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山石窟、童子寺遗址 【山西太原】
userphoto

2023.11.21 山西

关注

太原

龍山石窟

taiyuan

    山石窟是北方少有的道家石窟,值得一访。春有丁香满谷,山花烂漫,秋游黄叶参差,五彩斑斓,冬雪洁莹,运气好可见褐马鸡漫步。公交308路晋阳大道进贤街口下,步行而上,自驾就更轻松了,沿西山旅游公路直达票窗,另外早上8:30以前还免费。

     龙山景区内有2个国保,又分为新建的昊天观、龙山石窟、童子寺遗址(燃灯塔)、皇姑洞、石门寺大佛等几个点。龙山石窟镌刻在一款像方形的巨石上,有9窟,编号4、5窟为唐,1、2、3、6、7窟为元,其余8、9窟为明。

    元代以后道观凋敝,洞窟荒凉,知者甚少,再次“发现”是1920年日本人常盘大定等人,1924年这人再次忽悠,并拍摄了大量影像,过后龙山和天龙山石窟命运一样,开始被疯狂盗割,是为一场文化劫难。

2013年2月拍

    8窟(三皇龛)、9窟(辨道龛)这2两个明代石窟面南,曾有造像,现两窟已废,里面狼藉。

    4窟(三天大法师龛)内,张道陵居C位,东壁为其子张衡,西壁为其孙张鲁,全窟共有11尊雕像。5窟(玄真龛)主像为王子晋,当年这里被认为是玄真子张志和窟。大周圣历二年(699年),女皇封王子晋为“升仙太子”,并撰《升仙太子碑》,此碑现在河南偃师缑山上。

    元代石窟主要开凿于蒙古太宗六年(1234年),历时5年完成,由丘处机的弟子宋德芳及秦志安等人主持营造。当年宋德芳游西山时,发现龙山还有道教造像两窟,于是其重建昊天观并开石凿窟。

    3窟(卧如龛)在石窟面南的最下层。内雕有3人,1卧2立,正中一老者穿褐帔冠服,头东足西,枕于床上,推断为为王重阳升仙图,一如佛祖的涅槃图。

    2窟(三清龛)居中,当年岩石陡立,无法近拍。现在加了梯子,以便参观,此乃功德也。里面雕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四御、后土和西王母等神祗,道教的最高领导们在此欢聚一堂。

    窟顶高浮雕,颇为精彩,云气腾升,五龙盘错,或行或随,或潜或伏,一片华丽世界。窟壁有1979年某游人的墨书诗,及两款“丙申”(蒙古太宗六年)的题刻,一为门人舜泽、秦志安《披云创凿石室》记,另一是门人李志全的《祝文》。

2窟内眺望1窟内的角落造像及题记

向下为到3窟的台级

窟外的游龙卷云

    秦志安、李志全为宋德芳的弟子,两人的题刻在2窟,两人的造像则在6窟(披云子自赞龛)。此窟是宋德芳自己给自己雕刻的主像窟,披云子宋德芳元时封为“国师”,其造像居中,两侧为弟子及“侍者半掩门”。

    藻井为凤凰祥云浮雕,红黑黄构染,色明如新,云海似怒浪,上下翻滚,凤凰展翅遨游在其中,在灵动中凸现美意。窟内有保存完好清晰的赞颂披云子功绩的赞词,以宋德芳的自赞诗。

    龙山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是7窟(七真龛),其有内外2室,内室上壁刻有“玄门列祖洞”5字,顶部龙凤纹藻井,煞为精致,里面雕有王重阳7大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及2名侍者,头像均被盗凿的干干净净。

    整个石窟采用圆雕手法,中规中矩,朴实简约,形象也敦厚沉稳,无佛教石窟的高大震撼和拥有的跳跃感。道教石窟本身就少,包括数量较多川省,龙山又是中国规模较大、题材丰富的纯道教石窟,这点就难能可贵了。

48秒小视频

太原

童子寺遺址

taiyuan

    从石窟侧旁小道顺走就是童子寺遗址。峰回路转,远眺有亭翼然,若适春季,桃花夭夭,逸美好气象。中途路过唐塔,此塔铭文丢失,无法断识年款及哪位高僧灵塔。塔高约3、4米,由底座、塔身、塔刹组成,秀然端朴,保存相对完好,也是太原少见的唐塔之一。

下去左边栏杆第一个豁口,进入林子再往下走,就可看见唐塔。

    童子寺遗址位于三面环山的山窝处,其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是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寺院。当年高洋、李治和武后等都曾来此寺院礼佛过。《北齐书·唐邕列传》记载:显祖(高洋)尝登童子佛寺,望并州城曰:“此是何等城?”或曰:“此是金城汤池,天府之国。”唐邕赞美太原是“天府之国”,而高洋也顺便夸唐邕为北齐帝国的“金城”。

    成语“竹报平安”出自于《酉阳杂俎》,“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唐时,纲维大和尚将南方竹苗种于童子寺,怕幼苗不适应北方气候,每日叫小和尚报告生长状态,后来这成语演变成给家里报平安。现在太原地区很多地方还种有竹子,如交城玄中寺、太原晋祠、纯阳宫等,只不过不像南方暖地,修篁绵连如碧海。

