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消失的河们2022年更新

写在前面

2020年3月我在日坛路捷克大使馆旁边的星巴克里曾经写过北京城里现已消失的河道,实际上那篇文章我构思了差不多10年,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梦想的付诸实现,时光荏苒,岁月无情,在2022年的时候,有必要将以前的文章做一下更新,并修改曾经存在的一些错误。



北京城内曾经河道众多,有人工开凿的防洪沟,也有天然的河道。后来随着城市的建设,河道逐渐被填埋或改暗沟,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首先是内城外城的护城河

北京护城河曾有两套系统,分别是内城护城河和外城护城河,见下面的示意图: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出台过被称为53版的水利规划,曾经建议保留全部护城河,但由于北京缺水,所以很快的被否决,随后是58版,提出缩窄河道宽度。50年代末期经济萧条,全部工程下马,60年代初地铁工程强行上马,作为配套工程的是将护城河改成暗沟。到现在仅存北护城河和外城南护城河,长度不到原来的一半。
 
有关护城河因地铁工程改暗沟的情况,可以参看:北京护城河的消亡史
 
接下来是内城的河道:
 
1. 大明濠

大明濠即今天的赵登禹路和佟麟阁路,是元代郭守敬为解决大内用水而引入的活水。1921年至1930年北洋政府用拆除皇城的城砖将其改为暗沟。
 

 
相关链接:大明濠上的33座桥
 
2. 玉河

玉河即通惠河的城内部分,从万宁桥流出,在正阳门东侧水关入内城护城河,其前身是郭守敬挖凿的通惠河的一部分,明朝之后因皇城东扩而失去了漕运功能,清末至建国后被逐段填埋。

值得一提的是,它下游的那个水关,是解了义和团围攻使馆区的关键,英军就是从水关入城,进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相关链接:通惠河的城内部分
 
3. 金水河

其城外的上游部分还有残存,城内部分一半为大明濠,另外分成两段金水河,已消失。
 

 
相关链接:从元大都和义门外的两座水闸说起
 
4. 南太平湖附近的两条沟
 

 
先说直接与太平湖相连的那条,流向大明濠。这条河应该是辽金燕京城的北护城河故道,包括太平湖也是。元朝修建大都,截断了河流,久而久之水漫成湖。我以前说过,辽金时期的燕京城在今天北京广安门附近,那么南太平湖的位置确实符合其北护城河的描述。
 
在1950年的地图上,可以看到这条河仅仅残存一个尾巴,剩下部分已经消失了。
 

 
第二是太平湖北面那条,在保安寺、察院胡同附近流入大明濠。这条,应该就是元大都的南护城河。我曾经提到其附近的两条胡同上岗儿下岗儿的“岗”是元大都的城墙遗址,那么在它南面的河道无疑就是护城河故道,而且附近的胡同名称也说明这一点,报子街即为“泡子河”等等。
 
相关链接:下岗胡同下的是什么岗
 
5. 内城东南角一小段河道

 
在1950年的地图上可以看到,从船板胡同往东,在古观象台位置注入一个水洼。这条河也叫泡子河,那么可以推断它也是元大都南护城河的延伸部分。附近有地名“船板胡同”、“小石桥”等,现已无存。
 

这条河渠的相关链接与下面的内城排水沟同。

 
6. 内城排水沟
 


清朝时内城新修的排水沟,西城墙内侧的一条,从西直门经阜成门至城西南隅的太平湖;东城墙内侧的一条,上源从安定门以东的北城墙内侧开始,至城东北隅转而南下,沿东城墙内侧,经东直门、朝阳门,直到城东南隅与泡子河相接。
 
相关链接:明清时北京城的排水沟
 
7. 景山西河
 


景山西河源自北海,是今天北海公园东侧先蚕殿之北的浴蚕河,经过画舫斋流入濠濮间,随后在濠濮间之南流出园墙水关,顺着东墙外侧流到景山后街和景山西街相交处的白石桥继续南下,从此进入景山西街,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景山西侧夹垣,过山右里门桥,然后在鸳鸯桥下转东,在今天沙滩附近经过银闸进入从万宁桥辗转过来的玉河。
 
