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钧瓷工艺发展概况(下)

《中国钧瓷》|来源
阎夫立|作者
    赵蕊 王鑫淼|编辑

金元时期是钧窑技术的普及发展时期,由于战争与朝代更替,钧窑的制瓷技术广为传播普及,使过去只能官用的钧瓷进人了寻常百姓家。

特别是在北方瓷区,百姓日常用品都使用钧瓷。

为了适应批量生产的要求,快速、简练、模式化的生产工艺应运而生。
这个时期器形多为碗、盘、碟等实用器物、工艺特点是成型简练,施釉快速、多施半釉。
为节省燃料,后火升温速度明显加快,烧成时还原气氛不足。
所以,这个时期的钧瓷一般较为粗犷,胎骨厚重,釉厚欠匀,釉汁流积,多如蜡泪,釉面多鬃眼,呈色多为天青、天蓝、月白,也有带红斑或者紫斑的产品。
虽然如此,钧瓷工艺在金元时期还是有一定发展的。

1

大型钧挠器物的烧制。从现存元代钧瓷器物看,元代已烧制出60cm以上高度的双耳连座瓶,这对坯泥选择、配制、成型、匣钵、窑炉及烧成技术都有更高的要求。

2

批量快速生产钧瓷的工艺流程。

3

燃料由柴烧改为煤烧,而在煤不易开采时又用柴烧,最后又使用煤烧。

燃料的反复变更使钧瓷烧造工艺更趋简练,更能适应不同条件、不同地区的烧造,使钧瓷技术在元代能够得以普及。
笔者在考察元代古钧窑址时发现,有些柴烧钧瓷窑口在短短十几年或更短时间就要搬迁,而且是由交通方便由于木柴火焰长,燃烧向不方便处搬迁,由浅山区向深山区搬迁,而这些搬迁的窑址其使用的燃料都是柴。
不难理解,窑址搬迁的原因是附近的柴烧完以后,远处的柴不易运来。
北方运输全靠陆路,人挑畜驮,很是不易。钧窑用柴量大,与其运柴,不如把窑搬到柴源丰富的地方,这就是钧窑搬迁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烧煤的钧窑相对稳定。但元代烧煤的钧窑在禹州发现不多,倒发现有金y67代烧煤的窑址。
这可能就是像元代张克己碑文上所说,因为浅处的煤挖完了,深处水大挖煤困难,所以早期用煤烧,后来又用柴烧。
不管如何、元代在钧瓷烧成技术上能够使用煤、柴两种燃料是一个进步和发展。
钧瓷工艺大的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这几十年。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给予钧瓷生产很大的关怀和支持,使钧瓷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几十年来,钧瓷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新品种、新造型、新装饰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特别是1991年,在钧瓷原产地河南禹州建立钧瓷的专门研究机构,同时在钧官窑遗址建立钧官窑址博物馆。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传统钧瓷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在原料加工、成型、干燥、施釉、烧成等各项工艺上有了大的突破和全新的发展。
1993年,禹州市钧瓷研究所把液化气烧造工艺用于传统钧瓷的生产。
2003年,郑州大学仿古瓷研究室及阎夫立钧艺工作室又用低压力天然气烧制出钧瓷珍品,使钧瓷工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看待钧瓷的柴烧、煤烧和液化气烧?
钧瓷的柴烧、煤烧、气烧哪种好?重磅炸弹来啦!
煤窑: 再也不见的曾经存在
中国历代名窑 景德镇窑
柴烧之美
如何看待钧瓷的柴烧、煤烧和液化气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