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戏迷会:培养戏迷、传承非遗

  爱戏、懂戏者就是戏迷。戏迷的字面意思是,泛指那些对戏剧表演极度热衷、痴迷的人。
  荆州花鼓戏诞生于清朝中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其发展高峰期。彼时,出现了胡新中、孙世安、李春华、吴培义、杨爱枝、鲁美姣、罗凤桂、胡想英、蔡建庭、严爱军、颜昌雄、唐永才等一大批花鼓戏名演员。这些名家的艺术生涯,皆离不开戏迷的呵护和支持。
  不少戏迷甚至爱戏到了痴迷的地步,说件小事就可见一斑。上世纪,胡新中、孙世安演出的《李天保吊孝》和《秦香莲》剧目,在天、潜、沔各乡镇剧场巡演。那时交通不便,有戏迷们丢掉手中的农活,徒步几十里赶来观看,戏看完后,还在外面过夜。就是为了能听到胡新中唱的《三杯酒》,孙世安唱的《三官堂》那些精典唱段。由此看来,戏迷爱戏可谓到了痴狂的程度。
  一般而言,真正的戏迷是厉害的,也是懂戏的。他们捧的是“角儿”,唱得好自然会捧,唱得不好,该骂则骂,绝不会给情面。如唱错台词,错穿戏服、须生上场不挂髯口,趟马马鞭颜色错误(白马鞭代表白龙马,黑马鞭代表乌骓马,黄马鞭代表黄骠马等)。由此看来,一场戏好不好,再厉害的“名角”,也难过戏迷这一关。
  说到票友。票友指的是不以演艺为生的戏曲爱好者。在荆州花鼓戏舞台,很多名票的演唱水平,甚至不亚于专业人士。如在仙桃武商广场演唱的那些票友,他们都有固定的工作,唱戏是副业,只是时不时地去配戏、去过瘾。他们为传承荆州花鼓戏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有些票友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一定水平,成了剧团的专业演员。
  如仙桃剧团的蔡红祥先生,出身梨园世家,原是唱草台的,一直是戴着“民间艺人”的头衔。后来经过刻苦学艺和舞台磨炼,仙桃剧院引进了他,成了专业演员。并在100余台剧目中担任主演,他饰演的柳炳元、张元秀等角色深入人心,受到观众好评。
  虽说如今,荆州花鼓戏风靡程度不如从前,但戏迷却依然存在。他们天天就跟着剧团走,剧团唱到哪里,他们就追到哪里,看到哪里。为了看戏,他们走遍了东南西北,街头巷尾。
  荆州花鼓戏有一个“戏迷家庭”,称为荆州花鼓戏戏迷联谊会,他们当中有戏迷爷爷、戏迷奶奶、戏迷外婆、戏迷先生、戏迷情人、戏迷少年……这些戏迷中,不管你具备什么样的水平,不管你有多大年龄,只要你热爱花鼓戏,只要你的心中充满梦想,就可以登上《过把瘾》的舞台。荆州花鼓戏戏迷联谊会,旨在努力培养和联络了更多的戏迷,旨在为荆州花鼓戏的传承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联谊会也在荆州花鼓戏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从2008年起,联谊会已先后在天门、仙桃、潜江、荆门、监利、洪湖、京山等地,成功举办过13届。生旦净末丑,五行八作演世间百态;喜怒哀乐忧,一咏三叹唱千古风流。聚焦荆州花鼓戏联谊会活动的栏目有:名家名段、听戏学戏、粉墨登场、过把瘾等。戏迷们用自己的对花鼓戏的热爱之心去唱、去演,展示他们对花鼓戏的痴情。
  特别要预告的是:第十四届荆州花鼓戏戏迷联谊会将于2024年7月27日在京山市举行!
  最后我不得不用一段打油诗来形容荆州花鼓戏的戏迷们: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长出花鼓腔。根是那么长,茎是那么壮;叶是那么阔,花是那么香。江汉平原人,就爱哼那打锣腔!哼一声,浑身上下有力量;哼一声,害病不用吃药方……
  湖北省荆州花鼓戏剧院老师们为戏迷亲笔题词:
  杨礼福老师:弘扬花鼓艺术,振兴民族文化。
  胡新中老师:戏迷朋友,花鼓希望。
  李春华老师:戏缘。
  孙世安老师:花鼓情缘、,鱼水情深。
  肖作伟老师:看到你们就看到了荆州花鼓的希望。
  胡端明老师:愿湖北花鼓长盛不衰。
  佘鸿传老师:希望之光照耀荆州花鼓。
      倪汉清老师:戏曲携手戏迷,戏曲根植乡里;戏曲枝繁叶茂,戏曲顶天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北省第十届荆州花鼓戏戏迷联谊会01
花鼓戏《休妻讨饭》全本
文学原创 ·《荆州花鼓戏“老旦”王牌—孙世安》- 作者 思乡远梦
如“杜鹃花”绽放的鲜活笑容
故乡的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戏迷潜江》魏汉娇《玉蜻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