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走路腿就疼,血管问题
    一走路腿就疼,血管问题(康复课堂)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   王焱
   
  “走一会儿路小腿就疼,只好停下来。”这种现象在上了年纪的人中很常见,但知道这是一种病,并且为此去就医的人并不在多数。事实上,这就是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是由于下肢血管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闭塞,在运动时肌肉会收缩,狭窄的血管腔不能供应足够的血液,使得缺血的症状加重,表现为“腿疼、走路瘸”的症状。如果休息一会,肌肉放松、血运好转了,疼痛就会减轻或消失。如此反复,医学界管这种现象叫做“间歇性跛行”,是外周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典型表现。
  近年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治疗比较困难。尤其对于弥漫多处病变以及广泛的小血管闭塞者,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显得相当棘手。很多研究表明,运动疗法可以诱发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血管内膜、增加血流量,使间歇性跛行的症状明显改善。
  运动疗法具体如下:一般在类似于跑步机的机器上进行,先调出合适的坡度和速度,要保证在这样的强度下,运动3—5分钟就会出现小腿酸胀的感觉。如果没有出现,说明运动强度不够,还需要再加大运动量。在出现上述的不适感觉后休息5分钟,待其消失后再次重复上述运动,出现不适后再休息,如此循环。刚开始训练时,每次进行半小时,1—2个月后可延长至50分钟。
  很多研究表明,如果每周能坚持上述运动在3次以上、每次超过30分钟,初始训练4周后,疗效就能显现出来,训练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如果持续6个月或以上,患者的无痛行走距离可以增加180%,最长行走距离增加120%,最大行走时间延长150%。
  应该说,不管接受手术治疗与否,所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都应坚持运动训练。尤其是血管病变弥漫,无法手术者,更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坚持运动疗法。如能在专科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效果会更好,一是可以准确调整运动强度;二来可以监护心电、血压,以免运动中发生意外。
  间歇性跛行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死亡率密切相关,因为他们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运动疗法不仅可以改善间歇性跛行,还能控制血压、改善血脂、减轻体重等,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间歇性跛行的“克星”-运动
小腿酸疼 谨防血管闭塞
血管堵塞信号:你走路是这个样子么?如果是,小心动脉已堵死
下肢动脉闭塞的早期信号:间歇性跛行
【动脉硬化】血管健康看脚跟
间歇性跛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