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河南人,在日本做护理工作,意外娶日本娇妻,生下混血儿女
userphoto

2022.05.18 湖北

关注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这是【朱小鹿】第90期真实人物故事

我叫刘坤(@刘坤在日本),河南驻马店人。

我现在从事服务行业,同时也是一个自媒体人。

在《爱的代价》这首歌里,有一句歌词: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这句歌词形容我年少时的梦想,最为恰当。

年少时,我心中有丘壑,一心想做大事。

后来我才明白,只要心中有爱,踏实生活,人生就没有大事小事之分。

(幸福的一家四口)

如今,我从事护理服务行业,同时通过自媒体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

我还娶了一位日本妻子,留在日本生活。

无论是主业还是副业,或是我现在的生活,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都没什么了不起。

但是对我而言,这就是我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我也是过了很多年才明白,平淡不是生命的低处,而是生命最真实的样子。

1988年,我出生于河南驻马店一个很普通的家庭。

我上大学之前的人生,用两个字就可以概况,那就是“普通”。

成绩普通,经历普通,相貌普通。

或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的内心一直有一个不普通的梦,想成就一番事业。

高三那年,为了让自己不再继续普通下去,我奋发图强,大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感觉。

然而,不断刻苦学习,换回的不是好成绩,而是体力透支。

但我一直还在坚持,不肯休息。

直到发烧39度,才不得不去医院输液。

在医院输液的时候,我睡得很香,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这样休息过了。

出院后,我继续咬牙坚持,终于考上了心中理想的大学,迈出了实现理想的第一步。

读大学时,我学习的是机械设计专业。

当时这个专业很好找工作,而且薪资待遇也不错。

还没有毕业,就有企业向我抛出橄榄枝。

在很多同学还在担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时,我已经找好工作了。

(我在日本的照片)

那时,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或许从此就会改变,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可是工作两周后,我就当了逃兵。

我发现自己无法爱上那份工作,每天都太枯燥了。

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真切的体验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于是,我果断辞职,加入毕业季同学的求职大军之中。

可是找了很多工作也都不理想,就一直迟疑着。

这时我发现一个好哥们,不仅没有着急找工作,还每天跑去另一个学校继续学习。

在我不断的煽动下,他终于对我说出了内幕。

原来那个学校是他姑姑办的,有输送学生去日本留学的资质。

这让我也动了心,与其留在这里迷茫,不如出国镀镀金,或许会有更好的发展和前程。

我就加入朋友姑姑的学校,开始学习日语,准备出国留学事宜。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一入日语深似海。

这门语言初期看似简单,但越往后学越难。

但我已经下了“海”,也不想就此放弃。

我只能硬着头皮学下去,还将高考的执着劲拿出来,继续啃这块硬骨头。

经过一年的学习,我终于通过了日语N2级的考试,获得了去日本留学的机会。

虽然有留学机会,但当时专业的选择面很窄。

学校只提供两个专业,一个是计算机,另一个是类似于国内护理的专业。

大多数同学都倾向于选择计算机专业,而我却选择了护理专业。

我是这样考虑的,国内老龄化严重,将来可以回国开养老院。

那时候,我对未来所有的规划,都是有利于回国后的发展,根本不会想到会留在日本。

(我的照片)

