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第一个参加奥运的中国人,却被日本人嘲笑,成倒数第一,为啥

1932年7月,一艘从上海出发的邮轮在航行了56个小时后,暂停靠在日本神户港休息。

这里,有个中国运动员正蜷缩着身子,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透透气。

他此行的目的,与邮轮上的其他人不一样,他身上背负着重大的使命,他是要去参加奥运会的。

这时,有个日本记者跑上去,采访他:“你为什么要参加奥运会?”

“拿冠军,在那里升国旗奏国歌。”日本记者呲的冷笑一声。

她接着又问:“此行你代表的是中国还是满洲国?”

他霸气地回应道:“自然代表中华民国。”

他这一句话差点把日本记者吓晕,“中国还想夺冠?做梦去吧!”日本记者觉得很无趣,摆了摆手走下了邮轮。

而邮轮上的这位中国运动员却握紧拳头,怒视前方一片人海,发誓一定要为中国拿个冠军。

在出发之前,他就跟教练保证,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赛场上飘扬,一定要为中国争口气。

“此行我虽然一个人,但我背后是个沉重的民族,我必须要为它撑腰。”

说出如此霸气之言的,正是家喻户晓的“短跑大王”刘长春。

他是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1909年,刘长春出生在辽宁大连河口村,父亲是个做鞋匠,虽然生意不太好,但多多少少能补贴家用,养活一家子。

不久后,日本和俄国在辽东半岛大开杀戒,日本打败了德国。

日本士兵挥舞着双刃,在场地上欢呼,庆祝辽东半岛归属于日本。

辽东半岛一倒,大连也顺势成为了日本的地盘,被日本人称为“关东洲”。

日本人进入大连,也丝毫没有“客人的羞涩”,他们真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在大连开学堂办企业。

1921年,他们在沙河口建了一所学校,叫“沙河口公学堂”。

由于是日本人创办的,学校的老师自然都是日本人,但学生几乎都是中国人。

当时,日本人觉得,与战败国的子民一起学习,很容易沾染不良风气,于是在附近再建了一所学校,专收日本小孩。

两所学校仅隔着一条街。

1923年,刘长春的父亲将他送进公学堂学习,跟他千叮咛万嘱咐,要好好学习,不要惹事生非。

对于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这些话不适合牢记在心,左耳进右耳出就好。

于是,学习成了刘长春的“副业”,他的“主业”是跟隔壁学校的日本学生打架。

当时由于日本占领了大连,日本上上下下,就连小孩都有莫名的优越感,自认为高人一等,老是三番五次语言挑衅中国小孩。

刘长春气不过,就与对方打了起来,双方打得鼻青脸肿。

虽然刘长春自己也受了伤,但他看到对方脸上添满了许多他的指甲纹,便开心地笑个不停。

回到学校,日本老师知道刘长春的行为后,默默回到课堂上,当众拧着刘长春的耳朵,走出教室,站在教室外,老师疯狂扇刘长春耳光。

扇了十几分钟后,刘长春的脸肿成“猪蹄”,老师还觉得不解气,偷偷在石灰地上使绊子,让刘长春摔了个狗吃屎。

那时,刘长春一句话都不敢说,不是因为他害怕,而是他看到了日本特有的“东西”:同胞受欺负了,我替你报仇。

刘长春暗中发誓,“此时中国所受的罪,他日我刘长春一定加倍奉还。”

从那之后,刘长春凡事都想争个输赢,特别是当对手是日本人时。

由于学校离家很远,刘长春每天需要起个大早,从家跑步到学校,不知不觉,这锻炼了刘长春的跑步能力。

这也成为了他“报仇”的绝佳武器。

1924年,学校举办了一场中日学生田径对抗赛,刘长春代表沙河口公学堂出战。

当时,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个瘦小的中国人,“中国人很弱”在他们心里烙下印记。

然而,刘长春一赛就赛出了好成绩,在小学组,刘长春以59秒的成绩获得了400米跑的第一名。

这是小学组前所未有的成绩,也一下子打破了中学组成绩的最高记录,刘长春很快就出了名,江湖送外号“兔子腿儿”。

1927年,大连中华青年会举办了春季运动会,刘长春跑出了百米11秒,秒杀一众对手。

当他在赛场上卖力奔跑时,观众席上一位老师吃惊得张大口,呆呆看着刘长春。

这个老师就是东北大学的体育老师,比赛结束后,他立即将刘长春推荐给了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

