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带你私奔,去做最幸福的人

A MI ZHEN GUAI


1


二十几年前,从我所在的广东出发,过腹地中原,过京津冀,过山海关,北上,再一路向北,向东,才能抵达科尔沁草原。

后来坐飞机,飞长春或沈阳。

长春再往西,沈阳再往西北。

各自都是约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停车,推门落地,就是那个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


那时,也就二十来岁的年纪。

正是青春凶猛,桀骜张狂的时候。

(书读得不多,但自以为是得很)

假如当时有人跟我聊世界旷远,聊这国的前世今生,聊活着的意义,聊人性三观…

一定是聊不下去的。

因为不懂,也从不思考这些问题。

2


少年离乡,衣食难继,只信弱肉强食。

只信大佬说的:“做人要狠。”

“社会你不狠,会被啃得渣渣都不剩。”

只记得老爹说的:“要做过江龙。”

“一人得道,鸡犬沾光。”

在没什么特殊经历的情况下,那个年代的绝大多数父母都是这么教导子女的。

所以那时,我们这些底层年轻人的人生字典都很单薄很贫瘠,翻来覆去就几个词:

“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出人头地……”

如果没啥意外,这将是我们一生的状态:

为一个所谓的铁饭碗,腰膝酸软。

为做个所谓的人上人,忍辱偷生。

3


直到某一天,突然行至一个语言不通全然陌生却又辽阔无涯的地方,才惊觉:

这片土地上居然有跟我们不一样的人。

他们自由自在游牧于天地间,饿了,吃炒米吃牛肉干和手把肉;渴了,有牛羊奶有酒有河流;累了,拉马头琴跳安代舞…

他们自足自给,与草原同生共存。

他们狂野又安静,有自己的幸福准则。

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足以表达爱。


而在此之前,我只见过太多太多如草籽一般的人,随风翻卷一生,半点不由人。

落到肥处,日子就好过些。

落到瘦处,日子就苦痛难捱。

他们终年劳顿,并将一切归咎于“命”。


4


至此,父母的教诲、我们行走的社会,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人人深陷其中。

就像草籽被牛羊吃,牛羊被狼吃。

二十啷当岁,我还以为自己是狼。

(其实是牛羊,是这个闭环中的一环)


至此,也才开始真正思考人生:

既然生我为人,又为何牛羊一般?

为父母的期许而活,为吃苦中苦、做人上人而活,为他人的丈量与尺度而活……

不管长成瘦骨伶仃还是脑满肠肥:

都不曾是为自己活过,哪怕一天。

这就是科左后旗带给我的思考和成长。

5


一直念念不忘那个叫曹贵英的女人。

她在甘肃种麦子,我在科尔沁种稻子。


麦子和稻子本无太大区别。

一个结局是馍,一个结局是饭。

馍和饭,皆供人饱暖。

它们亦可酿酒,不醉不醒曰“酣”…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和她没有区别。


只是,我不尿炕,她会。

我走路麻溜,她走路趔趄。

只是她后来隐入尘烟,不再种麦子。

我还在种稻子,试着活另一种活法。

活另一种活法很苦,太多心酸和孤独…

但,都比跪着舒服,比言不由衷舒服。



马有铁(马老四)说:

“人长着脚总能走来走去的,总比种在地里的庄稼和菜强多了。粮食种在地里就哪儿都去不成了,风吹日晒的,生生死死的,只能在地里干挨着。话说回来,我们长了脚又能跑哪里去呢?还不是牢牢的拴地上了,哪里也去不成。”

草籽没有脚,一世随风飘。

庄稼没有脚,只能干挨着。

但人是有脚的,可以跑可以跳。

如果曹贵英不是腿脚不利索的话,一定不会活成“哪里也去不成”,她也能去远方。

我说的远方是肉身距离,也是灵魂终极。

6



今天开篇是首老歌,郑钧的《私奔》。

当年与科左后旗的遇见以及在草原上生活的五年,如今想来也算是一场私奔吧。

“我梦寐以求,是真爱和自由。”

有段时间,我特想带曹贵英私奔。

“带上你私奔,奔向最遥远城镇。”

“带上你私奔,去做最幸福的人。”


带上曹贵英的那群鸡崽;

带上马有铁和他的老驴;

带上那些勤劳却两手空空的人;

带上那些愤怒到肝胆俱裂的人;

带上那些再无消息的人;

带上那些清醒而绝望的人;

带上那些勇敢的人……一起私奔。

奔赴草原,大漠,星空,荒野。


7



但是现在,我清楚的知道:

我做不到了,我不能够了。

不是想法不能够,而是曾经的远方已经不再是远方,曾经的底气随时随地碎一地。

三年皆藩篱,草原非桃源。


以前总觉得人是为“五斗米”才折腰的,那是不是拥有很多米之后就不用折腰了呢?

答案:不是。

如果答案是“是”,那些坐拥很多很多米的人怎么会去了更远的远方?以至于现在他们看我的眼神,就像我看曹贵英一样。


距离上一场勇敢,转眼已是二十年。

从老家小镇到北上广深,到塞外草原:

“我梦寐以求,不过真爱与自由。”

人生过半,本以为从此庭院深几许,花落雨也闲……谁知一抬眼,昨日重现。

满心悲凉。满眼恨憾。

8

电视正播放海鬣蜥和陆鬣蜥的一生。


很应景,都是拼尽全力活着的那种:

海鬣蜥每天都要从陆地奔赴一趟海洋,去时惊涛骇浪,归途悬崖万丈,只为吃上一顿海藻充饥,填饱肚皮,养儿育女。

陆鬣蜥很聪明,它会花上十几个小时奔赴火山灰之旅,把蛋下在安全温暖之地。

绝大多数人活成了前者。

只有少数人活成了后者。

还有一些人正在成为后者的路上。

比如阿米种了七年米,就想做只陆鬣蜥。


今天很冷,阿米和她的草原大米愿所有头脑清醒的朋友:岁寒,加衣,勿病。

当远方不再远方,一定会有新方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里人,知道割麦与割稻的差别么|原乡
头条诗人:21年的稻子和麦子(组诗)
《哈尔腾草原笔记》选章《草籽》入选《当代中国生态文学读本》2020年6月第一版
《坐在一捆稻子上》曹景常
刘瑜|假如爱有天意
秋天的色彩1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