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原发结肠癌肝转移MDT病例分享及循证讨论|开平市中心医院

全文3339字,预计阅读用时10min。附MDT大赛视频,建议WiFi下观看。

本期肿瘤医学论坛病例来自开平市中心医院结直肠癌MDT团队,我们邀请数位专家一同讨论此病例的治疗思路,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患者基本情况

性别:男

年龄:54岁

主诊医院:开平市中心医院

入院时间:2020.03.24

主诉:排粘液血便4月余

现病史:患者4月余前反复出现大便性状改变,便秘、排稀烂便相间,间有排粘液稀便,无里急后重感,间有腹胀,无腹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等症。

既往史:无异常

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过敏史:无特殊

入院检查

查体&辅助检查

查体:腹平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胸膝位,肛门指检,未触及肿物,无波动感,指检通畅,指套无染血。

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生化:正常;肿瘤标记物:CEA38.94UG/L

2020.03.19门诊结肠镜

距离肛门口14cm乙状结肠见一管状生长菜花状肿物,渗血,肠镜无法通过,考虑乙状结肠Ca?

病理活检回报:中分化腺癌

2020.03外院头颅+胸部+腹部CT

直肠壁增厚,未排直肠肿物;肝多发肿物,未排转移瘤。

2020.03.25我院盆腔CT平扫+增强

考虑直肠-乙状结肠癌

2020.03.26我院上腹部MRI平扫+增强

肝实质内见多个类圆形病灶,最大者最大截面约3.6X3.0cm,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压脂序列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多数呈不均匀环状强化。肝内外胆道未见扩张。

MRI:肝内多发转移瘤

第一次MDT讨论

患者目前情况

1. 腹部没有特别体征,肛肠没有触及肿物,ECOG评分1分

2. 血常规:贫血

3. 肠镜提示:距离肛门口12cm乙状结肠见一管状生长菜花状肿物,渗血,考虑为结肠癌、直肠癌。病理是中分化腺癌。

讨论问题

1. 目前诊断?

2. 治疗目标?

3. 下一步治疗方案?

MDT团队影像科陈峥教授意见

这个是直肠上段见肠壁增厚,肿块累积到基层周围,结构比较清晰,没有肿大的淋巴结。MR提示肝内多个转移灶,其中最大一个在肝的第五第六段。我们影像学的分区是cT3N0M1。

MDT团队胃肠外科伍炎俊教授意见:

结合病史,1、肿瘤有出血2、肠腔狭窄3、有贫血4、结合影像学分析病灶可以切除。根据2 0220年的CSCO诊疗指南,建议尽快行腹腔镜直肠癌原发灶切除。

MDT团队肝胆、介入科张世杰教授意见

患者目前诊断为直肠癌肝转移,肝转移病灶看MR,大于五个病灶,左右肝功能没问题的,但是达不到R0切除。

MDT团肿瘤科张幕娟教授意见:

患者是上段的直肠癌,临床分级T3N0M1,以手术和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不适合放疗。肝脏转移灶为多发性,并分布于左右肝,亦不适合放疗。

MDT团队肿瘤内科叶大胜教授意见

该患者诊断明确为直肠癌肝转移,建议先姑息手术治疗,再全身护疗。

MDT团队意见小结:

放射科:直肠癌(cT3N0M1)。

胃肠外科:原发灶有出血、狭窄症状,建议先行姑息手术。

肝胆外科:肝转移灶不可切除,建议先处理原发灶。

肿瘤放疗科:上段直肠癌,不建议放疗。

肿瘤化疗科:原发灶有出血症状,可先行姑息手术,后再行姑息化疗

目前诊断:直肠癌 分期 cT3N0M1,IV期(肝)

讨论情况:

(1)原发灶存在出血、肠腔狭窄;

(2)患者中年男性,ECOG评分1分,可耐受手术;原发灶可切除;肝转移灶不可切除(影像见多个转移灶,分布于左右肝)

治疗目标:全身治疗,控制疾病,延长生存

治疗策略:姑息手术→姑息治疗

第一次MDT后治疗方案

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后,患者于2020.03.31行直肠乙状结肠交界恶性肿瘤姑息切除手术(PT4N1M1 IVB期)