张学铭知道哥哥是个体育迷,爱惜人才,于是将刘长春安排进了东北大学预科班,并大方地免除了他的学费和伙食费。

在东北大学,刘长春不仅认识了惜才的张学良,还遇到了人生中的大贵人。

没有他,也许刘长春并没有机会站上奥运会赛场。

张学良是个十足的体育迷,他不仅自费24万建体育场,还高薪聘请了一位外籍体育教练,名叫步起。

步起的到来,推着刘长春再上一个新台阶。

步起亲自训练刘长春,改变了他原本“踏步式”短跑方式,采用了先进的“摆动式”短跑方法。

1929年,张学良再次启动停办多年的华北运动会,刘长春代表东北大学出战。

枪声一响,刘长春大腿一迈,几下过后就将对手们远远甩在身后,最后拿下多项赛跑冠军。

那一年,可以说是刘长春的高光时刻,他一人包揽了100米、200米和400米三项冠军。

据当时的《大公报》记载,刘长春的百米赛跑成绩是10秒5分之4,差不多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10秒8。

这一下子创下了当时中国百米短跑的最高纪录,刘长春书写了历史。

由于刘长春的背书,整个东北大学取得最后胜利,成为当年运动会的冠军,刘长春拿着东北大学的旗帜,开心地与队友们合照。

                             (右二刘长春)

当时刘长春发表获奖感言,他没有说太多官方套话,站上领奖台,严肃地说:“希望之后我拿的是中国的旗帜。”

从那之后,刘长春如虎添翼,不断地突破自己创下的记录,不断站在新的更高的舞台。

1930年,杭州市举行了第4届全国运动会,刘长春再次轻松夺下3项冠军。

就连当时的赛况解说员,都能自信预测:“不用说,又是短跑大王刘长春跑的第一啊。”

刘长春名声大噪,谁都知道,东北大学有个短跑能人刘长春,这时的刘长春,自信地认为自己为国人争口气的日子快要来了。

但时局的动荡,不仅摇碎了中国人的家,也打碎了刘长春的幻想。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占领沈阳,之后又花了4个月时间,疯狂扫荡东北大片土地。

东北大学的校舍也被日本军队征用,用作他们的军营,那时的耻辱,刘长春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整个学校都布满了日本人,他们明明才是侵略者,却催促着我们,把我们赶出自己的学校,这分明就是强盗行为,但没人敢吭声,所有人都小心弯腰鞠躬,生怕对方把我们一枪毙命。”

之后,日本军队为了更好操纵东北人民,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让溥仪做他们的傀儡皇帝,听他们差遣。

为了获得国际认可,树立自己的威严,伪满洲国将不久之后的洛杉矶奥运会,看作是跳板。

俗话说,抢打出头鸟,但有时候不能怪鸟抢风头,只能怪鸟太优秀、显眼。

伪满洲国想要派人参加奥运会,派谁呢?谁最出众谁上!

1932年,伪满洲国在《泰东日报》刊登一则消息:世界运动会,派选手参加,刘长春卯喜泌出席赴美。

                (中间是卯喜泌,中文名叫于希渭)

卯喜泌是谁,不认识,但大家都认识刘长春,刘长春竟然要代替傀儡出战,这不就是叛徒吗?

于是,大家将愤怒的情绪瞄准刘长春,攻击他无良、卖国求荣,走在街上被人扔石头,晚上睡觉,有人偷偷溜进家里,往他身上泼屎尿。

那时候,刘长春有苦难言,别人有怨言可以往他身上发泄,可他的苦该向谁说,这泱泱大国岂有他的容身之处?

刘长春在《大公报》上发表声明:“苟余之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则又岂可忘却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牛马!”

话虽这么说,但这次奥运会刘长春想去,而且他必须去。

他知道,这是他能为国争光的唯一一次机会,错过了可就没有了。

原本,刘长春能与卯喜泌一起,代表中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然而,日本军队在前夜秘密谋杀了卯喜泌,刘长春只剩下自己。

现在,只有刘长春能挽救中国尊严,别的国家运动员几百号人,而中国运动员,只有刘长春一人。

刘长春非常紧张,他将这次奥运会看作是生死搏斗,而且是一场只准胜不准输的战役。

“我可以输,但我背后的中国不可以,所以我必须要赢。”

1932年7月,刘长春踏上了威尔逊邮轮,前往美国洛杉矶。

邮轮开了足足22天,路上颠簸不断,刘长春无法安心训练,更无法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此时的别国运动员,早在休整,排兵布阵,而刘长春却只能窝在邮轮上的小房间里,彻夜难眠。

