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查理·芒格的智慧》:“冠亚讲书”第16期
userphoto

2023.04.18 湖北

关注

这是我的第307篇原创文章

大家好,“冠亚讲书”第16期又和大家见面啦!本期我们分享的好书是罗伯特·哈格斯特朗的《查理·芒格的智慧》,副书名叫《投资的格栅理论》。研究投资的朋友,对哈格斯特朗应该也是耳熟能详了,他写了很多关于巴菲特、芒格和价值投资的畅销书,包括《巴菲特之道》《巴菲特的投资组合》。此外,哈格斯特朗还是比尔·米勒的同事,两人都曾在美盛投资公司担任过基金经理。

1

投资的格栅理论

我们从副书名出发,先来研究一下什么是“格栅理论”。1994年,芒格在南加州大学发表演讲,他向在场的学生们提出一个观点: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文学、数学等知识体系是相互交叉的。在学习不同的学科知识时,在我们的头脑中会形成很多模型,我们把它们分类安置,就形成了思维的格栅模型。

通俗来讲,格栅就是一块一块的小方格,每块方格里都代表着某个领域的知识体系。两块相邻的方格,会共用一条边,这条边就可以视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集。如果我们把各学科、各领域的知识都融会贯通到一起,就会得到普世智慧。我们可以借此多方验证自己的投资结论,投资的确定性就会大大提高。

2

学习的联结主义

在芒格提出“格栅理论”以前,早就有学者开展学习理论方面的研究。1901年,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桑代克发表论文称:“在一个领域的学习,不会对另一个领域的学习提供帮助。只有在原来的领域和新领域存在相似要素时,学习才能传递。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理解A,而且辨识出B和A有相似之处,那么我们就更容易理解B。”桑代克的这一理论,被称为“联结主义”。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一般会遵循这样的思考模式:先学会了一个概念,然后在学第二个概念的同时,也会强化对第一个概念的理解;在学第三个概念的同时,又会强化对第二个概念的理解。如此循环往复,我们的能力圈也就越来越深,越来越广。靠不同的知识建立联系,然后再拓展到新的知识,我们的大脑一直是这样工作的。

我认识的大咖当中,唐朝老师读书应该是最多的,他读过的书大概有1800本~2000本。唐朝老师曾经分享过他的读书方法,叫做“书勾书”。比如说他读了单伟建博士的《金钱博弈》,觉得文笔和思想俱佳,马上又找来了他的另一本书《走出戈壁》。读一本书,再去读它的周边,这样手头上就一直会有想读的书,知识也会越来越精进。

其实在人与人的社交中,还有一个小技巧叫“人勾人”。如果你想认识某位大咖,但你们俩不熟,你可以提及两人共同认识的朋友,这样可以迅速拉近情感距离。我是先认识的天南老师,我也知道天南老师跟唐朝老师相熟,所以后来加唐朝老师微信好友的时候,我说起跟天南老师的渊源,很快就消除了陌生感和距离感。

今天来看我直播讲书的观众,很多是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校友。有一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术主任杜鹏老师跟我聊天,说他未来的营销方向就是“陌生的事物熟悉化”。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劳斯莱斯,那如果我们要介绍一款暂不知名的高端手机,我们可以说它是“手机中的劳斯莱斯”。其实,杜鹏老师运用的也是“联结主义”,以一个熟悉的概念为桥梁,来引导消费者来认知一个陌生的事物。

在我们投资圈,大家都知道A股最好的企业之一就是贵州茅台。那如果我们要形容一家公司是好公司,要形容一只股票是好股票,也会以“茅台”作为联结的桥梁。比如说,水中茅台——农夫山泉;药中茅台——片仔癀;防水茅台——东方雨虹;安防茅台——海康威视等等,甚至还有专门的“茅指数”,入选的都是各行各业的龙头。

3

物理学

牛顿是物理学界公认的最伟大的科学家。1661年,19岁的牛顿进入牛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对牛顿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三位先驱分别是: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

