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雁门太守行》今韵


一君木子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

雁门太守行(xíng):古乐府曲调名。

  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概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黑云:此形容战争尘火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气氛紧张。

甲光:,指铠甲,战衣。甲光指铠甲在阳光下的闪光。

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鳞光。是说在敌军兵临城下时的阵前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向日:迎着太阳。向:向着,对着。

    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指古代军中的号角。

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结成块。

  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易水:河名,大清河上的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故称易水。

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声重。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

意:信任,重用。

玉龙:一种宝剑的名子。

韵译

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铠甲金鳞闪光而开。

号角声声响彻天空在这秋色里,

夜色中塞上泥土犹如紫胭脂凝。

风卷红旗兵马悄然临近寒易水,

严霜湿鼓皮鼓声低沉声扬不起。

为报答国君赐爱宣誓在黄金台,

手操玉龙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作者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时期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於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此诗系年,有一种说法,此诗创作于公元814年(唐宪宗元和九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著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奇诡而又妥帖——李贺《雁门太守行》赏析
唐诗经典之《李贺·雁门太守行》赏析
李贺27岁的短暂一生,掩盖不住的惊天“鬼才”|跟着诗词去旅行NO.155 《雁门太守行 》
雁门太守行
李贺最经典的一首诗《雁门太守行》,开篇便是千古妙语,却被王安石批评不合理
李贺 《雁门太守行》 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