2011年,我踏上了期盼已经的留学之路。

但随之而来的不是激情和希望,而是孤独和落寞。

由于语言、环境、文化的差异,我在那里成为一个异类。

加上语言还不足已无障碍交流,所以总是会闹出很多洋相。

那时候,日本对中国人的印象不好,总觉得中国人没素质。

这让我内心十分愤慨,却又无能为力。

日本的物价也非常昂贵,一袋牛奶就相当于人民币10元钱,我什么都不敢买。

那时候,没有朋友,也支付不起出去游玩的费用。

所以只能把自己封闭起来,都快得抑郁症了。

就在我情绪低落,内心郁闷不已时,学校组织了一场公益活动,改变了我的生活状态。

老师组织我们去一家养老院打工,就类似于国内的小时工。

养老院离我们学校很远,需要自己解决来回交通问题。

我不会开车,那里的交通也并不方便,所以我只能选择骑自行车去工作。

那时候,每天只要在养老院工作两个小时就行,但我来回的路程要花费三小时。

虽然工作的过程有些辛苦,但是也让我收获了很多。

尤其是语言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

老年人性格很慢,非常有耐心,所以和他们沟通起来非常顺畅。

我说错的地方,长辈们也会耐心指导我,教我如何发音。

在日本一年多都没有提升的语言,在养老院几个月,竟然进步神速。

语言流畅后,我开始喜欢和同学沟通和交流,慢慢地打开自己,交了很多朋友。

在日本的每一天,我一直都谨记着一点,就是我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我的国家。

所以走出国门后,我时刻保持着礼仪,举止言行都非常得体。

慢慢地,同学对中国人的一些偏见改观,觉得中国人是很友好,很有素质的人。

这些改观对我而言,是最大的安慰。

在日本的第二年,我看到身边很多同学都在勤工俭学。

我也想锻炼一下自己,为家人减轻经济压力。

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打好几份工。

那时候没有学历,也没有什么技能,找的工作几乎都是又苦又累的。

但对我而言,那段打工经历却让我看到了现实生活,也锻炼出一个人该有的担当。

让我收获最大的是,遇到了我今生的有缘人,可爱的日本女孩瑞希。

瑞希不是一眼看上去就多美艳的女孩儿,但是笑容甜美,非常耐看。

而且她性格开朗,又善解人意。

她身上的一切品质都吸引着我,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要接近她,了解她更多。

经过我三个月真挚的追求,她终于同意做我的女朋友。

(可爱的瑞希)

她也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本来我是有考研计划的,读完研究生后就回国。

但是遇到瑞希之后,让我想要早点组建一个家庭,很怕和她错过。

于是2016年毕业后,我就开始和瑞希筹备结婚事宜,并且决定留在日本生活。

因为我决定留在日本,所以只能在日本举行婚礼。

不得不说,结婚的过程是很令我崩溃的。

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完全磨合好,就要去适应彼此的文化和习俗,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日本的习俗比中国还要多,每一个细节必须自己亲力亲为,没有代办机构。

无论的鲜花、酒水、食谱还是场地,都必须自己去挑选。

最难的是,结果还需要让所有的亲朋满意。

来来回回不断的商讨、修改计划,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婚礼事宜上面。

除了婚礼事宜比国内繁琐之外,花销也比国内大很多。

我们一场婚礼下来,不仅没有赚到份子钱,还额外多花了80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4万多块钱

我真的深深体会到马伊琍的那句话:“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我妻子也在感慨,还是中国的婚礼好。

然而婚礼之后,我和瑞希又迎来了更大的生活挑战,就是适应彼此习惯和习俗的不同。

(两个可爱的孩子)

我非常理解不了,臭气熏天的纳豆在日本为什么那么受欢迎。

他们用生鸡蛋拌饭吃,也吃生牛肉、活章鱼等,都也让我大跌眼镜。

日本人一年四季喝冰水和冷水,只有老年人才喝热水。

这让每天抱着热水壶的我,显得毫无生气。

当然,瑞希也无法理解我们中国人的饮食,像是鸡爪和猪蹄这类东西,她就从来没有吃过。

虽然生活上有很多不同,但是我们把这些不同当成一种全新的体验。

我们有一种默契,那就是哪怕不理解,也必须相互尊重。

结婚后,我最大的兴趣就是发现两国文化的差异,然后看着差异彼此擦出火花。

我将一些有趣的事情,和我们日常的生活状态录成视频,发表在网络上。

没想到,有很多人都喜欢看我们的“热闹”。

不仅如此,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情景,让很多异国的夫妻感同身受。

慢慢地,“刘坤在日本”的账号获得了很多粉丝。这激发了我做视频的创作热情。

(过生日时,女儿给我写的信)

其实创作视频只是我的兴趣爱好,我是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的。

我是护理专业出身,工作的内容也基本上是相关专业的。

很多人对护理的工作有一种刻板印象,觉得又脏又累,还没有价值。

他们都不是很理解,我为什么要留在日本,做这样没有意义的工作。

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心之所向。

努力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刚接触这份工作时,我只考虑未来的发展,希望能够开一家养老院。

当我和很多老人还有他们的家属接触后,被他们的真诚深深感动着。

当他们带着诚心感谢我时,我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和价值感。

而且生命中的一些事情,是需要阅历和时间沉淀的,老人的智慧我可以学一辈子。

渐渐地,我喜欢上这份工作,也很崇敬做这份工作的人。

虽然我爱自己的工作,但是我也喜欢上做视频。

我一边用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增加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另一边,通过做视频,来分享和记录我和家人的生活,以此来沉淀自己的心。

