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电帝国》

关于作者

吉尔·琼斯是美国一位历史学家,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为了写这本书,吉尔·琼斯在美国多个城市的博物馆、图书馆、历史学会,查阅了大量一手文献,还找了很多专业人士讨论、修改书稿。

关于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爱迪生、特斯拉、威斯汀豪斯这三位电力巨头的成功、失败,以及他们之间的纷争宿怨。

核心内容

第一,电流大战之前的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是怎样的。

第二、三部分,我们通过两场关键战役,回顾一下这场大战。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光电帝国》。这本书讲述了,19世纪末期发生的一场电流大战。电原本是一种神秘危险的流体,这场大战把它变成实用的能源。

大战中有两个阵营,一方的代表人物是发明家、企业家爱迪生,他认为,用直流电更安全,而另一方认为,交流电更高效,这一方的代表人物是发明家特斯拉和企业家威斯汀豪斯。这场电流大战,是发明家之间的技术之争,更是企业家之间的激烈商战。这本书让我们知道,跟爱迪生直接对战的人,是威斯汀豪斯。

假如我们回到19世纪最后几十年,猜想这场大战的结局,肯定会押注爱迪生。他有白炽灯的专利权,还建立了直流电发电站,把电引入纽约,在人脉、知名度、资金方面,爱迪生也更有优势。而威斯汀豪斯是半路跨界到电力行业的,他推崇的交流电,曾一度引发了美国公众对电的恐慌,人们听到交流电,会想到被电死的人。但是,这场电流大战的最终获胜者不是爱迪生,而是威斯汀豪斯,他不仅战胜了爱迪生,还扭转了人们对交流电的看法。

为什么爱迪生会输给威斯汀豪斯?威斯汀豪斯是怎么做到的?今天这本书能够回答这些问题。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一位历史学家,她叫吉尔·琼斯。为了写这本书,她在美国多个城市的博物馆、图书馆、历史学会,查阅了大量一手文献,还找了很多专业人士讨论、修改书稿。她在这本书讲述了,爱迪生、特斯拉、威斯汀豪斯这三位电力巨头的成功、失败,以及他们之间的纷争宿怨。

这场电流大战,也是美国商业史上最独特的一场恶斗,通过它,我们会看到,商业世界有多么残酷。爱迪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抹黑对手;特斯拉是一个痴迷前沿技术的天才,可不管他的发明多么超前,没有实用的产品,没有产生商业价值,就是商业世界中的失败者;威斯汀豪斯赢了这场电流大战,一转身却败给了华尔街的贪婪,他让我们看到,一个人身在商业战场,总有失败的可能。

好,今天的解读围绕这场电流大战展开,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来了解下,电流大战之前的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第二、三部分,我们通过两场关键战役,回顾一下这场大战。爱迪生先宣战,他发起了公关之战,污名化了交流电。此后,威斯汀豪斯在竞标之战上,战胜了爱迪生,扭转了交流电的名声。

第一部分

好,我们先来了解下,电流大战之前的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

爱迪生很早就预见到电力产业的辉煌前景,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策划白炽灯照明网的人。他的故事,不仅能让我们看到他身为企业家的那一面,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这场电流大战的背景。

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电力工业正处在初创时期。几十年来,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发明家,都想研发出一种又亮又安全的室内照明灯,大发明家爱迪生也在其中。

1877年,爱迪生就开始制造白炽灯泡。两年后,他研发出了实用的白炽灯,申请了专利,还打开实验室大门,向公众展示他的实验成果。实验室被25只灯泡照得通明,公众看着这些灯泡目瞪口呆,而爱迪生已经瞄向了更远的地方,他不仅要发明白炽灯,还要为纽约这座城市建造电力照明网络,提供又好又便宜的电力。也就是说,爱迪生在小小的灯泡中,看到了整个电力工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为了建立自己的电力帝国,发明家爱迪生变成了企业家爱迪生。做研发时,他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像一个研发领导,带着助手和技师一起做。他明白,要想在电力行业干成大事,必须依赖华尔街财团的资金支持,于是,他注册了一个电灯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爱迪生还会在实验室招待贵宾,举行晚宴与纽约市政府的权贵建立关系,及时向媒体公布研究进展。

