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瑞为官(一)海笔架的由来

史上第一清官海瑞,广东番禺人?

史上第一清官海瑞,是回族人?

海瑞不是生于海口,而是屯昌?

史上第一清官,师从何人?(上)

史上第一清官,师从何人?(下)

海瑞的朋友圈(上)——“不孝子孙”丘郊

海瑞的朋友圈(下)——和而不同的海王

海瑞的精神导师——2.5个完人之一

海瑞新传 

第九章 | 海瑞为官(一)海笔架的由来

大家都熟悉海瑞被称为南包公、海青天,他还有个雅号叫海笔架,您知道吗?

1553 年年底,在科举上屡试屡败的海瑞放弃科考了,以举人身份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也可以理解为自我劝慰:成就理想也不一定要科举及第,条条大路都通北京呢。——土君子由科日奋还,習得行港奚必制科—海瑞。

于是海瑞告别故土,奔向其先祖海答儿曾任职过的地方一-福建,明史记:署南平教谕.(明代的地方教育机构分三级,府学、州学、县学,级别不同,职位和编制人数也就不同,明史记:府,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这里的教投、学正、教谕,此处考虑抖音属性,不读但人书) 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官员,就管着这所学校,

同时“教海所属生员”,有点类似现在的县公立学校校长,但现在的校长大多不带课,海瑞不行,下属也就训导二人,合起来就三个人的小单位,说是九品,那是客气。

海瑞到的这个南平,是当时延平府最大的县,也是府治所在地,1553年至 1557 年,海瑞在这呆了四年,初来,海瑞见当地学子学风散漫,学业荒废,于是立下《教约》十六条,强调学以致用,主张德智并举在其治下,南平学风重振,人才辈出.而真正使南平学子膜拜,或者说真正影响到南平学风的,则是一件“山笔架”事件。

明史记:海瑞任南平教谕的第二年,御史大人前来考察,领导到了,自然要开会,在明伦堂海瑞和他仅有的两名训导下属被接见,训导二人见到领导,都行跪拜礼,海瑞站在二人中同,却只是做了个长揖,站远点看,这三人就要一副山字形笔架。御史自然不爽,便责问海瑞:何人如此大的架子,见到本史也也不伏谒。海瑞以明朝官方规定为依据,根据自己制定的《教约》不慌不忙答道:如果是在衙门,当然应该给御史大人行部属之礼,当伏谒,但这里是学堂,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地方,不应屈身行礼。己身不正,何以教人?从此,这“海笔架”之名便传开了。

御史诣学官,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土地,不当屈,

据南平相关地方志记载,在乾隆十九年 (1754 年)南平还修建过海公祠,只可惜,如今己无迹可寻。如今的南平,与这位笔架先生有关的,只剩一条海瑞路了。

关联视频如下,更多请搜索抖音号:另一面的海南


下篇预告:海瑞新传|海瑞为官(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海瑞外号说起
南平有个“山笔架”
在历史上,海瑞为什么敢上疏大骂嘉靖帝?
明朝第一清官海瑞升官记
民间故事:海瑞收义盗“笔架”博士不屈膝
海瑞奇怪的升迁之路:同僚恨他,又不敢弄死他,干脆花钱帮他升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