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加强中药药性理论的整理和教育

加强中药药性理论的整理和教育

湖南中医药大学    李钟文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部分,更是指导中药临床运用的主要依据。自《神农本草经》初步形成体系以来,历代医家都很重视药性理论的总结和整理,至上世纪创办中医高等教育以后,在历次修订《中药学》的总编中,中药的药性理论得到了不断总结和完善。在中药的性能一章,除了《本经》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外,又增加了升降浮沉和归经,基本上形成了中药药性的理论体系。但无论从整理古代文献,或从现代研究的成就来看,都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现在已经改称《临床中药学》了,中药药性理论成了中医临床用药的指导理论,更应该加以充实和完善,以增强《临床中药学》的实用性。

一、古代医家对药性理论总结概述

众多的中药或植物、或动物、或矿物,其之所以能称之药物,在于它具有药性,它能治病。而药性的认识又是药物通过长期的临床运用,在反复实践中认识总结而形成的。探讨药性的源头,不能不提到《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之所以能称之为本草学之经典,不在于它是现存最早的本草著作,而在于它有比较系统的基本理论,而药性理论又是其核心理论。它所记述的药物已有三分之一已被淡出江湖,而至今还沿用的,其功效应用也已有了很大的改观,有的甚至已面目全非了,但它所总结的药性理论,如四气、五味、阴阳、有毒无毒,则仍为临床运用所遵从,而且得到后世医家的发展。其中四气、五味理论仍为药性理论的核心。陶氏《本草经集注》苏氏《新修本草》,只对《本经》药性作了一些阐述,未有新增内容。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按药性分成十类,谓“诸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此十种者,是药之大体”,谓之十剂。陈氏虽然称之为“十剂”,又谓是“药之大体”,其实是药性的概括。如宋代寇宗奭在此基础上加上四性中的“寒、热”二剂,谓之十二剂,后世更有续增者。十剂中的补泻、轻重、燥湿,尤为明清医家重视,推动了药性理论的探讨。金元医家如张元素、刘完素、李东垣等,深入探索《内经》奥旨,密切结合临床实践,总结了用药法象、升降浮沉和归经理论等,进一步发展了药性理论。(有关升降浮沉药性和归经理论,本人在《中药药性论》书中有全面总结,本文就不再赘述。)对药性理论整理最全面的,首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洋洋两大卷,集历代医家论述之大成,而且对许多药性皆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其后的明清医家,虽也有一些论述,但无以出其右者。

有一点应该补充说明的是,以上提到的这些药性,都可在《内经》找到他们的基因。因此我们在讨论中药药性的时候,不能忘记从《内经》寻找根源,所以《内经》不愧为中医群经之首。

二、近代学者对药性理论的探讨

古代不少医家对药性理论作了不断地探讨和总结,但大多分散在本草书中,从《本经》的十三条,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洋洋两大卷的序例,重要内容为药性论述,其内容不可谓不丰富,但这些纷繁的论述,对于初学者来说,渺无头绪,不知从何着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各地开始兴办中医教育,中药课程大都称之为本草,不少选用《神农本草经》为教材,建国后举办的中医进修班,也多以它作教材的,后来有用南京中医学院编的《中药学概要》的。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中医高等教育的开设,中药学是其主干课程,开始编写了《中药学》教材,在其上编·总论中,编有“药物的性能”一章,简要地总结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内容,基本形成了理论体系。以后各版教材内容略有增减,但基本范畴没有多大变化。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始,一些学者对中药理论进行了探讨,在一些学术期刊上可见到零星报导。多数为文献的探索,但也有一些实验的报导。七、八十年代以来,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逐渐增加,尤其对归经理论的研究比较重视,不仅有文献的研究,而且实验研究也多起来了,从临床到药理、化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19845月,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归经理论1984年学术研讨会”,到会代表40余人,收到论文30余篇,大大地推动了中药理论的研究。后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高晓山教授发起并联合全国其他六个单位共同组织,于19868月在青海西宁召开了“中药理论1986年全国学术会议”,大会收到论文440余篇,内容涉及中药理论的各个方面。促进了对中药理论的进一步纵深研究。会后又由高晓山教授组织几个院校的老师编写了《中药药性论》一书,它对古代本草文献和当代学者有关中药基础理论的研究,作了系统、全面的整理和总结,反映了当时中药理论研究的全貌。特别是对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对药性理论研究的新进展的总结,并提出了今后中药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到目前为止,还是研究中药基础理论的一部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本世纪以来,中药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管理局的高度重视,把中药药性理论列为973重大课题,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如四气、五味、归经、毒性等的研究。几年来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些新成果、新进展都应加以总结,反应到我们的教材中来。

