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潜江堤街的糟坊
  近日参加江汉皮影戏(潜江)举办的老郎盛会,席间,一位年轻的潜江朋友向大家谈论起潜江的美:潜江有天下第一台章华台,有芦洑宝塔之潜江八景,有花鼓戏、皮影戏、潜江民歌,有草把龙、花灯,有竹编、木雕,还有曹禺文化、红色文化、水杉园林等,他说完之后,显得很是惬意。但在场一位年纪大的爹爹,他一边摆着手说,如今的潜江的确是美,但是我与你们眼里的美是不一样的!他一边借着微醺的酒意,将他心中的旧时潜江说得意趣盎然。
  潜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潜江旧闻录.序》:“潜江为县,设自宋初;衣林之冈,纵横盘亘;芦洑之水,襟带潆洄;烟景清嘉,风俗淳美。”潜江这片热土既宁静厚重,又朝气蓬勃。
  “潜水东流涌漫波,神功疏凿意如何?分从汉出潆洄远,中有鱼龙变化多。”潜江堤街位于潜江县河堤防,又称为“芦洑河”“潜水”,是芦洑口分水的主流,两岸堤防的兴起比东荆河早。堤防形成堤街,大约在康熙年间中期。嘉庆以后,县河逐渐淤浅,直到同治年间,芦洑口被彻底堵塞,县河水源断绝,故潜江县河上游的河道也渐成平地。
  旧时的潜江以水为街,船家摇着江汉特色的小木船前来赶场。明清建筑式的店铺,大门用杉木并排而成,早晚杉木门被一块块取下或安放,便是一天生意的开始与打烊。女人们喜欢将床单、衣服用大木盆端到河边浣洗,然后在店铺临街的窗户,横一根竹竿到对门家的窗台,便可以晾晒衣物、被子。小酒馆食客一壶老酒,一盘油炸花生米,便是滋润的生活滋味。
  潜江堤街自明清以来,“市肆肩摩,商帆雾泊”。1904年,堤街便有了有商业、服务业近百家,其中以粮行、花行、杂货铺居多,匹头、广货、勤行、肉案、鱼行、染坊、药房又次之。美食特产有锅盔、飵饼、焌米茶、火烧粑、水麻酥、抓炒鱼条、二回头鳝鱼等。人们所言的“亮虾”,可视为今日潜江“龙虾文化”之先声。
  水为酒之魂,潜江最出名要数传统的酿酒业,其历史悠久。旧时,几乎家家都有老酒坛。陈年的酒,用泥土密封好,在节日里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用竹筒吊子打酒,别有一番味道。酒在酒坛中浓度是不一样的,所以酒吊子必须是配上长杆,一舀下去,能够从酒坛的底部将酒打上来才好。
  潜江人对烧酒情有独钟,芦洑河水的清甜,油沙田的红皮糯高粱,造就了潜江烧酒清香优雅,醇和绵柔,余味爽净,个性独特的味道。
  园林青从民间糟坊起步发展至今,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吸纳了深藏于民间的多种酿造技能,凭借本土自然环境、气候、水质等众多优势,生产出品质优良的清香型原酒,并以原酒为基汁,结合中国传统名贵药材的功效,配制成具有保健功能的露酒和保健酒系列。中国文坛泰斗曹禺先生亲笔题词“万里故乡酒,美哉园林青”。
  芦洑河畔酒,糟坊一条街。走马观花潜江堤街,一条街上尽是酿酒糟坊。门面招牌上有熊口槽坊、有龙湾槽坊、有竹根滩槽坊、有还有来自湖南、四川等地的槽坊等字样。从酿酒工具木桶、木甄到工艺设备摊晾床、酒甄、木屑等,全采用自天然原料禀赋,固守传统,保留着古法陈酿,从而带来发酵与自然的酒香。潜江人记忆中的味道又在这古老的潜江堤街萦绕。
  不须更酌荷筒酒,只闻酒香已醉人。潜江堤街糟坊经营模式以批发为主、因地制宜。潜江烧酒为酱香型,所谓酱香,就是用淀粉发酵时发出的—种酱香味。这种酒的特征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丰富醇厚,回味悠长。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走在被岁月涤荡过的潜江堤街,任由思绪在流逝的时光里发酵。堤街的糟坊,不老的话题,像一首苍老的歌,唱响城市的过往。
  4月26日(农历三月十八老郎王诞辰日),由潜江市皮影协会,潜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的江汉平原皮影戏艺人“拜老郎王”会,在潜江鑫乐大酒店举行!100多名来自天门、仙桃、云梦、荆门的皮影界名人及省皮影协会领导聚集潜江,参加了本次盛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哈尔滨百年过影》连载(二十九):1932年哈尔滨大洪水
踏“巡司巷”老街,看沙市六百年风雨
小游
江小白的前世今生,竟与它有关
曾经的西南第一酒镇——白沙镇
民国时期南溪的槽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