开普勒生活的年代,天文学家分为两大派系,一派支持亚里士多德、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另一派支持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开普勒在经过严谨的数学分析后,提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开始建立起“日心说”在天文学界的牢固统治地位。

伽利略去世的那一年,恰逢牛顿出生。伽利略是现代实验科学的开创者,他发明了钟摆、温度计、比例尺以及天文望远镜。因此,伽利略成为观测到行星的第一人。借助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伽利略再次证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笛卡尔提出,要从力学的角度观察世界,他第一次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惯性定律:只要物体开始运动,就将继续以同一速度并沿着同一直线方向运动,直到遇到某种外来原因造成的阻碍或偏离为止。

牛顿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牛顿运动三大定律。牛顿解释了“为什么行星在固定的轨道上旋转”,这是因为它们在固定轨道上的向心作用力与太阳对其产生的万有引力相平衡。

牛顿之后,经济学家试图把物理学领域的“均衡理论”引入经济学研究。比如说,保罗·萨缪尔森、尤金·法玛提出并信奉“有效市场理论”:在一个有效的市场里,众多聪明的投资者会迅速地将信息反映到价格上,在任何人获利之前,让市场恢复均衡状态。

对股市“均衡理论”的质疑,首先出现在以研究复杂性科学著称的圣塔菲研究所。来自圣塔菲研究所的意见认为:股市是一个由千千万万投资者组成的复杂系统,市场是随机的,也是非理性的,也并非完全有效。在我的译著《比尔·米勒投资之道》这本书里,也提到过圣塔菲研究所对比尔·米勒的影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在我看来,物理学的理论之所以不完全适用于经济学,是因为物理学主要研究的是“物”,是客观存在的世界;而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人”,是主观驱动的世界。经济学假设所有人都是“理性”的,但实际上股市的大多数参与者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不理性的。

4

生物学

达尔文在长期观察动植物的习性时发现,所有地方的动植物都准备好随时应对生存的危机。在恶劣的环境下,适应性强的动物将会生存下来,适应性弱的动物将会消失。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后来,生物竞争和进化的理论,也被运用在解释股市生态上。比如说,我的译著《比尔·米勒投资之道》就提到过,比尔·米勒的朋友、来自圣塔菲研究所的迈克尔·阿瑟曾提出著名的“埃尔·法罗尔难题”:

迈克尔·阿瑟试图预测有多少人会在星期四晚上出现在埃尔·法罗尔酒吧。如果一个人在更早的时候去酒吧,而那里太拥挤的话,就会让人感到不舒服,那么他近期就不太可能再去。但如果在他第一次去酒吧的那天晚上,酒吧的接待人数处于理想的水平,他和其他顾客就可能再去。只有当顾客不再去酒吧,酒吧接待的顾客人数达到理想的平衡点或以下的时候,过度拥挤的情况才会得到缓解。

引申到股市,你猜测他人情绪的时候,他人也在猜测你的情绪。如果大家都是根据对方的情绪去做决策的话,那导致的结果就是无法做出准确的研判。所以要关注相对恒定的企业价值,而不要去关注变幻莫测的市场情绪,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股市是由无数个体和组织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当它们各自发生随机的、无序的互动时,就会产生大量不可预测的行为。宏观经济与市场波动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或因果关系,因此预测是徒劳无益的。

5

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如何行动的学科,其终极目标是理解群体的行为。历史上,很多杰出的思想家都很怀疑集体的判断力。梭罗曾说,“成为群体的一员,会让我失去方向”。尼采认为,“群体永远不会达到其中最优秀的那群人的标准”。对群体智慧批判最有力度的,莫过于勒庞所写的《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是一本关于大众心理研究的书,书中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皇帝的新装》,可视为本书的初阶版;《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体性疯狂》,可视为本书的投资版。

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我们从小就听过,在初中语文课本上也学过:

