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干地支的理论来源
userphoto

2023.01.31 广东

关注
来源:拜读—道学群
主讲:青阳先生
黄帝纪元五千零一十九年 壬寅年 正月十七
2022年2月17日
天干地支是怎么确定的?
十二地支,首先应该是一种理论构建——具体来说,就是以北极星为锚点,在天球和地面的交会处形成的一个地盘模型。利用磁石指南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定北方,并进一步确定东西南北四正,再以四正的架构延展,以北极星投影即指南针指向为起点,把地盘均分为12等份的点位,如此才有的十二地支的基本模型。基本模型建构以后,再把四正方向对应天上的星系归类,先划分为四正对应的四象,四象再划分为各宿,于是得到二十八宿。再以各个点位对应时空的天象、气象、物候等规律特性,给十二支命名,这样十二地支体系就建立起来了。磁石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文明建构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一般人可能会忽视或想象不出,但在自古以来的炼气术的秘传中,磁石是一种天机般的存在。
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科技或者是天文数据,都是依据理论物理学和纯数学演算推导出来的。十进制是现代数学体系的基石和承载、二进制是计算机语言的基石和承载。归根溯源,十进制源自于五行理论、二进制源自于阴阳理论。
有人说四正来源于圭表测影,那么请问,没有一个锚点如何测量?连“北”的概念都没有,以至于东西的概念都无法确定,请问如何建立理论、如何定方位呢?如果按照日影最短的观测方法,一天收集的数据至少要有360个甚至更多才能精细到位,这样的方法显然是太笨且太没效率了,误差也比较大。就像我们所熟知的,通过算法表很容易就知道一万乘以一万是一亿,而不是去一个个去数数到一亿。巧妙运用工具和已知的公式定理去推导更宏大的数据和更宏大的公理,是我们文明的亮点。
天干的形成与五大行星关系密切,五大行星分别对应两个天干。以甲乙来说,对应的是木星即岁星,甲为阳木,乙属阴木。甲乙的阴阳是怎么分的呢?迎向地球方向运动的过程及呈现的状态性质为阳,背离地球方向运动的过程及呈现的状态性质为阴。
天干不是气象,它是天体运行的规律。再具象一些: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这五星,五星配阴阳而得十,这样五星就有了十个阶段状态及特性。根据这十个不同的阶段状态及性质然后用十干来命名,即阳木—甲,阴木—乙,阳火—丙,阴火—丁,阳土—戊,阴土—己,阳金—庚,阴金—辛,壬—阳水,癸—阴水。
以上是干支理论的底层逻辑和顶层架构。而阴阳干支五行又是华夏文明的底层逻辑和顶层设计,以及承载体系。节气、物候、五运六气等都是在这一承载体系和理论架构中的花叶。
我们的天文学是以北极星、北斗星为基点建立起来的体系,二十八宿华夏天文体系是以北极星以及北斗星系为锚点,以人即地球为观测点、为中心的。天干地支就是在天体运行中找到的规律,只不过我国的天文学,比方说历法,有些是结合了理论模型的,比如太岁就是个理论模型,与实际木星即岁星的运行方向恰好相反(大家都知道本命年犯太岁,这个太岁就是岁星的理想化模型)。
有人说,文明的形成是先有观察、再总结、再升华联动。这实际上是西方低级文明、次生文明的思维方式。我国古代的很多文明体系都是先有理论架构的。比方说中医理论、中医的经络体系,都不是通过观察来建构理论的。如果没有基础理论的构建和经络体系的构建,恐怕观察一万年也得不出有效的数据。那些持观察得出理论的人,你们可以给出中医体系通过观察得出数据从而推导理论的模型和方案吗?
中医的基础理论在《黄帝内经》这本巨著中已经确切地表明来自岐伯、广成子、赤松子等天师团。另外其他的体系,如河图洛书直接给出高等数图、易经八卦直接给出阴阳相演这一大一统理论及象理模型、洪范九畴直接给出治世基本原则,其中更是直接给出作为宇宙间万物五种基本状态的五行的明确定义。能有效传递时空信息并且作为兵法模板的奇门之术也是来自于九天玄女。有人会说,八卦是伏羲先皇画的,但圣皇画卦绝不可能是通过收集数据而建构理论,又再用象理表达的过程。因为要构建这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象理模型,需要海量的天文数字级的资料信息,光观测天文得出有效数据恐怕就得以万年为计。
大家既然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就要冲破西方现代科技的思维方式的束缚,也就是说回到我们文明的底层逻辑架构上来,而不是在西方的各种观测上原地打转。实际上,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有效传承多在各种道书、星占书以及式占书的算术数学体系中。且上古传下来的各种占术,都是建立在各种天文规律上,比方说刑、冲、破、害、合、会都是天体天文规律。如果不是建立在对宇宙规律的全面认知,并且制定出很多公式、法则、公理的情况下,怎么可以得到超越时空的信息呢?就是因为对时空规律已经了如指掌才能冲破时空的束缚。
再来简单说说立春这个事情,因为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虎年的起始日是立春。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历法是历法,节气是节气。历法是汇聚了多种天文要素和天文规律平衡而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使用时间和记录时间,而节气主要依据于日地关系。
我国历代都会定正朔 即正月初一,比方说夏建寅、商建丑、周建子,就是明确了一年的第一个月份第一天,所以,历法体系和节气体系是不同的,是节气体系嵌入到了现在的历法体系中。以节气为坐标系是一些星占术、式占术的用法,但多不是核心要素。太乙紫微斗数就基本不参考节气这个变量,六壬也只是取中气做次等的参考变量,称为月将。至于算流年大运以及应期,也是以寅或子,或算出的一个基点为起始开始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观下 | 浅论“当机辨证”
二十四节气沿用至今,古人对天气预测准到不行,领先世界的气象学
算命到底是什么?真的有用吗?
从“天人合一”谈中医的养生与治病
二十四节气,不仅仅代表季节的变化,还有蕴意深远的文化传承
天文历法,中国文化的元原本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