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第一部(阿骨打篇18)

九、海上之盟

辽国天庆六年、金国收国二年,公元1116年秋,阿骨打乘着辽东渤海人高永昌起兵的机会,一石中三鸟。

既击败了耶律淳的辽兵,又消灭了高永昌的渤海国,并且乘势占据了整个辽东地区。

一时间,金国的疆土急速扩大,整个东北地区全部变成了金国的领土,而与之相反,辽国的领土急剧减少,耶律延禧所能控制的仅仅只有辽国的四京。

形势对阿骨打的金国相当的有利,但阿骨打却有了另外的烦恼,那就是金国的“人才”太少。

确切的说是“文人才”太少,诸如完颜宗翰、完颜娄室、银术可等都是英勇善战的武将,但谈到治理国家,搞搞内政就不是这帮兄弟们的专长了。

阿骨打的金国建立快两年了,国家的治理急需各种类型的人才,而目前善于治理国家、管理内政的也就是国论勃极烈撒改一人。

这种情况下,单靠撒改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何况撒改的年已高,随时都有一命呜呼的可能。

而辽东的夺取为阿骨打选取人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因为,当时的辽东地区是渤海人和北方汉人的聚集地,而该地区的渤海人大部分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因此这种地区的“文人才”比起“白山黑水”间自然要多许多。

于是,阿骨打在攻占辽东地区时,便提出了“渤海人和女真人本是一家人”的政治口号,希望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渤海人才投奔自己。

阿骨打的号召力还是相当大的,前面提到的渤海人高祯便是这一口号的第一个响应者,还未等金国大军攻下东京,他便顺应潮流,投降了金国。

而金国对这位先驱者的待遇还是相当优惠的,东京城被攻下后,高祯第一时间便被封为东京留守。

而在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这位高先生深得几代金国皇帝的赏识,多次担任国家的重要职务,直至去世前还担任着太子太保和御史大夫的职务。

但高祯还并不是阿骨打在辽东所挖掘到的最厉害的“文人才”,金兵占领东京后,有两位渤海年青人主动要求加入金国的阵营,一位叫张浩,还有一位叫杨朴。

张浩字浩然,辽东渤海人,其祖先世代为辽国官员,张浩就是在这种官宦家庭中长大的一名知识分子。

所以张浩深受父辈们的影响,从小就开始学习汉文化,同时也对中原地区的人文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于这种人才,阿骨打的金国是非常需要的,虽然金国已经建国两年多,但说的难听点,此时的金国最多还只是属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之中,对于封建国家和帝王的许多规章制度都还没有形成,所以阿骨打急需像张浩这样的人才去充实自己的国家。

于是,张浩马上被任命为“承应御前文字”的职务,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专门帮助阿骨打记记笔记、写写稿子之类的工作。

有人可能会认为,张浩这是大材小用,你说对了,但在当时的金国,一个渤海人能进入女真金国的中央枢纽工作,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事实也证明,张浩的工作能力相当之强,而且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张浩先生将会对金国的政治改革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后面的历史发展中,我还会提到这位张浩先生。

但在这里,我主要想重点介绍另一个人才,杨朴。

杨朴,辽东铁州人,曾在辽国担任过秘书郎的职务,后投靠金国,这是关于杨朴的生平事迹简介,因为有关这个人物的争议较多,实在无法详细介绍。

史书上关于杨朴这一人物的记载,争议颇多,而且在最重要的文献《金史》中却对这一人物很少提及,相反在后来南宋方面的许多史料的记载中,杨朴作为阿骨打前期称帝时的一位重要谋臣却被反复提到。

而关于杨朴劝阿骨打称帝的时间上也有很大有争议,《金史》上记载,阿骨打是在辽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称帝的,其中并未提到杨朴,而《辽史》中提到杨朴劝阿骨打称帝是在辽天庆年(公元1117年)。

鉴于各种史料对杨朴同志的相关记载实在无法统一口径,因此我只能采取了一种相对比较合理的解释:杨朴确实是阿骨打在位期间的一位重要幕僚,但他很大可能性是在高永昌起兵失败后,投靠阿骨打的。

以后杨朴便成了阿骨打的重要谋臣,开始为阿骨打的金国效力,并在公元1118年劝阿骨打改年号为天辅。

不管采用哪一种说法,杨朴都是作为阿骨打时期的一名重要人物真实地存在过。

公元1117年十二月,阿骨打在众臣的呼吁下,决定改年号为天辅,尊号为金国大圣皇帝。

而此时作为阿骨打的头号谋臣,杨朴提出来了新的观点你这个皇帝当的很不名正言顺,首先要搞一个册封方式,要得到邻居辽国的认可,然后主动提出议和条件,这样才能取信于四海之内。