一开始,皇帝派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臣去视察制衣的进展,老臣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害怕被认为不称职或者太愚蠢),没有戳破骗子的谎言,而是转而加入了骗子的阵营,完成了从“受骗者”到“骗人者”的转变。第二个衷心耿耿的大臣,也遵循了和第一位老臣同样的路径。到皇帝自己亲自视察的时候,为了维护自己的威权,做出“我非常满意”的评价,更是将这一骗术推到毋容置疑的地位。

我们在股票市场上,也会看到跟“皇帝的新装”类似的现象层出不穷:

以2015年的牛市为例,从3000点开始,市场上就开始有质疑的声音。到了4000点,有一些理性的专家学者都出来呼吁,认为已经明显高估了。但是上了5000点,这种“警惕泡沫”的声音反而越来越弱。市场上充斥着“改革牛”的论调,官媒所发社论《4000点是牛市的起点》更是极大地煽动了广大散户“为国接盘”的“刻奇”情绪。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伴随着市场的不断上涨,质疑高估的声音不断被“打脸”,在广大股民的一片声讨中,理性的声音逐渐沦为“沉默的螺旋”。而官媒有意无意的发声,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皇帝的角色一样,其论断进一步强化了牛市还将持续的权威性。

6

心理学

在我看来,心理学可能是跟投资关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芒格曾总结过25种“人类误判心理学”,在这里,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

1.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因此,合理运用奖惩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年鉴》中所说的一样:“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2.喜欢/热爱倾向

陷入感情的人,盲目而且敏感。比如对方不回你的消息,你是不是很容易胡思乱想?再比如对方发了一段感慨,你是不是很容易就往自己身上套?但大多数情况下,对方不回消息可能只是因为忙,对方更新状态也只是随口一说,说了什么可能自己都忘了。

金庸先生写的《天龙八部》,段誉对王语嫣无比痴迷,一往情深,最终抱得美人归。但是新修版,王语嫣最终回到慕容复身边。也许在久经世事之后,金庸先生也逐渐明白:段誉对王语嫣的喜爱,只是对“神仙姐姐”的心魔而已。

3.讨厌/憎恨倾向

对于讨厌/憎恨的人和事,人们倾向于忽略其优点,并且“恨屋及乌”。《列子》和《吕氏春秋》都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脸色表情、言谈话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后来,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地时,掘出了那把斧子,再留心察看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走路的样子、脸色表情、言谈话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偷斧子的了。

“失斧疑邻”的故事告诉我们,成见会蒙蔽我们的双眼,导致认知上出现偏差。

4.避免怀疑倾向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提出:人类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但容易出错。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但不容易出错。

由于人类的思维有走捷径的偏好,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快速做出反应和决策。在面对怀疑而难以抉择时,往往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很多人都有选择强迫症,从本质上说是因为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用直白一点的话讲,就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购买力。所以,还是努力赚钱吧!

5.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人类的大脑普遍存在“第一印象偏见”,而不愿意做出改变。凯恩斯认为,新思想之所以难以被接受,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太过复杂,而是因为它们跟原有的旧思想不一样。对此,富兰克林说:“一盎司的预防比一磅的治疗更值钱。”可见,防止一种坏习惯的养成,要比改变它容易得多。

6.好奇心倾向

为什么大家都热衷于听小道消息呢?为什么吃瓜群众对明星出轨等八卦抱有极大的兴趣呢?只因为大家都是正常人,保持着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但是俗话说,好奇害死猫,对黄赌毒的好奇就会让人误入歧途。只对极少数正确的事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求,才是好奇心的正确打开方式。

7.康德式公平倾向

康德式公平是指,如果所有人都遵守某种行为方式,则能保证社会制度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最好的。读大学时,拿书本“占座”是一种普遍现象。别人“占座”了,你不会去抢;同样的,你“占座”了,也不希望被别人抢。如果谁违反了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会受到来自道德和社会规则上的双重压力。如果大家都能按照“先来后到”的规矩排队,最终可以确保每个人都得到最优的服务。

