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书推荐——《汉字王国》

法国汉学家白乐桑推行法式“字本位”教学法,他认为汉字和西方文字不一样,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育都以“词本位”,这是一个误区,也是文化不自信的体现。

我忽然想起一本书,瑞典汉学家林西莉的《汉字王国》。这是我作为志愿者给石油附小同学讲汉字演变时参考的一本书。我认为好书就应该是这样的,老少皆宜,不同年龄的人都能从中收获不同的东西。

我送给朋友儿子一本,她惊呼道:为什么是个外国人写的“汉字王国”?为什么不能是一个外国人呢。林西莉女士七十年代就来到中国,不仅研究汉学,也钟爱中国的古琴,拜在古琴大师门下学习。她离开中国时,古琴协会还送给她一把明代的古琴,她一直放在书房最醒目的位置。

时隔五年,当我再次翻开这本《汉字王国》时,一股活泼泼的生命力和烟火气扑面而来。林西莉女士61年来中国的时候,正是我们国家最艰难的时代,她想不通为什么人们要去摘叶子吃,这在他们瑞典是非常漂亮的观赏植物。后来,她也终于明白了,很多东西在中国人眼里,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生命的一部分。就连文人雅士钟爱的竹子,她也联想到扁担、筷子、篮子、筛子之类日常用品,在她笔下,“竹子”不再是文人专属,而和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回到了人间。

就连中国艺术理论中神乎其神的“气”,孟子说写文章要“气盛言宜”,文论家刘勰说“气流墨中,声动简外”,中国书画讲究“气韵生动”。那么这个“气”究竟怎么讲?我在论文中尝试辨析了一下,认为是一种生命之气,随着万物的韵律起伏变幻。林西莉女士从汉字演变说起,“气就是三条朝天空飞去的云带”,当她笔锋一转谈到由此衍生出蒸锅里的蒸汽,我想林女士,你真是个接“地气”的学者啊。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中国。林西莉女士惊奇地发现中国的房子和城市总是朝南的,认为中国人“始终如一”不同寻常!我们身处这种文化之中,是不会去仔细思考这些。南北不仅仅指示方位,还有很多寓意,比如称臣为“北面而事之”。

我站在美国的世界地图前,忽然不认识了,因为美国在中心,地图的样子马上就变了,大的变小了,宽的变窄了。所以说,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只是你的“中心”和视角不同了,要以包容的心态达到和解。

优秀的汉学家,无论是白乐桑先生,还是林西莉女士,他们来到中国,学习的不仅仅是语言,更是一种看世界的方法,一种世界观;最重要的是——以一种包容之心去看待不同于自己的世界观和认知,并达成了一种和解,最终形成了一种超越种族、文化、语言的新的理论基础!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思想和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到汉字,你未必比这位外国老太太懂
抱着千年古琴穿行于六十年代北京城的瑞典女子
汉学家林西莉:一个瑞典人如何成为“汉字妈妈”(图)
李辉 | 林西莉与她的《汉字王国》
林西莉&高罗佩
承认吧,这个瑞典老太太比你更懂汉字| 读书者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