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文)烟锁池塘柳,镜烁坝涧椑

            (压题图片:鄙人今日所拍)

 

  (图-文)烟锁池塘柳,镜烁坝涧椑

 

                               刘福新

 

 前日(2009年2月12日)夜,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城有雨。子夜关罢电脑踱入客厅,犹闻阳台(客厅通阳台)顶上滴答之声。敝邑大旱,可谓“春雨贵于油”,“好雨知时节”,为之一振,困意顿消。又观电视剧多时,迄至翌日两点半方欣然就寝。

 昨日晨,云遮雾罩,似雨意未尽。蓦地,“烟锁池塘柳”五字恍若眼前,自知灵感迫近,不可推也。又忆昌乐城西恒安湖坝西有一张家饭店,为一沟壑,溪水自大坝渗入沟底,形成一长形池塘,池塘西、南岸边遍植柳树。张姓慧黠,建一院落,与妻、媳藉此为生。

 似此云笼雾罩之日,烟囱薄雾斜飘之时,前往拍摄,岂不大妙?

 只因日前欲发博文《网络里的摄影老师——西江月》,尚未脱稿,故此念未伸。

 今日晏起,九点半饭罢。旋即电告老同学李广田,彼曰:可!

 恰逢洋节——情人节,街侧花店及空场卖花摊点繁忙,青年男女多有持花者。余谐广田弟骑车直奔城西,须臾至恒安湖大闸,推车下崖,进张家饭店院内。张某出迎,余告知今日忽忆“烟锁池塘柳”,与此地意境相合,欲来此拍摄;并询去年秋为其拍摄之照片收到否?答曰:“尚未。”余曰“外甥耽延,着实不该,余即催之。”

 时过十点,始拍照,皆因彼时烟几消雾几散,近乎天朗气清,诚恐效果难以遂意。摄后,果如所料。余曾点烟一支,与广田弟戏谑曰:“此烟可比自然烟雾,池塘柳可锁之矣。”弟莞尔,余亦冁然。

 拍摄间,对“烟锁池塘柳”上联苦想多时,绞尽脑汁,惜不可得。叹古人出此绝对,令余冥思苦想,迄今未得妙句。

 犹记大前年(西历2006年)初涉“池塘”(文学网站“池塘边”),迅即秉柄“诗韵悠悠”。盖受友人婉托,暂居主编之位。余竭尽所能,不遗余力,每篇必研,按语必彻,彼时尚在“榕树下”、“红袖添香”奔走,众赞老骥伏枥也。约月余,余发一文《赶快抢救我们的“端午节”》,殊料,引起某管理员(南方人)讥刺,一怒之下,拂袖离去。但,囊日几事,迄今难忘,其中就有“烟锁池塘柳”之事。记得某女子某日乍入“池塘”,厉声断喝:“有谁来对'烟锁池塘柳’耶?”余刹时怔愣,未知典故何来?后搜“百度”网站,词条应有尽有,古今皆有所对,窃想,余迄今未能确对,无不赧颜网上。

 今日携相机至城西大坝沟底池塘,不止为拍摄,尚有对下联之急务也。

 想大坝之下,潜流滴滴,日复一日,渗为溪涧,聚为池塘。思今日上午,手举相机,镜头闪烁,多为“烟锁池塘柳”而来。可猛一想,上联末字已为“柳”,余焉能用也?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突然忆起去年秋为重外甥送“旺住米”之事,囊日曾见张家饭店园内有柿子树数棵,喜已拍过。何不用之。但“柿”字读去声,莫合平仄,退而求其次,择一“椑”字亦可。椑音bēi,阴平。《新华词典》注释其一曰:“即椑柿。果实似柿而小,色青黑。可以制柿漆。”另有“樛”字,音jīu,亦是阴平,更且顺口。但,注释之一却是“树木向下弯曲”。不可用也。其后凑成“镜烁坝涧椑”五字,万万不敢作下联,不过胡乱涂鸦凑趣而已。且“烟锁池塘柳”平仄为“中仄平平仄”,下联必为“中平仄仄平”。余之“镜烁坝涧椑”,似是“中仄仄仄平”,岂不“犯孤平”之大忌?可我翻看《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第788页,豁然有“烁(阴)”之注,而789页却为去声,令我疑惑不解。望诸君教我。若果有“阴平之韵”,余之下联尚不致出律也!