8.艳羡/妒忌倾向

人类的妒忌往往来源于比较后的心理失衡。因此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熟悉的人比陌生人之间的妒忌更强烈,同一个组织的人比组织外的妒忌更强烈。比如说,家里突然多了一个父母同样无比疼爱的弟弟妹妹,很多孩子在心理上接受不了,觉得他们抢了自己的爸爸妈妈。“比肩嫉妒”是孩子一种典型的嫉妒类型,很多生二胎的父母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9.回馈倾向

“知恩图报”当然是一种美好的品格,但如果用之不当,则引火烧身。权钱交易,本质上就是一种“互惠”。只不过,它逾越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所以,我们在接受别人的恩惠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框架之内,我是否有能力回馈。如果答案为否,一开始就不要接受。

10.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

反射行为是由简单的联想引发的。汽车广告商就很擅长利用这种心理:奥迪、奔驰、宝马、路虎等高档车品牌,通常是男士西装革履,身边还有个衣着光鲜、举止优雅的美女。而一些家用车,通常的画面是一家人温馨出游的场景。这些微妙的区别,意味深长。

11.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

在股票市场上,很多股民从来不止损,就是受这种心理的影响:买了两只股票,一只赚了10%,一只亏了10%。大部分人会选择卖掉赚钱的,保留亏钱的。原因在于,很多人会安慰自己,浮亏不是亏,只要不卖就成。这只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幻象而已。认错很必要,止损要坚决。保证本金的安全,才能在这个市场上活得更久。

12.自视过高的倾向

在买彩票时,如果号码是自己挑的,则比系统随机挑的下注一般要更高。但从科学的角度讲,彩票的中奖号码是完全随机的。巴菲特说:“每个人的能力圈范围有大有小,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能力圈范围有多大、边界在哪里。”倘若我们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无论有多优秀,请始终保持谦卑的心态。

13.过度乐观倾向

寄希望于彩票发财的人,无异于“痴人说梦”:一个人中大奖的概率,大抵和一个人连续600次过马路,并每次都被车撞飞的概率等同——没有人会相信自己能连续600次被车撞飞,但人人都坚信自己会摸到大奖。从本质上来说,彩票是一种智商税。

14.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在很多赌场,设计者让赌徒“差一点就赢”,这会让人产生错觉——好像煮熟的鸭子飞走了,这就是利用了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这一人性弱点。很多赌徒为了扳本,越赌越输,越输越赌,最终倾家荡产。

15.社会认同倾向

如果一个人效仿他所观察到的周围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方式,那么就能够把一些复杂的行为简化。讲一个笑话:小明进了电梯,发现电梯里还有6个人,其中一个人在向其他5个人分发巧克力。于是,小明也伸手去要。发巧克力的人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给了小明一块巧克力。后来,后来......那6个人一起走出了电梯。

16.对比错误反应倾向

人类的神经系统并不是精密的科学仪器,因此依靠对比捕捉信息,在认知上就容易形成偏差。这种偏差,广泛存在于人类感官的几乎所有领域:比如环境偏差。有的房产经纪人,会把租户先带去看三套条件差、价格非常贵的公寓。然后,再带租户去看一套条件一般,但价格有一点点贵的房子。通常,因为对于前三套房子的预期,导致最后一套房子的成交概率很高。有鉴于此,我们选择的“锚”,应尽量淡化主观色彩。

17.不用就忘倾向

对于很多专业技能,比如舞蹈、绘画、书法、钢琴、声乐,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一周不练同行知道,一月不练就连观众都知道了。卖油翁为什么能从铜钱方孔里倒油而不沾呢?无他,但手熟尔。

18.压力影响倾向

轻度的压力能够轻微地改善人们的表现,而沉重的压力则会引发彻底失调。任何事物都存在一个“承重”的临界值。确定这个临界值存在,那么就能知道,如果一直加压,一定会达到这个值,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我们在给自己定目标时,一定要介于可行性的下限与挑战性的上限之间。

