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后一位开国中将张震逝世 健在的开国将军还有谁?

  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上将——吕正操
    开篇语
    他们,怀着一个朴素的心愿或浪漫的理想参加革命,却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将自己的命运、小家的命运和一个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他们不在乎困难厄运,他们不惧怕流血牺牲,他们不留恋功名利禄,他们只有一个信念: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他们手中,共和国得以建立,民族尊严得到尊重,百姓生息得以休养……他们,是开国元勋,是民族功臣,也是可亲可敬的父辈。
    2009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吕正操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
    吕正操将军的最后30年住在北京海淀区增光路一所公寓,房间闹中取静,窗外绿叶婆娑。一个晴朗的上午,吕将军的长子吕彤羽坐在公寓客厅里,向新快报记者细述父亲的家国情怀。在室内斑驳的光影中,一段段的历史传奇涌到眼前。
    《地道战》与《地雷战》可谓家喻户晓,当年的领导者便是威震冀中的抗日名将吕正操,有“地老鼠”之称。他曾主动辞掉军区司令员职务,而去主管铁路运输,成为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创者。鲜为人知的是,吕将军是军队中少有的网球爱好者,新中国成立后便司职网协主席。
    请来清华学生钻研地雷战
    1938年中,吕正操带头建立冀中抗日根据地,冀中抗战进入了“黄金时期”,平原人民开始发挥才智反扫荡,作战花样精彩纷呈,其中以“地雷战”与”地道战“最为知名。而这两种打法的推广与发展,吕正操都付出了很大心血。
    “地雷战”原名“爆炸运动”,在1940年春冀中“反扫荡”中发明,民兵希望全面推广该打法,但苦于炸药及造雷人才的缺乏。
    吕正操得知民兵的困扰后,通过关系找到一批清华的大学生陆续进入冀中根据地,让他们挑起研究的大梁。对于这段历史,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批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了大量原材料,又发挥技术特长,制造了大批量地雷。有了地雷,冀中军民如虎添翼,打得日军心惊胆战、草木皆兵。”
    “地道战”的发展则有一个曲折的过程。据吕彤羽介绍,一开始地方干部和人民群众为了防敌抓捕,只好钻入菜窖躲藏。民兵继而挖掘了隐蔽洞,并将各个独立的隐蔽洞打通,发展成多户相通,但也只是消极躲避,没有主动作战。“当初不少领导非常不满地道的发展,说这是逃跑主义,表示既然抗战就要不怕牺牲、积极迎敌。”后来,吕正操陪同毛泽东专门派来的工作组实地调研地道发展情况,最终确认地道是消灭敌人的有利形式,值得全面推广。
    吕正操指导民兵将各户各村的地道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严密的地道网络,再将村庄、野外与地道组合成一个立体的作战阵地。由此,无险可据的平原反而有了得天独厚的作战条件,据点的日伪军则束手无策、闻风丧胆。
    正是吕正操将地道战发挥得出神入化,被冠上“地老鼠”的名号,在各大根据地广为人知。在1991年初夏吕正操前往美国探望张学良时,两人还谈及此事。谈话间,张学良笑着问道:”你当年有个外号,叫‘地老鼠’,你还记得吗?”吕正操笑了:“那是指地道战,是老百姓发明打鬼子用的。”
    想过一把高速列车的瘾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呈现出尖锐的对峙局面,内战一触而发。1945年10月,吕正操奉命率部赶往东北,参与开辟西满革命根据地,并任西满军区司令员。两个月后,黄克诚率新四军主力到达西满,两军合并,他本人任军区副司令员。
    一系列的工作就要有序展开,但吕正操有了换位的想法。“黄克诚参加过长征,他的部队战斗力强,在整个军队系统中大名鼎鼎,我父亲感到他任副职不合适。”吕彤羽说,其父春节过后,借到抚顺东北局开会的机会,向领导提出自己辞掉军区正司令的想法,打算去总部主管后勤运输,并建议黄克诚任司令员。
    最终,东北局批准了吕正操的请求,让他担任东北铁路局局长,但黄克诚任司令员的正式文件直到1947年3月份才正式下达。在这之前,吕正操仍是名义上的司令员。
    军区司令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务,而吕正操却大战在即辞职,让很多人不解。“后来父亲向我们解释说,他当时根本没有把名和利放在眼里,不在乎哪个职务更有发展前途,只是想到应该把重要的职位留给合适的人。另外,他也考虑到铁路运输对战争的重要性,而较少的人愿意做这份工作。”
