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预言验证试验


|
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来看,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于【其存在歪曲的认知】,包括【自动思维】。

在【歪曲认知】的影响下,
求助者会体验到【负性情绪】,如【焦虑】【恐惧】【抑郁】等。

在【负性情绪】的支配下,
求助者可能会做出【不当的行为反应】。

这些行为反应
不仅会【持续刺激】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有时可能会【恶化】,
而且还会【强化】求助者的【歪曲认知】,
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合理的】。
|
一位求助者【对狗感到恐惧】,
他只要【远远地看到狗】就会感到【紧张】,不敢继续前行,
因为他担心【离狗越近,狗就可以伤害他】。

在这里,求助者认为【狗会伤害他】,
这种想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对的,
但在【距离狗很远,如距离狗两米以上】的情况下,
这种想法就不符合实际了。

因为【狗并不会对人构成威胁】,
求助者在【恐惧情绪】的驱使下,【回避】与【狗】接近,

这种行为
不仅不会使求助者【对狗的恐惧】得以改善,
还因为【他的回避行为】强化了【他对自己想法合理性】的认同。

如果咨询师能够纠正求助者的【歪曲认知】,
帮助求助者认识到
【现实并不是其想象的那样】,
就可以【改善】求助者的情绪。

这样一来,
求助者就不会
在【情绪】的驱使下,做出【不当的行为反应】了,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在上面的案例中,
如果咨询师能够证明【近距离接触狗是安全的】,
求助者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感到恐惧】,
自然也就【不用回避与狗接近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
咨询师【怎样才能证明】【求助者的认知是歪曲的呢】?

咨询师可以应用【预言验证行为试验】。

所谓【预言验证行为试验】,
就是依据求助者的【歪曲认知】,
对求助者在【特定情境下】出现的【某种情形的预言】进行检验,
看看这个预言是否得到验证。

如果【得到验证】,
就说明求助者的【认知】是正确的。

如果【没有得到验证】,
就说明求助者的【认知】是有错误的。
|
【预言验证行为试验】包含四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求助者的【认知内容】,
了解引发求助者【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的【认知观念】是什么?
这是【预言验证】的基础。

第二步,设定【检验预言】的具体情境,
咨询师需要明确求助者在【这个具体情境中】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这一步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不设定一个具体情境】,
就无法检验求助者的【认知观念】。

第三步,明确求助者【对这个情境的预言】,
并确定【检验预言的具体标准】。

一个【预言】能否得到检验,
【有着客观可检验的标准】非常重要,这也是【行为试验】的难点所在。

有时我们可能【难以找到预言验证的指标】,
这时可以考虑【预言为证伪的指标】。

第四步,制定并实施【行为试验方案】,
只有【实施行为试验】才能检验【求助者的预言是否正确】,

【行为试验】需要重复多次,
这不仅因为【一次行为试验】有偶然性,
更重要的是【多次行为试验的结果】更有说服力。

此外,
为了记录【行为试验结果】,
我们需要设计【行为试验记录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用系统脱敏及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案例
自我轻蔑 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 并一起自我作贱是众多人际关系的写照
焦虑障碍心理学侧面
经典心理学实验之习得性失助
心理咨询流派解析 — 认知疗法
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2013.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