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色列游记(5)耶路撒冷|苦路、哭墙与锡安山

原识,原初的认识,归心于本。以影像艺术装饰空间,展售原创摄影作品,提供摄影棚出租和棚拍,以及相片故事书设计与制作服务。请点上方蓝字关注原识工作室官方微信。

苦路,阿拉伯商铺令我麻木

圣墓教堂,分治的区域让我糊涂

耶稣受难,无法拯救人类脱离战乱

老城狮子门,朝圣的人们涌至,狭窄的路上车辆往来,路面上不平整的基石被踩踏摩擦的黝黑而泛着光亮,它就是苦路。虽然是基督教的圣地,却是阿拉伯人的居住区。首先看到的是圣母玛利亚父母家的石洞遗址,继续往前的一个高坡是一所巴勒斯坦小学,那就是苦路开始的地方。苦路共有14站,每一站街道的墙壁上悬挂青铜罗马数字标志,附近都建有教堂,一些教堂外雕刻着相关的内容。

Photo by 叶子

公元4世纪开始,朝圣者就开始沿着“受难之路”游行的传统。每年从复活节前耶稣受难日的星期五,直到复活节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少基督教徒都要抬着庞大的十字架,从客西马尼万国教堂,一路循着当年耶稣奔赴受难的足迹,进入城门一直走到圣墓大教堂,从中体验耶稣所受的苦难。平时每星期五下午3点,方济会士们也要走过“受难之路”,缅怀耶稣为人类蒙受苦难的救世之举。 

第一站——审耶稣的罗马广场。这里曾经是安东尼亚城堡,14世纪人们在城堡的遗址上建起了一个马木鲁克学院,从15世纪到19世纪中期,它是穆斯林总督的办公室和法庭。如今此地是穆斯林欧乌亚学院所在地。耶稣被定罪后,士兵们给他穿上一件朱红色的袍子,戴上用荆棘编的头冠,把他打扮成国王的样子,尽情戏弄了一番,然后带他去钉十字架;

第二站——耶稣被罗马士兵鞭笞的地方,他被戴上荆棘枝冠、背上十字架。1927年,意大利建筑师在此修建了一座“鞭打教堂”。 

第三站——耶稣第一次被沉重的十字架压倒之处。1856年,亚美尼亚天主教会买下这块地皮,建起一座教堂。 

Photo by 叶子

第四站——紧邻第三站,在这里玛丽亚痛苦的看着儿子奔赴死亡。亚美尼亚天主教修建了“圣母痉挛教堂”,教堂外的石壁上刻画着玛丽亚痛苦并怜爱地望着儿子的石像。

第五站——耶稣被十字架压倒后,士兵们见他实在没有力气了,就强迫一个从旁边路过的名叫西蒙的人替耶稣背十字架到刑场去。 1895年由方济会士建“古利奈人西蒙教堂”。

第六站——传说一个女子在这里用手帕给耶稣擦汗,发现手帕上都是鲜血,耶稣的影像也留在那上面。后来她因过度悲伤去世,埋葬在这里,教堂取自她的名字以作纪念,这就是维罗尼卡(拉丁文意为“真相”)教堂。

继续往下走是一个丁字路口,绕过这里杂乱的街道向前,在林立的商铺当中,商人们在吆喝着兜揽生意,苦路已是繁华似锦,这样的苦路俨然成为致富之路。然而一个柱子上罗马数字的七,把我们拉回基督的苦难世界。

第七站——耶稣第二次摔倒的地方。

第八站——墙壁上一处凹陷的石块,由于众多手臂的触摸而呈现褐色的光亮。传说耶稣手撑在这里,对大群哭泣的妇女说:不要为我哭泣,为你们的孩子,为耶路撒冷的未来哭泣吧。 

第九站——耶稣第三次摔倒之处,只见墙脚放着一个十字架,不知是否每天它都被搁置在这里,为了让游客体验圣人的良苦用心。

站在这里仰望上空,只见一个圆形屋顶的教堂顶部矗立着一个镶着水晶石的十字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耀眼的光芒,那光芒随着不同的角度变换着蓝绿黄不同颜色。这就是圣墓大教堂也称为复活教堂,是耶稣因遇害后安葬并复活的地方。相传地基的一部分为耶稣墓地的遗址,因此这里是世界基督教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参拜处之一。

