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理中的知行合一
导读:
1、什么是知行合一
2、管理中常见问题
3、管理中的知行合一
 
 
01
什么是知行合一
说起知行合一,大家都会想到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大部分人的理解是“知行合一,就是认知和实践要统一。知道了还不行,还要实践,通过实践来实现真的认知”,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是并不是王阳明先生倡导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认为“知行是一体的”,不是我们认为的两件事,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里的知并不仅仅代表知识、道理,还代表人的“良知”,讲究的是“心外无物,心即理”,行是知的外在体现,强调通过实践去达到自己的良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
王阳明也曾在讲学时说道:“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而很多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先知后行的理解就是把知行当做两件事来看待的了。这里讲知行合一主要区别佛家的枯禅,枯禅讲究的是悟,讲究心能识别善恶,是通过“佛向心头做,莫向心外求”的枯坐方式来悟,而不去实践。
阳明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告诉我们良知才是真正的知,是能区别善与恶的知。格物就是要去实践,这里的格物和朱熹的“格物致知”的不同在:朱熹的格物致知是通过格物来获得事物的知识、道理,而王阳明的格物是通过格物来验证自己内心的判断是否正确。
王阳明的一个弟子傅凤,他是一个儒生,一心孝顺父母而甘于贫穷。傅凤听到王阳明的讲学之后,有所反省,于是投入到学习中。傅凤由于担忧父母贫困且年老,残障的弟弟又无力赡养父母,于是努力背诵经典、学习作文,希望考取功名获得俸禄以孝敬父母、帮助弟弟。傅凤日以继夜不停学习,最终积劳成疾。王阳明对傅凤说:“你诚心孝顺父母,然而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不孝。”傅凤得知王阳明所言之后十分惊悚,问道:“家里贫困父母年老,我不努力去谋求功名利禄,怎么能尽孝呢?”
王阳明反问:“追求功名利禄而导致积劳成疾,搞坏身体,还能够尽孝吗?”
傅凤答:“不可以尽孝了。”
傅凤哭着说:“我怎样才能避免不孝?”
王阳明说:“保存你的精力,不要搞坏自己的身体;端正你的情绪,不要有辱父母;做好你的本分,不要被得失影响;清楚你的使命,不要被外物侵害的本性。这样就能避免不孝了。”
良知告诉我们孝顺的终极目的是让父母心安宁,物质条件还在其次,人世间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锦衣玉食不是最重要的。将心比心,我们希望父母平安,心安即平安,让父母心安既是最好的孝顺。
所以知行合一就是要把知和行看做一体,并不是先知后行,知即是行,行也是知,行是知的表象,知是行的内在映像。
 
02
管理中常见问题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企业在办公场所挂很多标语式的牌匾或条幅,意在宣传企业文化,提醒员工行为规范,但是写在墙上的规范与提醒都是外在的,并没有深入到员工心中,没有形成员工的行为习惯,只是外在的约束,往往看到这些提示,可以按提示做,但是没有了这些提示,往往就出现很多行为偏差,比如出差的员工在出差期间表现就与在公司相差甚远,这就不是知行合一的表现,典型的知行分离,甚至是知道了,也不去行。
很多管理者在遇到需要决策的时候,往往并不能做正确的决策,因为决策会面临利益的选择,很多事情看短期没有效益,但是长期对公司是有利的。比如坚持提升产品质量,短期可能会增加成本,但是长期会提升产品竞争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有些事情短期是有利的,但是对公司长期利益是损害的,比如员工为了提高签单率,提高销量,可能会有贿赂行为,短期来看,是获得了顾客,提升了产品销量,提升了业绩,其实是对品牌的损害,对企业未来发展埋下了不好的种子,也带来了市场的混乱。这些都需要管理者做权衡,做好决策,要做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利的事。
管理者在年初制定了发展策略,但是到了年中发现落实执行不好。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原因是制定的计划缺乏合理性,不能保证实现目标切实可行。而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计划制定和执行脱节,制定者不是执行者,这样制定者往往脱离实际,好大喜功,制定宏伟的目标,缺乏落地实施的可行性,或者一把手对计划实施参与不够。  第二种原因是目标传达不到位,目标分解不细致,不能落实到各个部门,或者各个部门不能将目标与每个员工任务对应,计划缺乏周密准备,计划实施所需的各类人力、物力资源根本没有实现储备或者规划好,结果成了空中楼阁。
团队执行力不高。管理者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无过程,导致工作全靠个人能力,能力强的还能完成,能力不强的就完不成,形成不了组织能力,组织的执行力也受到影响。执行力不高就是不能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让员工了解目标,知道目标的来源,知道如何将目标落地到位。
 
03
管理中的知行合一
管理中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可以用“知行合一”来解决的。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在开始创业时,他是技术人员出身,知道如何制造陶瓷,但是对于财务,对于采购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也不知道如何决策,但是既然是管理者,就需要决策,别人等着要结果呢,这时稻盛和夫就采用的是“作为人,何谓正确”的标准去做决策。
大道至简,事物的本质本就是简单的。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思想,本质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地思考和反省,是源于儒家“致良知”的哲学,是“知行合一”的体现。“每当我面对困难,踌躇不前不知作何决定时,我总是用'动机至善,私心了无。’这句话来严格地逼问自己。我认为,只要抱着纯粹的、美好的、强烈的愿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那么,任何困难的目标都一定能够实现。”这就是稻盛和夫从王阳明“心学”中的“心外无物,心即理”来推导出来的。以自己的良知,拷问自己“作为人,何谓正确?”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如上面提到的企业文化不是挂在墙上的,是印在员工心里的。只有心里有,行动上就会跟随,就会形成习惯,这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执行到位,而不是口头上,墙面上,文件中体现的。知行合一就是让企业文化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通过实践来践行我们的企业文化,在践行中丰富和发展企业的文化。
管理中面对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选择等决策,需要采用“作为人,何谓正确?”这样的“灵魂拷问”来做决策,让来自内心的良知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如何决策,让我们的“知行合一”来帮助我们通过竭尽全力的实践来帮助我们提升决策,提升我们的能力。
前面管理中提到问题,企业战略目标落地执行不好,就是把知和行割裂来对待了。制定目标时就要考虑执行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地知行合一。另外在执行过程中也要考虑制定目标的初衷,竭尽全力去完成目标,才能是真正地执行,不能摆摆架子就算是行了,就像稻盛和夫说得在工作的现场全神贯注,心无杂念,带领、激励别人向着目标努力,才能实现所定的目标。
要获得高执行力,不能只关注结果,还要关注过程,要保证知和行的统一。管理能力的差别,就是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差别。.认知能力是执行能力的前提;解决问题是认知能力的实践。 “知行合一”就是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要合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理
【当你开始管理团队,你必须知道】
浅论“阳明心学”与企业践行
知行合一搭对事上磨练
阳明心学给当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