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欢喜》|用欢喜的心态,没关系,慢慢来,别放弃

■文| 纪慈恩

■图| 网络

■编| 小树

来聊聊《小欢喜》。

一部被“放大”了的成长故事,所谓放大,并不是加深了其严重性,而是很多事,从表面上看,不足轻重,它只是一件事,和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相似的事。但是它在我们的心灵里留下烙印,你并不知道,它会在何时出现,以怎样的方式,以我们都不一定认识的面容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我们高估了我们自己的“预见”能力,我们仿佛觉得我做这件事,得到一个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或者说所有人都走着相似的道路能够知道的一些结果,可是,我们真的能够知道吗?

我自幼就很喜欢阅读,从上小学开始就看着很多——用那个时候的家长和老师的话来说“闲书”,无用的书——他们的标准很明确,无用=考试不考。但是“考试不考”却不能等于“无用”,当然,那个年代的教育者并没有能力想那么远。

然而,那些“闲书”究竟有什么用了呢?

它让我在经历人生重大事件的时候更会以思考的方式来面对苦难,它让我在面对特殊群体的时候有更缜密和悟性更深的理解,它让我在几十年后,在出版社找到我时,可以准确地表达我的思想把宝贵的人生经验写成书,它让我可以把我的经验、感受、经历分享给更多的人的很好的表达能力,它让我可以像现在一样以书写的方式向正在看此文的你分享更多维度的生命态度。

而倒回到十几年前,我当然没有能力看到几十年以后,它给我带来的“好处”,父母也没有这个能力看到,老师也没有,但并不等于它没有。

就如外星,宇宙,前世今生,只是人类现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是真的,并不代表它是假的,如果有一天,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可以证明很多东西,那它们就成了真的,真的和假的,很多时候,只是时间未到。

而我们没有能力预见的事情,就等同于现有的教育,已经无法服务于今天这个时代。

在《小欢喜》这部剧里,我看到了很多从生命的角度看到的真相。


当一件事成为生活的全部

我并不认同中国的公立教育,与它的内容,实用不实用,过时不过时,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不是很喜欢“实用主义”,我们也真的高估了我们评判“实用”的能力,什么叫实用?日常生活遇不到?数学如果可以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性,也是实用的。

我真正反对的是我们对于“学习”的态度,我们让“学习”这件事代替了一个人的全部成长。

是每一个年龄段该有的成长被剥夺,从生命的角度而言,是损失,并非是学习的内容是否合理。

一个孩子该有的感受,该有的体验,该在我们成长的不同年龄经历属于那个时候的快乐的丧失,而使得在后面的人生中因为缺少人的成长正常规律的感受而带来的丧失感。

我们是宇宙的孩子,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机能,我们的器官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心脏,我们的神经组织是不会考虑你因为要考试,要升学,要文凭就对你宽容的,也不会因为你是拯救国家的栋梁天天熬夜就不作数,我们的身体有它的规律,我们要顺应我们的身体,不是让身体来顺应我们在人世间的欲望。

在身体成长的每个阶段,你没有顺应它的需求,一个人的身体缺少了它应该有的感受,必然会带来问题,总有一天。

而当一件事成为生活的全部,在其他方面的丧失,给生命带来的损失,至今,我们很显然没有好好算算这笔帐。

我们高估了我们理解“阶段性”的能力。

我们觉得这是一个特殊的阶段,我们把这个阶段全部用来服务于一件事,然而,这个“阶段”时间并不短,长此以往,它已经形成了某种模式,这种模式将跟随我们的一生。

《小欢喜》中的丁一和乔英子都有同样的抑郁经历,但他们的选择是不同的,能够在绝境之中选择自救,这也是一种能力,很多人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只给了他们一种选择——就是好好学习,除了好好学习,不知道人生还有什么道路可走,当生活走到绝路,有没有寻找第二条路的能力——这便是过往的生活经历造就的。

你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性格导向都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这是不容易改变的,以“好好学习”的代价失去健康的人格,我们真的要好好算算盈亏。