爱迪生的电力事业不断扩大,他需要更多钱,可华尔街的阔佬们已经没了耐心。爱迪生只能自己集资,他卖掉了股票,四处借款。

爱迪生这么缺钱,一个主要原因是,他希望自己的电力系统安全又可靠。其他公司输送电力时,会把电线直接暴露在户外,杂乱的电线要么挂在木电线杆上,要么挂在屋檐窗外,安全隐患很大。爱迪生会在街道地下铺设输电线路,这种方式不仅施工麻烦,成本贵,还招来了很多质疑声,但爱迪生坚信,自己的电力系统才能给公众和客户带来安全感。

在爱迪生的努力下,他的电力帝国,终于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1882年9月4日,他在曼哈顿修建的珍珠街电站开始运行,为附近的建筑提供电力。此后,这个电站还给华尔街的重要商业区、报纸媒体送去了光明。爱迪生的电站获得了第一批客户,他非常自豪,可还是得为钱发愁,他对记者说,“我的一个愿望就是,不用考虑资金的问题……我不稀罕富人的玩具,我不需要马和游艇,我根本无暇一顾。我只需要一个装备齐全的车间。”

接下来的几年,爱迪生一边亏损一边扩张,为越来越多的客户提供越来越好的服务。到了1887年,爱迪生在美国电力行业已经有了一统天下的趋势,他筹建了121个直流电中心电站,可是他却很不安,因为有一个人正在抢夺他的市场份额。这个人就是威斯汀豪斯,他是爱迪生所有竞争对手中实力最强的。才做了一年电力生意,威斯汀豪斯就筹建了68个交流电中心电站。

闯入电力行业之前,威斯汀豪斯已经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他来自匹兹堡,从小就会操作各种机械,24岁时,发明了火车用的空气制动器,三十多岁时,建立了自己的铁路帝国。除了自己做发明,他还会买下有潜在价值的专利,改造一下,变成自己的创新。

威斯汀豪斯了解到爱迪生的电力系统后,立刻意识到,电力行业大有可为。因为爱迪生的直流中心电站短板很明显,供电距离有限,一旦超出供电范围,就只能再建一个电站。这样肯定无法满足不断上升的用电需求,于是,威斯汀豪斯进军电力领域,建立自己的中心电站。

威斯汀豪斯的动作很快,他买下相关电力专利,请来电学家和发明家,发展自己的直流电系统。1884年,他的系统就进入营业状态。1885年,威斯汀豪斯取得了一个重要突破。他从一篇报道上了解到,欧洲有一种交流电系统。报道说,变压器,也就是次级的发电器,能够把高交流电压,变换成低压电。其他人都对这种变压器不抱什么希望,可威斯汀豪斯预见到,交流电将会掀起一场电力革命,它会比直流电更加经济有效,把电输送到距离更远的地方。于是,他从欧洲买来了变压器和交流电发电机,通过重组改造,发明出了新式变压器,这个机器能够把远距离输送来的高压电,减低到适合民用的安全电压。1886年,威斯汀豪斯成立了一家电力公司,就是后来著名的西屋电力公司。

同样是发明家兼企业家,爱迪生喜欢公开自己的成果,而威斯汀豪斯喜欢低调行事。正是由于他的低调,大部分人都没有注意到,这家公司悄悄实现了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此前,美国的发电站都必须建造在城市里,近距离为客户提供电力。而威斯汀豪斯的交流电系统,让发电站搬出城市,远距离输送电力,让电流“经过大地、穿越河流,静悄悄地为人类服务”。享受不到直流电服务的人,可以接通交流电,享受威斯汀豪斯提供的电力服务。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直接进入这场电力大战。这场大战持续了十年左右,爱迪生先向交流电宣战,发起了一场公关大战,污名化了交流电。接着,是威斯汀豪斯和爱迪生阵营之间的竞标大战。爱迪生赢了前半场,却输了后半场。

