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宋三百年,纵然猛如范大爷,也只能被权力的漩涡吞没

摘要

所谓“大爷”,不但有本事,还得是真性情,更得把这两样保持到死。

大宋三百年,当然是北宋南宋加起来的时间,这也使得宋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执政超过了三百年的中央集权制帝国。

三百年的时间,宋王朝其实始终未能统一中国全境,赵匡胤立国时就没能把幽云十六州弄回来,到了南宋,更是偏安江南,北部地区尽入后金之手,事实上也是一种南北朝的形态。

但华夏文明讲究一个正统,宋王朝也始终以华夏正朔而自居,宋王朝虽武力值不够,但财力值超强,用大把大把的钱换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边境安宁,境内长期的和平使得华夏文明在宋王朝达到了一个顶峰。

风华绝代之下,风流人物层出不穷,欧阳修、三苏、晏殊、王安石、司马光、朱熹、张载、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

随口一数,便是文史哲政无所不包,个个都是光耀千古的人物。

但数风流人物,奥卡姆觉得,纵然这些人物光芒万丈,也难掩范大爷的光辉。

范大爷,人人皆知的范仲淹。

一篇雄文《岳阳楼记》流传千载,也让岳阳楼红了千载,昜让滕子京这个本在历史上寂寂无名的人物,也以这种方式让历史记住了。

滕子京,本就是范大爷的下属。

我们看这篇雄文时,脑中肯定闪过这样的画面:岳阳楼上,宾主尽欢,洞庭浩渺,水天一色,烟雨空蒙,范仲淹触景生情,大笔一挥而成就《岳阳楼记》。

其实,这篇雄文根本不是范仲淹在岳阳所写,而是写在他的邓州任上,他人根本就没在洞庭湖,是滕子京写信给他的命题作文。

把一篇命题作文写成了千载流传的雄文,除了范大爷,也没谁了。

大爷就是大爷!永远是大爷!

所谓“大爷”,不但有本事,还得是真性情,更得把这两样保持到死。

范大爷还是个作词高手,虽然流传下来也就是区区五篇,但篇篇脍炙人口,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多情如他,悲壮也如他。

他文可安国,武能定邦,在大宋浮华喧嚣的时代风潮中,他是一个直面惨淡现实的勇士,他赤脚行走在荆棘之上,用自己的鲜血,为大宋这个文弱的帝国增添了那么一分勇猛的底色……

是的,范仲淹是一个猛人,猛,是“大爷”的标志。01

天圣七年(1029年),仁宗十九岁,章献太后主持朝政。

那个时代,冬至是个重要的节气,冬至这一天,仁宗要率百官为太后祝寿。

很多年就这么办的事儿,到了范仲淹这儿,不行了,他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与国礼,上疏仁宗:“皇帝有事奉亲长之道,但没有为臣之礼;如果要尽孝心,于内宫行家人礼仪即可,若与百官朝拜太后,有损皇上威严”。

说白了就是,你要尽孝没问题,你们一家人在后宫搞搞就行了,干嘛非得拉上我们?你们一家人那是家礼,拉上我们这些朝廷命官那可就成了国事,不像话嘛。

仁宗没答理他。

范大爷也生气了,不理我是吧?那就再来狠的,接着上疏,这次直接写给了太后——你也别把持朝政了,你看咱们的皇帝都十九岁啦,大小伙子了,还政于皇帝吧。

太后也没理他。

但这事儿让宰相晏殊知道了,晏殊,就是那个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大词家,而范大爷,正是晏殊保举进朝的。

这可把晏殊吓得不轻,埋怨范大爷,你也太没谱了,很影响你自己的仕途,没准还连累我这个举荐之人呢。

范大爷眼一瞪,我要是不作为,不为国着想,作个太平官,不更是毁了你这个保荐人的名声吗?

