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万俄军一天全军覆没,竟是一18岁少年所为:大北方战争纳尔瓦之战
userphoto

2023.11.21 重庆

关注

1699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丹麦国王腓特烈四世在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游说下组成北方同盟(但是奥古斯特是以萨克森诸侯身份参战)。

瑞典一打三(俄罗斯、波兰、丹麦)

然后这三个分别为27岁,28岁,29岁的年轻人组队就去打更年轻才17岁的瑞典国王卡尔十二

瑞典固然强大,但由于瑞典新君年龄不大,所以他们认为自己可以不费多大力气就击败卡尔十二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但接下来北方同盟将会为自己的错判形势而付出代价。

1700年2月的一天,卡尔十二正在野外猎熊,忽然他收到一个战报,那便是萨克森不宣而战向瑞典发起进攻。

萨克森军队长驱直入利沃尼亚,企图奇袭占领里加。但是镇守当地的是一员老将,让奥古斯特的萨克森军队没有成功。

奥古斯特向瑞典发动战争后一个月,3月份,丹麦军队进攻瑞典南部边境霍尔斯泰,丹麦国王腓特烈出动了全国大部分兵力进攻,可谓下了血本,决心是向瑞典复仇!

顺便说下,丹麦在17世纪也和波兰一样饱受瑞典欺凌,想当年在中世纪时候丹麦疆域可不像今天这么小,丹麦曾经控制过整个北欧,丹麦人甚至征服过英格兰,英国历史有个王室就是丹麦人。也就是瑞典曾经也被丹麦统治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瑞典自从17世纪在三十年战争中崛起同时,而同时参与这场战争的丹麦因此而衰弱。战后瑞典军队开始进攻虚弱的丹麦,很快瑞典军队势如破竹,并且横行了丹麦国境。

丹麦身为欧洲老牌海军强国,在海上竟然也打不过瑞典。丹麦老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还在战斗中被丹麦军队打瞎一只眼,1645年克里斯蒂安四世被迫和瑞典签署了屈辱条约《布勒姆赛布罗条约》

瑞典丹麦战争

该条约令丹麦大片领土割让给瑞典,到了他儿子腓特烈三世(腓特烈四世的爷爷)继位时,丹麦(当时领土包含挪威)许多城镇因为战乱变成废墟,土地也贫弱不堪。而且瘟疫在丹麦横行。

腓特烈三世克里斯蒂安五世两代人中,丹麦对瑞典战争依然屡战屡败。克里斯蒂安还被迫将妹妹乌尔丽卡嫁给了瑞典国王卡尔十一,卡尔十一和他妹妹的儿子就是卡尔十二。

从克里斯蒂娜女王到卡尔十二时的瑞典疆域变迁

原本克里斯蒂安五世受到奥古斯特邀请参与这次对忙瑞典的北方同盟,但却在战争前夕的1699年去世,儿子腓特烈四世代替他向瑞典复仇。

霍尔斯泰遭遇大量丹麦军队奇袭后,瑞典通过英国和荷兰的帮助从海上进攻锡兰岛东海岸。瑞典就这样就粉碎了丹麦的奇袭,并迫使其求和。

这次卡尔十二的停战条件是只要求腓特烈退出北方同盟,不再参战就行,今后该干嘛就干嘛。丹麦便一时退出北方同盟。

卡尔十二之所以没多追究丹麦,因为他要重点去教训波兰。他已经开始筹划教训奥古斯特的军事行动。却不料俄罗斯这时候对瑞典的英格曼兰发起进攻,而且还是沙皇彼得御驾亲征。

这令卡尔十二被迫放弃讨伐波兰计划,转而迎战俄罗斯。他没想到俄罗斯竟然会出兵,一半是瑞典和俄罗斯在过去一百年里没有特别大的仇恨,竟然跑来打他了。另一半原因嘛,说句不好听的话,当时俄罗斯军队在欧洲国家眼里是一支“弱军”,威胁程度恐怕跟土耳其附庸国克里米亚汗国半斤对八两,俄罗斯竟然还敢主动挑战已成为欧陆军事强国百年的瑞典。