公元324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将基督教立为国教,并创立了拜占庭帝国,由此基督教走向世界。公元331年,君士坦丁的母亲海伦娜根据传说来到耶路撒冷寻找耶稣的诞生地、墓地等对基督教至关重要的圣迹。在发掘中,皇太后发现了耶稣的墓地和十字架,以及同他一起被处死的两个小偷的十字架。君士坦丁一世遂下令在耶稣蒙难处修建一座教堂,4年后圣墓大教堂竣工。 后来她几度被毁又几次重建。

公元638年,伊斯兰军队席卷耶路撒冷,摧毁了圣墓大教堂东部的大殿,并很快对新领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节。15年后,艾伯特·莫德斯图修道院长重建了一座小型教堂,但公元1009年教堂又被伊斯兰教派的哈吉姆哈里发拆除。公元1094年欧洲十字军以解放基督教圣地赦免罪责为由大举东征,攻占耶路撒冷,重建他们最神圣的圣墓大教堂,耶路撒冷也成为一座遍布教堂和修道院的城市。新的圣墓大教堂于1149年竣工,可是1808年的一场熊熊大火几乎将其焚毁。当时西方世界正集中精力对付拿破仑,无暇顾及重建圣墓大教堂的请求。后来希腊东正教得到了教堂的控制权,但分治的几个教会对整修教堂意见不一,使重修工作进展缓慢。 

至今圣墓大教堂的前廊地下还保有一个古蓄水池,那是君士坦丁的母亲海伦娜修建圣墓大教堂时为施工饮水而修建的。

圣墓大教堂有两扇大门,门两旁各竖立着三根大理石柱,其中的一个门自萨拉丁时期就被堵上,只剩下另一扇门供人进出,那个门的形状与墙面的装饰不禁让我想起了巴黎圣母院。教堂的门楣上原来雕刻着反映最后的晚餐、耶稣在伯大尼行神迹使拉撒路起死回生、以及耶稣骑着驴驹进入耶路撒冷等宗教故事的大理石浮雕,这些浮雕现收藏在洛克菲勒博物馆内。

圣墓大教堂殿堂内部凝重幽暗深遂,只使用着一些油灯蜡烛灯微弱的照明,各个空中悬挂的烛台密密麻麻排列着几排,不同的款式说明着他们来自不同的教派。烛影摇曳烟雾缭绕,一切都显得影影绰绰神神秘秘。殿中石柱纵横,处处圣龛,遍布着大量传说性的圣迹和遗物。基督教各教派都奉圣墓大教堂为圣地,争相在此抢占地盘,只见大教堂内围绕着耶稣受难的最后时段分割着许多区域,一处处圣迹一个个教派管理,现今教堂的一部分为东正教耶路撒冷主教座堂,罗马天主教、亚美尼亚教会、科普特教会、叙利亚教会各占据教堂一部分。有趣的是,自阿拉伯萨拉丁统治时期以来,教堂的钥匙一直由两个有名望的穆斯林家族掌管。

苦路的第十至十四站都在圣墓教堂内。教堂共有上下两层,由苦路进入,直接登梯到达教堂二楼的天主教堂。

第十站、第十一站——耶稣被剥去衣裳和钉十字架的地方。这里是天主教堂,墙上的马赛克绘着亚伯拉罕准备杀子向上帝献祭以及耶稣被钉十字架的画像。 

第十二站——耶稣遇难之处,现属于希腊东正教会。在高高低低、闪闪烁烁的吊灯和烛光包围中,一支巨大的黑色十字架上钉着耶稣的塑像。他浑身消瘦而苍白,双眼紧闭,使人极为压抑急切地希望把他从十字架上放下来。教堂的祭坛下放置着一只银盘,中央有个小孔,标记着耶稣的十字架竖立的位置。每个基督徒来到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在祭坛前跪下,轻轻用手触摸银盘,似乎要感受一下耶稣经历的苦难 。

第十三站——信徒们对遇难的耶稣圣体进行埋葬前的处理。在圣墓教堂的正门大厅,一块一人长带着血红色斑的大理石。传说耶稣被人从十字架上抬下来,就是躺在这块石板上被涂擦圣油、喷撒没药和芦荟的,他的鲜血渗入了石缝,这块石板上永久地留下了殷红的石纹。无论这个说法是否真实,每个信徒都会在这跪拜俯身亲吻,日久天长,石板变得格外光滑。仔细端详这块石头,石纹确如血丝分布。石上悬挂着几对硕大的灯台,分别属方济会、希腊正教和亚美尼亚教会所有。