相关链接:景山西街有条河
 
8. 月牙河
 

 
这是连接前海和西海的河道,弘治年间挖凿。民国时期还能在地图上见到。
 
相关链接:什刹海的水域变化

内城说完了,再说外城。

1. 萧太后河

 
萧太后的流向应是:从辽南京城护城河出来后,沿着今天受水河胡同一直向东,穿过西交民巷至前门,然后转向东南,经前门外三里河、金鱼池、龙须沟到龙潭湖,随后与十里河汇合,之后便是今天能看到的萧太后河,直到张家湾,其中上游部分(至受水河、西交民巷)为古永定河,下游部分(三里河至张家湾)为古高梁河。
 
相关链接:北京地区唯一一条以历史人物命名的河流——萧太后河
 
2. 东减水河

减水河是明朝天顺年挖凿的两条人工防洪河道,当城市遭遇暴雨时可以沿着河道流出城外,所以叫减水河。明嘉靖时修建北京城外城,减水河被废弃。减水河有东、西两条。其中东减水河大名鼎鼎。
 
东减水河本意是为了漕运,希望从正阳门挖凿一条运河连接至张家湾,其上游部分从正阳门到左安门,下游连古高梁河故道,也就是古萧太后河。上游部分全长三里,故名三里河。后来成化年漕运已不通航,只作为泄洪用。
 
明嘉靖时修建外城,东减水河上游部分,即三里河逐渐堵塞,堆积成池塘,称为金鱼池。到了清朝末年,三里河已经干涸,上面修建民房。金鱼池以南的河道变窄,上面架有简易木桥,河两岸全是垃圾堆,有穷苦百姓逃难至此,进一步加重环境恶化,最终河道变成臭水沟,因为极窄而且蜿蜒漫长,人称龙须沟。
 
国政府改砌暗沟,但只完成了西段,而东段从天桥东经金鱼池、红桥折向东南这条沟仍为明沟,解放后龙须沟被彻底治理,老舍先生写出著名话剧。
 

(这份地图为清朝乾隆年间北京地图东减水河局部)
 
3. 西减水河
 
同样是天顺年间挖凿,是南海工程的配套工程,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洪。从宣武门东护城河壕口流出,向南经虎坊路、草桥,流入凉水河。至嘉靖年修建外城后放弃。猜测在明朝中后期即已干涸。
 
需要指出的是,西减水河的上游部分其实在内城内,分为两汊,现都已消失。

(这份地图为乾隆年间北京地图西减水河局部)
 
4. 大石桥明沟和花市明沟
 
清朝时在外城增加的两条沟渠。

5. 双紫支渠的源头部分


双紫支渠应是古高梁河的天然河道,而现在被命名为高梁河的长河,是金代挖凿的高梁河的一条支流。

相关链接:走河:走访双紫支渠
 
同时,有关上述五条沟渠(东减水河、西减水河、大石桥明沟、花市明沟和双紫支渠的源头部分)的信息,均可参阅:明清时北京城的排水沟

6. 亮马河支流
 


这是源自亮马河的一条支流,经改道之后形成了今天的二道沟,构成了团结湖水系。曾经的亮马河支流在构成了工体水系之后在东大桥南下,流经齐家园入通惠河,1958年填平了下游,改道向东。

相关链接:二道沟和东大桥

此外,还有一些建国以后因农业和工业需要而人工兴建的沟渠,如朝阳区的平房灌区和丰台区的大井沟,以及一些消失的湖泊,如积水潭的太平湖、广外青年湖和望京的湖渠,暂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二)从天桥的时空重叠品味历史
排水沟 · 景观细节
回望3000年来北京城和水的关系(下)
故宫地下隐藏的秘密!
无惧风雨,紫禁城防汛有巧思
老北京护城河的百年变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