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楚国玉器25】楚人用古希腊“绞丝螺线法”制作的玉环佩饰

【楚国玉器25】

楚人用古希腊“绞丝螺线法”制作的玉环佩饰

文/张卫平

    上世纪70—90年代,荆州博物馆考古人员先后从现在位于荆州区纪南镇的雨台山楚国墓地里,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绞丝纹“玉环,其玉质均为青白色,微透明,有灰白色和橘黄色沁,呈圆环状,表面阴线雕琢细密的绞丝纹。

    此件为出土于雨台狗獾子山一座墓葬出土的战国早期绞丝纹玉环,外径3.7厘米,内径2厘米,厚0.5厘米,肉断面为扁椭圆形,有38道绞丝,绞丝的间距为9.47度。

   资料显示,绞丝环工艺是从西周开始兴起的一种玉雕技艺。据说,基于古希腊的“阿基米德螺线”。古埃及著名数学家阿基米德曾在《论螺线》一书中对此进行过详细地描述。其实,说到数学家阿基米德,最令人耳熟能详的就是那句“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的名言。

    著名考古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杨建芳先生认为:早在西周时期,绞丝造型的玉器已经出现,但绞丝环工艺直到春秋才出现,战国时期成为时尚流行款,直到汉代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绞丝纹玉环

战国中期玉佩饰

荆州雨台山墓地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外径3.9厘米

内径2.2厘米

厚0.8厘米

绞丝纹玉环

战国中期玉佩饰

荆州雨台山墓地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外径3.1厘米

内径1.8厘米

厚0.5厘米

绞丝纹玉环

战国中期玉佩饰

荆州雨台山墓地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外径3.1厘米

内径1.8厘米

厚0.5厘米

【古玉专家古方点评】

    所谓“绞丝纹”,形象地说就是用一条细绳子斜向缠绕在玉镯子上,只不过这条绳子循环往复没有尽头。

    据说,这种现象在数学上叫“阿基米德螺线”,亦称“等速螺线”,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

    有趣的是,阿基米德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的战国时期,也就是这件绞丝纹玉环制作的时代。

    注:文物说明与图源为荆州博物馆编辑出版的相关图文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战国时期的那段玉器史
长沙市博物馆藏战国玉器略述
楚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古代世界文明的代表(下)
湖北荆州江陵出土玉器初探
河南淅川出土楚玉精粹
鉴赏丨发现玉器之美:吴越楚时期的玉璧、玉珩、玉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