晏殊满脸冒汗,好吧好吧,你是大爷。

范大爷说,“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范大爷就这么猛。

这么猛的人,经历自然会坎坷。

进京出京,出京进京,范在爷一辈子折腾了无数回,但大爷不在乎,让我去哪就去哪,但我这张嘴得说话。

天圣九年(1031年),出就任职陈州的范大爷,听说仁宗要兴建太一宫和洪福院,大爷又上书了,“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赶紧停了吧。

仁宗还是没理他,但记住了这个大爷。

明道二年(1033年),把持朝政的太后死了,仁宗终于亲政了,想起了早就提议过让自己亲政的范仲淹,就又把他召回了京。

范大爷还是该怼就怼。

当年七月,天下大旱,而朝廷却无人理会,就像没这回事儿一样。

大爷看不下去了,他请求朝廷派人视察灾情。

皇帝还是不理他,这次大爷直接和皇帝当面锣对面鼓了:“要是在宫中别说多了,就给你停食半日,半天让你不吃东西,您觉得滋味如何啊?”

仁宗没办法,行,那你去吧。

大爷昂首出门去了灾区,三下五除二,安抚灾民,开仓济民,把人心迅速稳定了下来。

大爷回来时,特意带了一把灾民充饥用的野草,带回朝廷上,你们看看,咱们的人民吃的就是这个啊!02

说到赈灾,范大爷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用市场经济来救灾的人物。

范大爷六十岁时,又被排挤出京,主政杭州。

这时 “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 ,杭州城里粮食奇缺,粮价飞涨,老百姓卖儿卖女,号哭不已。

大爷自有良策。

告诉官员们,绝不允许开仓救济,更不允许管治粮价,爱涨涨去。

更是沿江张榜,说杭州的米价已开始翻倍地涨了,还没货。

全国粮商都迅速知道这个消息了,开始大批量地往杭州运粮。

与此同时大爷居然还大兴土木,发动各地将寺庙、仓库、钱库、官舍、办公楼这些地方,该建的不该建的,你报上项目来,咱们开整。

饥民正无事可干,蜂拥而来,大爷你只要管碗粥,咱们就给你卖命!

基建工程就这样干起来了。

大爷自己呢,天天吃喝游玩,“日出宴于西湖”,居然还大搞龙舟赛,更引得无数外地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业也兴盛起来了。

大爷虽然玩儿得挺高兴,但也时刻关注着市场的变化。

大批粮商赶到,市场上堆得到处是粮食。

粮价已有所平稳,大爷这时出手,开仓吧,官家的赈灾粮此时低价入市,瞬间更加拉低了市场价格。

粮商们叫苦不迭,但也不可再把粮食远路运回,只能低价倾销了。

一场粮荒就这样消弥于无形,半年后,两浙地区“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

大爷不管干什么,都要有手段。03

宝元元年(1038),党项首领李元昊称帝,建西夏国,不再臣属大宋。

大辽欺负我,你一个小小的党项也欺负我?

大宋难得的硬气了一把,但很快被现实抽了一个响亮地大嘴巴子——三川口之战,西夏大败宋军,天下震动。

范大爷看不下去了,我来吧。

于是仁宗让夏竦任总司令,范仲淹和韩琦为副帅,到西北对付西夏。

范大爷虽猛,但知道打仗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儿,特别是西夏士气正盛,先不与他正面交锋。

于是范大爷出招,“屯田久防”,不着急,咱在战略要冲上盖房,连着盖,困住西夏人。

西夏国多小物少,不跟他们做买卖了,咱就积极防守步步为营,把经济上弱小的西夏国困死。

这招虽好,但见效有点慢,总司令夏辣不同意,朝廷也不吸取教训,还指望着打个闪电战,一举拿下骄傲的李元昊。

没人听范大爷的,宋军倾巢出动,结果可想而知,在好水川、定川寨两战中又损兵折将,再次被打脸。

范大爷说,还是听我的吧。

这次没人说不听了。

于是修建大顺城,并以此为中心,接连建起青涧城、鄜城等一串城堡,切断了西夏军东进路线。

同时对那些依附于党项的羌族军队进行招降,毕竟咱大宋是正统,而且羌族人也大多是被党项逼迫的,所以大多数也就归附了宋军。

范大爷还带出了一帮小兄弟,比如狄青、种世衡等,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大宋一朝少见的名将。

西北的局势慢慢平静下来了。

这时,一封诏书却送到了范大爷手上。

皇上有请。

这次,范大爷要开启大宋王朝的第一次改革,庆历新政。04

说到宋朝的变法,我们最熟知的是王安石熙宁变法。

熙宁变法始于熙宁二年(1069年),庆历新政则在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相隔了二十三年,两次变法终告失败,但吊诡的是,当年拥护庆历新政的官员,在熙宁变法时,则大多成为了其反对者。