赘言一过,且请诸君观余所摄图片。

 

                                           2009年2月14日草稿(容以后再改)

 

                         

      

            图1:昌乐城西恒安湖大坝西边沟涧里的池塘。柳树遍布。池塘位于张姓店主

      大院西侧。我来此的初衷也是因为有池塘有柳树,又是个阴天。但“烟锁”却不尽意。

 

      

                   图2:同行的老同学李广田。

              

 

            

         图3:回程里,又在恒安湖西北端拍摄下一幅图片。这里水面宽阔,已经不仅仅是

    池塘了。所以,不是我首选的拍摄目标。但有一个发现:柳丝儿返绿了,也有柳骨朵了。

 

     

          图4:穿过昌乐公园,在恒安湖东侧拍摄下这一幅图片。但还是没有找到“烟

     锁池塘柳”的意境。如果是在小雨里烟雾里拍摄就好了。

 

      

         图5:突然忆起去年秋为重外甥送“旺住米”之事,囊日曾见张家饭店园内有柿子

     树数棵,喜已拍过。何不用之?但“柿”字读去声,莫合平仄,退而求其次,择一“椑”

    字亦可。椑音bēi,阴平。(这一幅是2008年10月14日所拍)

 

 

     附:百度知道>艺术>诗词歌赋(摘录)

 

说明:原文有一些明显的错别字,包括以简化字替代的繁体字,譬如用“台”字代替“臺”字等等,今之简化字根本体现不出汉字的形声、会意了,用简化字代替繁体字简直是胡闹之举。为此,鄙人业已修改;特别是里面的标点错误甚多,也都一一改正过了。特此说明。

                                                    ——刘福新

 

在各式各样的对联中,一般人最感兴趣的,大概就是所谓的“绝对”了。“绝对”有两个特点:一、它是经过长时间在民间流传下来的,有的已经对出来了,的有还没有对出来。二、它的难度很高,凡是可以称得上“绝对”,总有一些“古古怪怪”的条件限制。
   烟锁池塘柳”就是属于特别限制的对子。这五个字的偏旁包括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下联也应该要有“五行”才能对得上。
     此联传诵千古,名闻楹联界,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不少佳对,现以古至今展现一二。

 

                    【古篇】

    三百年前,陈子升(1614--1692,广东南海人)是南明著名忠臣陈子壮(永明王朱由榔曾封他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之弟,在南明官礼科给事中,入清不仕。其人著作《中洲草堂遗集》卷十六有《柳波曲》并序云:“客有以烟锁池塘柳五字具五行以属余为对句,因成《柳波曲》二首,与好事者正之。”
    其一云: 烟锁池塘柳,灯垂(一作“填”)锦槛波。回波初试舞,折柳即闻歌。
    其二云:灯垂锦槛波,烟锁池塘柳。妾梦五湖湄,郎家大堤口。
    陈子升以“灯垂锦槛波”对“烟锁池塘柳”,甚具诗意。“灯垂”是“实写”;若易为“灯填”则是“虚写”。“灯”指灯光,灯光铺盖波光,用一“填”,这益见其“重”,这是类似现代文学家所谓象征手法。不过,若依“正路”,则仍以“垂”字为佳。
    这一对句虽然亦具“五行”,不过陈子升并不满意,因为“灯”对“烟”,两个字都是从“火”,他觉得欠工。这也是古人要求自己的严格处。于是又有《续作锁柳销鸿之曲》云:
烟锁池塘柳,烽销极塞鸿。东枝罢春水,南翼怨秋风。”
    用“烽销极塞鸿”来对“烟锁池塘柳”;意境甚高,不过陈子升自我要求太严,“烽”对“烟”也还都是“火”字旁,他不满意,又作《烟锁沉灯引》云: “烟锁池塘柳,钟沉臺榭灯。灯心红缕密,柳眼绿波澄。”
    “钟沉台榭灯”与“烟锁池塘柳”,两边的“五行”无一相重,可谓挖空心思。但论诗意则有点勉强,似不及“灯垂”、“烽销”二联之自然。
    《清稗类钞》亦发现有一前人对句,该对句为: “灯深村寺钟”。
    其不但平仄协调,且胜在自然,意境韵味直追原句。是“以虚带实”的写法,“深”(深远)既是形容村寺的所在处,也是对灯光的视觉享受。“钟”应是指钟声,“村寺钟”中听觉方面的描写。与烟锁异曲同工。