我们先来看看,爱迪生是怎么发起公关大战的。

1887年,电力大战的帷幕缓缓拉开。这时的爱迪生,在电力行业占据绝对优势,可他不得不提防威斯汀豪斯,因为后者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他不仅财力雄厚,手里还握有新技术、新产品。

这一年年底,爱迪生公司的年报开始谴责交流电,说它“从商业角度来看,没有任何优势,而且它本身是高压……会对生命和财产带来毁灭性的危害”。年报中还嘲笑威斯汀豪斯的交流电中心电站,说那里的机械经常出事故。在他们看来,爱迪生的电力系统才是无懈可击的,对手根本无法和自己相比,也无法诋毁自己。

可实际上,爱迪生阵营正在遭受挫折。如果一个城市买了直流电厂,只能满足50%的用电需求,离电厂远的人们,只能再买一个独立电厂或电站。而交流电站不仅能给整个城市提供电力,还能继续扩大服务范围。

你可能会想,既然,交流电有这么大优势,为什么爱迪生不自己做一个?作者分析说,这位大发明家的固执自大,阻拦了他。同事劝说爱迪生买下了一个新的交流电系统,可他就是拒绝使用,因为他认为交流电这种技术不安全。在爱迪生看来,交流电阵营的人,无视安全问题,是在犯罪,他的直流电才是安全、健康、人性化的。

爱迪生对交流电、威斯汀豪斯的恨意,越来越深。他不愿意让这个不安全的交流电,危害自己公司以及整个电力系统,于是,他就通过公关手段打击对手。

一开始,他悄悄地借立法手段打击对手。1887年11月,纽约市政府死刑委员会,给爱迪生写信,想知道如何用电刑处死罪犯。爱迪生拒绝参与,因为他反对死刑。但过了一个月,他又后悔了,回信说,最快捷和无痛苦的死亡,可以用电来完成。他还建议,电刑最适合的工具就是威斯汀豪斯生产的交流电机。半年后,纽约市立法机关宣布,从1889年1月1日起,电刑成为新的死刑执行方式。

接着,爱迪生公开攻击对手。作者介绍,爱迪生使出了所有能用到的公开手段,其中包括84页的谩骂讽刺,鲜红的包装,还有醒目的警告标题。爱迪生还呼吁电力学家们联合起来,反对交流电。谁要是敢走上交流电的道路,谁就是爱迪生公开的敌人。

爱迪生公开宣战,威斯汀豪斯是什么反应?起初,他想要争取和平。他给爱迪生写信,邀请对方来自己的实验室参观,还说自己相信,肯定有人故意挑拨两家公司。可爱迪生拒绝了他的邀请。在爱迪生的攻势下,威斯汀豪斯意识到,自己该反击了。既然爱迪生的攻击焦点是交流电的安全问题,威斯汀豪斯就发了一封重磅公关信,回应了安全问题。他在信里摆事实说:威斯汀豪斯的中心电站,没有一个因为使用交流电系统而引起过火灾。而爱迪生的直流电中心电站,发生过无数次的火灾,其中还有3个被彻底烧毁了。

除了公开回应,威斯汀豪斯还与特斯拉结盟。爱迪生痛斥交流电的时候,特斯拉这个电力天才正在完善交流电系统,设计出了更加先进的交流电发电机。威斯汀豪斯高价买下了特斯拉的专利权,还邀请这位发明家当顾问。

其实,假如爱迪生不那么顽固自大,特斯拉的交流电系统很可能就是他的。特斯拉是塞尔维亚人,他从欧洲来美国时,曾为爱迪生工作过,还挺受赏识。那个时候,他就向爱迪生介绍过交流电系统的优点,说自己的交流发电机肯定远远胜过直流发电机。这个提议冒犯到了爱迪生,他对特斯拉说:“交流电机没有前途,不管谁去做都是在浪费时间。交流电是危险的,而直流电是安全的。” 爱迪生觉得特斯拉的想法不实际不可行,特斯拉则认为,爱迪生做发明的方式没效率。不久后,两人不欢而散。