术后化疗3次。

直肠癌切除术后病理

肿瘤部位:直肠上段;

肿瘤大体分型:溃疡型;

肿瘤大小:3.5X2.0X1.5CM;

组织学类型:腺癌,非特殊型;

组织学分级:中分化;

浸润深度:浆膜外脂肪组织;

切缘:阴性;另送“吻合口近端、远端”未见癌;

淋巴结:可见转移癌(共3/13,其中:肠旁1/4,肠系膜2/8,肠系膜下动脉根部0/1);

肿瘤沉积(癌结节):未见;

淋巴管/血管侵犯:可见;

神经侵犯:未见;

病理分期:pT4N1Mx

免疫组化:MLH1(+)、PMS2(+)、MSH2(+)、MSH6(+)。

分子病理检测(外送):RAS、BRAF均为突变型。

治疗过程

2020.04.28-2020.05.20起按m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3个疗程

2020.06.15辅助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  7.72 10^9/L  血红蛋白(HGB)  100 g/L

2. 生化:谷丙转氨酶(ALT)  65 U/L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57 U/L

3. 肿瘤标记物:CEA 24.04 UG/L 

2020.06.18全腹部MRI平扫+增强

1. 肝实质内见多个类圆形病灶,最大者最大截面约3.3X2.5cm,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压脂序列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多数呈不均匀环状强化。

2. 直肠乙状结肠恶性肿瘤术后复查:直肠-乙状结肠术后改变,局部未见复发征象。肝内多发转移瘤,较前缩小。

mFOLFOX63程后,疗效评价SD

第二次MDT讨论

患者目前情况

诊断不变,一般情况不变

讨论问题

治疗目标是什么?

MDT团队影像科陈峥教授意见

三个疗程后对比,转移灶稍微缩小,疗效评价是SD。

MDT团队肝胆外科张世杰教授意见:

患者目前化疗还是非常有效,病灶有所缩小,有部分消失了,所以有潜在可切除性,建议转化治疗。

MDT团队肿瘤内科叶大胜教授意见

目前疗效稳定,可先行转化化疗,可使用FOLFOXIRI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先行转化化疗,缩小肿瘤,争取NED。

MDT团队意见总结:

目前诊断:直肠癌  分期:cT4N1M1,IV期(肝)

讨论情况:患者中年男性 ,ECOG评分1分,可耐受手术;影像所见肝转移灶多个,无法R0切除,建议先行转化治疗

治疗目标:转化,争取NED

治疗策略:转化治疗→手术

调整转化方案:F0LF0XIRI三药化疗+贝伐珠单抗

治疗过程

患者肝内多发转移瘤予mFOLFOX6方案化疗3程后复查MRI疗效SD(缩小)未达PR,考虑其疗效欠佳,此疗程予改用FOLFOXIRI三药化疗(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联合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9程。6程、9程、12程化疗后疗效评价PR。

2020.11.05疗效评价

全腹部MRI平扫+增强(对比2020.03.26):

1. 肝实质内见多个类圆形病灶,最大者最大截面约12×10mm,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压脂序列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多数呈环状轻度强化。

2. 直肠乙状结肠恶性肿瘤术后复查,对比(2020-03-26)旧片:

①直肠-乙状结肠术后改变,局部未见复发征象。

②肝内多发转移瘤,较前相比明显缩小。

③未见新转移灶,ECOG评分1分

FOLFOXIRI联合贝伐珠单抗9程后,疗效评价PR

第三次MDT讨论

患者目前情况

诊断没有变化,仍然是cT4N1M1四期肝转移。患者一般情况没有变化,肝的病变有转移灶部分消失,可以达到R0切除

讨论问题

下一步治疗方案?