三、如何总结和完善中药药性理论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回顾,可见现在的《临床中药学》中,药性理论部分还是比较薄弱,有待整理加强,增加新的内容。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写过一篇“中药药性理论概述的小文,简要地论述了药性的十个方面,其中有五个方面已在现有教材之中,但还有五个方面有侍整理充实纳入本章。

1、偏胜之性。药物具有偏胜之性,是药物赖以治病的根本特性。故张仲景说:“人体平和,惟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仲景所说的“药势偏有所助”,就是指药物的偏胜之性。王冰也说:“无毒之药,性虽平和,久而多之,则气有所偏胜。”这里的“气有偏胜”的“气”,实际也是指药性而言。朱丹溪亦说:“药则气之偏,可用之暂,而不可用之久。”丹溪所指的“气之偏”也是指药物的偏胜之性。明清以来,论述更多。如缪仲淳说:“药石禀天地偏至之气者也,……然所禀既偏,所至必独。”更说明了药物偏胜之性的来由。张景岳论之更详,他谓:“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进而说到“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欲救其偏,惟气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及也。”这里他既说明了“谷食”与“药饵”的根本区别,同时也指出了“以偏救偏”是药物赖以治病的根本所在。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药物的偏胜之性,既是各种药物的一种基本特性,同时也是其他各种药性的基本特性。而且还指出了在应用偏性之时,只可用之暂而不可用之久。以上内容只要稍加整理,就可成为药性的一节。

2、阴阳药性:药物有偏胜之性,主要反应为阴阳之性,总体来说就是偏阴偏阳。药物具有阴阳的特性,有广义与狭义的不同。广义的阴阳,各种药性都有阴阳属性;狭义的阴阳,即指药物的气味而言。阴阳药性,早在《内经》已有较多的论述。如在《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阳为气,阴为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等论述。这里对阴阳药性的依据与功能等内容,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它充分地运用了阴阳理论来概括药物的这一基本特性,既把气味作为阴阳药性的总纲,又在气与味中进一步分阴阳。如以味为例,不但有“味为阴,薄为阴之阳”之说,而且还有“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之分。后世在气味阴阳药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又总结出“升降浮沉”的药性理论。此外,四气、五味、归经、润燥刚柔等药性理论,都有其阴阳之属性,这就是广义的阴阳药性。阴阳药性的应用,在《内经》中也有所论述。如谓“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文中虽然讲的是气味,但联系其全文来看,实际是讲阴阳药性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以上偏性和阴阳两节的内容,是药性的总纲,故现有教材把它放在概述中讲,但这是药性的纲领,应该分列。既可以单独分节论述,也可以合成一节讲授。

3、补泻药性:药物具有补泻的药性,亦在《内经》已有论述,对补泻药性论述比较系统的,要称《脏气法时论》,篇中以五脏苦欲的方法来论述药性的补泻,即以五味性能对五脏生理功能的顺逆,并用五行生克关系来概括药物对各脏腑的补泻之法。不同的味对不同的脏腑皆有补泻之性,而不单言某药为补,某药主泻。后世讨论补泻药性,多宗《本经·序例》精神。即以药物扶正与祛邪等主要作用来概括补泻药性。在陈藏器创立的“十剂”中,首列了补泻二剂。后世逐渐扩充,成为了药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种药物的补泻性能,往往具有双向性;而且随着不同的炮制、配伍也可以发生变化。这又增加了补泻药性在药性理论中的灵活性。这种补泻药性,比起《内经》中以五脏苦欲来论补泻,自然便于准确理解和掌握,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也更大。历代医家对于补泻药性的理解和应用,往往带有一定成见,有的重视补益之品,忽视祛邪性能的药物;有的则只重祛邪之品而忽视扶正药性的应用。这些倾向都有它的片面性,扶正与祛邪是对立的统一,补与泻的药性也是相对而言的,故应用中又有以补为泻和以泻为补之说,这又与苦欲补泻之法有其内在联系。我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自编教材时就把它单独成节列于药性之中。其他教材也有列入的。临床上辨证用药,强调寒热虚实之别。寒热之证有四气可调,虚实之候有赖于补泻药性以治。因此补泻药性一节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补上一节。

