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读《走进钱学森》

最近读《走近钱学森》,结合最近中国航天的一些新闻,摘录书中的一些历史故事,聊聊我的一些感想。

如果你关注到中国载人航天最近的一些技术突破,就会发现中国载人航天技术领域,很多负责人都只有30岁左右。

而根据更多的数据,中国航空航天目前主要技术人员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

这说明中国在这种高科技领域的人才梯队已经接上了,未来的几十年进一步突破一点都不奇怪。

而上个世纪载人航天技术非常发达的前苏联和美国,这些年在这些方面似乎看不到特别明显的技术发展。

以前我总认为,这可能跟我们只看到有限的信息有关。

但我读了《走近钱学森》一书后发现,真实的情况可能是下面这样的。

美国苏联战后抢德国专家

根据书中记录的一些史实,美国和苏联航空航天技术过去这些年发展迅猛,当然跟他们自身的科研能力有关。

但跟二战后从德国掳走的一流的航空航天火箭专家分不开。

二战期间,德国是最先使用导弹的。希特勒当时使用制导还不太准的导弹,攻击伦敦,引起伦敦的恐慌,导弹是那个生活绝对尖端的远程杀伤武器。

当年德国最牛的研究火箭的专家叫冯·布劳恩,二战结束后被美国掳走了,带回了美国。后来“阿波罗”载人登月能上天,冯·布劳恩的贡献巨大。

冯·布劳恩是德国当时最优秀的火箭精英,德国人在伦敦第一次使用火箭时,布劳恩才32岁。

临近二战结束时,有个行动叫“回形针行动”,说的就是美国人把布劳恩当做回形针,搞定他,可以带走一波火箭精英。

后来美国差不多从德国弄走了90%的火箭专家去美国,有1000多人。

苏联和美国抢火箭专家的时候,慢了一拍,捞到了10%左右的专家和一堆搬不走的造火箭的设备。

事实上,后来在苏联的德国专家赫尔穆特·格罗特鲁普和在美国的冯·布劳恩,都为两个国家做了很大贡献。

所以,不难想象,苏联和美国在上个世纪航空航天发展这么迅猛,跟战后他们搜罗的德国专家有关。

钱学森对中国的意义

钱学森的导师叫冯·卡门,钱学森是卡门的得意学生。他们俩一起做科研的时候,提出过一个叫“卡门——钱学森“公式,后来这个公式被广泛用于超声速飞机设计和制造。

冯·卡门是美国的工程力学大师,是航天技术理论的开拓者。

在卡门的带领下,美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冯·卡门的导师叫路德维格·普朗特,普朗特是世界公认的近代流体力学奠基人,“空气动力学之父”。德国的第一个风洞,就是他设计的。

普朗特那个时候,被纳粹德国逼迫参与超音速飞机的研究。

加上开头讲到的德国的精英,以及普朗特。可见那个时候,德国的航空技术有多先进。

1945年,二战接近尾声,钱学森导师卡门带着钱学森,去德国考察火箭技术和研发。

1945年五角大楼派了36人组成顾问团,去德国进行考察。卡门带的人群中也包括钱学森,他俩一起提审了德国的专家普朗特和布劳恩。

得知德国人在那个年代已经在研发射程3000公里,可以攻击纽约的导弹,吓了一跳。

回到美国冯·卡门一行提交给美国国防部的报告共有九章,其中钱学森写了五章。足见钱学森当年的地位。

事实上钱学森当年在美国,经他导师推荐进入到五角大楼工作了很久。在美国除了他导师,能力最强的一个技术人员。

1949年解放后,钱学森执意回国为国家建设出力。经过一番周折1955年钱学森才回到中国。

钱学森回到中国不到一年,中国就有了自己的导弹研究机构。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两弹一星,其中的两弹其实是指原子弹(含氢弹)+导弹。

这些今天看来是故事的历史,背后反映了知识的力量。

回到本文的开头,我们再思考一下中国、苏联和美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也许前苏联和美国这些领域过去的发展这么好,跟那一代德国人的加盟不无关系。

现在苏联没落了,美国人后继无人。也许都是因为,那帮专家老了,或者不在了。

而中国人搞科技人员的梯队建设显然是已经完成了。不然不会出现这么多这么年轻的负责人。

而中国的人才梯队越来越年轻。中国航空航天领域未来真心可期。

你可能会说读这样的历史,跟我们现在有什么关系?

我想说看起来好像关系不大,但其实关系可能很大。

从大的方面来说,国家这些技术的稳定发展可以支撑国防,可以让我们国家更加的安全。

另外,据说美国当年发展航天技术花了很多钱,但后来这些行业带动了整个社会六倍以上的经济发展。那中国发展这些科技自然也会触及到我们普通人。

再有,读这一本钱学森的传记,我同样看到了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价值连城。

德国的那些科学家,作为战败国,他们不但没有成为阶下囚,换了一个国家,他们最后成了发展航空航天科技的功臣。就是因为他们懂科学,脑袋里有知识。

钱学森的价值更是如此,美国海军的副部长丹尼尔·金贝尔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

读书,越到后期,能量越大,是真的。

(未完,待续)

说明:

本文内容参考了《走进钱学森》

参考文章: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上一篇文章:

价值创造与价值传递

爱积累的磊

早晚积累

每天变好一点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火箭宗师都是谁?
一群“疯子”缔造传奇实验室
SpaceX致敬一位吊炸天的中国科学家丨36岁成加州理工终身教授,以上校身份自由出入五角大楼
回形针行动:美国从德国抢走1600名顶尖科学家
钱学森在美国的待遇有多高?拥有最高级通行证,随意出入五角大楼
钱学森与布劳恩,携手改变人类命运的火箭之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