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弘一法师:临死之际,若见我流泪不要误会,皆因这四字导致!

全文精华,耐心阅读

1942年10月10日(农历9月1日),弘一法师在福建省泉州市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内。

生命的烛光在摇曳,光影中泛起往日的俗世往事爱恨情仇,过去种种犹如浮光掠影般进入脑海。

弘一法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了四个字:悲欣交集。

他安静地侧躺在榻上,于万籁寂静中,交出了自己一生的答卷。

01/

偏偏世公子的转变

弘一法师,俗名叫做李叔同,1880年出生于天津一个富商之家。父亲是天津著名的银行家,家里经营着盐业。

李树东是其父老来得子,出生时父亲李筱楼已经72岁。四岁时,李叔同的父亲病逝。在此期间,家人请僧人回家念经,年幼的李叔同看着那些僧人,仔细聆听敲击木鱼的声音和念经的声音,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接触佛教。

李叔同自幼好学,幼年随母亲去了上海,他的文采在那时就表现得十分出众,参加征文比赛屡屡拿到第一名。

15岁时李叔同写下:人生犹如西山日,富贵终日草上霜。那时的李叔同情窦初开,家庭富裕又如此有才华,仰慕他的人自然不在少数。

1905年李叔同的母亲去世,他前往日本留学,成立了话剧团体“春柳社”,同时创办了国内第一份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

留学归来后,李叔同在浙江两级师范学院教书,比较出名的学生有丰子恺、刘质平等人。

1916年,年仅37岁的李叔同患有神经衰弱,

他认为自己的寿命可能不长了,在这样悲伤的情绪下,他与好友夏丏尊在见面的时候聊到了“断食之法”。

这种方法认为,断食能够让人体里面累积的杂质都消耗掉,让人改掉恶习,让自己重生,萌发崭新而强大的精神力量。

李叔同是一个很喜欢尝试新事物人,他立即决定去杭州虎跑寺进行了20多天的断食,效果很明显,他不仅治愈了自己的神经衰弱,还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

彼时的李叔同觉得自己已然重生,于是给自己改名“李婴”,这个名字的来源是《老子》里面的一句话:能婴儿乎。

也就是这一次的断食,让李叔同变得不一样了,他开始吃素并研读佛经,不久他便将那些身外之物都赠与他人,自己了无牵挂地剃度出家了。

从此法号:弘一。

02/

生与死

弘一法师先入净土宗,后入律宗。

律宗是非常严苛而且规矩非常多的,也是佛门中最为难的一宗,或许这就是李叔同,迎难而上是他人生的意义。

除了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乱、不妄语、不饮酒、不盛装、不娱乐等戒律外,饮食方面也十分严苛。

律宗讲究过午不食,光是这一条戒律就已经能劝退很多人了,要知道数百年来,几乎没有人能够把律宗传承下去。

也只有弘一法师做到了,并被称为南山律第十一代宗师

在世人眼中,弘一法师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无数人都想亲见他,亲耳听闻他的教法。

但是弘一法师有意避开尘世喧嚣,在弘一法师修行过程中,大家都知道弘一法师是不愿意接待官员的。

后来他在尘世的一位故人来访,于是寂山长老希望弘一法师去见一面。

弘一法师没有回答,只是满脸悲愤,但是又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这样对师傅。

于是他哭着说阿弥陀佛:师父慈悲,师父慈悲,弟子出家,非谋衣食,纯为了生死大事,妻子亦均抛弃,况朋友乎?乞婉言告以抱病不见客可也。

出家只为生死大事,在生死面前,其他又算得了什么呢?弘一法师在这一大道上不断探索。

后来他在《无常经·序》提到:是经附文,临终方诀,最为切要。见者闻者,欢喜受持。共悟无常,同生极乐,广度众生,齐成佛道云尔。

弘一法师常常想起母亲,他在写给母亲文章中说道:以此功德,回向亡母,早消业障,往生西方”。

03/

大病

在弘一法师修行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大病,让他危在旦夕,那时的弘一法师已然接受该到来的结果。

第一次大病是在1931年春天。弘一法师在法界寺病重,全身如火烧一般。他虔诚的念诵着《行愿品偈赞》,嘴里念念有词,渐渐的他感觉一股寒气在他的身上生起。

谁知弘一法师病情刚有好转,安心头陀不知为何执意要弘一法师去西安弘法,甚至不惜下跪。

弘一法师慈悲,既然是弘法,那也就去吧。

临行前弘一法师留下遗嘱:弘一谢世后,凡寄存法界寺之佛典及佛像,皆赠予徐安夫居士;其余之物皆交法界寺库房。

在前行的轮船上,弘一法师身体越发孱弱,最后还好是学生刘质平将他从三楼背了下来,弘一法师才得以死里逃生。

两人掩面痛哭,相拥而泣。

第二次重病发生在 1935 年底和 1936 年初。弘一法师在乡下讲经,住的屋子又黑又脏。

下肢因为感染开始溃烂,经历了上一次临近死亡的感觉,这一次弘一法师表现得要比此前超脱得多。

当其他法师去看望弘一法师时,弘一法师说:你不要问我病好没有,你要问我有念佛没有念佛?这是南山律师的警策,向后当拒绝一切,闭户编述南山律书,以至成功。

那时的弘一法师心中已然有:小病从医,大病从死的想法。

万幸的是弘一法师又一次挺了过来。

04/

超脱生死

1942年,63岁的弘一法师再次病倒,这一次的病情与前两次不同,他谢绝了药物,有条不紊地做了最后的交代,结束了自己凡人的命运。

弘一法师临终前还在教学讲经,他留下了三张遗嘱,写道:余于未命终前、临命终时、既命终后,皆托妙莲师一人负责,他人无论何人,皆不得干预。

在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后,弘一法师对妙莲说:一、在已停止说话及呼吸短促、或神志昏迷之时,即须预备助念应需之物。

二、当助念之时,须先附耳通知云:“我来助念”...当在此诵经之际,若见余眼中流泪,此乃“悲欢交集”所感,非是他故,不可误会。

三、察窗门有未关妥者,关妥锁起。

四、入龛时如天气热者,待半日后即装龛...

五、待七日后再封龛门,然后焚化...既送化身窑后,汝须逐日将填龛小碗之水加满,为恐水干后,又引起蚂蚁嗅味上来故。

九月初四日晚7时45分,弘一法师在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圆寂,右胁而卧,神态甚是安详,令人不胜景仰。

而后弘一法师留下的遗偈二首,分别送到了刘质平和夏丏尊手上。

内容皆是:“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弘一法师的人生,已然超脱生死,不要问生死之事,只需问修行是否圆满。

点个【在看】,与奈叔共勉!人生苦短,悲欣自渡。

作者简介:奈先生,95后自由撰稿人,寻求比五官更正的三观。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人生不过是一场修行,要时刻保持正念,正心,用正能量感染身边的人。在这里你会发现文字的魅力,和一颗充满真诚的心。在这里,你会有一个可以对话的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弘一晚年四肢浮肿溃烂,神经衰弱困扰其一生:小病从医,大病从死
刘晓林:李叔同对话弘一法师(9)
弘一法师的人生三境界
一心想成为圣人的人
杭州西湖
一个人最好的活法:上半生拿得起,下半生放得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