第十四站——从圣墓教堂正门大厅转左,中央是小教堂状的圣墓所在地,这里是苦路的终点。耶稣的坟墓原来是在盘石中凿出来的洞穴里,后来海伦娜皇后修建圣墓大教堂时,令人将墓室与其余的山体隔开,以免其遭受破坏。

圣墓由两间小室构成,前一间是天使教堂,正中玻璃镶嵌保护着一张石凳,《圣经》记载,耶稣被安葬后的第三天清早,抹大拉的马利亚等三个妇人来到墓前,忽然一位天使貌如闪电,衣服洁白似雾,从天而降把墓门口的大石头挪开,坐在上面。天使对她们说:“他已经复活了。”

第二间是个很小的墓室,据传这里原本是贵族约瑟夫购买的墓地,当年他因敬仰耶稣而把自己的墓地捐献出来埋葬耶稣。但下葬3天后,人们在距这里不远的大卫王衣冠冢上面的“最后的晚餐”楼两次见到了耶稣显灵,于是便打开圣墓查看,发现里面竟是空的,人们便就此认定耶稣复活。

人们在外面狭窄的天使教堂等候轮次进入一个不足2米宽极为狭小的石洞,每次只能弯曲进入一个人。只见一个面无表情的教士守候着一块光滑的白色大理石板,那覆盖着浴盆状的石棺上一块红布上是那些神圣的烛台。墓室上方有三个象征复活的浮雕,43盏长明灯日夜不息地燃烧着,其中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亚美尼亚教各占13盏灯,科普特教会占4盏灯,各教会对圣墓大教堂的争夺,由此可见一斑。

告别耶稣的苦难,走出圣墓教堂,我有点一头雾水找不到苦难的脉络,可能因为我不是信徒,没有对圣经信条反复咏读刻在心里的过硬记忆和敏感,这也是一种轻松,不用惧怕任何评价招致恼怒的目光或激烈的反驳,不因疑惑而自我怀疑信仰的态度,我没有唯恐不恭的担心,这让我想起1976来自他人目光的感情审查。但是既然宗教已经走入我的生命体验,阅读圣经寻找答案显得十分必要。然而无论如何,一个事实摆在这儿,耶稣受难两千年,人类依然无法摆脱战争的纷乱,爱并非必然战胜仇恨与邪恶。

哭墙,所罗门辉煌的碎片,犹太民族执守着耶和华

一路沿着基督的脚步,感受着他的宗教,然而这是犹太民族的国度,这是所罗门开创的圣地,那旧约的踪迹在哪里,那上帝拣选的子民是如何敬仰着耶和华?

Photo by 叶子

一条弯曲的小路从圣墓教堂抵达哭墙,不起眼的入口,安检如机场。百年来几经扩建,高大斑驳的哭墙迎着西边的太阳,如同一个沧桑老人的脸颊,巨大的石块组成墙基,慢慢上升后石块的体积渐渐收缩,那高度大约20米,墙下面壁站立着一些人显得那样细小,这就是著名的哭墙,这就是宗教历史重要的线索:耶路撒冷——圣殿——哭墙。

公元前13世纪至基督纪元之间,《旧约》的叙事部分对耶路撒冷有着生动的记录。公元前10世纪大卫王将其定为以色列首都,她便是宗教信仰的中心。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也称圣殿山)上,用雪松、橄榄木、金及青铜兴建了一座华丽的供奉“十诫”法柜和诺亚方舟的圣殿,这就是著名的耶路撒冷第一圣殿。其后以色列人经历了诸多失败,在古代民族历史中几乎独一无二。从近东地区强大帝国亚述人、巴比伦人开始,以色列人亲眼目睹自己最神圣的圣殿被毁。此后波斯人替代了巴比伦的统治,犹太人两度重修圣殿。公元前300多年,亚历山大大帝的继任者占领了耶路撒冷,后来是罗马人。

