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客家世界客家农村“敬祖公”的习俗

  敬祖公又称为“念上代”。在客家地区农村,每逢过年过节的上午,村里人都要到祠堂“敬祖公”。
  每到“敬祖公”的日子,几乎可见家家户户门前铺着一层红色的鞭炮纸屑,祖祠里锣鼓声和鞭炮声连绵不绝。每个家庭都带着“三牲”(猪肉、鱼、鸡)、斋盘(共五个盘子,分别盛有:发粄(年年发财)、苹果(四季平安)、柑橘(年年吉利)、柚子(年年富有)和财宝(祖公、祖婆衣,伯公、伯婆衣,观音衣,冥币、花边等)、茶烟酒等来到祠堂。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来到祖屋的厅堂上。“敬祖公”的步骤一般是这样的:先将“三牲”、“斋盘”摆在八仙桌上,在“三牲”和“斋盘”前面要摆上五杯茶、五杯酒,其意思为:茶香酒香,子孙满堂。接着就是烧香。在烧香时,一家之主要先祈祷(说好话):“‘祖公、祖婆’保佑,保佑我们全家身体健康,四季平安,万事顺意。”然后,按家中长辈、晚辈年龄大小的顺序,手拿着香在祖公、祖婆神牌前行三鞠躬礼。等到插上去的香的灰掉下一小段时,一家之主便要“奉财宝”(把带来的祖公、祖婆衣,冥币、花边等全部烧完)。最后是放喜炮,一阵阵的鞭炮声把“敬祖公”活动引向高潮。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0~60分钟。
   “敬祖公”活动中,在“香灰”还没有落下的一小段时间里,同祖屋同祖公的叔婆伯姆、叔侄子嫂、哥们姐弟,大家欢欢喜喜聚在一起,无所不谈。一阵阵欢笑,一声声祝福,祖公厅堂里充满着欢乐、祥和、热闹的景象。据介绍,“敬祖公”是数百年来传下来的传统,祖祠是族人的根,也是过年过节时最热闹的场所,平时在外奔波的族人过年过节时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到祖祠团聚,共商家事、族事,联络感情。
  等到插上去的香灰落到差不多的时候,各家将带来的“三牲”、“斋盘”、茶杯、酒杯收好,大人、小孩一起高高兴兴地回到自己的家,“敬祖公”的活动就算结束。敬过祖公后,全家就欢庆团圆吃午饭了。
  “敬祖公”作为过节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客家人传统中过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最念传统,“敬祖公”这一活动在旧时就有的。如今,客家人依旧遵循传统,每到过年过节都要进行“敬祖公”活动,而且还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三十!客家人敬祖公
客家年俗:年初三,送穷鬼!
客家文化 | 罗鑫:年三夜四【转发】
【文明】传统客家礼仪用语——值得每个客家人学习
客家心,客家年——客家人春节特别节目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客家年味
客家古训,句句在理,客家后生请不要让它失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