当邮轮到达洛杉矶时,已经是7月29号,第二天就是洛杉矶奥运会开启。

刘长春来不及调整自己,放下行李就得马上投入比赛当中。

开幕式那天,所有国家的运动员列队入场,引导人是美国运动员,中国代表团排在第8位,整个团只有6个人。

刘长春一人高举中国国旗,紧跟其后,刘长春后面,是教练宋君复和理事长沈嗣良,剩下的3个是临时拉来凑数的华侨。

即使还有6个人,让中国团看起来不至于太寒酸,但依然比不过人家的团几百号人。

之后,奥运会正式拉开帷幕,刘长春代表中国队走上赛场,引来了台下外国观众的质疑。

他们看着刘长春身上穿的衣服,印着“中国”二字,都不知道“中国”是哪个国家,他们从没见过“中国”参加奥运会。

无数华侨拼命为刘长春呐喊助威,中国人终于来到了奥运会,不再是局外人了,他们高兴得眼泪汪汪。

他们眼巴巴地看着刘长春,期待他能重现往日的光辉,一举拿下冠军。

刘长春站在赛道上,看着别人团队作战,信心十足,而自己孤身一人,这场比赛他毫无退路可言,他必须背水一战,全力以赴。

枪声一响,刘长春大步迈了出去,刚开始他的步伐疾如闪电,似乎很有可能再创佳绩,台下的华侨激动得站了起来,奋力欢呼。

但接下来的场景,可却华侨们一头雾水。

渐渐地,刘长春开始体力不支,逐渐慢对手半圈,接着一圈。

前些天长途奔波的劳累,似乎在一瞬间全部爆发,刘长春感觉到晕头转向,脑子已经不听使唤,但他的脚依然没有停下来。

“我不能输,我不能输,绝对不能!”刘长春只能在心里拼命给自己加油打气。

刘长春真的能扛住压力,为中国一洗雪耻吗?

难,特别难!

拼尽全力,最后刘长春拿到了倒数第一,而当时的第一名成绩仅为10秒9,比刘长春在中国运动会的成绩差,但刘长春还是无法逆天改命。

刘长春在国内运动会上获奖无数,可命运总在最紧要的关头,给刘长春致命一击。

结果宣布时,台下传来一阵嘲笑声,刘长春恨不得把头埋进土里,从此不再见人。

但他不行,接下来还有两场比赛等着他,一场200米短跑,一场400米。

这时的他,早已消耗完所有体力,无法再跑,可他依然想拼命、想努力。

枪声一响,刘长春无视身体的劳累,拼命往前跑,但幸运之神依然没有多看他一眼。

两场比赛结果一样,刘长春依然是最后一名。

台下欢呼声一片,但在刘长春听来,讽刺满满。

“对不起中国,对不起我的国家,我没用。”刘长春抱着宋君复教练痛哭,这是他第一次哭。

那一年,中国人第一次站在奥运会赛场上,那一年,第一个运动员刘长春也销声匿迹了。

时局混乱,他无家可归,在外流浪了18年,打过散工、逃过难,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刘长春才回到家乡,被聘任为一名体育老师。

那时,他已经40岁,离运动员的世界越来越远,再也不可能站上奥运会赛场。

“为国争光、替国争口气”,成了刘长春最后的遗憾。

1983年3月25日,刘长春带着他的奥运梦离世,这一年,远在上海,有位运动健将出生,他就是刘翔。

有人说,刘翔是刘长春的转世,代替刘长春完成梦想。

这或许只是人们的美好夙愿,但刘长春也许怎么都没想到,在他去世后的一年零4个月,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一枪打响,拿下了中国第一枚金牌。

当年,刘长春单刀赴会,只身走进奥运会,而1984年,中国共派出了225名运动员奔赴洛杉矶奥运会。

当中国队声势浩荡入场,走在当年刘长春一人走过的路,一瞬间52年的间隔消散,刘长春仿佛也在队伍中间。

2001年7月13号22点11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北京。”

举国欢腾,大家在现场尖叫,在电视前欢呼,人们纷纷举着国旗,上街呐喊:中国终于被世界看见了!

如今,东京奥运会,中国金牌数量第一,总奖牌数第一,中国的强大,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此番盛世如您所愿,刘老您看见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参赛始末
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中国奥运第一人是谁?
1932年7月30日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图〕
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90年前单刀赴会,扛起中国脊梁
中国奥运第一人,曾单刀赴会洛杉矶,却为何预赛就被淘汰出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