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岳麓书院游记
        久怀楚地一游之愿,2016年寒假我和老公带着妈妈来到湘赣一带旅游,1月22日我们到了湖南省会长沙。订的酒店是芙蓉广场附近的一家七天酒店。我们到长沙时,天阴沉沉的,感觉好像已经天黑了,下起了小雨,妈妈说她累了,不想出去,叫我们出去转转,回来给她带点吃的。



我和老公直奔岳麓书院。乘车到一个站下车,是岳麓山,并没见书院。岳麓山不高,林深叶翠,我们上去随便看了看。问了人才知道书院不在这里,我们又找到书院所在的湖南大学。

       
       大学门口的校名就是毛体“湖南大学”四个字,我在此拍照留念。1950年,毛泽东主席手书“湖南大学”匾额,一个近代教育的新阶段开始了。


       
       进了大学校门,沿着一道长长的马路走,有公交车来去。许多大学生寒假还在学校逗留。校舍很陈旧,看起来有历史的沧桑感。有一块碑文,讲的是岳麓书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院,从北宋开宝九年算起,有一千多年了。我和老公就把她与牛津、剑桥大学的历史比较了一下,它们都没有岳麓书院历史长,但是岳麓书院没能在世界上超过剑桥和牛津大学的名气,原因是什么?我们做了一些探讨。我觉得虽然岳麓书院也培养了许多古贤,但毕竟是封建制度下的书院教育模式,没有大规模为社会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思想与动力。要是教育制度不改革,任何古老的教育机构都不能普及教育。基础教育还是要靠班级授课制完成。学制很重要啊。


向路的右边拾级而上,看到“岳麓书院”四个大字,这是宋神宗手书的,给人疏朗开阔的感觉。老公给我又拍照,他自己不愿意拍照,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只抢抓了他进门的一个背影。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副楹联非常有名,我在讲楹联课程时采用了这副楹联,这是一个集句联,是一副流水对,据说清嘉庆年间书院大修完工,学生们请山长袁名曜撰写对联。袁名曜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选了一句“惟楚有材”,作为出句,意思是楚国有众多人才,贡生张中阶应声对出“于斯为盛”,这句是出自《论语·泰伯》,意思是在这里最为兴盛。这副集句联简直是珠联璧合,浑然天成。

贡生是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的人,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惟楚有才”可以说是岳麓书院的一个真实写照。自成立始,岳麓书院始终立足于学术前沿,一直是三湘【秦灭楚后将洞庭郡和苍梧郡合而为一,成为长沙郡,合楚之黔中郡和巫郡为秦黔中郡。后世以湖南境域基本为楚之三郡而称为三湘】学子乃至天下学人向往的文化圣殿。千百年来,岳麓书院人才辈出,名副其实。

宋代,岳麓山被誉为“道林三千众,书院一千徒”,可见书院兴盛,生徒众多;南宋时期,胡宏、张栻【shì】等著名理学家曾经在此讲学、授徒,以岳麓书院为中心,形成湖湘学派。祖籍江西,生于福建著名学者朱熹不远千里来访,在长达两个月时间内与张栻讨论“太极”“中和”问题,留下了“朱张会讲”的佳话,开书院发展史上不同学派会讲的先河。第二天我们去橘子洲头,见岛上还有碑文专门介绍“朱张会讲”的内容。

明中期,王阳明来到岳麓书院拜谒朱张祠,讲学传道。明末,思想家王夫之曾在这里求学。清代,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杨昌济等都从岳麓书院走出,留下“中兴将相,十九湖湘”的美誉……

 

       岳麓书院还有毛主席青年时代读过书的“爱晚亭”,只有深秋来赏霜叶红于二月花,才有韵味,又因为地面湿滑,我们留待下次去吧。




岳麓书院的三件宝除了大门的匾额与对联之外,还有值一个“实事求是”的匾额。“实事求是”的匾额是民国初期湖南公立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所撰,作为校训旨在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毛泽东主席曾几次为中央党校题写“实事求是”的校训。实事求是”是一句古语,最早见于《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刘德是西汉时期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澈之弟,封河间王。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撰写《汉书》时,专门为刘德写了传记《河间献王传》,高度评价了刘德的研究精神,称其“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成语“实事求是”便由此而来。意思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潇湘槐市”是说岳麓书院是湖南文人、学者聚集的场所,引申为岳麓书院人才之盛,有如汉代长安太学槐市之盛。


       还有几副对联,有一副是: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荒于嬉。



       有一副是:纳于大麓;藏之名山。



       还有一副较长的联是: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变通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墙上刻有“忠”“廉”“整”“齐”“严”“肃”等黑底白色大字,时时刻刻儆醒着学子们做怎么的人。



我们进了一间屋子,是一个木雕的展览中心。收藏的木雕作品主要是窗户,还有一些斗拱等构件。有许多旧木雕作品很值得玩味,精工制作的人物故事,很有趣。



我们跟收藏木雕的李老师聊了起来,一直聊到书院工作人员下班,门都关了。那位收藏家送我一本杂志,是他的藏品专辑。我发现天黑了,才匆匆告辞,大门已经上锁,我们从侧门出去。不知道以后再去还能在岳麓书院见到他么。



岳麓书院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也进行了改革。我在《光明日报》上读到书院的发展进程:



光绪年间,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将教学内容分为“经义”“治事”两门,增加算学、译学两门“西学”,还在每月的院考中废除八股文的内容。王先谦还购买宣传“新学”的《时务报》发给学生读。不过,受制于时代,王先谦的改革立足点依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试图在书院之外增设学堂以传授西学。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迫于时势,采纳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下诏全国书院改为学堂,省书院为大学堂,府、厅、直隶州书院为中学堂,州县书院为小学堂。这一指令在第二年逐渐推行。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新到任的湖南巡抚赵尔巽【xùn】将岳麓书院合并为湖南高等学堂,课程有经学、史学、国文、舆地、算学、物理、化学、生理、英文、体操等。



至此,延续千年的岳麓书院,从传统书院发展成为一所近代高等学堂。此后又历经多次变革,终于在1926年,于岳麓书院旧址成立省立湖南大学,1937年改为国立。1950年,毛泽东同志手书“湖南大学”匾额,一个近代教育的新阶段开始了。

20世纪70年代,湖南省委托湖南大学管理、修复岳麓书院,延续其千百年来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目前,岳麓书院已经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



有一个御书房,因为正在修缮,我和老公没能进去参观。

我们从书院出来,想起还没吃饭呢,就在湖南大学的食堂体验了一下学生的饭菜,抢在食堂师傅下班前,每人吃了一碗米粉,便宜,实惠。给妈妈买了一份炒米饭。



回去的路上,在一个巷道里感受了一下古城夜市霓虹闪烁的风情。

回到宾馆的路上发现距离湖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近的地方有一家东北饺子馆,决定第二天去吃。到宾馆时妈妈已经睡着了。

第二天去吃饺子,果然不错。

岳麓书院给我的印象深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忠”“廉”“整”“齐”“严”“肃”的修养,时刻警戒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岳麓书院上的“实事求是”大有文章_罗金良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他是何时接触到这四个字眼的?
四大书院:岳麓书院
湖南大学与永州人的历史渊源——从周敦颐到宾步程到雷震寰到李达
岳麓书院 潇湘槐市
《湖湘文化古今丛谈》——岳麓山史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