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蚂蚁咬字 | 定、静、远的解读

在习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有关书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定、静、远”几个字是绕不过去的,如果绕去过去读,根本不知道究竟这些文人讨论的是什么。这个过程就是“名”、“辩”。

今天,兴起,试着对“定、静、远”三个字放在一起解读一下。

1.定:在中国文人修行的语境中,同时包括儒释道三家,都有“定”的修行要求。这使得必须不能绕过这个字而去理解其他。

所谓定,文艺范儿的说法是“巍然不动”。按照哲学原理,“不动”也是“动”,那么“定”是一种“动”么?答案:是的。所谓定,按照比较哲学化的说法,即:恒动、恒静,要义在一个“恒”字。

所谓“恒”,就是坚持不变,包括坚持一定的频率、节奏、语调、意念、计划、目标等等的不变,这获得了“恒动”或者“恒静”。如此,我们在学习和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就知道了“定”是如何实现的了,也就可以容易参照着修行自身。

(奔腾不息的河流既是恒动,也是恒静)

2.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的心总在动,我们的意念总在动,这一切都好像在暗示没有“静”的存在,是不是人们追求“静”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呢?如果这是不可以做到,那么修行自身就没有了意义。所以,还得哲学的、辩证的看什么是“静”。

所谓静,就是一心一意、一个意念、一个行动。我们说“蝉噪林逾静”,这种意境是“静”,所说的就是“只闻蝉鸣的静”——一个节奏下的静。所谓乱哄哄,就是没有主旋律的情形,我们的内心或者行动没有了“主旋律”,就会变成乱哄哄。

推理加上反证,可以认为“一心一意”就是静的修行。当如此能够做到,那么也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境界和心态。

(一个“僧敲”更显夜的宁静)

3.远。人要立志,立志要高远,所谓有远大抱负。这几句的语境下,比较准确的揭示了“远”的基本涵义。

所谓远,即心之所向。当心中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并为此付诸努力、付诸行动,就是“行远”。如果运气好,恰好到达了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便称为“远方”。这个远方绝非物理上的地方,而是心中的远方。

人生路,也即是一条心理路程,能够走多远由此决定。人要立志,立的就是这个心路远方的坐标。因人而异,这个坐标可高可低、可近可远,全由自己的“心镜”来绘制和行进。

按照充分的辩证理解认知,“不立志”也是“立志”的一个最低极限。在“不立志”的情形下也有一个“远方”,究竟是什么,也可以追问的出来的。

(知远,行远,全在心里)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绝对论来了:“人人皆立志,无非境界远近高低”。

试做以上的阐述解读,并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思维导图的应用领域
《回到当下》-行或意念
心的十六字秘诀
拆文解字,藏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励志的句子致自己,句句精辟!【92】
人会拖延的根本原因,找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