当一件事成为生活的全部,我们必然没有力量,时间,精力去做别的,用所有的一切去成就这一件事,在你心里,从生命的角度,它是否是划算的,只有你自己才可能有答案。而在一个年龄失去了建立其他能力,对于整个生命来讲,可能意味着不再有机会获得这种能力,或需要更高的成本去找回这种能力。


“一切都做的很好”对生命的衰竭

很多时候,我觉得孩子很可怜,父母,学校,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实在太高了,我们跳出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去把我们自己放在那个位置上,观看一下我们所背负的“要求”。

我们要求孩子要学习好,热爱自己的功课——而我们自己是否工作够努力,是否热爱自己的事业,当我们谈及没有过自己想过的日子的时候会有一大堆理由,每一个理由我们自己都觉得合情合理,而孩子面对他们的“职业”的时候,也多数在父母身上寻找痕迹,我们何时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它给自己带来了意义,而我们从未陪伴孩子去寻找“学习的意义”,他在做一件他不知道为什么而做的事情,也无法带来真正的热爱。

我们要孩子时刻想着学习,我们自己都曾经感受过,当我生活里只有工作没有生活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样子。

我们要求孩子说真话、不说谎话、善良、有好的品质,我们又对谁是说真话了呢?不要怪孩子对父母不说真话,其实你也没有对你的父母说真话。曾经我问过学生,如果你的父母生了重病,如果治疗是痛苦的,治还是不治?他们说,可能还是要治的。那如果是自己生了病呢?他们说,不治,要无痛苦。可是如果你为你的父母拼命治疗,当你有一天生了病,你的孩子为你选择治疗方式的根据也是看你如何对待你的父母的,如何判断父母想要什么样的治疗?会根据他以往的思维和你对他的了解来决定,那你对你的父母的方式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根据。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孩子的指示灯,不管多少岁,是否还需要教育的年龄,你的行为代表了你的观点。对所有人诚实,对所有人善良——真的是太累的人生,我们自己做不到,也不必要求其他人做得到。

在五六十年代,人们生活虽然苦,但是并没有当代人这么多的疾病,情绪病,不安的心灵,原因很简单,那个年代的标准只有一个:相夫教子,稳定的工作,有饭吃。而今天却不同了,世界上最难的莫过于到处都是正确答案,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让所有人满意,这必然是辛苦的一件事,最省力气的活法大抵就是让自己满意。但是我们的教育又没有给我底气——自己的感受很重要,自我的认可很重要,我们的教育都是你要让老师满意,让父母高兴,符合社会的标准。

在《小欢喜》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只要考上大学,妈妈就再也不管你了。

事实是这样吗?那些逼婚的妈妈大抵也都说过这句话,这其实就是标准在改变,那个年龄,标准是考上好大学,下一个阶段,标准是父母满意的婚姻,再下一个阶段,标准是有一个孩子,然后就是孩子健康、聪明、学习好、懂事……不会有尽头,我们以为“退休以后”就万事大吉了,就到达了天堂,然而并不是,退休以后对于健康的焦虑和恐惧,成为新的标准,我们永远无法自由,是我们永远追随着别人设置的标准。

我们很累,耗尽所有仍然不得自己欢心,而别人呢?我们以为为别人而活是一种活法,然而,别人也并没有高兴。所以,我选择了最容易的一种人生:取悦自己,反正我怎么活,你都不满意,可能“不满意”是一种情绪,对自己的人生不满,那种不满的情绪需要发泄,而又不愿意承认自己过的不快乐,而对他人的挑剔成了最没有漏洞的一种发泄。

《小欢喜》中的宋倩便是如此,她对乔英子的不满意,其实是对自己的不满意,但她又不能承认自己的失败,但她需要情绪的出口表达自己的不满,于是对女儿的严格要求,实则她只是借此来抗议自己,借用另一个身躯。


“你是我的全部”的压力

乔英子在学校和在家里是不一样的,在宋倩面前更像是一个乖乖女,一心只想学习,对妈妈恭恭敬敬,甚至小心翼翼,处处讨好妈妈,甚至在她抑郁症最严重要跳河的时候她都清楚地阐述——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我知道你也很不容易。

她不能辜负妈妈。因为“我是她的全部”,她把她所有的一切都给了我。她一面不喜欢被束缚,一面又不能辜负这份束缚,若不是抑郁症实在无法控制自己——抑郁症的症状是非她身心可控制,想必她将永远扮演乖乖女的身份,不是不敢,是不能。

“全部”——一个人给了你全部,你要如何担待?