公元70年,犹太民族举行了起义,罗马人进行了大肆的屠城,耶路撒冷及其重建的神庙被焚毁,犹太人的其他许多地方被夷平。公元135年,犹太民族又一次起义失败,而后罗马皇帝哈德良便采取行动,为一劳永逸地根除犹太人在帝国的这块土地上的权利,他更改了城镇的名字。耶路撒冷更名为埃利亚卡皮托纳,变成供奉给朱庇特的城市,为蓄意侮辱犹太人,朱迪亚省被更名为巴勒斯坦,出于希腊语的非利士人一词。

多次的磨难,他们始终想念上帝已与他们立约,只要忠于对他的信仰,服从上帝的律法,耶和华必降临弥赛亚拯救他们。虽然几建的圣殿不复存在,犹太人常聚集在圣殿遗址哭泣,他们在圣殿西边的一段残留的墙基上用原来圣殿的石头垒起一堵52米长、19米高的大墙,称为“西墙”。此后千百年来,流落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每当回到圣城,必然来到墙前手握经书,低声哭泣,默默祈祷。这是圣殿留下的唯一遗迹,因而是犹太教最神圣的祈祷地方。每当追忆历史上圣殿被毁情景,他们便不禁嚎啕大哭一场,哭墙因此而得名。

Photo by 叶子

走下台阶,我们按照哭墙的分隔区自动分成男女两拨,广场上聚集着上百名的披挂着新军装的青年男女,看他们的模样大约是学生兵。

Photo by 叶子

我来到哭墙下的女人世界,只见她们面对着高大的墙壁,或前或后,多数人手捧《圣经》,有的静静地祈祷,有的点着头(根据犹太教规,凡是念到圣人名字的时候必须点头),有的额头贴在墙壁,有的紧闭双眼……男人女人之间是一道2米高的围栏,透过编织的缝隙可以看到对方。隔着围栏我张望着犹太的男人,那个区域是女人的两倍,墙壁下伫立的是一片黑色的身影,白发苍苍到幼稚的少年,几个台子上摆放着圣经,提供给祈祷的人们。

西落的斜阳中,回望女人区,我看到距墙壁20米远处一个高挑的女人,绛红色的大衣包裹着年轻的她,那张痛苦的脸,那摇摆的身躯,我难以想象她快乐时的模样。

仰望三面高大的围墙上,高强的灯光设备、播音的喇叭,想象着到了晚上,夜空中一束束光亮独独照射着古老悲伤的墙壁上,更象一个历经创伤的老人张开双臂,用他的坚强安抚着倒在他怀抱里因为受尽苦难而痛哭的孩子们。这时,我真的听到了哭声,那来自座椅前站立的一个中年女子,距离墙壁3米左右的她,头裹着围巾如同哈萨克的妇女,身穿长呢大衣,手捧着圣经。看着她痛苦的表情,我想到了那一幕幕的苦难,灾难如此深重的犹太民族啊,你放声痛哭吧。

Photo by 叶子

Photo by 叶子

按照规矩,人们倒退着离开高大的哭墙来到广场,少年士兵们已经开始列队集合列队,他们面前的桌子上,一边是现代化的枪支,一边是圣经,这是新兵入伍仪式。虽然他们的面庞依然稚嫩,虽然他们还有些羞涩,但是在这特殊的场地,面对世代的民族惨痛,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塑造坚强意志。

圣城,旧约新约携手四方,垂涎争端永远相伴

哭墙的背后就是那金碧辉煌的岩顶清真寺。公元638年,欧默尔哈里发从拜占庭手中夺取耶路撒冷,他的继任者在圣殿山建起了岩石圆顶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从此,穆斯林定居耶城。

Photo by 叶子

岩石圆顶清真寺内有一块镇寺之宝:寺的中央一块淡蓝色的巨石高出地面1.2米,以银、铜镶嵌,岩石上有一个大凹坑,相传是先知穆罕默德在此处“登霄”留下的马蹄印。伊斯兰教认为穆罕默德是继摩西、耶稣等先知后,真主派往人间的最后一位使者。他在创教九年后(公元619年)的一个晚上,在天使陪同下骑一匹面如美女的天马从麦加飞到耶路撒冷,然后踏石登天,聆听真主的天启。1994年由约旦国王侯赛因出资650万美元为这个圆顶覆盖上了24公斤纯金箔,从此她彻底名扬天下。