特斯拉瞧不上爱迪生,却很崇拜威斯汀豪斯,他觉得,威斯汀豪斯作为商人,正直而无畏,作为盟友,可靠且慷慨,这些品质都打动了他。特斯拉曾经这样形容说,“一旦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时,他就变成了一个巨人。别人因为绝望而放弃时,他却会胜利。”

特斯拉的加入,意味着电流大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而爱迪生的攻击手段也越来越不体面。1888年,纽约出现了几起触电身亡的事件。一个名叫布朗的纽约工程师冒出来,公开抨击交流电,说交流电公司不顾民众死活,用交流电来照明。布朗后来成为爱迪生的盟友。为了帮布朗获得科学证据,爱迪生把自己的实验室和设备都借给他。布朗买了很多狗,做了一系列残酷的实验,就是为了证明交流电是致命的。他还公开演示自己的实验成果。有一次,他分别用300伏特、400伏特、700伏特、1000伏特的直流电伤害狗,然后再用330伏特的交流电,把狗电死。这次演示结束后,布朗说,“使用交流电的地方只能是狗的收容所、屠宰场和监狱。”布朗这样做的目的是从法律上彻底消灭交流电,他想让纽约相关机构立法禁止使用超过300伏特的交流电。

除了残忍的杀狗演示,布朗还在积极推进爱迪生之前的那个提议,就是把交流电变成执行电刑的工具。在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布朗继续进行电死生物的实验。他用爱迪生的设备,电死过一头小牛,一匹高大健壮的马。1889年,电流之战进入了最残忍的阶段。布朗被纽约市监狱雇为电力专家,负责把威斯汀豪斯的发电机,设计成杀人的器具。爱迪生还替他作证,用威斯汀豪斯的交流电发电机,一会儿就能把一个人变成木乃伊。

显然,在这场公关大战中,爱迪生阵营占了上风,在他的引导、支持下,交流电与死亡、犯罪联系在一起,引发了公众恐慌,爱迪生阵营还希望用美国政府的禁令消灭威斯汀豪斯的交流电。

面对爱迪生毫无底线的进攻,威斯汀豪斯的反应很体面。他对自己的道德品质、商业声望很自信,不认为这样的手段能击垮自己,他更不愿意用肮脏的手段去回击。他把这些负面攻击,看成是对交流电的免费推广,是在帮自己的忙。在他看来,爱迪生阵营希望依仗自己的势力、影响力,来阻止事物的前进,只是白费力气。威斯汀豪斯的自信,来自交流电系统的迅速发展,虽然交流电在舆论上备受争议,但在规模上,交流电中心电站的电灯照明规模,那时候就已经是直流电的5倍了。

1890年11月,电流大战突然按下暂停键。伦敦一家大型投资公司濒临破产,引发了经济危机,还席卷到纽约。威斯汀豪斯突然陷入财政困境,他全身心都投入到挽救公司这件事上。而爱迪生的日子也不好过,经济危机也让他失去了资金来源。最终,威斯汀豪斯成功度过财政危机,并且依然大权在握。而爱迪生的公司与一家竞争对手合并,成立了一家新公司——通用电气,负责人不是爱迪生,而是查尔斯·科芬。这个人将接替爱迪生,继续在电流大战中对战威斯汀豪斯。

第三部分

时间来到1892年,两个阵营开始了竞标之战。在这部分,我们会了解到威斯汀豪斯是如何最终赢得这场电力大战的。

竞标之战在芝加哥爆发。一年后,这个城市就要举办世界博览会,展示各个国家的工业和文化。世博会的照明工程,对电力行业来说,是个让人垂涎的大合同,光是室外照明灯,就需要9万多个。室外照明的合同,只有两家投标公司,一家是通用电气,另一家是个小公司,背后正是威斯汀豪斯。

