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医生养成记 | 《治病前的准备》


《治病前的准备》

你能否遇见真正的良医,

取决你的诚意。

——写在前面的话


疾病,《说文解字》中示意,疾,病也。一曰急也。病来急,故从矢。矢,急疾也。

如果一个人得病久矣,他需要去反省自己失了常道久矣。何为常道,即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也即是“养心养德”。

一个人生大病或重病,实则失了常道久矣。随着时间的累积,若不知反省与悔改,他可能就毫无意识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走向悬崖。

历史上有一则寓言叫《讳疾忌医》,闻名古今,讲的是扁鹊的故事。有一天扁鹊路过齐国都城临淄时,见到了齐国的国君齐桓侯。他看齐桓侯的气色不好,就断定他已经生病,便直言不讳地对他说:“你有病在肤表,如不快治,就会加重。”桓侯听了不以为然,说:我没病。”扁鹊见他不听劝告就走了。这时,桓侯对左右的人说:“凡是医生都是贪图名利的。他们没有本事,就把没有病的人当有病的来治,以显示本领,窍取功利。”

过了五天,扁鹊又来见齐桓侯,作了一番观察之后,对齐桓侯说:“你的病到了血脉,不治会加重的。”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根本没有把扁鹊的话放在心上。再过五天,扁鹊又来见齐桓侯,经过细致的观察,严肃地对他说:“你的病进入肠胃之间,再不治,就没救了!”齐桓侯听了很生气,当然也没有理睬扁鹊的话。

等到扁鹊第四次来见桓侯,他只瞥了一眼,就慌忙跑开了。齐桓侯发觉扁鹊不理睬自己,就派人询问。扁鹊说:“病在肤表,用汤熨可以治好;病进入血脉,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到了肠胃,用酒剂也能治愈。如今齐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再也没法治了,我只好躲开。”

又过了五天,齐桓侯果然病重,派人请扁鹊来治,扁鹊早已逃离齐国,而齐桓侯因误了治病时机,不久也就死了。

就连扁鹊如此医术高超的神医,也仍有治不了的人。

何为?因为等不到那个知道自己得病,或者不知自己已病但怀有诚意的病人。


诚意,是治病的开始


治病,是有个次第,那个人有诚意让大夫来治,这个从心发出的请,才有治的基础。所以有“不诚者不治”,诚意就是一个病人所要有的最重要的大药。

诚意,乃是治病的开始。

病,失常矣,偏离中道矣。所以病者,在生病起时,应意识到这件事,及时调整失常的状态。比如多思虑,易怒,焦虑,熬夜,不根据自身的身体状态饮食,或者暴饮暴食,以及不运动等等,都需要在生活上调整。这时,许多病很可能及时调整了生活方式,身体就自愈了。

如果不幸到了非药物助力不可的状态了,这时需礼请大夫。礼请,即是大夫坐在跟前,那么对于大夫问到的问题,不要似是而非,不要对自己的身体一无所知。要仔细地体察自己的身体,客观而准确地表述。并且非常重要的是当下证,当下即是此时此刻。再拉长一点,也是这一两天之内的症状。

要做到客观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身体状态,这意味着平时会对身体留意,会观察。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诚意,诚意对待自己的身体。

大夫根据他望闻问切,找到身体的困局,开出恰当的方子,接下来要面对一个问题,如何诚意对待那些远道而来的草药。


那些草药,跋山涉水,只为救你而来


来到你手上的这些草药,在来到之前,它们生长在不同的地方,生长在不同的季节,吸收宇宙间的真气,它们经历过怎样的风霜雨露雷电,日月晴雨,才能长成一棵完好的草木,又是经过哪位采药人之手,途经多少地方,再来到你跟前,这里面这种命运的交付让这些草药不仅仅是草药,而是带着使命而来,它们一生的使命是为了救你而来。

这一种情分,这一种情意,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足以让人动容。

怀着这样的感恩之心去对待草药,这草药已远远不只是草药,生出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药引子。

在煎煮时,怀着敬意。如何熬药呢?首先要分清哪些是先煎药,哪些是后下药,哪些是正常熬煮。

先煎药:附子(生附子、炮附子和蒸附片)、半夏(尤其是生半夏)、龙骨、牡蛎、赤石脂、代赭石、海浮石、紫石英等。

后下药:气味芳香类的植物,久煎能使其气味耗散,药效降低,甚至丧失。比如桑叶、薄荷、藿香、佩兰、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等。