大北方战争时期俄军步兵

根据之前彼得与奥古斯都的条约,俄罗斯声称如果打趴瑞典,那么英格曼兰就归其所有,英格曼兰是一个与现在的圣彼得堡地区大致相当的领土。

英格曼兰的城市纳尔瓦拥有瑞典最大的军事要塞,这个要塞位于英格曼兰和爱沙尼亚边界。英格曼兰,特别是纳尔瓦,在北方战争开始时成为俄军进攻的主要目标。

纳尔瓦要塞

而彼得在1700年8月与土耳其签署君士坦丁堡和平条约后则立发起对瑞典战争。

彼得对瑞典的进攻是事先计划好的,但17世纪末的俄军还是没有彻底完善为现代化军队,毕竟彼得发起的改革才刚刚开始。俄国军队人数众多,最多为20万士兵

但后世历史学家和当时的彼得本人都认为,这一时期的俄军缺乏纪律,培训和好的武器装备。彼得继续从西欧招募军事专业人员,试图利用西方的作战经验,使俄罗斯军队现代化,但到1700年时,只有全部俄军只有两个团——塞米约诺夫斯基普罗布拉申斯基完全按照西欧的模式组织起来,另外两个军团——частичнорганизованы和западному образцу,只是部分是按照西方模式组织的,也就是半现代化。

在物资供应方面,俄军依靠从国外供应武器装备。1700年时,俄罗斯都自己都还没有生产步枪的能力,只生产很少的金属,运输系统也不发达。但在纳尔瓦战役之前,彼得自信认为俄罗斯军队已经能和瑞典人匹敌了,或则他另有安排。

再对比下“大BOSS”瑞典的实力,在17、18世纪交替之际,瑞典军队早已是由“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建立的一个组织良好的半职业化军队。

由古斯塔法二世训练出的瑞典强军

自那以来瑞典军队的组织原则几乎没有改变,直到卡尔十二统治。在瑞典军队中,骑兵是在雇佣基础上组建的,作为一名骑兵,个人庄园可以获得税收抵免。

而瑞典步兵有义务招募新兵,每个领土单位都必须派出一定数量的士兵,此外,没有生计、没有任何违法行为的人都可以应征入伍。所有士兵和他们的家人都可以到公共住房和津贴。一些步兵和骑兵团由雇佣军组成,主要由德国人组成,但也有瑞士人和法国人。

瑞典军队纪律严明,这源于在瑞典帝国中占主导地位的路德思想。路德思想开创者自然是世界历史书上必定出现的马丁路德

因为路德教会支持17世纪瑞典的军事行动和征服,宣布瑞典军事行动的是“上帝的旨意”。

而瑞典步兵分为600人的营,骑兵分为150至250人的中队。

瑞典骑兵

瑞典军队的最高司令正是瑞典国王。1697年,卡尔十二即位,尽管年龄不大,但他表现出了一个出色指挥官的样子,据同时代人说,他和底下将军戈恩等人打成一片。

当彼得率领部队从莫斯科出发后,一路行进了两个月,初冬的时候也就是1700年10月才到达纳尔瓦。等彼得等队伍集结完毕,立即下令围攻。

纳尔瓦之战各方进军路线

卡尔十二亲率大军从佩尔瑙登陆,11月中旬卡尔十二借道向纳尔瓦进军,因为分兵要对付俄罗斯,所以瑞典军队对奥古斯特由攻转守。

这一支由18岁的国正和他的副司令卡尔·古斯塔夫中将所统率的1万人军队。卡尔十二的父王卡尔十一新创的军事组织至今还很少有机会在实战中有所表现。卡尔十二正好把这招拿来对付俄军这个新敌人。

而且除了少数最亲近的人以外,谁都不知道年轻国王卡尔十二是怎样一个人。他率领着部下正在通往东方的沼泽密布的崎岖道路上、在俄罗斯人留下劫掠的痕迹的道路上前进。

卡尔十二热情地研究过罗马史学家昆图斯所描写的马其顿大帝亚历山大的生平事略但又对《圣经》很谙熟;也许现在他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新的亚历山大。

英姿焕发的卡尔十二

因为当年亚历山大抵抗来自东部的波斯帝国,而这次卡尔十二正在对抗来自东部的俄罗斯。要不卡尔十二把自己想象为《旧约》中的一个英雄,奉上帝之命,同敌人决一死战。

而在纳尔瓦那边,4万人俄军对着这这里一连猛攻了两个星期,当地守军顽强抵抗。纳尔瓦城堡又非常坚固。

为此彼得和俄军高级军官下令连续不断的开炮,当俄军的炮弹都快打完时,纳尔瓦依然还在瑞典人手里。而且拖到了卡尔十二的援军到来。

纳尔瓦要塞

另外俄军两支大部队总共大约1万名士兵在纳尔瓦战役开始前就被瑞典人给击溃了。

而且俄军大营里,不少军官们都叛逃到瑞典那里,其中还包括彼得沙皇较为信任的人,他们能够向敌人提供有关俄国军队状况和位置的一切情报。彼得下令将在瑞典的所有俄军军官驱逐出纳尔瓦,并分配新的一批将领抵达前线指挥。