所以,很多人在工作以后,在婚姻选择中都要听从母亲的意愿,是不能——其实是还债,拿了太多,只能通过顺从和满足她的欲望来回报那份“全部”。

背负着“全部”,不能做自己,做自己是不安的,而不做自己,也是委屈的,于是就在这种挣扎中坚持着,到坚持不了的那一天。

被所有人“盯着”,家里所有人都服务于你,除了学习,什么都和你无关,怎么说呢?也许是不知好歹吧,但也真的很难喘口气。

一个病人和我说,最让她恐惧的一句话就是——你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好好治病。

这样只会放大疾病。

“我知道我好不了,可是又必须撑下去,他们付出了那么多,他们那么多的期望,我不能辜负他们。”

小的时候,父母把所有一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不能辜负父母的付出;父母老了,也要拼命地活下去,因为孩子为了回报成长中父母的付出,只得让父母活更久,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失望,于是忍受痛苦用尽所有去治疗,为了不辜负孩子。

在我们一对一的深谈环节里,我问她,在你内心深处,你最希望得到的一句话是什么?

她说,“妈,你想怎样都可以,如果你不想活了,那就到这里。”

我们所谓的缺少死亡教育真正缺少的是“尊重生命就到这里了,我就允许它到这里”的教育。

我们终归是不能接受,你,不以我希望的方式存在,“我永远爱你。”这句话对我来说太沉重了,我需要你爱你自己胜过爱任何人。

你只有爱你自己,我才会是受益者,爱自己会滋生出更多的力量,而那份力量才会滋养到身边的人,如果每个人都爱别人,那个接收爱的一方,只能先去回报,再爱自己。而在回报的路上,力量已所剩无几,没有能力再爱自己。


母亲的能力

工作团队的同事有一次问很多学员过的不快乐,为什么不改变呢?

没有这个能力。

改变,需要很大的力量。现在的日子虽然不那么好,但是维持不好的状态是他有能力做到的,他已经习惯了,“不好”虽然感受不好,但是它是安全的,而改变之后的状况,是无法预料的,是需要多少力量,是他不清楚的,他没有能力承载改变之后的结果。

宋倩是这样,童文洁也是这样。

弹幕里说,这个妈妈太严格了,要给孩子多一点的包容。

她不会啊。

对于一个金牌教师,作为一个把所有一切都寄托给孩子的母亲,如果乔英子没有考上一所好大学,她无法接受这种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上述的意料之外的,她不能面对。

作为一个大企业的高管,作为一个从小学霸,在职场里拼搏的人来说,她的环境中都是高学历,好文凭的人,在童文洁的世界里无法想象考不上大学是怎样的人生。

她们没有尝试过其他的人生,她们在安全的堡垒里奋斗,努力,展望未来,好好学习给她们带来了安全和不错的未来,于是她们相信好好学习的结果,她们没有能力看到其他种人生,她们不能接受其他结果。

我们不能怨母亲,她们的经历,她们的成长,她们的时代,她们所接受的教育,她们所受的伤,让她们没有力量,没有能力,没有自信去相信其他的可能性。

这就是她们本来的样子,她们也没有办法。就像我们也没有办法一样,没有为死亡做过准备,就是没有办法接受死亡的到来,没有好好经营婚姻,婚姻就会走到头,没有好好善待自己的生活,生活就是会给你不尽人意的结果一样,不要怪我没有为死亡做准备,那个时候的我就是不敢,不要怪我没有经营好婚姻,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不要怪我没有好好善待自己的生活,社会只教给我出人头地,没有人教过我生活这门课,就是没有办法,没有能力,没有力量,谁也怨不得。