包煎药:容易漂浮的药,比如:滑石、苍耳、辛夷花等。

另外,芒硝是非常特别的一味药,冲服,把它想象成糖(其实是咸苦味),最后喝药前加入汤药中搅拌融化,喝之。

大黄亦是,有生大黄和酒大黄。生大黄泻下力较强,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久煎则泻下力减弱。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宜于瘀血证及不宜峻下者。现在的大夫用大黄大都要求后下,煎煮时间短。酒洗加煎煮时间长,大黄的泻下作用会减轻,里面还有一种止泻收涩的作用会随之加强。这种药煎煮得法,是有泻下和收涩双重作用的,并不是一味的泻下。这种药的前驱力泻下,后劲收敛,是种很难得的药。

现在草药都在跟前,知道先煎和后下。先用水浸泡一个小时,如果有先煎和后下药,分别在不同的碗内浸泡。一小时后,端到灶台上开火煎,水开后转小火熬30分钟,倒出汤药在碗里,(这叫一煎),继续加水开始熬第二次,也是大火开后转小火,熬30分钟,再次将汤药倒在第一次的汤药中(这是二煎),一煎二煎混合,再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三,服用。每副药喝一天。

喝药时,对这碗草药表达感恩之情。对着这碗草药,虔诚地表达这份感恩之情,并请求病气从身体内走出去,它们被关押了那么久,现在借助草药的帮助,让它们出来,想去哪就去哪。世界那么大。

万物皆有灵。


喝完药,有可能发生的“瞑眩反应” 


在服药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瞑眩反应”,何为“瞑眩反应”呢?

在服用中药或者进行针灸治疗的过程中,病人可能会出现不少反应。特别是服补充阳气的药方时,当人体阳气充足了,就会不断地输向全身经络、脏腑。但各人经络畅通程序不同,经络内正邪相争激化,元气不断冲击病气,并使病人驱逐出体外,这时就会出现一些排出邪气,恢复健康的反应。有时服用疏通气血、排除阻滞的方子时也会出现明显的排邪反应。

以下列出数种情况,患者要有一个定见,如果是排邪反应,就一定要配合大夫的治疗,从而改善或修复病体。

当病气完全排出体外后,相应的自觉症状立即减轻或消失。

一、出现在四肢末端

排病反应时,经络内可能产生移痛反应。移痛时,病气所经过处,常伴有痛、酸、胀、麻、痒等感觉。

二、皮肤

阳气激活后,人体自我调节,寒气会由皮肤排出体外。皮肤排寒时,浑身冒冷汗,皮肤排湿时,大汗淋漓,甚至出粘汗。有的人,粘汗如胶水或黄油,色深、异臭、极粘。

排汗出,应及时用干毛巾擦干,避免受风,切勿用冷水冲洗。还有的人出疹子,这也是肝内的毒素以及体内的废物排出来了。一般过敏性体质多见此类反应。

再有就是手脚的蜕皮反应。一般如果病邪在身体上部,多通过双手的蜕皮来祛邪,如果在下部,则往往通过双脚的蜕皮来排出邪气。有的病人会全身蜕出一层皮来,而大病随之而愈,殊为神奇。

三、尿液

病邪从尿中排出,很可能尿色极黄,排尿时会有尿道刺痛感,排尿后尿道刺痛感消失,此时应多饮温开水,以助排毒。

四、消化道

服药后会出现便秘,或者腹泻,每天去几次厕所,总觉排便不畅。或者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但不会特别难受,继续服药,五六天即通,便秘、腹泻即可自然消失。这都是胃肠道反应,胃肠道的反应在整个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胃肠道是多数病邪向体外排出的通道,体内太多的废物以及毒素多数从大肠排出,因此,它的反应是极为复杂的。

腹泻时,一天之中甚至会泄近3至10次,有的病人甚至于一天大便15次,大便色黑,或者极臭,或者如水样,但不会有疲劳感,大量腹泻后病人反而觉得异常轻松,一点儿也不累。

有的病人服药后会出现腹中有气体窜动,或觉胀满,或觉疼痛,或者放屁多,或者打嗝多。这是阳气充足后,脏腑功能恢复,促进了中焦宣畅气机的功能,机体开始排出不畅之气,这是好事。一般有过肝病、胃病的人多有这种反应,等气排完了,病也就近愈了。

如果病邪是在上焦部位,往往是以呕吐的方式排邪。比如肺癌患者,服中药后会出现频繁的呕吐,吐出粘浊性痰液,这是正气恢复后,努力把瘀滞在上焦的邪气以呕吐的方式排出体外。

中医本来就有汗吐下三种排邪方式,而吐法正是其中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五、呼吸道