19.错误衡量易得性倾向

人类的大脑是有限的和不完美的,很容易满足容易得到的东西,进而认为容易得到东西的更为重要。“盲人摸象”就是这样一种认知性偏差——所有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最先得到的认知是正确的。在做出判断时,我们往往倾向于相信自己掌握的信息,并将此作为“有力证据”。但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这种易得性引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全面和准确。

20.化学物质错误影响倾向

对化学物质的依赖通常会导致道德沦丧,成瘾的人倾向于认为他们的处境仍然很体面,仍然会有体面的前途。因此,他们在越来越堕落的过程中,会表现得极其不现实,对现实进行极端的否认。对于毒品、尼古丁、高烈度酒精等容易产生幻觉、有害身心健康的化学物质,不要碰,永不沾。

21.衰老-错误影响倾向

年龄的衰老会造成认知衰退。对于人类而言,衰老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保持心态上的年轻,热爱生活,充满阳光。无论是好看的皮囊,还是有趣的灵魂,都是一种魅力、一种精致,更是一种修养。

22.权威-错误影响倾向

人类生活在等级结构中,需要跟随权威,这种甚至无意识跟随权威的倾向,很容易带来错误的认知。对待权威,要有最基本的尊重和敬仰。但无论什么时候,都应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和社会尤其如此。

23.废话倾向

麦肯锡思维里有一个“30秒电梯理论”——每一个业务人员,都必须有在30秒的时间向客户介绍方案的能力。我们在讲话时,要充分发挥聚敛思维,做到语言简洁精练,质朴自然,富于美感。

24.重视理由倾向

人们只有一丝不苟地把某个想法的原因都摆出来,这个想法才最容易被接受。重视理由的倾向很强大。哪怕一个人给出的理由是无意义的或者不准确的,也能使他的命令和要求更容易得到遵从。

25.lollapalooza倾向——数种心理倾向共同作用造成极端后果的倾向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介绍了芒格归纳的24种心理倾向。但这些心理倾向,并不是绝对的划分。很多时候,它们的影响是交织发生的:

美国的“水门事件”,最终迫使尼克松总统下台。当时,共和党竞选班子有人提出妓女+豪华游艇的策略,这种荒唐的请求遭到拒绝。后来他们只要求偷偷进入水门大厦,于是司法部长默许了。这既是一种针对让步的“回馈倾向”,同时也是“对比错误反应倾向”。

在股票市场上,有的人喜欢听信所谓的“内幕消息”,炒作题材、概念股。这既是盲目跟风的“社会认同倾向”,也是“错误衡量易得性倾向”。现实世界的问题不会恰好落在某个学科的界限之内。人类所有的学科,都是从某个角度去解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但是,正所谓“大道至简”,所有学科的知识原理最终都是息息相通的。

因此,我们要学会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背后的规律,避免孤立看待事物。唯有跳出学科的偏见与藩篱,从更广阔的视野去改造我们的认知,才能获得通往真理彼岸的“普世智慧”。

7

哲学

维根斯坦认为,词语的意义是由语言所行使的功能建构的。简而言之,我们怎么看待世界,世界就是怎样。讲到这里,我问大家一个问题:白色究竟意味着喜事还是丧事?从东方文化的视角看,亲友离世要佩戴白花,送白色花圈,穿白色素服,白色似乎在寄托一种哀伤;但从西方文化的视角看,洁白的婚纱象征着爱情的圣洁与美好。所以,白色本身没有情感,只不过是人们给它赋予了情感色彩。

引申到投资上,我们很多做投资的朋友,都对绿色特别忌讳。但仔细想想,其实是特别没有道理的事儿。A股是绿色跌,红色涨,所以我们形容股市下跌是一片“惨绿”。但美股是红色跌,绿色涨,恰恰跟A股相反,绿色反而代表了一种喜庆的气氛。再展开来说,红绿灯的设计是“红灯停、绿灯行”,所以我们形容一件事情特别顺利,通常会说“一路绿灯”。