也不要怨病人她好不起来,器官已经被破坏,她也没有办法,思维模式已经形成,她也只能如此,她知道不应该这样,但她也没有能力走其他的路。

如果现在你有能力去改变,就去改变,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就放弃挣扎,接受就这样,也是省力的方式,而无力改变又不接受现状,你知道,你并不能怨这个世界不仁慈。


抑郁症

抑郁症,不是生活太苦难,是诺大的世界,我没有被认真的理解过。

身体是宇宙赐予的,不会因为任何伟大的理由而忽略不计,身体顺应着它的规律,这样的规律不会管你人间发生了什么,不会因为你是一个可以拯救人类的英雄就多给你几个时辰,也不会因为你有着宏伟的事业而熬夜就不作数,从身体的角度,世界是公平的,你所有做过的事,熬过的夜,吃过的食物,都被装在你的身体里,你所有隐瞒过的不快乐,隐忍过的痛苦,假装委屈的求全,都装在你的心灵里。

有一天装不下了,它病了,它超出了你的自控力的范畴,也赖不了任何人。它只是在告诉你,你以往的生活方式,情绪模式,照顾自己心灵的方式是不可行的,你要好好的对待自己了,你要回到你的往事中去寻找治愈的秘方,你不能怨天尤人,世界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从未试图刁难过你,只是你没有能力承担,要么扔掉承受不了的,要么让自己更有力量去承受。

如果你收得到讯号,如果你认为讯号足够重要,在还来得及的时候重新回到你的生命中,理解你的生命,好好的善待它,所谓“刁难”一定会是礼物。

乔英子因为有方一凡这样的朋友的从小陪伴或多或少被影响了性格,因为有自己的理想,因为对生命有热情,在她最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她选择了逃离,逃离到另外一个城市,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是在自救,她知道继续生活一定熬不过去,她想为自己的生命再努力一次,能够在绝境的时候给自己一种截然不同的选择,这是一项特别重要的能力,很多自杀者的世界观里只有一条路,这条路无路可走,只能走向终结,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我们擅于周旋,擅于逻辑,擅于为别人好,于是我们学会了不到万不得已,假装一切都好,我们喜欢美好的事物,避而不谈那些表面伤感实则能够拯救我们的不安,让我们在不真实的世界里假装安好,但终有一天,假装,终究无法成真,我们还是要赤裸裸地面对那个自己。

对抑郁症患者或者正处于不快乐状态中的人儿的建议:

1、一条路走不下去寻找一些其他的道路,这时代有很多种活法,一定有一种活法可以让你有希望;

2、在撑不下去的时候,远离“为你好”的人,对你有要求的人,暂不管合不合理,自私不自私,活着最重要;

3、刹闸,停止,暂停现在的生活,选择合适的人帮助你,在关键的时间,停下,保存好自己的力量。


成长的丧失

曾经有一个病人,在下午的时候突然40度高烧,医生认为是癌细胞正在涨,于是和病人说,我们马上抽个血,看一下癌细胞的变化。

那位病人执意说,今天早晨已经抽过血了,不抽了。

在我们再三的解释下,早晨的常规抽血和现在的意义不一样,她还是不同意抽血,而错过了最佳观察癌细胞变化的时间。

很多时候,不是疾病不可逆转,是很多执拗的病人只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事情,她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因为生了重病而改变,她的方式还是以往的方式,不能接受新鲜的事物,而错过了有可能活下去的可能。

我所说的成长的丧失是我们的思考模式,对待事物的理解,对待世界的态度。

20岁之前的情绪模式,行为模式,思考模式,认识世界的方式几乎很难改变,它决定着我们这一生是否可以过好,也决定着我们如何应对苦难,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是否能够帮助我们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很好的活着,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只要好好学习,什么都不用管”,第一个“受难”者可能是你自己,你没有教给孩子照顾其他人,做家务,做饭,自力更生,独立承担责任,而当有一天你病了,他可能什么都不会,不敢做决定,不能承担责任,没有能力承受苦难。

承担生命的责任,我们迟早要学会这门技能,我们人人都躲不过,面对痛苦,疾病,离别,情绪,不安,死亡,没有人可以代替,父母可以替你做决定,却无法替你疼,你的孩子可以隐瞒你的病情,却无法阻止死亡的到来,一个人与你再亲密,也无法和你做同一个梦,感受同一种痛。