    据吕彤羽的了解,父亲主动请求管铁路,还与童年种下的铁路情结有关。“家里的菜地就在南满铁路边上,日本人管理铁路的正点给父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就萌发了长大后管理铁路的心愿。”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吕正操治下的东北铁路局共收回与抢修铁路约10940公里,“保证了兵员与物资的运输,对辽沈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周恩来建国后曾说:“铁道部长吕正操合适当。这么大的一个队伍,没有一个帅不行。”果然,他先后出任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部长,直至文革前期。在位期间,他主持了多项铁路建设重大工程,其中,成昆、川黔、贵昆西南三线最为显著。另外,早在1958年,他还带头策划了青藏铁路,并动工修建。
    吕正操的铁路情结到生命最后仍难以割舍。在他病重期间,曾对前来探望的铁道部负责人说:“我这一辈子,中国什么样的火车都坐过,就是没有坐过中国自己的高速列车,出院之后,我要好好过一把坐高速列车的瘾。”
    “我不是官迷,本意乃体育是大事”
    吕正操将军家的客厅里挂着由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签名的赠画和1990年9月国际网联主席签署授予的“最高荣誉奖章”,书房内还挂着将军春风得意的打网球的照片,那是他上个世纪80年代参加全国老年比赛勇夺冠军时的精彩瞬间。
    吕将军打网球始于上世纪20年代,那时他是张学良的副官。“少帅打网球时,我父亲也跟着练,这个爱好在战争中都没停过。”吕彤羽说,父亲打了胜仗就让战士在空地上划上线,拉上个网子就和他们打起网球来。
    “建国后,每逢星期日和平时公务不忙时,他都会和几位老同志凭胜负轮番上场,一打就常常忘了吃饭的点儿。”吕正操喜欢和“高手”过招,最早的是全国网球冠军朱振华、梅福基,后来是17岁时拿了全国冠军的胡娜。吕正操一直坚持网球运动直到90岁高龄,在医生和家人的再三要求下,才封印挂拍。
    吕正操也一直喜爱看球。在北京举行的重大国内外比赛,他总是不顾高龄亲临赛场,为选手鼓掌叫好。2009年春季,当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传出中国女选手晏紫、郑洁捧得冠军奖杯的消息时,吕老像孩子一样高兴起来,连喊“赶快叫秘书发贺电”。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网球协会成立,吕正操任主席。他发现北京的网球场很少,会打网球的人也很少,就一直催问时任国家体委的贺龙元帅:“什么时候成立国家网球队?建设场馆要钱我们没有,但要人要物还是有办法。”后来,他又找到同样爱打网球的北京市的领导万里。最终,万里派出了无偿的援助部队,利用建其他场馆的剩余材料,和网协共同修建了北京最早的先农坛和体委训练局网球馆。
    上世纪80年代末,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伍绍祖考虑到吕正操年岁已高,就请求他卸任网球协会主席一职。“我父亲就幽默地说,‘文革’时江青免掉了他所有的职务,仅剩一个网协主席。现在伍主任要免去他的这一职务,难到还不如江青仁慈?”
    在他住医院的最后一段时间,已不能说话,只能通过小黑板和亲友交流。有一次,吕彤羽的妹妹调侃地说父亲不肯辞掉网协主席,是官迷的表现。而吕正操则用粉笔在黑板上写明:“我不是官迷,本意是要说明体育是大事。”目前,中国网球协会的官方网站显示,主席仍是吕正操。
    将军档案
    1904年1月生于奉天(今辽宁)省海城县一贫苦农民家庭。
    1923年入东北讲武堂深造,毕业后任张学良的少校副官。
    1936年12月参加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1937年所部毅然宣布脱离国民党军,将所部改称人民自卫军,被推举为司令员。随后率部北上,创建冀中抗日根据地,领导“地雷战”与“地道战”。
    1946年1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西满军区司令员,参与开辟西满根据地。7月任东北铁路总局(后改为东北人民政府铁道部)局长兼政治委员。
    194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国家铁道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58年任铁道部代理部长,兼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
    1964年任“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工地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
    1965年任国家铁道部部长,并继续兼任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
    1982年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0年国际网联授予吕正操“最高荣誉奖章”。一直担任中国网球协会主席。