病人可能出现干咳或痰多,日夜不停;或忽然怕冷、怕风,大量地流鼻涕,鼻塞,打喷嚏,极像感冒。如伴随有高烧,一般一天至三天就会退烧。

这些都是机体努力排除风寒邪气的反应。一般各种风寒所致的疾病,只有将风寒排出体外,疾病才能治愈。

六、经络肌表

有时病人会出现周身肌肉、骨节剧烈疼痛,或者腹痛,甚至疼痛难忍。极个别的病人会出现昏迷一两小时的情况,这是阳气在经络中运行,把潜伏的阴邪驱逐出来的反应。此时阳气正在修复病灶,以全面恢复机体的正常机能。如果身体有湿热感,那也是经络气血运行畅通而旺盛的自然反应。

有些肌肉痿缩的重病人,会反复出现浑身各处肌肉的疼痛,有时会剧痛难忍。

而且可能会伴有呕吐,口苦、发热等情况,这些都是身体阳气旺盛,修复病体,祛邪通过经络肌表向外排出的表现。临床常见病人先是肌肉剧烈疼痛数天,甚至于一两个月,然后发现疼痛的肌肉已经不痿缩了,不凹陷了。

可以说,每一寸肌肉痿缩的修复都可能伴随着疼痛,但那是快乐的疼痛。这种修复经络的反应最是惊心动魄,需要大夫极大的定见与病人极强的信心。

七、孔窍

治疗后如果忽然出现牙齿热痛,或耳内疼痛,或流鼻血,或舌尖、嘴唇上火起泡,或喉咙又干又痛,或早晨醒来时眼屎很多,或腹泻,或耳内鼓荡,或耳鸣等等,都是阳气通畅后,邪气自孔窍排出的反应。

腹泻一般是六腑的邪气排出的必经过程。耳朵是少阴肾脏的邪气排出的途径之一,有时也会出现短暂的耳鸣,是邪气排出的反应,但一过而止。

再如妇女因寒邪过重而月经不调,或崩漏、或淋漓不止,服药后可能停经一个月,次月即通,或月经提前几天甚至十几天,次月就会正常。排血量可能会多于往常,但不会像往常那样疲倦;后几个月会排出大血块,经血呈酱油色。虚寒型不孕症病人可以因此而怀孕。卵巢囊肿会发生轻微破裂出血,而后痊愈并恢复正常。有时还会出现尿血、尿道炎和阴道炎等症状。

突然出现心慌,或口渴,或不爱吃饭,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现象。

忽然头痛难忍,或后头痛、偏头痛、头顶痛,前额痛等,这是阳气充足,祛邪于外,邪气与人体本身的正气相争的自然反应。

疼痛越是剧烈,则邪正相争越是剧烈,越是需要继续服药,或加大剂量,以扶助阳气,祛邪外出。

有时四肢也会出现疹子,或者疼痛,或者麻木,或者瘙痒,也都是邪气不能立足于脏腑,向四肢部位逃窜的反应。

排邪时可能产生自发性的哭、笑、呼喊、呻吟、歌唱和言语等感情反应。

千万不可见此症状而当成病来治,那么就完全地辜负了大夫的一番努力了。

这些称为“瞑眩反应”,需要病人心里有数,才能与大夫合力一起治好身体之疾患。

在临证上经常碰到这种情况,病人刚吃药的头几日会头晕嗜睡,有时还会有腹泻的反应,病人往往以为这是不好的反应,其实不是这样。如果没有给病人下泻药,甚至给的是一些所谓的健牌药,病人反而有腹泻的话,这是大好的反应,这是人体自己在排邪气排淤积。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药不瞑眩,厥疾弗疗。”暝眩就是类似眩晕反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吃了药如果没有头晕反应的话,严重些的病是治不好的。有的病人刚吃一两剂药的时候头晕得要扶墙,但病很快就好了。嗜睡、腹泻事实上也是瞑眩的类似反应,原理是一样的,是人体生长能量和排病邪的反应。


后记


上天制造疾病,疾病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人的问题。心病久了,就会产生实质性的身病。身心合一。身病同时对心造成瘀堵与困扰。这两者就像打结似的,你影响我,我影响你,每况愈下。

当一个人病了,他知道去反省自己的“失常”,知道“止”。《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那疾病此时即成为良药。因为这个人会反省自己哪里出了问题,行而改之,那真是人间最珍贵的灵丹妙药。





最后申明:此证此方此分析,都是我的一家之言,并非最佳的方子,我只是如实记录整个过程。文章中的方子,仅限一人一方,请勿试药,试药后出现的一切后果自行负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叫瞑眩反应?人体是怎么排病的?为什么出现排病反应?
服中药有不适反应,说不定是在排病哦
关于服用中药药用菌之后出现瞑眩反应的说明!
练功必知--气冲病灶
艾灸后,出现这些反应,是疾病将愈的征兆
详解中医中药治疗中的瞑眩反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