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25讲 殷墟卜辞分期断代的学术之争
userphoto

2023.08.09 北京

关注


1933年,董作宾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这篇著名的论文,提出了十项标准:一、世系;二、称谓;三、贞人;四、坑位;五、方国;六、人物;七、事类;八、文法;九、字形;十、书体,并将殷墟卜辞分为五期:一、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二、祖庚、祖甲;三、廪辛、康丁;四、武乙、文丁;五、帝乙、帝辛。虽然对于是否存在盘庚、小辛、小乙及帝辛卜辞还有争议,但董作宾的这一分期断代标准,基本被学术界接受和采用。
学术界普遍认为,前三项标准为直接标准;后六项标准为简介标准,只有在时代确定之后才能使用。其中,方国、人物、事件得使用尤须慎重,因为不同时代和时期会有相同得事件,方国和人物也可能异代同名,而因前期发掘工作不够规范,缺乏地层和伴出物得记录,所以用坑位断代难以实行。
随着研究得逐渐深入,一些学者又提出了新得断代标准,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日本得贝塚茂树先生提出“王族”、“子族”卜辞;50年代,陈梦家先生提出贞人分组概念;70年代,许进雄先生提出钻凿形态标准(但因以前学者在著录时没有注意祖庚问题而失录;钻凿形态须看原甲骨背面,而这些甲骨分布于世界各国查看不便,且许多甲骨背面没有钻凿,因此这项标准得使用极受局限);80年代,李学勤先生提出四个有关断代得新观点:一是历组卜辞时代提前论;二是根据不同组卜辞出土地点得不同,提出“两系说”;三是先用字体分类,再进行断代;四是“非王卜辞”说。
对于李先生得这些新观点,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如常玉芝先生《殷墟甲骨断代标准评议》一书,对李先生得观点进行了详细得辩驳。
关于历组卜辞得时代。李先生提出,历组卜辞应该提前得论据主要有四点:一、“妇好”是一个人得名字;二、历组卜辞中得“父丁”指武丁,“父乙”指小乙;三、历组卜辞出土的坑位;四、历组卜辞中的一些事项与宾组相同。但有学者经过充分且翔实的考证证明,“妇好”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妇”是女官名,“好”是族(氏、国)名,商代有异代同名的现象,历组卜辞中的“父丁”指康丁,“父乙”指武乙,“坑位”延续的是董作宾的“区位”,没有科学性,再早期地层中没有发现过历组卜辞,历组卜辞与宾组卜辞存在祭祖制度、与诸方国的战争、对诸与国的关系不同,从而坐实了历组卜辞绝不可能是武丁、祖庚卜辞,而是武乙、文丁卜辞,历组卜辞提前论不能成立。
关于“两系说:。李先生无法解释历组卜辞与他组卜辞在地层中的关系,于是将历组卜辞和无名组卜辞从传统否则序列中抽出,并将历组卜辞放在无名组卜辞之前,臆构出”村中、南系“,将原来的叫做”村北系“。学者们从六个方面予以否定:一、阜(去“十”)组卜辞晚于宾组卜辞,不是“两系”共同起源;二、“村北系”的何组卜辞与黄组卜辞字体不能密接;三、所谓“阜(去“十”)历间组”卜辞不存在;四、阜(去“十”)组卜辞在村北出土的数量比村南多得多,应划入“村北系”,而不应跨在“两系”之首;无名组卜辞、历组卜辞在村北、村中、村南都有出土,不应划入“村中、南系”;五、从地层关系看,无名组卜辞早于历组卜辞而不是相反;六、无名组晚期卜辞并没有延伸到帝辛时期。
关于“先用字体分类,再进行断代”。李先生等脱离甲骨出土地层何坑位关系,将字体作为第一标准进行断代,违背了甲骨文断代的基本原则,往往将同版甲骨文上的卜辞分在不同的类中,甚至将一类卜辞断为跨越五个王世长达百年时间,或得出一个称谓被判定为两个王的怪论,显然是错误的。
关于“非王卜辞”。李先生认为,午组、子组等晚殷的“非王卜辞”,并将这两组卜辞定为帝乙时期,但子组、午组卜辞与王室的宾组、阜(去“十”)组卜辞常常同出一坑,并且同版,都属于武丁时期。因此,“非王卜辞”说不能成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常玉芝《殷墟甲骨断代标准评议(二)》札记
河南大学与古文字研究(二)——著名甲骨学与古文字学家董作宾
甲骨的组类整理
郝俊:甲骨文书法美学探析
甲骨文与甲骨文书法
宾组卜辞研究·分类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