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怎样诊断最科学

3年前,40岁的王先生出现乏力、口干,小便次数也比以前有所增多。因为他的姐姐患有糖尿病,他也属于肥胖人群,所以警惕性很高,担心自己也得了糖尿病。他到附近的诊所查了空腹血糖正常,尿糖也是阴性,于是就放心了。但最近几个月,他经常手脚发麻,视物也模模糊糊,就到大院就诊。医生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建议他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查出是12.1mmol/L,被诊断为糖尿病。医生告诉他,如果他在3年前就知道检查餐后血糖,或许糖尿病可以早一点确诊。

很多人甚至包括部分非糖尿病专科的医生,在怀疑糖尿病时只检査空腹血糖和尿糖,其实餐后2小时血糖是早期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的科学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升高达或超过7.0mmol/L,或者随机血糖达或超过U.lmmoVL,或者口服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达或超过ll.lmmol/L。符合任一血糖标准都可以诊断为糖尿病。特别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空腹血糖往往不高,只是餐后血糖升高,此时如果只测定空腹血糖,就很容易发生漏诊误诊。

那么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呢?

不同类型、不同病期的糖尿病病人有轻重不同的表现,可以是典型“三多一少”,也可以轻到几乎没有症状,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似乎很难与糖尿病有联系的其他症状。总之,糖尿病有两大类症状:一类是由于血糖变化而引起的;另一类是由于长期糖尿病引起相应组织脏器损害带来的。

最常见的是由于高血糖引起的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同时还会伴有疲乏无力等,这就是医学上描述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的含义,这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也是人们最熟知的。一般来说,只有当血糖水平超过肾糖阈时才会出现典型症状。其产生的原因是糖从小便中排出体外时会带出大量的水分,于是产生“多尿”,医学上称此现象为渗透性利尿。水分排出过多,必然口渴,于是喝得也多。大量的糖被排出体外,组织得不到足够可利用的糖而处于“饥饿”状态,因此吃得很多,体重反见下降。如果血糖在短期内急剧升髙,除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加重外,还有部分病人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嗜睡乃至昏迷等危害生命的严重表现,医学上称之为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等。如果血糖降至正常水平以下,会有乏力、多汗、心慌、手抖、饥饿等低血糖反应。如果血糖在正常水平以上,但没有超过肾糖阈,此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许多糖尿病病人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血糖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后,典型症状消失了,便误以为自己的病好了而终止治疗,这是万万不可以的。

 

另一类症状比较复杂。由于糖尿病是长期慢性的疾病,高血糖对人体各组织、脏器的损害也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病人往往发现慢性并发症后,甚至根本想不到是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最常引起血管和神经的病变,大血管发生病变叫动脉粥样硬化,在心脏的大血管受累称为冠心病, 病人会岀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脑的血管受累可以发展到脑卒中。微小血管病变病变主要发生在肾脏和眼睛,肾脏受累者可以有蛋白尿、浮肿、高血压、尿毒症等;眼睛受累者视物模糊乃至失明。神经受累会有四肢麻木、刺痛、不知冷热等症状出现。糖尿病还容易影响免疫功能,导致病人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皮肤疗肿,呼吸道、泌尿道等多种炎症,且治疗后易于反复,伤口不易愈合。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病人是因为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才到院看病的。有的人因冠心病或脑卒中住院,住院期间才査出有糖尿病;有的妇女因外阴瘙痒或其他妇科疾病到妇科就诊被査出糖尿病;还有的因视力下降在眼科査出糖尿病。总之,许多糖尿病发病较隐蔽,并且经常不容易被病人发现。特别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患有糖尿病。因此,糖尿病发病时可有许多不典型表现,千万不能放过这些蛛丝马迹。实际上,糖尿病只有想不到的,没有检查不出的。只要一滴血就能査出,千万不要耽误。

也有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必须尿中有糖,否则就不是糖尿病,这更是错误。我们每个人的肾脏都有个排糖阈,就像水库的排水闸,有个规定的水位线。正常人的肾糖阈是810mmol/L,当血糖值在肾 糖阈之内时,肾脏的排糖闸门是关闭的,尿中没有糖(尿糖阴性);当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时,排糖闸门就开放了,让糖随尿排出,出现尿糖阳性。肾糖阈可因人的体质、疾病等情况不同而有所变化。老年人、肾小球硬化病人,肾糖阈可以升高,表现为血糖很高而尿糖为阴性,这对于用尿糖来监测糖尿病控制好坏的糖尿病病人要特别注意。此时如果只査尿糖不査血糖,就会贻误病情。因此,国际上统一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的标准是以血糖为依据的,而不能根据尿糖来诊断糖尿病。然而,如果病人检出尿糖阳性,也应引起重视,要进一步测定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有时尚需做糖耐糖试验。医生会根据这些检査来判断尿糖阳性是否为糖尿病引起,还是由其他原因所致。

  

空腹血糖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糖尿病隐患

很多人到院里査了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就认为自己肯定不是糖尿病了,这个想法同样不正确。因为糖尿病不是只根据空腹血糖M 7.0mmol/L来诊断的,也可以根据餐后2小时血糖或者随机血糖M ll.lmmol/L来诊断。况且很多人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不会同时符合上面的标准。所以,如果空腹血糖正常,却没进行餐后2小时血糖 检査,尚不能做出排除糖尿病的诊断。很多糖尿病病人早期的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2小时的血糖却较高,所以必须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査,才能完全排除糖尿病的可能。同样,有些人空腹血糖升高到糖尿病诊断的标准,而餐后2小时血糖尚未到标准。因此,必须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都正常才可以排除糖尿病。糖尿病病人完全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反应。低血糖反应的症状一般来得比较快,常表现为饥饿感、心慌、乏力、手脚发抖、出汗、面色苍白等,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危及生命。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导致出现低血糖:最常见的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所引起,如果所用药物过量, 当然会发生低血糖;或者药物并无过量,而是吃得比平时少;或者虽然没少吃,但运动量比平时骤增,也会发生低血糖。还有部分血糖特别高的糖尿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血糖下降太快,虽然血糖仍在正常或偏高的水平,也会 出现低血糖反应。另外,有些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在糖尿 病发病早期常常有反应性低血糖的表现,即在餐前会出现饥饿感、出虚汗、头昏、心慌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

如果你有前一种情况的低血糖,也就是说,无论是药物过量,或是吃得太少,或是运动量骤增所引起的低血糖,都要特别警惕,必须快速给予适当的处理。可以进食糖类食品,如糖块、莆萄糖、蔗糖、蜂蜜、巧克力、果汁、甜点等,吸收越快的食品起效就越快。若发生较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应快速到最近的诊所或院输注莆萄糖。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因为血糖下降太快引起的低血糖反应,此时血糖仍在正常或偏高水平,不必急于进食高糖食品,可以吃一点含膳食纤维高的食品。至于第三种情况,即对反应性低血糖的处理,建议适量减少早餐量,便可使中餐前的低血糖反应消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测血糖,误区有多少
血糖尿糖控制标准是多少?
4糖尿病的自我监测
胰岛素临床使用方法
糖友运动如何防止低血糖?
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自我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