两次变法的目的一致:解决中央政府财政不足的问题,但手段不同,范大爷主要是要减少财政开支,向内用力,也就是缩减政府开支,减少官员和军队数量,提升士兵战斗力,从而节省财政开支。

王安石变法则是向外发力,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以此为出发点的改革措施,必然导致政府权力扩大,干拢民间经济,经果崩盘。

范大爷很务实,他不提过于宏大的目标,他深知大宋的病症所在,正是后世所谓的三冗:冗兵、冗官、冗费,他更知道这病症是大宋王朝诞生之日起就胎里带的,不可能治好,所以只能在现有制度框架之下,把乱套的地方重新捋捋,让国家进入正轨就好。

该保守的时候就得保守,这也是大爷的一个特点,务实为重。

王安石就没有这点,他的理想太超前了,想一次性地变革朝廷的体系。肯定做不到嘛,所以王安石就称不上“大爷”俩字。

范大爷知道这个时候叫自己回来,无非是朝廷缺钱了。

和西夏开战的同时,辽也趁火打劫,威胁宋仁宗在战争、割地和增贡之间做出选择,依大宋王朝的德性,当然是选择增贡了,于是给辽国的岁贡在澶渊之盟的基础上再增加十万两,十万匹绢。

又买了一次暂时的安宁,但自己的财政却是实打实地吃紧了。

仁宗很头疼,思来想去还得用范仲淹。

范大爷当然知道怎么回事,他的指导思想是:政府收税并非越多越好,应该量入为出,而不是量出为入,政府的职责是发展经济而不是加强税收。

政府不应该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应该只依靠税收来解决财政问题。

政府的主要问题不是财政收入不足,而是规模快速膨胀,冗繁太盛,规模下来了,花费自然减少。

范大爷这是要从政府身上割肉,让政府不要老干预市场。

范大爷的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为了缩小政府规模而推行的,如果它成功了,可能会影响后世对政府规模、权力这个问题更深刻地思考,也许我们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但很可惜,即使如范大爷这样的猛人,一旦面对改革,也立刻被冲进了权力的漩涡之中,失败了。

这种改革模式失败了,人们不去探讨失败的原因,却齐刷刷地形成了一个共识,限制政府的规模和权力失败了,那就说明只能扩大政府规模和权力了。

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即是如此。

范大爷的新政具体内容我们就不多说了,文献很多,网上一搜一大把,范大爷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就是庆历新政的改革提纲,针对冗兵、冗官、冗费、行政效率低下四种现象,提出了十项改革建议,分别是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

办法挺好,但如何落实是个问题。

顶层设计得再好,基层不动你也没辙。

为了将那些不合格的人裁撤,把那些依靠恩荫制度上台的人弄走,必须实行严格的考绩制度,但观望的人多,具体支持改革、推行政策的人不多,下层机构也不愿意配合。

范大爷的大爷脾气又上来了,他认为改革之所以难以推进,是因为政出多门,换句话说是因为自己这个改革决设计师只有设计的权力而没有推行的权力,必然把更多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

范大爷要求皇帝,自己作为辅政大臣,一定要有监管兵事和财政的大权。

范大爷认为自己是在为改革助力,皇帝和虽的大臣却认为大爷是在借机揽权。

这就从改革的问题上升到了政治问题。

大爷一不留神掉了进去。

认真研究范大爷的建议后,仁宗投出了否决票,但也没全否决,只是授予他刑法的司法权。

大爷有点失落,但既然有司法权,那就用司法的力量来推进改革吧。

大爷于是派出按察使出巡各地,督促官员执行改革办法,打击那些不为民办事的官员。

这一来大宋王朝的深层问题更暴露了出来,被卷入的官僚也越来越多。

大家发现,如果任由范大爷的改革推进,他们的权力将被大大限制,而改革恩荫制,当官的后代再当官也不容易了,磨勘(考核)制也让当官只能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法混日子了。

反对派越来越多。

大爷发现,自己一个人再猛,也很难对付整个官僚体系。05

公元1044年(庆历四年)秋的某一天,集贤殿校理(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一个普通干部吧)苏舜钦在家开了一场饭局,邀请在京的文艺界好友参加。

