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建浦城枫岭关仙霞古道

仙霞古道:跨越一千五百年的传奇

黄绍坚

 

福建浦城枫岭关

浙江江山仙霞关

 

    梦笔山,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南浦街道梦笔山风景区。

    枫岭关,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盘亭乡深坑村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廿八都镇枫岭头村之间的山隘上,至今仍是闽浙交界处。

     当下,很少有人知道闽北小县浦城了。

    位于闽、浙、赣三省交会处的福建省浦城县,是闽省最北的县,也是历史上闽省出入中原大地的咽喉要道之一。

    我有一位旧友是浦城人,我有一位学生也是浦城人。学生吃惊地问我:“你真的去过浦城吗?”我的回答,更让她吃惊:“去过,两次。”

    我两次到浦城,一次为了南北朝时期文学家江淹(公元444年-505年),一次为了仙霞古道。

    江淹一生的传奇,起自“江淹梦笔”,终于“江郎才尽”,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两个典故。公元474年(南朝刘宋元徽二年),三十岁的江淹因得罪权贵,被贬为吴兴令[1]。吴兴即今浦城,是闽省最早开发的地方之一[2]。在方言语系庞杂纷乱的闽省,浦城方言至今仍罕见地属于吴语系[3]。这种语言上的亲切,对于当年失意的南朝小官江淹来说,不知是否曾获得过些许慰藉?

    在浦城县城里,我找到了梦笔山,一处海拔约三十米左右的小丘陵,没有古迹,毫不起眼。但据说,这里正是一千五百多前江淹的梦笔生花处[4]。经过梦笔洗礼,江淹的文采,从此粲然可观,俨然为一代大家。

    不过,江淹当年如何从江南来到浦城?史无记载。幸好,在江淹文集中,有一首《迁阳亭》诗:“揽泪访亭侯,兹地乃闽城。万古通汉使,千载连吴兵。”[5]迁阳即仙阳。今浦城县北,仍有仙阳镇,扼守在仙霞古道上。《浦城县志》称,江淹的《迁阳亭》诗,写的正是这里[6]。赵洪章先生推测,从汉代到六朝,闽北浦城一带,已有古道翻越仙霞岭,连通闽浙[7]

    仙霞古道再次进入历史的视野,是在二百年后的唐初。公元669年(唐高宗总章二年),后来被尊为“开漳圣王”的陈政、陈元光父子,率中原军队南下,平定闽粤两省的土著之乱。陈军原想抄近道,从闽北攻入福建,却在浙江江山遇到瘟疫,将殁士殇,未战而兵锋折挫。关键时刻,老奶奶魏氏主持大计,毅然令孙子陈元光率五百精兵及全部马匹,用三天时间翻越仙霞岭,直抵浦城,与儿子陈政的军队会师;她自己则率大军绕道粤省,由闽西南进入福建,终于在今闽南云霄、漳浦附近会师。从此,闽南这片海陬天隅之地,深深植下中原文化的种子[8]

    又二百年后,公元867年(唐僖宗乾符五年),仙霞古道再次吸引了全国目光。这次的主角,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据《资治通鉴》记载,这年八年,为了避开唐军主力,黄巢“引兵攻浙东,开山路七百里,攻剽福建诸州”[9]。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似乎对沟通闽浙的仙霞古道不太了解,竟写下这样的注解:“按《九域志》……(浙江)衢州治所,至(福建)建州七百(零)五里,此路岂黄巢所辟之耶?”

    仙霞古道,当然不是黄巢所开,而是古已有之。但是,从唐初陈元光率精兵、竟然要用三天时间翻越仙霞岭的记录来看,当年的古道肯定很难走。将穿越浦城的仙霞古道拓宽取直、成为宋元明清时期闽浙仕宦商旅络绎于途的模样,大约还要感谢黄巢的贡献。如今,在浙江江山仙霞关和仙霞二关之间,仍立着一尊黄巢塑像,目光炯炯,穿山越岭,凝视历史。

    这,更像是一个谶语。联系闽浙的仙霞古道,从此烽火连天。宋代的韩世忠、明末的郑芝龙、郑成功、清初的耿精忠、清末的石达开、左宗棠……都曾在此屯兵据守。元、明、清三代,但凡朝代更替之时,新朝军队的主力,皆经仙霞古道南下,再顺闽江而下,直取闽地全省[10]。到了民国时期,1933年“福建事变”时,蒋介石也是坐镇浦城,指挥军队南下,很快平息了闽变。

    但是,仙霞古道的开通,也为浦城、为福建打开一扇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之门,福建从此人才辈出。仅在有宋一朝,小小浦城,人才爆发。《文苑英华》的主要编纂者杨徽之、“西昆体”诗派倡导者、《册府元龟》总纂者杨亿、宋代福建人第一个任宰相的章得象、王安石变法实际主持人章惇、军事理论家、中国第一个武博士何去非、理学家詹体仁、真德秀等人,都是浦城人[11]。另据《南平市志》统计,宋代至清,浦城人登进士172人(状元4人、探花3人),有宰辅8人、尚书20人、侍郎21人[12]。即使放在全国范围内看,浦城也堪称人才渊薮。

    如今,仙霞古道已废。福建省内的仙霞古道,只剩下浦城的枫岭关古道相对完整。地处偏僻的枫岭关,至今仍是闽浙交界处。站在矮矮的关墙上,环顾四周,寂无人声。俯瞰闽地,山路十八弯。

    在枫岭关的关墙边,立着一块“空海之路”的石刻。据中日双方学者考证,唐代时期的日僧空海,遍历万险,终经枫岭关前往长安,从此揭开中日两国大规模文化交流的序幕[13]。(2011年8月4日星期四16时17分改定)

福建浦城的枫岭关

 

枫岭关古道

 

从枫岭关上俯瞰闽省



浙江江山的仙霞关


浙江江山,从仙霞关到仙霞二关的仙霞古道

 

东南锁钥

 

黄巢塑像

 

仙霞二关

 

仙霞三关

 

仙霞四关



仙霞四关下的“福京亭”

 

今日京台高速的仙霞关隧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道千年,都有谁来走过?
仙霞古道:沟通浙闽的古商道
从江山到浦城的仙霞古道
中国最“霸气”的地方,竟然在浙江?
广丰茶马古道 你所不知道的历史遗迹
浙闽要冲——分水关、仙霞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