股市本身是没有情感色彩的,它的短期涨跌也是无序的、随机的。往往是人们从主观出发,给它的上涨和下跌赋予了一定的理由,使它看起来是“合理”的。同样是美联储加息,如果股市跌了,可以解读成“利空来袭”;如果股市涨了,则可以解读成“利空出尽”……我们经常讲投资哲学,是因为哲学有一种“看透本质”的力量。讲投资哲学,实际上就是从本质上理解投资之道。

8

文学

芒格认为,那些真正伟大的思想,早已写下来了,等着我们去发现,并将其变成自己的财富。而实现的工具就是书籍。确切地说,还包括报纸、杂志、时评、期刊、分析师报告以及互联网上的数字资料,等等。

很多优秀的投资作品,其实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说,罗杰·洛温斯坦《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文辞优美,读来让人觉得甘之若饴。再比如,巴菲特历年致股东的信,脍炙人口,处处闪烁着智慧和简洁之美。

以前上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科目就是语文,最喜欢的题型就是作文。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沐浴着充满前人智慧的阳光,真的是一种无上的精神享受。读这些文学类的书籍,其实对后来我从事投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文学作品会传递一种价值观。比如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有言:“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就是说,种树的时候要精心,种好之后就要再去动它。这不就是投资的道理么?我们买股票的时候要精挑细选,买好之后就不要再三天两头去关注它的股价,而要等待时间去兑现价值。

其次,文学作品会锤炼一种敏感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得多了,对文字的表达和理解也会越来越顺。虽然我小时候读的大多是文学和历史类的,但这种对阅读的爱好,却让我在接触投资之后,读得更快,理解更深,悟道更快。在我看来,开卷有益。一本书拿到手里,不管读什么,只要开始读,就会有收获。

9

数学

均值回归:《证券分析》扉页上有一段颇有深意的话——“现在已然衰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异彩;现在备受青睐者,将来却可能黯然失色。”还有,最近我读了彼得·巴菲特写的《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彼得没有成为像父亲一样杰出的投资家,而是选择了追逐自己的音乐梦,回归“普通人”的生活。凡此种种,其实都是数学中的“均值回归”现象。

幂律分布:在餐饮行业,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是百胜中国,包括肯德基、必胜客、小肥羊都是它家的品牌。百胜中国的年营业收入大约是600亿元,而中国餐饮业的总规模大约是4万亿元,百胜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大约是1.5%。这样的市场份额水平,放在互联网行业,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餐饮行业形态是“正态分布”的,而互联网行业形态是“幂律分布”的,这其实体现的也是商业背后的数学思维。

冠亚说

2020年4月,唐朝老师《巴芒演义》刚刚上市的时候,我写了一篇读后感叫做《巴芒演义的七重价值》,从史学、文学、数学、哲学、美学、人生学、投资管理学等七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这本《查理·芒格的智慧》其实也是从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文学、数学等七个方面开展了论述。当时我写《我读巴芒》读后感时,就有意借鉴了这本书的写作结构。

通读《查理·芒格的智慧》,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从某个角度去描述和解释世界的万事万物。比如说,互联网行业的残酷竞争,用文学语言表述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用数学语言表述是“幂律分布”,其实说的是同样的意思。

怎样的人生之路才是适合自己的呢?我想,最终要找到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比如说,刘润老师本科学的是数学,所以他做了管理咨询以后,写了一本书叫《底层逻辑2》,就是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阐释商业之美。

作为一名文科生,我的物理学、生物学储备仅限于初中文化水平,所以我也不会照搬芒格的姿势,去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发力。在投资圈,可能我是偏文艺一点的类型。未来我也会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走好属于自己的投资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十大物理学家,居里第十,爱因斯坦第二,第一无可争议!
数学与自然科学:数学如何改造科学?
重估笛卡尔:《谈谈方法》谈出的西方大时代
思维与洞察——物理思维
伟大的数学(上)01
什么促成了科学革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