4、润燥(刚柔)药性:药物的润燥,就其形体而言,多指药物的质地而言;但本文则是作为药物的药性而论的。药物的刚柔,则主要是药物作用性质的概括,但也与药物的质地有密切联系。由于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际大多谈刚柔者多以润燥为其主要内容,故合而论之。润燥药性,《内经》中已有“辛润”“苦燥”之说,但只作为五味理论的一部分,陈藏器所论述的“十剂”中亦概括了“燥”“湿”二剂,后世发展成为治疗“燥”“湿”二证的主要药性,所谓“燥可去湿”“湿可去燥”则是燥湿药性的具体应用。后世言药性的燥湿,不单是辛润、苦燥,五味之中皆有润燥的药物。刚柔之说,本源于《易经》,《内经》有“石药之气悍,芳草之性美。”虽然说的是气、性,但实指药性刚柔而言。后世进而把药性的动静、燥湿、缓急等效用都归纳于刚柔之下,但主要偏重于动静与润燥。凡具有益气、升阳、轻宣、燥湿、浮动、强壮等药性的药物,都属于刚性药物;而具滋阴、养血、沉降、润燥、缓和等药性的药物,都属于柔性药物。润燥刚柔药性,也是临床辩证用药的一个侧面,尤其对于风燥与水湿,阳亢与阴凝等病证的治疗更为重要。外感之证,虽有风寒暑湿燥火之谓,但总以寒热风湿为主。寒热之症,有四气药性可据;燥湿之证,则有赖于润燥药性为治。明清以来,许多医家对燥湿药性都有所论述,内容甚为丰富,只要稍事整理,即可成论。

5、轻重缓急药性:轻重者,本为辨药之体也。然在药性之中,亦有轻重之性。十剂中有轻重二剂之名,还有通宣之剂,亦多属轻剂,而滑泻之剂,则多兼重降之义。药物之轻重,审其形则言其体,辨其用则言其性。然其体之与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体轻之品,多属轻剂,如发表、升阳之品多体质轻浮;体重之药,多属重剂,如矿石、鳞介之类,多属重镇之品。但体轻之品,并非都是轻剂,体重之药,亦非均属重剂。如番泻叶体轻而泻下,石膏体重而解肌,则不能以其体之轻重而审其性用。故药性之轻重,仍以临床疗效为其认定的标准。至于缓急之性,主要言其药效之速度。药性之缓急,与药物气味的厚薄,偏性的强弱,毒性的大小,以及各类药效的性质都有一定的联系。如巢元方曾说:“药性,草木则速发而易竭;土石则迟发而难竭。”临床上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说,这里的缓急虽然是就病证而言,但实际上治疗标证急证,往往以刚急气悍之品为主;治疗缓证固本,则往往用柔和性缓之品。故缓急药性也是辨证用药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把轻重缓急药性加以整理成论,列为一节,亦不失为药性多元化的一个侧面。

  除上所述,尚有药性专长论、草石异性论、药品生熟论、根稍异性论等理论,对于药性的认识以及药物的临床应用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这些理论大多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只作为认识部分药物的说理方法,因此,这里就不作赘述了。但把这些内容作为其他药性加以总结,集成一节介绍,也有一定意义。

再者,中药药性理论,大多教材都把它称为“中药的性能”,说是性质与功能,这种解释不太确切,概念比较模糊。只有上一版教材把它称为“药性理论”,我觉得这样称呼比较准确。还有一点就是毒性一节,我强烈建议把它从本章移出,另列一章比较合理。有关理由我在“关于中药毒性的几点讨论”中有详说,这里就不再赘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四性
中药药性理论溯源 确定中药理论未来发展方向
中药生熟异用源流探析
中药药象
【中药知识】中药的“四性五味”和中药的“性味归经”
中药基本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