MDT团队肝胆外科张世杰教授意见

患者经过转化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最大病灶消失非常明显,左边病灶几乎没有活性。所以初步判断可以达到R0切除,建议手术切除肝转移瘤。

治疗过程

2021.11.25:行肝的不规则切除,加胆囊切除。术后病理:切缘未见癌,肝组织内见癌结节,有大片坏死,无脉管和神经侵犯。

治疗总结

2020.03.31:确诊肠癌肝转移

2020.04.28-05.20 :mFOLFOX6方案3程

2020-06-18:疗效评价SD

2020.06.21-10.22 :FOLFOXIRI +贝伐珠单抗方案9程

2020-11-05:疗效评价PR

2020.11.05:姑息直乙交界肿瘤切除

2021.11.25:右肝的不规则切除

2022.02.05:复查达到NED状态,两次CEA均正常

时间轴

专家讨论

Q

中山市人民医院 肿瘤防治中心 陈宏教授:

请问胃肠外科的专家,患者首诊时为何首选原发灶的切除?虽然患者肠腔有狭窄,也有出血,但量不是很大,也没有到肠梗阻的程度。当时选择腹腔镜切除病灶是根据什么诊疗指南?

A

开平市中心医院 胃肠外科 伍炎俊教授:

第一,患者慢性出血四个月,来诊时有血便。第二,肠镜看到比较狭窄,已经出现不完全肠梗阻的表现。这两个条件已经符合指南的分层指导。

Q

中山市人民医院 肿瘤防治中心 陈宏教授:

请问肿瘤内科的专家,既然患者第一次做了原发灶的姑息性切除,转移性直肠上段癌诊断明确,为什么选择化疗方案时没有立刻结合靶向或者免疫治疗呢?

A

开平市中心医院 肿瘤内科 叶大胜教授:

术后因为患者伴有超过五个的肝多发转移瘤,跟患者充分沟通后,我们的目标是保守治疗,以姑息治疗为主,以控制疾病和生存为目标。与患者沟通之后,患者同意姑息化疗。所以当时结合诊疗指南、相关共识和国内外研究,考虑到患者具有的RAS突变是以两药方案化疗为主,没有最佳的方案,所以当时就按照自己临床经验中大部分患者较耐受的方案mFOLFOX6,给患者选择了此方案。

Q

中山市人民医院 肿瘤防治中心 陈宏教授:

其实团队后面很快就改了这个化疗方案,加上了靶向治疗,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确实我们平常工作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除了考虑病情,还要考虑到医保以及缺药的情况。再请问肝胆外科专家,经过化疗靶向之后,肿瘤明显缩小,但还是多发性的,请问为什么选择做比较激进的肝叶切除,做肝叶切除的指征和依据的诊疗指南是什么?

A

开平市中心医院 肝胆外科 张世杰教授:

当时参照的指南是CSCO结直肠癌肝转移诊疗指南2020年版。患者第一次化疗前左右肝都有病灶,化疗后效果很好,左肝病灶影像判断基本没有活性,局限于右肝五、六段,术后口服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观察后情况较稳定,期间复查病灶变大,建议是可切除亦可观察,患者同意继续口服卡培他滨维持。术后一年复查,病灶稍变大,在可切除范围,所以我们在超声引导荧光腹腔镜下进行了5、6段肝叶的切除。

专家点评

汕头市中医医院 普外科 谢锷教授:

这个MDT病例汇报和讨论比较全面,能够提供足够的影像学资料,并且阐述过程中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思维逻辑性强,术语使用规范,整个MDT团队协作得很好。开平市中心医院提供的这个病例是非常具有学习价值的,唯一不足的地方是几年前在影像学检查上没有采用普美显MR来检查肝转移灶。作为参赛病例,最主要的是要紧靠诊疗指南,诊疗操作要以指南依据或者文献依据作为背景。总体来说,今天开平市中心医院提供的病例以及整个团队的形象,是非常不错的。

编辑:杜燕旋

实习编辑:刘莹 李倇仪

请“关注”、点“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定伟教授:前列腺癌诊疗新策略来了!
大咖病例|结直肠癌MDT病例分享
肿瘤经典病例集锦:升结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诊治策略
结直肠癌肝转移、肺转移诊治
结直肠癌肝转移MDT临床操作共识(下)
指南推荐∣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腔镜/机器人同期联合切除技术指南(2017修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