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衙差殴打钦差,该当何罪?

立达国学院|出品
刘宇|撰文
    刘宇|编辑

明朝建立之初,面临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为此,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到二十年(1385-1387)四次编行《大诰》,希望用自身理论与御批案例结合的方式,达到教化目的,要求全国上下诵习。

在晓谕【复我中国先王之治】宗旨的同时,《大诰》也揭示了明朝重典的本来面目。所谓洪武盛世下的芸芸众生,其命运如何,可从《大诰》中窥见一二……

明朝的良民,分为“士、农、工、商”,又称“齐民”。

四民各守其业,不得改行游食。四民之外,则大多世代为贱民。

衙门里的“役”岗,除了库丁、斗级、民壮由齐民担任,余下的皂隶、马快、步快、禁卒、弓兵、仵作、粮差、巡捕等,皆由贱民充任。

PBR技术下的明朝捕快还原图

朱元璋将良贱之间的相处规矩纳进了刑法志中,是为了通过各种社会关系的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达到维护统治秩序的目的。

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扬州府派遣了一名叫宋重八的皂隶,前往高邮州“传递事务”。

高邮州的同知刘牧,在接待宋重八时,不但让他“入正门,驰当道,坐公座”,还“跪与执结”。

总之,就是刘牧在对待下级小吏时很是尊重。

朱元璋知道后龙颜大怒:服务于官府的低贱奴仆,哪来的资格走正大门、在国道上驾车、坐公家的座位?于是,御批“将同知刘牧,皂隶宋重八,杖断流入云南烟瘴”。

并且,朱元璋把这事写进了《大诰》里,申令再敢有这么干的,主使者杖一百,知情不举报者杖一百。

那要是皂隶(衙差)殴打钦差,又当如何?

《御制大诰·皂隶殴旗军第十七》里,太祖爷有话要训:

苏州府昆山县皂隶朱升一等,不听本县官李均约束,殴打钦差(chāi)旗军,罪至极刑。

音义

● chā

失当。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其此之谓乎?

——《魏书·张普惠传》

● chāi

派遣,衍生为被派遣的人。

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

——《三国演义》

 cī 

限度,界限。

轻用人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

——《后汉书》

苏州府昆山县有个叫朱升一的皂隶,不听县长官李均的约束,殴打执行朱元璋旨意的正规在编军人。

依大明律,杀人者绞,伤人者刑。良民杀伤贱民,罪减一等;贱民杀伤良民,罪加一等。朱升一殴打钦差,虽不致死,但仍属“贱犯良”,按大明律应被杖责一百并徒刑三年。

朱元璋却说,要砍脑袋。

对此,他在用以告诫武臣的那一版《大诰》里(《大诰武臣》)作了解释:“若旗军纵有赃私,所司亦当奏闻区处,安可轻视。”

这说明,钦差旗军仗着军功和皇命,在地方上侵渔小民、为祸乡里,朱元璋完全是知情的。

他的逻辑是:军人们跟着他一起打过天下,让他们去地方上收受贿赂,总好过让那些没参与打天下之人去地方上收受贿赂。

(“每日差一个行人出去,有司打送,动辄数百贯钞,这等人,白身在草窠里出来,又无功劳,他却便得了许多东西,因此上都差军官军人,便他得了些东西,也是出过气力的人,却不强似与那白身无功劳的人。” 

——《大诰武臣》)

即便这些人有贪赃枉法的问题,也应由地方政府上奏朝廷请求调查处理。朕的钦差旗军,岂能任由低贱的皂隶们随意殴打?

因此,打了人的朱升一,反倒罪大恶极了。何况“吏”这一群体对基层社会盘剥严重,是宋朝以来就有的积习,朱元璋平生深恶痛绝,难保御批之际抱着成见。

他不惜“双标”,施以法外之刑,也要将本罪不至死的朱升一处死,但也同样获得了令人畏惧,从而秩序稳固的效果。

这番有意“误诊”,更是朱元璋在不得教化法门的情况下,强行给人性“灌药”的体现。

几次为《大诰》作的《序》里,朱元璋层层递进地表示:自己始终推行尧舜之治,但当官的不行,当兵的不行,老百姓不行……自己宵衣旰食,已经做得无可挑剔。然而天下人毛病太多,不能体会圣上良苦用心,这才不得不以重典治国。

“圣明天纵”无过太祖,朱升一不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声音】清代衙役为何被归入“贱民”
清代穿越指南·第七篇·清代的民族与户籍
《续资治通鉴》评论(一一六)
揭秘:明朝“贱民”都是些什么人,究竟能“贱”到何种程度?
对比唐、宋、明、清四朝的户籍管理制度,宋朝人民最幸福
《六点不一样》:良民也疯狂(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