这次,威斯汀豪斯在舆论上更有优势。此前,通用电气因为漫天要价,以及厚着脸皮不停降低报价,他们在芝加哥的名声并不好。芝加哥媒体一边嘲笑通用电气的反复无常,一边等待着威斯汀豪斯在竞标中打败对手。

1892年5月,威斯汀豪斯如愿以偿,拿到了世博会室外照明灯的合同。可通用电气还在想方设法搞破坏,他们拿灯泡的专利权说事,灯泡专利在爱迪生那里,所以,威斯汀豪斯要想完成这单合同,必须使用没有侵权的灯泡。好在,威斯汀豪斯手里有一个灯泡专利,叫作“塞子”灯泡。他工作了好几个月,终于找到用机器大批量制造“塞子”灯泡的方式,成本比爱迪生的灯泡低。

拿到合同后,威斯汀豪斯对外宣称,这个合同很容易完成。但公司同事都知道,老板接下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合同的规模和难度前所未有。威斯汀豪斯是怎么完成的?根据书里的内容,他能完成这个任务,离不开他对效率和准备度的追求。

威斯汀豪斯的管理十分追求效率。从芝加哥拿到合同后,威斯汀豪斯一大早就到公司,给员工布置任务,要求他们下午两点要拿出一个新的发动机设计图。提完要求,他就走了。员工虽然觉得老板的要求不可能实现,但也赶紧开始埋头工作。这是威斯汀豪斯一贯的做事方式,交代好的事,必须立竿见影,员工一拿出方案,他就会紧盯不放,认真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随时改进方案。员工设计出发动机草图,好不容易让威斯汀豪斯认可了,可这位老板又提出一个要求,“多久我能得到4台这样的机器呢?”

为威斯汀豪斯带来高效率的,不仅是日常工作习惯,还有他收购来的技术和吸引来的人才。当时,美国最大的交流电站只能给1万个灯供电,而威斯汀豪斯的工程师们为世博会建造的交流电站,要能给16万个灯泡和马达送电。这就需要他们取得突破性的技术成果。天才发明家特斯拉,如今是威斯汀豪斯公司的技术顾问,利用他的发明,威斯汀豪斯解决了效率难题。两台交流发电机并排放置,产生出来的电流,就可以点亮3万只“塞子”灯。

威斯汀豪斯和世博会签的合同里,要生产92000个室外用的白炽灯。可威斯汀豪斯准备了25万只“塞子”灯泡,是约定数量的两倍多。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不是浪费产能吗?其实,这是威斯汀豪斯另一个高明的地方,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谁也不清楚,像世博会这样的盛会具体需要多少个灯,多少电力。假如威斯汀豪斯只按照合同准备,出现意外的话,那就是在全世界面前出丑,一切努力都白费了。于是,为了保险,威斯汀豪斯一开始就做了充足准备,他不仅准备了更多的灯泡,还制作了很多台发电机。如果一个发电机停止工作了,另一个机器就会自动切入进行工作。如果世博会临时需要提供更多的电力,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1893年5月1日,芝加哥世界博览会正式开幕。整个展览会的用电量是芝加哥整个城市的3倍。每晚都有18万只灯泡被点亮,剩余的7万个做备用。威斯汀豪斯的提前准备,派上了用场。

开幕期间,总共来了2700万参观者,一半是美国人,另一半是外国人。很多人一直生活在乡村,以前没见识过电的力量。但在这里,他们亲眼看到,世博会展厅里的火车,湖里来回送客的游艇,巨大的转轮,都是靠电来带动。夜晚,他们看到了电力创造的奇观,塞子灯泡照亮了世博会的建筑群,以及几百个雕塑。威斯汀豪斯提供的照明设备,把世博会的夜晚变成了电光世界。观众看得目瞪口呆,但也清楚意识到,这一切都是交流电带来的。这正是威斯汀豪斯的目的。他在世博会的电力合同里,只赚了19000美元,但交流电取得的公众效益是无法估量的。过去,交流电曾被爱迪生阵营抹黑,世博会之后,交流电终于彻底摆脱污名,而爱迪生的直流中心电站成了过时的科技。