                       【今篇】

一、港城铁板烧 ——汀培锦柱灯 ——港铺灯塔标
    广州骆广彬先生所作,见于其原诗一:
    烟锁池塘柳,港城铁板烧。旋厅添绿嵦,风物览逍遥。
    其诗二:
    烟锁池塘柳,汀培锦柱灯。招邀珠海夜,觞角满高朋。
    “港城铁板烧”是粤菜馆供应的一种工具。将铁板用电烧热,置生的菜肴于上,这种吃法入诗,大有竹枝词味道,在俚俗中见妙趣。亦是唯一的一个无情对。
    “汀培锦柱灯”,指广州白天鹅酒店在广州沙面。“汀”,水中之小洲,填土成沙面。“锦柱灯”是说灯柱装饰很美观。“汀培”则言“植灯柱犹如植树一样,必培土以成之也。”
   “港铺灯塔标”具有新意,亦指本地风光,由“夜观港海,船只如梭” 而得灵感,“凡海港必设有灯塔标志,防船只触礁。”

二、湖增锦榭灯
    纽约联合国供职的江华徵先生所作,附注云 :“锦榭之灯倒映湖面、岸上、水中,故曰“增”,对句符合对格,颇见匠心。

三、炮架镇江城
    苏州陈毓雷先生在镇江所见,加以解释说:“镇江与古瓜州隔江相对,形势险要,冠以“炮架”二字,联语气势不凡;然“锁”和“架”字俱为仄声,“塘”和“江”都是平声,玉不掩暇。

四、燕衔泥垒巢
    慕羽读者所写之下联,燕属“火”部 (构成燕字的下面四点象征火焰熊熊之貌),衔、泥、垒各有五行在内,其中“垒”字作动词用,但“垒”字也可当“壁垒”解,对“塘”字可通。只惜“巢”字属“巛”部,不属于“木”部。否则完全合规格。

五、茶烹銎壁泉
    此联早在《羊城晚报》发表过,下联用倒装句,是用“銎壁泉”水以煮茶,而且平仄协调,意境佳美,烹茶细啖,赏心写意,且“銎壁泉”是有实地的。该句最大特点是,上联五行悉在右,下联五行全移下。

六、烽销漠塞余
    陈敬之先生之作,不但平仄协调联意通顺,且“五行”顺序和上联也一样。但有可能借鉴陈子升诗语。

七、灯铭水墨楼
    陈正龙先生所作,宜古宜今,唯一“水”字独立为“五行”,与上联略起冲突。

八,灰堆镇海楼  炮堆镇海楼
    俱为佚名所作,在形式(都有五行)方面是可以对仗,但却毫无意义。而且上联是一句清丽的五言诗句,灰堆之句只是“解得通”而已。两者之间的雅俗不可以道里计。后有人改“炮堆”,“炮堆”比“灰堆”好得多,但“堆”字的气势太弱,把许多炮“堆”在镇海楼中,联意不通且牵强。

九、灯铺深圳桥
    张耀君先生拟对的下联。“铺”字用得不大适当,但“深圳桥”是可以对“池塘柳”的名词。不过却是专有名词,严格说来,用以对普通名词还是“犯忌”的。



                   节录《名联谈趣》

    烟锁池塘柳”是一副千古绝对的上联。
      有人说“烟锁池塘柳”来自唐诗,有的说源于明末的陈子升,有的说它属于乾隆……
(ijingle注:我最早看到的文献出于明·张夷令《迂仙别记》(原书已散佚,冯梦龙《古今谭概》专愚部第四引)。原文大致如下:“烟锁池塘柳”,五字喻五行,昔称鳏对。公(迂公)一日夸向客曰:“吾得所以对之矣:冀粟陈献忠。”意取东西南北中也。
由此可见,该对在明朝之前已存在)
    但大家都承认它是“千古难对”,对得出下联的人,少得可怜。对得还算可以的,有“烽销极塞鸿”、“烽销漠塞榆”、“灯销深圳桥”等。
   烟锁池塘柳”偏旁含“金木水火土”五行,看似简单好对,其实很难,有人认为它是“天下第一难”。据说,有“天下第一才子”之称的纪晓岚对的下联是“炮镇海城楼”(至于这“炮镇海城楼”究竟是谁对的,还有几种说法)。纪的这个下联最为流行,似乎成了“烟锁池塘柳”公认的标准对句。

                                    (后面的文——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丨五律·烟锁池塘柳丨此五行绝对历代对句大全
对联趣闻(一)
【中国三大千古绝对】
此对联很难,至今没人完美对出,这几个下联你感觉如何?
评论区里有高手,上联“烟锁池塘柳”,终于出现了令我满意的下联
绝对'烟锁池塘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