    2009年10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
    将军轶事
    1
    改名:正操的意思是操练好打日本
    1904年1月4日,奉天省海城县(现辽宁省海城市)山后村,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户家里,一名男婴出生了。他就是吕正操,一连串清脆的哭叫给一家人带来了无边的兴奋。而就在他刚过满月两天,战火席卷了这个安静的小山村。日俄战争爆发了。
    两国士兵刀枪对决,大肆烧杀抢掠,整个小村人心惶惶。“我奶奶为了让我爸免遭不测,就多次把他放到柴草垛里,幸好都没有被发现。”随着年岁的增长,吕正操目睹越来越多日本铁蹄践踏乡土的残忍景象。“有一次家门前小河涨水,乡亲只能从桥上走过,但日本人就是不让人过桥。有个乡亲执意过桥,我父亲眼睁睁地看着他被一个日本士兵用刺刀挑死,扔进了河里。”吕正操不忍乡亲被日本人凌辱、屠杀,就立志长大参军。吕正操8岁时,进入了乡村小学读书。他在回忆录中曾写道:“入学时老师给起了个学名‘正言’,我自己改为‘正操’,意思是操练好了打日本人。”9年过后,吕正操终于加入了东北军,报仇雪恨指日可待。
    2
    密会:与张学良割不断的世纪友情
    “没有张将军的提携,就没有我的事业。”吕正操时常向孩子们叙说张学良对他的知遇之恩。1922年,吕正操加入东北军后,被老乡张学良推荐到东北讲武堂学习,学成后担任他的少校副官,两人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蒋介石亲自送到南京,但反被其关押控制。从此,两人失联近半个世纪。
    1984年6月,张学良将军的侄女张闾蘅到京洽谈商务,其间特地探望了吕正操。“她说在大陆有两个部属张学良最思念,其中一个就是我爸。”吕彤羽回忆道,在张闾蘅走前,其父送上几听好茶转给张学良。由此,张吕开始了书信与诗作唱和往来,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夫妇飞赴美国探亲。一个多月后,吕正操的女儿吕彤岩在美国探问张学良:“若父亲来美国,可否相见?”张学良爽快地答应:“当然要见!”吕正操一行五人就赶在张学良九十大寿之前,赶往美国探望。
    “张将军一身整齐地站在门口在迎接我父亲,老远就认出了他,努力地伸出手来。”5月29日,在张学良一纽约老友的家里,两位少壮相离、白首相聚的将军,四手紧握、四目凝对,激动得许久说不出话来。吕正操献上了多份贺礼,张学良一面欣赏着贺礼,一面开始了畅谈:“我现在迷信了,迷信上帝。”吕正操答:“我也迷信,信人民。”
    次日,吕正操一行第二次探望张学良。这次会见,是在极为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地点安排在张闾蘅的工作单位。张学良生日当天,吕正操为避嫌没有露面,仅派了一名随从前去祝寿。礼毕后,张学良秘密地告知吕正操的随从,他还要和吕正操见面!吕正操获知消息后赶紧邀请张学良到中国大使馆的别墅即他下榻处作客。张学良则欣然前往。
    我眼中的父亲
    “闲人不麻烦忙人,死人不麻烦活人”
    在吕正操将军供职于铁路系统期间,经常去各地调研,但他一般情况下不叫地方领导陪同。他退休后,也保持着低调的处事风格。“他快过106岁生日的时候,我们弟妹几个就问他怎么过,他就只在黑板上写出‘不声张’三个字。”据吕彤羽介绍,父亲曾在多个场合向下属或者亲友说“闲人不麻烦忙人,死人不麻烦活人”。
    “在生活独立方面,父亲以身作则,教育我们不能对他人产生依赖感。”吕彤羽清晰记得,他在西安读大学的时候,学校里有不少和他一样的干部子弟,“我爸爸从来没有来过,也不让我母亲过来。”吕彤羽大学毕业分配工作,吕正操同样没有托关系给儿子提供更好的平台。
    父亲的教育思想也启发了吕彤羽引导自己的孩子从小培养独立意识,“给孩子提供全面的优越条件,不让他们独立生活,这和养猪有什么区别。”他的大女儿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每年都是靠奖学金养活自己,没有花家里一分钱。大学毕业后,又考取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国家公派她留学。目前,她是加拿大一所大学的教授。
    除了独立意识的培养之外,吕正操将军还给后代留下了“勤奋学习、热爱读书”的家风。“他就是一个爱学习的人,40多岁的时候还要尝试学化学元素周期表,一直有读书看报的习惯。”吕将军百岁之后,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不能敲打键盘,但最终学会了使用电脑。“父亲就是这样靠行动教育我们及我们的孩子。”吕彤羽称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让他非常受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国将帅# 吕正操上将
你所不知道的另一个“江姐”——抗日烈士熊大缜
开国上将吕正操,87岁专程赴美见张学良:打鬼子,我替你做了
张学良的三位副官,都成为开国将军,有一人是上将,活了106岁
敌人吹有5000人,将军霸气回应老子是准备打10000人的
1991年,张学良对吕正操说:我想回大陆看看,但要满足我三个要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