11月18日,卡尔十二军队在纳尔瓦附近集结。战斗于第二天开始。俄军的部署以包围纳尔瓦为目标,俄军修筑的围城工事长达七俄里。

彼得听说后,连忙派人从抓到的瑞典俘虏那里获知卡尔十二军队数量多少问题,那个俘虏夸大其词,告诉他总共有5万人。这让彼得和俄国高层军官们颇为紧张。

初冬的北欧已经十分寒冷了。天空阴暗低沉,飘着雪花。俄军在纳尔瓦已经激战了将近一个月,已经疲惫不堪,后边的粮食又供应不上,俄军士兵忍着饥饿伏在战壕里,怨天怨地。

开战之前,大雪纷飞,瑞典人打算趁此机会对俄军阵地进行偷袭。

凌晨时分瑞典人前锋已悄悄摸到了俄军的阵地上。

潜行的瑞典军队

等俄军反应过来时,瑞典人已经向他们发起闪电般突袭,俄军立即乱作一团,有的茫无目标地射击,有的看势头不对,开始逃跑。

俄国的战线被切成两截,在短兵相接的浴血搏斗中,两半截被隔离溃散。

一支俄国骑兵强渡纳尔瓦,在渡河时损失了上千人。俄国戈洛文师的步兵正在夺桥而去,突然,桥梁倒塌,士兵葬身河底。这时候俄国的德国雇佣兵们和在俄国服役的外国军官们,立刻投降做了俘虏。

只有两个俄国近卫军团和列福尔特团表现出顽强抵抗的精神,面对一片慌乱显示出自己的战斗锐气。瑞典人屡次试图击溃俄国近卫军都未能成功。

最后一部分俄国军队奋勇坚持,但几小时以后,也不得不屈服投降;在设法渡越纳尔瓦河逃命的时候,很多人淹死,或被斫杀,其余的人逃到防线的那边,正好被瑞典骑兵拦住去路。

入夜,前线战斗已经结束。谈判开始了。条件是:彼得有权携带大炮以外的全部武器撤离纳尔瓦。

纳尔瓦之战中瑞典人大破俄军

但是卡尔十二背信弃义,彼得的近卫军沿刚修复的大桥向纳尔瓦河对岸撤退时,卡尔十二便率军向剩余的俄国人猛扑过去,缴了士兵的械,掠去他们的物品,还俘虏了俄军的军官。

彼得差点被活捉,所幸在属下拼死保护下才避免成为瑞典将军戈恩的俘虏。

总而言之,战争伊始,彼得首战败北。纳尔瓦城下,俄军阵亡,溺毙和饿死的有不少人,炮兵连同135门各种口径的大炮,损失殆尽。军队的高级军官几乎无一生还。

参加纳尔瓦会战的俄国人比瑞典人多了几倍,卡尔二麾下只有1万人,而俄军却有4万人之众。这一仗下来,俄军几乎全军覆没,总共9000人死亡2万人被瑞典俘虏俄军损失人数比整支瑞典军队的人数还多,瑞典只有667人战死1247人受伤,瑞典可谓大胜。

最关键是这仗还让俄罗斯损失了当时国内几乎所有最先进的武器,连同精锐部队一起损失,可谓把彼得刚刚改革的家底的果实给丢失了。

被瑞典军队俘虏的俄罗斯人

卡尔十二在纳尔瓦之战过程中究竞尽了多少力量,很难精确评价;他的责任当然就在于发布进攻命令,而且他在整个战役中保持着指挥之权。

这一天无疑地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他在这一天看出他能做得最好的、而且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指挥军队作战

再说如何处理俄军俘虏问题,由于抓的人太多了,实在养不起,再说卡尔十二当时看俄军竟然这么不经打,也没把他们当回事,于是除了军官,把剩下士兵全都释放。

战后瑞典人为了嘲笑俄国沙皇彼得,瑞典人特别造了一枚徽章:一面画的是彼得站在向纳尔瓦射击的大炮旁边,题词是:“彼得站着取暖”。

被瑞典缴获的俄军战旗

另一面画着以彼得为首的俄国人从纳尔瓦溃逃的情景:沙皇丢盔弃甲,哭哭啼啼,用手帕擦眼泪,题词是:“一败涂地,痛哭流涕。”