阿骨打对杨朴十分尊重,对于他的建议言听计从,而议和的内容无非还是归还阿疏等老一套。

关于杨朴的事迹就到此为止了,在以后的历史资料中几乎再也看不到杨朴的身影了,而作为当时阿骨打的头号谋臣,不能不说是有点奇怪。

杨朴同志的出现和消失同样都是一个迷,他到底是从何而来又从何消失期间到底做了哪些重要工作们似乎都不得而知。

那就让他成为这部金国历史中的一个大迷团吧,历史有时候也需要迷团!

总之从公元1117二月至公元1118年一月,辽金双方一直处于打打停停再谈谈的态势。

对于阿骨打来说,既然已经攻占了辽东,那就要做好长期占领的准备,必须派人管理整个辽东地区,所以暂时性的对辽谈判也是有必要的。

而对于耶律延禧来说巴不得盼望阿骨打早日停战,好让他过几天安静日子。

双方这种僵持的局面随着一个人的出现被彻底打破了。

这个人叫马政,来自南方中原的宋朝。

公元1118年春天的一个早晨,马政和十几个同伴飘洋过海坐船来到了辽东半岛,当他们第一次登上金国的领土时,便被金国的巡逻士兵抓获。

被捕后,金国士兵们抢走了他们的所有财物,并打算把他们当作辽国的间谍全部处死。

关键时候,他们中的一位“语言大师”起了重要作用,此人名叫呼延庆。

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比较熟悉吧?小将呼延庆呼延庆打擂,这都是我们小时候非常熟悉的演义故事。

这里我要解释一下,此呼延庆非彼呼延庆,我们所熟知的呼延庆只是在小说《呼家将》和戏曲中频繁出现,据说他是宋朝名将呼延赞之后,其父辈被奸臣庞文陷害,后来呼延庆在一帮宋朝爱国忠臣的帮助下,最终铲除奸臣,报仇雪恨。

但很遗憾,我查了很多史书,对这个人物并未有过记载,也就是说,呼家将中的这个呼延庆只是个虚构的人物,正史中并没有此人的存在。

而我们这里的呼延庆却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呼延庆,宋朝将领、外交大臣,熟悉多国语言、并善于辩论,多次担任出使外国的职务。

因此,在这帮人生命垂危之际,语言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否则你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呼延庆及时向这群金国士兵传达了他们的信息:我们是从中原宋朝来的商人,有重要事情要见你们的金国皇帝。

虽然这群士兵对呼延庆的话是半信半疑,但他们最终还是把这群不速之客带回了金国的首都会宁府,准备让自己的老大来处理这群人。

经过近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马政和呼延庆等人终于到达了金国的会宁府,并获得了阿骨打的亲自接见。

马政等人的表面身份是中原来的贩马商人,但他的实际身份却远非商人那么简单,他的真实身份是宋朝的登州防御使。

他们是从隔海相望的山东半岛登州坐海船经过近一个月的漂泊,横穿渤海海峡,才来到辽东半岛的。

而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与金国结盟共同对抗辽国。

当时的宋朝与金国的领土并不接壤,两国之间从来没有过正式来往,那么远在中原的宋朝为何会派使者到东北的深山老岭中来见一个素不相识的异族皇帝呢?

因此在这里,我有必要把金国的另一个邻居宋朝的情况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

众所周知,宋朝的建立者是人称“香孩儿”的赵匡胤,这位仁兄在公元960年发动了著名的“陈桥兵变”,夺取了他结拜大哥柴荣的天下,建立了宋王朝。

经过赵匡胤和他弟弟赵光义近二十年的南征北战,宋朝终于统一了整个中原地区,成了中原大地唯一的正式代表。

但宋朝的建立并没有解决中原地区的心腹之患,随之而来的危机却无时无刻不在折腾着这个新生的国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封册之争
衍庆功臣排第8,逐高丽,亡渤海,灭辽,破夏,攻宋,金初无弱将
东辽
历史寻踪|辽阳,四朝旧京事
韩州古城,再现辽金
UC头条:从渔猎到农耕,东北是如何开发出来的?东北民族的贡献不容忽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