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老师,您好!

何老师您好

20178

何老师的近照从微信中传来,照片中的何老师依然是那么年轻,那么和蔼可亲,那么温文尔雅,那么幸福美满。“何老师,您好!”的呼声从各位同学们的心底发出,转为微信中各位对老师的赞美。

从小学到初中,我接受的正规教育中遇到过四位班主任,除了何老师外的三位中两位在当年就是相对年长者,一位了无音讯,一位已经作古,另一位英年早逝。四位班主任中只有何老师还在和我们微信联络--近距离的接触,这真是我们大家的幸福。“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班主任何老师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班主任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对班主任感情上的依恋也经常是不为自己所觉察的。为了找出当年何老师的模样,我在家翻出了我们班级当年欢送钟康林和张文毅参军的照片,虽然班级的人数不全,但这后来就成为了我们毕业合影的唯一珍贵的照片。同时也翻出了其他的一些照片晒在微信上和大家共享。

当年的一些镜头不禁又拉近到了眼前:

新班主任:我们从初一升到初二时,班主任老师换了。何瑞芝老师,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来了!还是英语老师。一上课,老师标准的英语语音立即赢得了同学们的好感。当时我们听说前任班主任古鸿生老师可是圣·约翰大学出来的,他的英语语音纯正,嗓音具有磁性。何老师一点也不逊色!何老师中等身材,乌黑的略蓬松的头发梳成了两条大辫子,经常是两条辫子同时从一边耳朵旁拢过来,垂到胸前,这个打扮是普通之中有特色,尽显江南美女的婀娜。长长的眉毛下面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她经常用她的眼神和我们交流。笔直的鼻梁下面丰满略扁平的嘴唇似乎总带着微笑,她说话声音不高,可是她懂我们这群孩子们的心!

复习课:我们当年的学习是愉快的,各个学科包括英语课从来没有题海,即使在考试前的复习,也没有现在孩子们遭遇的“题海茫茫”。复习课上何老师经常需要写满黑板的板书,当老师集中精力写黑板时,我们坐在下面就有点耐不住了,讲话的,做小动作的,做鬼脸的。何老师一回头,我们以为等来的是训斥,谁知只是老师默默的等待,等待我们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复习课上老师讲完后,留出时间给我们自己复习。自习课也是我们自己复习,这时,我们可以向老师申请到教室外复习。老师十分信任我们,有申请老师必应。扬中校园中的水杉小树林(树人堂外),音乐美术教室外的花园,水塔边的小河边等,都是我们复习功课的好去处。尽管我们多数时间都在玩耍,但心情舒畅,也许几分钟的复习就会事半功倍,甚至几倍,十几倍!

集体舞:青春期的孩子们躁动,我们那个年代孩子们分男女界限,桌边经常划线,不能逾越,否则就是矛盾的根源。我们班级却与众不同,一天何老师组织我们到院子里跳起了集体舞!具体怎么跳的已经不记得,只记得班级同学围成2个大圈,里外转圈,遇到谁就停下拍拍手转转圈,只记得那个场景中男女生界限被打破了,大家乐呵呵地走到了一起。其他班级的同学们投来了羡慕的眼光,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

农村劳动:要说当年的学校,实行的还真是素质教育。除了每周六下午安排的学校农场劳动,每学年都有两周下乡劳动。我们背着背包走进农村,地铺上我们想办法支起大蚊帐,每顶蚊帐里可以睡进4-5个同学,这时,班主任老师比平时更为操心。已经记不起当年的很多细节,只记得我们睡觉前在帐子里说笑打闹,何老师拿着电筒走近我们一顶顶蚊帐,叮咛我们“该睡觉了”。我和李蓓蓓还有别的谁,去稻田里打“水鸡子”---青蛙,剥好后用大茶缸煮了吃,也不知是在哪儿、怎么煮的。同学们劳动之余各人都有自己的“绝活”,不知何老师当初是怎么能保证了我们下乡劳动的安全的。

人尽其才:当时戴光明是我班的体育委员,每天做早操,体育委员就威武地往前一站,排队、领操。外出活动整队、领队当然也是戴光明。当时的文艺委员好像是盛映华,不过外出活动的路上经常是迟恒龄起头让我们一路走一路唱。他起头时音调正合适大合唱,尽管他的嗓音有点沙哑。钟康林漂亮的美术字,不仅将校风“虚心求教,刻苦钻研,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刻在我们大家的心里,更是经常布置教室的板报等等。班长张煜,团支部书记陈丽香在班级事务中也出了不少力,我当时很朦胧,说不明白他们的工作。说起来我还当过一个阶段的英语课代表,不知何时,也不记得是谁通知我,英语课代表换人了,因为我不会关心班级其他同学的学习。 

个别谈话:何老师解决班级问题的办法经常是找同学个别谈话。调皮的小个男生经常是何老师谈话的对象,那时他们比何老师个子还矮,不知他们谈什么,只见边谈,他们边往后退,退到墙边或墙角了无法再退,他们就得聆听。

下乡前的一次对话:我和何老师个别谈话的机会很少。初中快要毕业了,文化大革命来了,经历了文革,我们面临下乡。下乡前我曾经找到何老师,要求留在邗江,但是被拒绝了,这在我的心底曾经有过结,岁月流逝洗刷了、磨平了、或者说解开了这个结。记得学校的下乡动员之后,热血青年们积极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积极报名下乡,我也不例外。回家后母亲听说我已经报名,向我和我哥哥提出家里就你们就是两兄妹,留一个在身边吧! 我便去找了何老师那谈话前的紧张犹豫畏缩等待竟不必说在教室只剩下何老师和我时 我勇敢地迈步向前说出了我的要求。现在回想,当年的班主任是执行学校安置我们下乡的具体工作人员,何老师也不例外,我已经报了名,学校已经开始安置,何老师又如何能更改?由于我们当时不是正常的初中毕业考高中,这样的安置总会引起当事人们对老师的心结,其实这不是老师的责任。再说对于我这个十几岁的孩子离家下乡的经历也成了我人生的宝贵财富,这段经历造就了我的不断进取、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我将我的曾经的心结写在这儿,也希望班级曾经和何老师有过心结的同学们,或者何老师在文化大革命中曾经和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学生们有过的心结都能解开或者说都已经解开了!

我们和何老师的这段情实在是弥足珍贵。我们初三(五)班到现在都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其中部分原因就是在我们当年世界观形成的关键年月有这样一位和蔼可亲、温文尔雅的老师!

岁月匆匆,能留下记忆的又有多少?珍惜吧!

教师节将近,近几期发几篇写回忆学校、老师的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
我们到底该怎样教育今天的学生
班主任教育智慧小故事 - 白马宣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班级管理细则
德育案例分析
【广东】陈芷嫣《这一次,我学会了团结》指导老师:张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