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一处农田塌方,暴露168座墓,考古队兴奋的说:有6座是皇帝墓

导读:公元25年,西汉宗亲刘秀在部下的拥立下,于河北鄗城千秋亭称帝,为了表示对汉朝正统的继承,仍然定国号为“汉”,史称东汉。经过十几年的东征西讨,刘秀先后平定江南、巴蜀等地,再次实现天下一统。

刘秀建立东汉的时候,原来汉朝的首都长安非常混乱,没办法他只能定都洛阳,所以东汉皇帝的陵墓全部分布在洛阳附近。根据《后汉书》的记载,东汉皇陵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

一处名为北兆域,位于洛阳城北、黄河以南的邙山,埋葬了东汉5位皇帝。有汉光武帝原陵,汉恭帝安陵,汉顺帝宪陵,汉冲帝怀陵,以及汉灵帝文陵。

一处名为南兆域,埋葬着6位东汉皇帝。有汉明帝刘庄显节陵,汉章帝刘炟敬陵,汉和帝刘肇慎陵,汉殇帝刘隆康陵,汉质帝刘瓒静陵,以及汉桓帝刘志宣陵。关于南兆域的位置,历史考古界的争议非常大。

笔者查阅了很多史料,在《帝王世纪》和《后汉书》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汉明帝是第一位葬入南兆域的皇帝,他的陵墓在“故富寿亭也,去雒阳三十七里”的位置。富寿亭在哪里,史书中没有记载,但根据距洛阳37里这个线索推断,东汉帝陵的南兆域应该位于现在的偃师市高龙镇高崖村,火神凹村,白草坡村一代。

白草坡村是河南西北部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在村子的东北和东南方向,自古就有两个巨大的封土堆,村民口口相传说下面埋葬的是一位皇帝和一位皇后。白草坡的村民在耕地时,经常挖出古代的砖瓦,现在的村子里,古代的砖石瓦块随处可见,有些人家房子的地基就是地里挖出来的大砖。据说村里一口井所砌的石块,就是一座古墓墓道里封门的大青石。

2007年,因为修建高速铁路,白草坡的村民对田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平整,一位村民在田地中浇地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塌方。闻讯赶来的考古队经过现场发掘,认定此处应为文献记载的“寺园吏舍”,即负责管理、看护陵园人员的工作休息场所。

为了配合即将修建的铁路,洛阳考古队对白草坡村周围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勘探和发掘,结果共发现了168座汉朝时期的古墓葬。考古专家介绍说,如果从风水学上说,白草坡村位于伊河的南边,龙门山的北面,是阴坡,与陵墓建造选址山之南、水之北的阳坡恰好相反。对于这个情况,专家解释说:“陵墓修建完成之后,历经两千年的岁月侵蚀,地形地貌有可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考古队随后对白草坡村中的两座大土丘进行了勘探,确定均为帝陵级别的东汉皇帝陵,至于墓主人很可能是汉和帝刘肇顺陵和汉殇帝刘隆康陵。

《偃师阎楼东汉陪葬墓园》中记录,考古队在随后的勘探中,又对白草坡附近的南军屯村、宁村、郭家岭、李家村的四座大土丘进行了勘探,发现陵墓规模较大,属帝陵级别,其中李家村附近大冢直径达180米。

考古队确定这6座大墓是东汉帝陵之后,立刻上报上级部门,希望能够发掘一座研究,但由于政策遭到否定。即便没有实质性发掘,但东汉帝陵的发现还是考古界为之震动,白草坡东汉帝陵考古勘探因此入围“2007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西高铁沿线惊现东汉帝陵,千年谜团终于大白天下
河南一小山村,考古队挖到一块石板,大喜地下埋着6座皇帝陵墓
一村民浇地,引起农田塌方,却引出来了六座皇帝陵墓
一大青石下面居然埋着168座墓葬,其中帝陵6座,专家:可惜不能挖
河南一农田坍塌,发现168座墓,考古专家大喜:还有6座皇帝墓
北魏孝明帝定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