看过我视频的人会发现,我的视频是很随性的,没有太多的预设或者演的成分。

大多数都是随手记录的,是我和家人生活中最真实的状态。

很多时候,我都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说。

因为我把粉丝们当成朋友,在与你们谈天说地。

我想告诉你们中国和日本的很多差异。

比如中国人热情好客。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一定会准备一桌盛宴,款待贵宾。

而客人也很有心,一般都会带着礼物去坐客。

但是日本人则不是这样。他们去朋友家坐客,基本上不带礼物。

而主人也只是粗茶淡饭招待,和自己平时吃的食物没有什么不同。

有时会做一点甜品,就算是款待了。

这或许和日本人不喜欢麻烦有关,他们既不喜欢麻烦别人,也不喜欢被别人麻烦。

刚一开始,我们是不适应彼此的习惯和文化的。

而如今,我和妻子已经能够很好的平衡这些不同之处了。

我偶尔也能够接受他们的生鱼片和刺身。

而我的妻子瑞希也慢慢变成了中国胃,爱上了烩面和胡辣汤,还和我学会了蒸包子。

(妻子学做蒸包子)

与此同时,我们也将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和一下,创造出了我们家独有的饮食文化。

我每天都会通过视频来分享我们的“独特美食”。

我和妻子瑞希结婚后,育有一儿一女,凑成“好”字。

日本的文化里,父母是不会帮子女带孩子的,所以瑞希就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

为了维持生计,瑞希每天还要出去工作两个小时,每天都非常辛苦。

她不仅把家里打点的井井有条,还能够兼顾孩子和赚钱等很多事情,我是十分佩服她的。

亲戚朋友们也都说我娶了个好媳妇,非常羡慕我。

但是我觉得,一个家庭的和睦,不是说谁天生有多优秀。

更多的是两个人是否能够彼此尊重,同时接纳对方的差异性。

我和瑞希来自不同的国度,彼此的差异性是很大的,但是我们做到了尊重和接纳。

而很多国人,虽然文化和习惯差异很小,但是仍旧有很多矛盾。

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肯彼此尊重,只想让对方理解自己。

回想起我和瑞希刚刚结婚那两年,彼此也无法赞同对方的习惯和习俗。

但我们从对方的包容和理解中,看到了爱。

真正的爱不是一见钟情或是情投意合,而是彼此经历过误会、差异和磨难时,仍旧想要与对方携手,共赏这人世间的万种风情。

现在的生活对我而言,是非常满足的。

妻子美丽贤惠,儿女可爱,又非常懂事。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两个孩子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到中国的文化。

虽然我常常教他们中文,也经常用中文和他们对话。

但由于没有语言环境,所以他们学习起来很费劲。

我非常想让孩子们知道,中国的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文化之美。

于是,我制定了一个“书香门第”计划,就是每天带着孩子们阅读中国传统文学。

虽然两个孩子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奥义,但在我的坚持下,他们已经喜欢每天阅读了。

至于什么时候能够理解其中的深意,或许还需要时间和阅历的沉淀吧。

(和妻子的吃饭日常)

现在我在日本买了一大片地,上面有很多破旧的房屋。

我和妻子本来想把所有房子推翻重建,盖一幢属于我们自己的别墅。

但是这两年经济不景气,盖房计划只能推迟。

我们先把房子租住给别人,拿一点租金。

等钱存够了,租户也搬走了,我们就开始实行计划。

买这片地,我和妻子一共贷款3千万日元。

我和瑞希觉得,我们还很年轻,压力会变成我们的动力。

其实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生活的更好,而是希望将来能够给孩子留下点什么。

年少时,总希望能成就一番了不起的事业。

但是如今,我更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平淡岁月。

其实生活的意义不是追求卓越,而是怀着一份赤城,坚守着自己的责任和道义。


口述:刘坤

编辑:朱小鹿&张益菲


END
看更多人物故事
请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朱小鹿



三连一下,植树造林靠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32岁未婚妻患罕见癌症寿命剩2年,男子嘴上“不离不弃”却没钱治病、准备继续“躺平”?
我,河南人,留学日本意外娶了日本媳妇,还生了一对中日混血儿女
在日本养老院打工的中国留学生
我为什么杀了我最亲近的人?
四处漂流的 80 岁
《我在日本养老院工作的日子》—如何护理患有认知症的老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