岩顶清真寺是圣经的信徒争夺的地方,传说这里埋藏着大卫所罗门的宝藏,从十字军东征开始,收复圣地的同时基督教派内部便各自怀着探寻宝藏梦想。

岩顶清真寺也是巴以双方随时爆发暴力冲突的地方。以色列曾经穿过两大清真寺的底部开通圣殿山地下隧道(连接了哭墙和苦路)。以色列复国后,虔诚的犹太教徒热切希望能重建这一圣殿,极端犹太组织更是一直叫嚣要推倒穆斯林的圣所——两大清真寺,每年这些极端分子都要把一块据说是从犹太圣殿中保存下来的巨石运到哭墙附近,举行象征性的重建圣殿仪式。

Photo by 叶子

1988年11月,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并宣布耶路撒冷市为其首都。2000年,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在巴以美三方首脑戴维营会谈中考虑接受美国提出关于耶城主权分享的建议,考虑放弃对位于东耶路撒冷老城的“圣殿山”(巴方称“尊贵禁地”)的主权,以便同巴勒斯坦方面达成一项全面和平协议。9月28日,时任以色列利库德集团党魁的沙龙强行参观位于东耶路撒冷的伊斯兰第三大圣地阿克萨清真寺,以示捍卫主权的坚强决心,从此清真寺对游客关闭了参观的大门。

耶路撒冷就是这样被各种宗教反复地撕扯,耶路撒冷就是这样被精神统治的野心占据。

锡安山大卫王灵旁的最后晚餐,长眠的圣母陪伴左右,人类只不过是上帝的玩偶。

沿着老城的街道继续行走,犹太的士兵们三五成群,街边开始稀稀落落分布着咖啡吧与小小的银饰工艺店,一群黑色校服黑色礼帽的小学生刚刚放学,几个孩子耳边各有卷曲的一缕发须,如同那些成年的犹太男子,这是正统犹太家族的后裔。当我们的镜头对准他们的时候,羞涩孩子扭转头决不让你拍摄他的面部,顽皮的孩子则做着鬼脸,扭曲着表情。一个孩子跳到石块上,站在高处对着镜头挥舞着手掌遮掩他的面容,众人的镜头收拢后他又吐着舌头表情愤怒,怎奈我们5、6个镜头多个角度,他无法完全防备,于是我扑捉到他毫无遮拦的脸部表情。不知道是否旧约的613条戒律明确约束他们不得随便影像?还是他们从小就被教育对整个世界都要保持高度警惕? 

Photo by 叶子

这里,可以看见罗马时期的街道遗迹,几个拱形门和廊柱,那是当时耶路撒冷最主要的街道,曾经是占领者庆祝胜利的通道。它位于现街道地下大约3米,这是考古发掘出来的遗址。耶路撒冷的历史就是这样一层层覆盖,在这里考古完全是一层层拨开各个时代,一层层拨开各个文化,一层层拨开各个民族……一层层拨开人性的美丽与丑恶……置身这里才能真正理解世界这个词汇的含义。

穿过一个广场,来到了锡安门,紧靠着古老门洞的地面,环绕拼接的地砖围出一个直径2米的六棱形,他的中央是一整块石头切割出来的六角形,传说这就是上帝创造亚当夏娃的地方。锡安山便这样诞生了圣经创世纪篇章的人物——亚当夏娃、亚伯拉罕、雅各……锡安山就这样留下了圣经始祖的灵魂——诺亚、摩西、约书亚、大卫、所罗门、耶稣……

一阵轻声的汽车喇叭,两个嬷嬷驾驶着车辆,熟练地在锡安门内左右打轮扭动着方向,行人们止步让出空间,车外是惊愕的表情,车内却是满面的微笑,我想起了法国电影《虎口脱险》,那个驾驶南瓜货车的嬷嬷,那个慈祥的院长嬷嬷,大约人们对上帝的笃信都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可爱的使者。

按照传说,锡安山是圣母玛丽亚逝世的地方,不远处有一个圆顶钟塔、罗马式的建筑物,那个屋顶的蓝色稳重而柔和,这就是锡安山的路标——多米森教堂,这是一个天主教的圣母教堂。教堂地下室,有座圣母玛利亚躺着进入永远睡眠之雕像,一个光灿灿马赛克拼接的圣母壁画极为生动,纵深处是一个玛丽亚的墓冢。四壁一个个凹进部分分别悬挂着不同的圣像,有的是耶稣受难,更多的是圣母怀抱着圣子。