纳尔瓦之战让彼得的盟友奥古斯特和腓特烈都吃惊了,看来卡尔十二军事能力不但不差,而且还要超出他历代先王几分。同时开始担忧,俄国看来不是一个强有力的盟友。

悔不该当初挑战瑞典啊,接下来瑞典肯定一一要找他们算账。

1700年瑞典以一敌三获胜

同时纳尔瓦之战也震惊了全欧洲,不少国家听说彼得在俄罗斯推行西化改革政策后,都对俄罗斯开始有好的印象,认为俄罗斯国土面积庞大,如果西化改革成功,那将变得非常强大甚至是可怕,既然俄罗斯这次敢挑战北欧及东欧霸主瑞典,说明还是有两把刷子再来。

结果没想到4万俄军被1万瑞典军队打得全军覆没,瑞典人没死多少,沙皇彼得还屁颠屁颠地在战场逃跑,看来俄罗斯是个纸老虎嘛。所以西欧各国再次对俄罗斯鄙夷起来。

再来看看纳尔瓦之战后的彼得如何,根据各种史料和证据证明,彼得沙皇身为纳尔瓦之战的俄军总指挥官他没有表现出任何胆怯和害怕,甚至是沮丧

对俄罗斯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的彼得沙皇

而且彼得始终不曾丢掉他那昂扬向上的乐观情绪。彼得回国后,他为了增加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他号召全部贵族都要为国效力,有钱的就投钱,或则直接参军。

彼得示意当初诺曼诺夫家族掌控俄罗斯,就是带领俄罗斯抵御一切外国敌人,和让俄罗斯成为世界级强国!

彼得公开说:“我们这些毫无经验的小学生被这样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给打败了。而且对瑞典人而言就是儿戏。”

瑞典算是在纳尔瓦给俄罗斯人上了一课

然后彼得更换了一批俄军将领,包括最高级统帅。

对于纳尔瓦之战俄军为什么输得那么惨,其实彼得本人也有解释。在11月18日那一天,彼得在战场上溃逃后,他路过俄波边境时候见了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一面。

彼得对奥古斯特解释了他战败原因,主要是他错误相信瑞典军队有5万人。然后彼得还对奥古斯特说他现在离开是为了补充储备、运输工具。

这就是彼得吹牛了,明明逃跑就是逃跑还找富丽堂皇理由,当然奥古斯特也不是傻子,他对彼得说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彼得意思很明显,当然是接着整兵再战!

奥古斯特松了口气,还好,你不像丹麦国王腓特烈那样一战就怂了。

当然彼得说俄罗斯目前还不够强,接下来我一定会尽力将俄罗斯带到更强,不过总是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麻烦你帮忙拖住瑞典的注意力,不管这么样就委屈下波兰/萨克森吧

奥古斯特欲哭无泪,只能答应,除了这个办法别无选择。

史料记载彼得在纳尔瓦之战后还说过:“敌人正在教我们如何击败他们。”这说明彼得相信自己有战胜强敌的决心。

这种自信也是非常难得的,就好比现在一个国家领袖相信未来必能击败美国是一回事。

再说彼得的对手卡尔十二,比彼得年轻十岁,此时只有十八岁,魁梧、圆脸、蓝眼,但已经开始谢顶。他非常刻苦地骑马锻炼,把自己磨砺成一位斯巴达式的武士国王:他能纵马狂奔,从地面上捡起一只手套。

“北方拿破仑”卡尔十二

纳尔瓦之所以俄军被瑞典人暴打,一方面是俄军当时不够强,另一方面卡尔十二确实是一名军事天才,而且是世界级军事家,能够和之前瑞典军神古斯塔法二世德国腓特烈大帝中国刘裕相提并论!

卡尔十二还有个外号叫“北方拿破仑”,毕竟经历也和拿破仑类似,拿破仑粉碎过多国组建的反法同盟,卡尔十二也在1700年这一年粉碎了俄罗斯、波兰、丹麦组建的北方同盟。两个人都粉碎过包围网。

而且拿破仑本人崇拜的军事家有两个,一个是来自波斯纳迪尔沙,另一个就是这位瑞典的卡尔十二

卡尔十二不近女色,他还曾说“我的妻子就是军队。”

但是论军事,彼得沙皇也不差,他总共在位36年,而且还是包括当傀儡年份,其中28年里彼得都在打仗。

而彼得和卡尔十二的至死方休的决斗将持续18年。

也就是他们的交锋才刚刚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岁登基,18岁征战,曾以八千士兵击溃四万俄军,瑞典最后的荣耀
俄罗斯惨败纳尔瓦,瑞典发行纪念币羞辱,彼得大帝:等我改革回来
纳尔瓦战役:让彼得大帝和俄罗斯帝国都陷入危机的大溃败
大国兴衰俄罗斯12
论国民士气11章51节:北方战争开打,俄罗斯帝国大军遭遇惨败
昱见|卡尔十二世, 栽在俄罗斯寒冬里的瑞典国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