苏舜钦还有一个职务,是进奏院的负责人,就是全国州一级政府的驻京联合办事处,负责将各州上报的文件报告给门下省,然后将中央各部门的文件转发给地方。

这进奏院别的没有,盛产大批的报废的文件封纸,成堆的废纸就卖了破烂的,这笔进账就存在进奏院的账户上,有事儿的时候拿出来应个急。

苏舜钦为啥这时候要请客呢?因为这年秋天传统的祭赛就要来了,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朝廷上下都在忙着祭赛,苏舜钦就想借机请大家吃个饭,联络一下感情嘛。

苏舜钦请客,来的都是当时文坛名人,影响很大,但也带来了一些麻烦。

有个叫李定的人,是在京城混饭吃的一个文痞,听说苏舜钦家里开饭局,就想蹭饭兼蹭点流量,但苏舜钦很讨厌李定,没理会他,当然也没请他。

李定很生气,觉得伤了自尊,挽回自尊的办法,当然就是好好报复伤自己自尊的人了。

所以说宁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李定就是个小人,而且这个小人对时局很是了解。

他直接跑到御史台,向御史中丞王拱辰告起了黑状,说苏舜钦利用公款胡吃海喝,是在搞腐败,希望御史台弹劾苏舜钦。

其实苏舜钦这次请客,并没有动用卖废纸的钱,自己掏钱请客而已。

但李定知道,自己这么说,王拱辰一定会顺藤摸瓜的。

因他早算准了,王拱辰是最激烈地反对庆历新政的官员之一。

而苏舜钦是杜衍的女婿,杜衍则是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与范仲淹关系极好。

王拱辰一听苏舜钦在家里搞公款吃喝,就知道这是李定给自己递上了一个扳倒改革派的枕头,马上唆使自己的心腹、御使鱼周询、刘元瑜等等人告黑状,“事下开封府劾治”,而开封府尹陶翼也是王拱辰的人,根本不用调查取证,“于是舜钦与巽俱坐自盗除名,同时会者皆知名士,因缘得罪逐出四方者十余人”。

苏舜钦当然不用说了,像梅尧臣、王洙这些参加饭局的人也断送了各自的政治前途。

而这批人,正是庆历新政的中坚力量。

范大爷是个明白人,这明显是冲着自己来的,这些人因自己而弄得丢官贬职,大爷心里大为光火。

范大爷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看向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宋仁宗,很令人失望,这位仁宗皇帝性格仁慈,却没啥定见,一看为了个改革满堂官员闹成了这样,更重要的是,这时候和西夏的谈判已达成,军费开支有所缓解,改革的需求不那么急迫了。

仁宗又不理范大爷了。

范大爷知道,也就这样了,没辙。

恰在此时,边境又传来警报,范大爷一看,咱还是申请戍边去吧,仁宗立马批准,作为对范大爷的回报,给赐了大爷百两黄金。

到了边关,大爷把百两黄金就分给了将士。

短短一年的庆历新政,就此夭亡。

这是大宋第一次也是最靠谱的一次改革,即使猛如范大爷,面对一个王朝胎里带的病症,面对专制帝国的固疾,再大的大爷,也得被权力的漩涡吞没。06

成败非在我,事了拂衣去。

作为一个合格的大爷,就是要既能“居庙堂之高”,更能“处江湖之远”。

范大爷就是典范,在他足迹所至,广办学堂,设义田,建义学, 力倡“读书之美”,范氏义学在中国教育史上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在教化族众、安定社会、优化风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开启了中国古代基础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新风尚。

范大爷即有治国安邦之韬略,也有人间烟火之地气。

1052年,六十四岁的范大爷死于徐州任上。

仁宗哀嚎不已,赐范大爷谥号为“文正”,这个一个文人士大夫所能得到的最高表彰。

能取得“文正”谥号的,在大清国是曾国藩。

曾国藩虽称“半圣”,但“大爷”二字却是担不起的。

但对老百姓来说,“大爷”却比“半圣”亲切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年范仲淹 后可师来哲
范仲淹故事
北宋名相富弼故事
范仲淹
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河北文化知多少:北宋大文豪范仲淹与正定一世情缘(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