世博会的合同之后,威斯汀豪斯继续与特斯拉合作,再次打败了通用电气,攻克了一个大项目——尼亚加拉大瀑布发电站。他们让项目方相信,交流电才是创造和输送电流的理想动力。

巧的是,特斯拉小时候就被尼亚加拉大瀑布迷住,还构想出了一个被瀑布转动的大轮子,想着要去美国实现它。40岁时,特斯拉和威斯汀豪斯一起来到尼亚加拉大瀑布,看到了奔腾咆哮的急流,宽阔的水面,也看到了那个19世纪的奇迹——他们共同建造出来的巨大发电机。

至此,电流大战结束,交流电阵营取得了最终胜利,世界也因此永远地改变了。

结语

通过今天这本书,我们了解到了19世纪末期的电流大战。大战之前,爱迪生和直流电原本占据上风,但他不肯接受别人的技术比自己的更好,于是,威斯汀豪斯和交流电成功弯道超车。受到威胁的爱迪生用无底线的公关手段,抹黑交流电阵营。而威斯汀豪斯,用自己的远见、包容,用特斯拉先进的技术,体面地赢得这场大战的胜利。

你可能想问,明明是威斯汀豪斯阵营赢了,为什么我们现在听到的更多是爱迪生的名字,而不是威斯汀豪斯和特斯拉?这就要说到三个人的不同命运了。

1892年,公司重组之后,爱迪生一度离开了电力领域。他开采过铁矿,改进了留声机,注册了电影放映机的专利,而后,他又回到电力行业,发明出了镍铁碱性电池。晚年的爱迪生,拥有一千多个专利,成为美国人的创新偶像。1931年,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去世。

尼亚加拉项目之后,特斯拉继续研究与电有关的前沿科技。发明和实验迷住了他,可也掏空了他的钱袋。为了获得资金,特斯拉不惜哄骗投资人,把原本应该用来发明实用产品的钱,投入到只有他自己才懂的实验里。晚年的特斯拉贫困潦倒,靠人接济,86岁时在纽约去世。

威斯汀豪斯的结局也让人唏嘘。电力大战之后,威斯汀豪斯继续推动交流电的发展,他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和技术成就,甚至,还与竞争对手通用电气共享自己的成果。可是,经济危机再一次把威斯汀豪斯拖进财务深渊,他的电力公司面临破产,纽约和波士顿的银行家,趁机夺走了他的控制权,把他挤出公司。失去电力公司后,威斯汀豪斯的身体越来越差,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听完今天的解读,你可能会替威斯汀豪斯感到惋惜,他未雨绸缪的远见、对新技术的包容,仍然值得学习。一个人给世界留下的线索,并不只有名声。当我们在灯火通明的城市中,想要知道电的奇迹从何而来的时候,好奇心会让我们找到他。

你还可能会感慨,商业世界真是残酷。其实,商业世界有点像大自然。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有一个说法,大自然相信破产制。就是说,大自然会对自己的错误、弱点,以及无法适应的动植物毫不留情。商业的战场上,也许没有永恒的赢家,可也正是这种残酷的生死更替,造就了商业的生生不息。

1. 19世纪末期的电流大战,爱迪生和直流电原本占据上风,但他不肯接受别人的技术比自己的更好,威斯汀豪斯和交流电成功弯道超车。
2. 爱迪生用公关手段抹黑交流电阵营。而威斯汀豪斯,用自己的远见、包容,用特斯拉先进的技术,体面地赢得这场大战的胜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 年前爱迪生、特斯拉那些人的“电流大战”要拍成电影了,是个很刺激的故事
百年前的「电力之战」,如何永远改变了我们生活?
电力三巨头20220116给未来的自己
爱迪生与特斯拉的电流大战
人性和利益的斗争,哪一个能笑到最后?
特斯拉:与偶像爱迪生的电流战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