就能不纳粮、不服役、见官不下跪,地位比黎民百姓高多了。孔乙己长时间的读书考功名,没有培养出孔乙己超群的理解经典、审察时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也没能让他考取秀才,但培养了他自视高人一等的读书人的心气与人设,总是穿长衫,总是“之乎者也”,连“茴”的写法也不惜卖弄学问,还不愿自食其力,踏实谋生。然而,他出身不好,家境贫困,没有余钱喝酒,没有渠道和财力获得考取功名所需的众多书籍。如此,人生的结局必然好不了:总是考总是考不上功名,没有维持生活的固定而持久的经济来源,实在维持不了生活时只好偷窃,既不像短衣帮也不是长衫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引得众人嘲弄。这是对于孔乙己形象的主要认知。但还不够,细细推究起来,还有更细致、更深刻的刻画。其次是不管怎么落魄,他还是维持着一个读书人的斯文形象。他不耍无赖,很少拖欠酒钱,赊账能够在一个月内清账;他温和善良甚至懦弱,自己掏钱买的本就不多的茴香豆总能分给孩子吃几颗,短衣帮们嘲弄他时,他也不急赤白脸,不回怼,更不会恼羞成怒动手伤人,甚而至于偷东西跑不快被丁举人抓获打断了腿;他顽强地生存着,没有书读只好窃书,腿断了用双手走路。这是一个弱者形象,孱弱得让人心痛与怜惜。
至此,对孔乙己的形象有一个整体而较为深入的把握,但还不够。
《孔乙己》是鲁迅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是其精华之一。要想深入理解孔乙己的形象,不能不看《〈呐喊〉自序》。鲁迅在自序中明确指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他想通过小说改变国民的愚弱。即使碰到的是万难破毁的铁屋子,也要呐喊几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点燃那破毁铁屋子的微弱希望。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孔乙己》的写作用意。孔乙己固然可悲,但那围绕在他周围的短衣帮、长衣帮们不可悲吗?他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他的形象附丽着社会的阴影。正是那帮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看客们将孔乙己作为读书人仅剩的那点斯文撕扯得鲜血淋漓、一地鸡毛,以至于他越来越丧失尊严和心气而卑微地活着,最后竟至于被人打断腿、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泯灭于人间。孔乙己的形象不仅有读书至上的功名思想的流毒,而且有被看客们有意无意伤害的烙印,是一个被社会毒害和伤害的弱者形象。这样,我们才算是对孔乙己形象的深层把握。
如此,又引出了对看客们的针砭。基于对“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孔乙己》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看客们的嘴脸进行沉痛地揭露,“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细腻的记叙和描绘中寄寓了鲁迅沉重而深邃的悲哀。
以上是对于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学习《孔乙己》,分析人物形象,应该深入到这个层次。理解到这个层次,本课例所列的四个细节就比较好把握了。
孔乙己给孩子们吃茴香豆,固然有读书人善良、迂腐的一面,也有自尊心受损、转移短衣帮的注意力、转向孩子修复面子的一面;孩子们要茴香豆吃,固然有馋嘴的天性,更与看客们的嘲弄形成强烈对比,同时也突显了孔乙己的窘迫。本课例的相关分析有点随兴了,应该引导到大处、深处。
本课例对孔乙己为人的探究应该更深入一点,更完备一点,需要去除简单贴标签的做法。孔乙己的为人很复杂,不是“有用”“无用”能够说得清的。对看客们的分析,也不能停留于分为两类人,要与孔乙己形象的分析和小说主题的深刻揭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王元华.科学坚持语文答案的正确性是最基础的语文课程思政[J].语文建设(上半月),2022(1).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研究中心   710062)
[《中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6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语设计与导入艺术
语文教学结课艺术例谈(上)
以《孔乙己》为例浅探李镇西课堂模式之实施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微课”的作用
2022年第133篇:读文有思∣例举大单元教学的课型
2016教师资格证笔试初中语文学科试卷答案-乐题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