生而为人,大部分重要的事,得是要靠自己,靠自己活着,让自己快乐,有能力尊重万物的变化。


End

乔英子压抑,方一凡乐观,季杨杨寡言,都是成长赐予的。

方一凡的家庭给了他乐观,方圆失业,童文洁没有指责,没有抱怨,给了他理解和关怀,方圆的父母被骗,童文洁承担起这个责任,没有算计,没有絮叨,没有争执,姐姐去世,把姐姐的儿子接来——她的情感毫无保留,没有过多的条件,我爱你,就好好的爱你,不算计得失,虽然她平日对方一凡大吼大叫,她把自己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高兴就是高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从而方一凡的性格乐观,开朗,天塌下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也好好学习了,但我就这个水平,没有过多的焦虑,也不认为考不上大学和人生有什么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是家庭给予他的力量,他的父母恩爱,健康,不遮不掩,他也活得很坦荡。

宋倩试图掩饰自己的不满,表面的祥和实则为了服务于背后隐藏的东西,于是,乔英子也是如此,她不满意母亲的安排,但一直顺从,也试图想要做一个好女儿,就像她的妈妈也试图做一个温柔的母亲,但实际他们都做不到。

抑郁症其实救了她们俩——把所有问题都严重地公开地曝光,我们都不是这样,我们都真实一点吧,真实是一把双刃剑,灼伤了两个人,但也有机会撕开问题,正视它。18岁,揭开母女的问题,其实真的算是幸运了,有多少人背负着原生家庭的问题,伴随了一生。

受益者却是乔卫东,经历了英子的抑郁症,宋倩的受伤与反思,想必她会重新经营她和伴侣的关系。

真的挺好,能够在来得及的现状里爆发,算是一个家庭的幸运,对于英子来说,她过早的理解了婚姻,关系,情绪,未来的她,会比更多的人更精彩吧。

季杨杨的父母的缺席,造就了他的沉默寡言,他始终是不快乐的,季胜利和刘静的人设,很好的价值观传递,他们承认自己的问题——是他们的缺失造就了这个结果,我们都要承认,我们都应该修正,纵使你的官职再大,你缺席了就是缺席了,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赤裸裸的现实,你没有经历的成长不会因为你的官职大就一笔勾销,你失去的就是需要找回来。他们都很努力,父母在努力的弥补自己的缺席,孩子在努力的谅解父母的无奈,季杨杨和爸爸的对立像极了每个人的成长,只是用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的角度来“宣战”我们对父母的不满,更多的时候,我们大抵是没有勇气对父母说不满,而借用一个18岁的少年的口来传递,大抵也是合理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和父母的历史问题,我们需要各自认领责任,各自谅解,各自努力,才能让伤口以最小的姿态陪伴我们的生命。

一部很好的剧,以不同的视角告诉这个时代的我们,我们的社会问题,都不可怕,好好的经营,好好的理解。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我们各自的影子,我们在评判剧中人的时候也是对那个不满意的自己反思,如果你有能力看得到,我们在谅解剧中人中也对那个不满意的自己表示宽容,我们在对结局的各种期待中表达着现实生活我们无法活成的样子的一种慰籍,不停地告诫自己,没关系,慢慢来,别放弃——没关系,每个人都第一次经历生命,我们可以犯错,慢慢来,我们还来得及,亲情来得及,岁月来得及,未来来得及,好好的经营它,别放弃——永远不要放弃理解你自己,活成自己最想活成的样子,这件事,一步都不能让。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欢喜》大结局!反思乔英子的抑郁症原因,千万个家庭都有
《小欢喜》中的三种家庭教育模式
《小欢喜》宋倩这样的妈妈,会是孩子最大的噩梦?!
《小欢喜》乔英子为何失眠,青少年如何走出抑郁?
在家庭中被情绪暴力伤害的那个孩子,现在成了爸爸,他怎么样了
《小欢喜》:“望子成龙”从来不是,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