    寺院偏西自然山体中凿有5窟。一窟尚有残像,其余主尊造像均风化严重,模糊不堪。壁面尚残存有花饰雕刻和千佛像,窟表岩石似苏州酥皮糕点,估计一触就落。佛阁遗址在童子寺遗址北五、六十米处,这里曾有北齐第二高的石佛,以及建有高大罩佛楼阁。

     童子寺金代毁于兵燹,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又重建,清嘉庆以后,这座古刹逐渐废圮,荒草凄凄中,景象颓败,今天可见前殿、大殿、僧房等遗址,以及出土的尊胜陀罗尼经幢、柱础、石柱等残件。

    《北齐书·帝纪第八》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这大概指的就是童子寺大佛。因为站在这里可以清楚无障碍地眺望晋阳城。这句话现在被蒙山大佛所用,蒙山居幽谷深坳,别说万盆油了,就是把炭火驾到和大佛一样高,远处的晋阳城也看不到一点星火光芒。

    可惜楼阁、大佛早已消失,砂岩石佛易雕刻,也易风化,外加自然坠毁,主佛和左右从佛已面目已非了。很多佛像从崖壁崩塌下来,曾经叠压成厚厚堆积层,七零八落,撒落一地。佛阁的墙体用条石垂直砌筑,内侧雕满了小佛像,唐朝也在外围砌建了护墙。N年前经过考古整理,出土了很多佛像,现收藏于太原博物馆、山西博物院。

佛头像【北齐】童子寺遗址出土,太原博物馆藏。

佛头像【北齐】童子寺遗址出土,太原博物馆藏。

菩萨头像【北齐】童子寺遗址出土,太原博物馆藏。

佛头像【北齐】童子寺遗址出土,太原博物馆藏。

佛头【北齐】童子寺遗址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燃灯塔在佛阁遗址的正前面,为供养大佛而建造的,其高4.1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质燃灯塔。山西现存灯塔还有太原崇善寺、太谷蚍蜉村、长子法兴寺等,以国保灯塔来说,全国概有6个。当年燃灯塔是裸露的,后来住进一个铁皮大棚里,现在是钢筋水泥的亭子,至少可以避免雷劈电闪风吹雨打什么的了,而让其延年益寿。

    远观灯塔,腰姿秀美,其平面呈六角形,塔身中空,内置灯室。下部束腰,塔顶为六角形屋顶样式,周身的残雕已漫漶不堪。灯室曾三面开门,修补后将2门用水泥糊堵住,手法陋拙。

    石门寺唐代弥勒佛造像,心仪已久,站在石窟的观景台可远眺见洞窟,无奈寻踪不知其路。恰巧前段时间麦总同学历经千辛万苦,漉沙见金,这重又新燃起了我的渴望。此处造像离山上的石窟来回步行5.2公里,单程费时约4、50分钟。

    虽有小路,但蜿蜒曲折,草木丛生,须细辩而行,还有落叶与滑沙。多亏和麦总几次在线视频给指点迷津,也多亏预先准备了手套和防滑鞋,最后还是多走了一截冤枉路,看见有坟堆,其实这条路一直下去就是太山龙泉寺景区的大门。麦总提醒我不对,忙返回,剩下的一百米根据抬头看见石窟的照明还是监控啥的杆子确定方位后,披荆斩棘,手脚并用,终得心满意足。

过燃灯塔后,一直向前,向右看见此路障,往里走。

前行右拐,继续往前走。

在此眺太山龙泉寺

此处前方宽敞如煤场,是最关键的转折点,向最右边寻找小路下去,会路过一山体大岩石,走约百米后,随时抬头向右上方山体上看监控杆子,作为地标,再走到一处小平地后,爬山上去,即到大佛。

    大佛虽叫石门寺造像,但寺院已杳无踪影,其坐北朝南,前面置有焊死的铁笼子,佛像保存相当完好,双目炯炯直视前方,面颊圆鼓,双手搭膝,衣饰顺淌。窟顶有彩绘莲花装饰及马蜂窝,左上角还残留有飞天壁画。

江山留勝跡 我輩復登臨  與同好同行

太原

更多参考

taiyuan

太原文庙、晋源文庙、大关帝庙 【山西太原】

太原清真寺、蒙山开化寺遗址 【山西太原】

天龙山石窟 【山西太原】

永祚寺 【山西太原】

太原博物馆 【山西太原】

山西督军府旧址 【山西太原】

纯阳宫 【山西太原】

太原支部旧址、川至医科学校、阎氏家宅 【山西太原】

多福寺、净因寺 【山西太原】

明秀寺  【山西太原】

山西博物院(长城展、古韵展) 【山西太原】

晋祠  【山西太原】

高君宇故居 【山西娄烦】

狐突庙 【山西清徐】

前斧柯悬泉寺、明泰塔、帖木儿塔 【山西阳曲】

大王庙大殿、阳曲轩辕庙 【山西阳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太原童子寺燃灯塔(北齐·省保)
光影太原|龙山:道不尽千年波澜
山西历史上的石窟和石刻造像
常青|太原附近的雕凿壮举
在西山,发现最美龙城—太原市西山旅游公路游玩指南
龙山石窟 | 道童启门,童子燃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