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夏探源—南济水为汶济水

济水也是华夏民族母亲河,但已经被《尚书·禹贡》改的面目全非,已经消失多年。其实济水分南北两个济水,南济水为汶济水,实际上是引汶水的人工河。北济水即四渎之北渎沇济水,是流传后世的济水,但已经被转移屏蔽、

汶水在泰山南部西流,至泰山山脉西麓,在泰山的山前台地引水北流,再沿泰山山脉北部台地东北入海。在华夏文明初期,汶水和汶济水曾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山东有多条汶河,大汶河以外,还有汶上县的宁汶河临沂的东汶河安丘入潍的汶河折射出汶水厚重的历史底蕴。大汶河发源于泰山和蒙山,源头号称五汶,实则更多,有嬴汶、牟汶、柴汶、北汶、石汶、泮汶、浯汶等。大汶河中游又有漕河、汇河汇入,左丘明墓就处于康王河入汇河之处。汶水在泰山南麓西流至泰山西麓,这一段称为汶水和大清河。汶水出泰山西麓应有冲洪积扇,将黄河冲积扇与泰山山脉之间的大泽隔开,北面为连接聊城周边凹陷的雷夏泽,南面为大野泽。

汶水西流本应流入两个大泽,但文献清晰记载有向北流的汶济水,并且看实地遗迹明显是流经泰山山前台地上。按水向低处流规律,汶水应流入雷夏泽和大野泽,而不应向北流在高台地上,且台地上的水随时会流到下面。所以,汶济水应为人工挖掘的运河或水渠,而救济台地上生活的人们所需。

济字本就有接济、救济、济世、济贫等含义,《易·谦卦》:“天道下济而光明。”孔颖达疏:“下济者谓降下济生万物也。”“下济”更形象地表述水向低处灌溉之意。所以,济字含义本就有人工调水周济所需之一。

《尚书·禹贡》虽将沇济水穿黄河、越邙山、抬高20米“溢为荥”,又将沇济水搬到黄河冲积扇脊背与汶济水相接,但“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却记载了真实的汶济水“又北,东入于海”,与大荒北经记载大逢之山,河济所入相互印证证实汶济水确实向北,又向东北入海,而济南、齐河、济阳,就是因汶济水而命名。

人们认为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是夺济,其实不是夺济,而是黄河回归故道。《海内北经》:“阳污之山,河山其中,凌门之山,河出其中。”虽然未直接载明阳污之山中间有黄河与汶济水,但“河山其中”就是指两山之间河中又有山,否则岂有“河山”在阳谷山和吾山之中?大荒北经大逢之山,河济所入”,也证实河济都流经泰山山脉西北角。特别是,阳谷山与吾山之间是黄河入海最近之途,黄河东至兰考经聊考断裂带,流经汉武帝“吾山平兮巨野溢”的吾山符合客观实际的地理地质条件。而汶济水在黄河与泰山之间入海,仅有阳谷山与凌门之山中间一条道!而河、济出阳谷山向东北4公里,自古就有狼溪河入汶济水的小河口村,与入黄河的大河口村。这一切都证实,今济平干渠才是远古的汶济水,也即后世所称“小清河”,汶济水和沇济水都称为清河。

小清河流经古济南市区以北,今处于市区北半部,济南是因小清河古汶济水而命名。济南市泉水汇集的泺水也应入小清河,而与黄河洛口无关联。值得庆幸的是,小清河基本保留了远古入海的河道,在寿光市羊口镇入海。

辨识清楚汶济水流道,方知龙门之山虽是“河出其中”的凌门之山,但禹凿龙门凿的却不是凌门之山临黄河一面,而是与阳谷山之间临汶济水一面。凌门之山的峭壁临河长度不足300米,高度不足50米,与阳谷山两山之间最窄处只有60米左右,最窄处的中间、阳谷山下还有一个采石场,远古可能更窄。但客观考量先民没有金属工具,这个工程也已经很了不起了。

实地勘查禹凿龙门,更能领悟到汶济水高于黄河水,凌门之山的两端,都是无障碍平地,汶济水完全可以流入黄河。由狼溪河在小、大河口村分别入汶济水和黄河可知,泰山洪水下来之时,汶济水就会将多余的水排入黄河。汶济水出龙门流在平地上,在约500米紧贴黄河这一段,水大之时就应漫出流入黄河。都知道黄河鲤鱼跳龙门故事,应就在此,因为鱼儿游湍急的逆水就会跳跃。

4000多年前有如此兴水利、除水害的工程,看成人类文明一大奇迹。《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禹:“以身解于阳盱之河。”《淮南子·地形训》:“禹掘昆仑墟以下地。”原来都是记载的这个复杂的工程。实地调查会发现此工程有很关键作用:在汶水引水向北偏西流约20公里,东面是今鏊子山向西伸出的“华胥之渚”,向前一点,东面200多米即伏羲生处“仇夷山”;再往前,可以向西下方不到3公里冀州黄帝之宫供水;向北偏东过龙门与阳谷山东北流,就到了正东阳州的北邻。此汶济水处于京畿之地,才有了人类最早的人工河。

清代姚鼐《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其实,这就是汶水及所衍生的汶济水环泰山而流,阴谷之水其实就是流入今济平干渠的古汶济水。远古的汶水在泰山台地上绕流,将泰山山脉中西部抱在怀中,连接起三皇五帝诸多文明:

在泰山主峰南33公里孕育大汶口文化遗址南40余公里就是泗水之畔的炎帝之都曲阜;汶水在泰山南麓西流,连接汶水之阳古东原厎平的伏羲神农都陈之赤县神州;至泰山西麓北流,变汶济水穿越黄帝之都冀州;又绕伏羲所居昆仑丘与阳谷山东北流;向东北约80公里,是夏桀之都斟抃和斟鄩今济南;再向东北30多公里,连接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所以,汶水也是华夏母亲河之一,且是连接河、济文明与泗、淮文明的通道。

汶济水其实就是汶水的一少部分,大部分会向今天流入东平湖一样流入雷夏泽或大野泽,与沇济水并无交际。而北渎沇济水绝不可能像伪《尚书·禹贡》所臆造:穿黄河、越邙山、爬高20米“溢为荥”,也不可能在黄河冲积扇北坡下爬上脊背上的陶与荷,更不会下到黄河冲积扇与泰山山脉之间的谷地、再爬上泰山台地去“会于汶”。只可惜,如此科盲伪史欺骗人们数千年。亟需秉持客观求实原则颠覆伪史,让世界了解真实伟大的汶济水文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黄河河源探索与河道变迁(转摘)
1855年黄河改道
馆陶:黄河、卫河纠缠近2000年的恩怨场
阳谷运河的历史溯源
清末黄河改道使得山东一带水涝蝗灾频繁1历史
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