圣母教堂是一个天主教堂,圣坛前地面用花砖拼接组成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圆环。千百年前,基督教就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三大教派,他们的宗教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别。天主教有各级神职人员,神父有聆听忏悔的权利,教派的最高神职是梵蒂冈的教皇。

宗教一路走来,各个传教士对宗教文本与精神的理解不尽相同,神职人员对教义本身的解释非常有限。中世纪以前,圣经文本仅仅神职人员有权拥有,任何教徒无法接触原始文本,对圣经的聆听便成为宗教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宗教的解释完全听凭神父们口若悬河的演说,统治阶层由宗教的意义极易操纵一次次的狂热运动。最著名莫过十世纪通知耶路撒冷的哈里发对异教徒屠戮毁物,基督教掀起复仇,法国教皇鼓吹:到达耶路撒冷就可以获得上帝赦免罪孽,于是欧洲人开始了从骑士到平民的8次十字军漫漫东征。如果不是蒙古大军长驱直入叙利亚,令欧洲统治阶层不由地担心领土割裂才被迫停止东征计划,对耶路撒冷的热情被蒙古人的马蹄扑灭。而我在后来的资料中看到,蒙古大军中竟然也有为数众多的景教徒,景教——唐朝时期对基督教的称呼。

从圣母教堂走出,相邻不远处就是耶稣和他的信徒们进行最后晚餐的地方。就餐前,耶稣拿起吃的饼和喝的酒,向12门徒祝福,然后分给他们,说:“这饼是我的身体,这酒是我的血。我的身体和血是为众人赦罪而舍弃和流出的。”后来基督教会依据耶稣的这几句话,设立了圣餐礼。中世纪,十字军为纪念“最后的晚餐”,在锡安山建起了一座华丽的哥特式教堂。15世纪,穆斯林占领耶城后,赶走基督徒,将教堂改造为清真寺,并在上面加了一个尖塔和祈祷用的壁龛。现在,教堂已恢复原来的功能,但建筑依然呈现着伊斯兰教风格。教堂里面正在举行一个宗教活动,神父正在用法语进行着抑扬顿挫演讲,台阶上挤满了聆听演讲的人们,大家神情专注,宗教绵延几千年,人类生命往复新人辈出,然而圣经不变,对它的信仰成为不变的旋律。

夕阳西下,映照着累累弹痕的锡安门,历史的细节变得清晰,当年阿拉伯世界最有实力的约旦士兵与犹太士兵争夺着锡安山,争夺着耶路撒冷老城,那些枪弹如此密集,这是耶路撒冷的命运。每当呼唤着你——耶路撒冷,人们不由自主地热血沸腾。

Photo by 叶子

3000年前,那个米开朗基罗手下英俊的大卫,选择了耶路撒冷表达他对上帝的多情,而耶路撒冷却聚集着后人的冷酷无情;那个诗情与才情横溢的所罗门,选择锡安山上修建圣殿表达对上帝信靠的钟情,而华美的圣殿被异教徒极端残酷地夷平。锡安山谷,是犹太教义上的地狱,上帝的圣殿与人间的地狱相依伴,人类就是反复领受神的舞弄,讨着欢心。

锡安山、圣殿山、橄榄山——你们集合着圣人与平民、个人与民族说不尽的苦难,唯苦难组成宗教,唯宗教使苦难释放着无穷的能量,这能量消耗着人类的生命,消耗着人类的和平,消耗着人类创造幸福的能力。 

(部分资料引自:《犹太人之迷》《失落的文明——耶路撒冷》《十字军东征》)  

展讯详情

展览主题:以色列文化摄影之旅

展出日期:3月4日-19日

开馆时间:

    9:30-18:30/工作日

    10:00-20:00/休息日

展览地点:原识工作室 

(蛇口南海意库2栋313)

交通:地铁蛇口线海上世界站A出口 

本期展览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ITY135:耶路撒冷老城不迷路指南
以色列.耶路撒冷
和平之城——耶路撒冷
约旦河两岸(21)耶路撒冷【5】
以色列、约旦之行之六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15-(3)海伦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